备急千金要方校释
作者:孙思邈章节列表
升序↑- 影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序
- 备急千金要方序
- 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
- 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一序例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妇人方上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三妇人方中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四妇人方下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五上少小婴孺方上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五下少小婴孺方下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六上七窍病上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六下七窍病下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七风毒脚气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八诸风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九伤寒上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伤寒下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一肝脏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二胆腑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三心脏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四小肠腑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五上脾脏上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五下脾脏下①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六胃腑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七肺脏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八大肠腑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十九肾脏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膀胱腑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一消渴 淋闭 尿血 水肿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二疔肿 痈疽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三痔漏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四解毒并杂治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五备急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六食治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七养性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八平脉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二十九针灸上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卷第三十针灸下
猜你喜欢的书
北行日录
游记。宋楼钥(1137—1213)撰。二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浙江鄞县人。隆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撰有《攻媿集》。是书记其乾道五年(1169)十月以随员身份使金,自浙江出发,经安徽、河南、河北到达燕京(今北京)。次年正月从原路返浙之事,约一万五千字。对于路经重要山川形势考其源流;州、县、寺观、古迹、驿站、桥梁考其建置沿革。对于金统治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时有记录。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遵闻录
遵闻录,一卷,明梁亿撰。太祖亲征婺州,时有民进一女子,年二十,善作诗。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也。」命诛之。
娑罗馆清言
《娑罗馆清言》二卷,《续娑罗馆清言》一卷,是书录作者心得,记载善言懿行,“以化诱愚俗”,明德喻理。是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标点整理。从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娑罗馆清言》作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1600),时屠隆五十八岁。娑罗一词,为梵语音译,有“坚固”、“高远”之意,是盛产于印度及东南亚的一种常绿乔木,树形高大美观,质地优良。相传释迦牟尼的寂灭之所即是在娑罗树间,因此佛教中有不少事物都与娑罗树有关。此树后传入我国,许多寺院中都有栽植。万历十五(1587)年前后,屠隆也从阿育王舍利殿前移植娑罗树一棵,并改其书斋“栖真馆”为“娑罗馆”,本书之名也是从其斋名中得来。 全文共有近二百条短小精炼的清言组成,其中,以佛教的思想观念来阐释人生哲理,有对索居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物的留恋,对世俗名利的摒弃,作者息心凝虑,超然物外,更像是一位摆脱人世苦恼的隐士,颇有点“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味道。
宋高僧传选译
《宋高僧传》,又称《大宋高僧传》或《高僧传三集》。称《宋高僧传》者,盖因编纂者赞宁系北宋之僧人,故名。若就收录之对象言,所收者多为唐、五代之高僧,因此之故,近人杨文会认为称《宋高僧传》颇不妥,遂改之为《高僧传三集》。本书之体例、结构,一如《唐高僧传》。全书亦分为十科:一译经,卷一至卷三,共三卷;二义解,卷四至卷七,共四卷;三习禅,卷八至卷十三,共六卷;四明律,卷十四至卷十六,共三卷;五护法,卷十七,一卷;六感通,卷十八至卷二十二,共五卷;七遗身,卷二十三,一卷;八读诵,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共二卷;九兴福,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共三卷;十杂科,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共二卷。
法华经科拾
法华经科拾,七卷,清普德立科,智一拾遗,了惠跋。
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属于密教杂密经之成就法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轨系由金刚陪啰缚所宣说之曼荼罗成就法,全经由曼荼罗分、一切成就分、观想分、画像仪轨分、护摩法分、观想成就分等六分所成。陪啰缚,为金刚神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