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戏曲

  • 学诗浅说

    学诗浅说

    《作者:瞿宣颖《学诗浅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旧体诗词的普及读物。由于著者对古典文学有极深的造诣和识见,对一部诗史了然于胸,本人又擅诗词,故无论谈诗的结构与形式、鉴赏与诵读,还是谈诗的发展与流派、写作途径与方法,都显得游刃有余,可谓既循循善诱,平易亲切,又要语不繁,切中肯綮,令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 词学胜境

    词学胜境

    《作者:唐圭璋唐圭璋先生毕生致力于词籍整理与词学研究,《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嘉惠士林,已成为当代学者案头必备的经典,也影响了数代普通读者。本书集中收录了唐先生在词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论述,不但在如何作词、如何读词和如何治词等方面提端引绪、指点门径,还以精彩的名家论评勾绘出一部以李白、李煜、柳永、苏轼、秦观、姜夔、吴文英、纳兰容若、蒋春霖等杰出词人为中心的古代词史画卷,对于朱彊村、况周颐、吴梅、夏承焘等近现代词人也多所表彰,体现了唐先生深湛的词学造诣与旧学修养。

  • 唐宋词一百首

    唐宋词一百首

    《作者:胡云翼胡云翼编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出版。1978年由蒋哲伦、唐文英作了若干增删和修订,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小32开本,156页,9万余字。共选词108首,其中宋词89首。对入选词人都有简明介绍,对精选词篇亦加说明和解释。释语深浅有自,且通俗易懂。为解放以来颇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一本宋词通俗读物。

  • 集林长短句

    集林长短句

    《作者:王国维词集,王国维作。集林长短句是静安先生晚年自选入观堂集林中的二十三首词,多愁苦之作,少欢娱之词。

  • 如何作词

    如何作词

    《作者:吴梅本书作者是现代戏曲理论家曲学大师吴梅。本书是是吴梅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这是一本对入门者或研究者来说,都能带来极大启发的图书。此次重版,除在内容上重新编辑整合,还大胆地重拟了经典书名,使经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 钱锺书选唐诗

    钱锺书选唐诗

    《作者:钱锺书本书以1983到1991年间,由钱锺书先生遴选、杨绛先生抄录而成的一部唐诗选手稿整理而成。这部手稿此前从未对外公布,直到2020年11月,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获准首次出版。人文社的编辑对手稿进行了必要的整理。本书收录诗人308位,选诗1997首,充分体现了钱锺书先生对待唐诗的态度和选诗的独特视角,是研究钱锺书诗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也是全面展示唐诗艺术风貌的大型选本。此外,杨绛先生在手稿上标注的日期、旁加的评语,也体现了钱杨夫妇在学术上的日常互动。 通过《钱锺书选唐诗》,读者朋友不仅可以欣赏到唐诗的多样全貌,也可以了解这两位学人隽永美好的诗书生

  • 钱仲联讲论清诗

    钱仲联讲论清诗

    《作者:钱仲联钱仲联是著名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其在清诗方面的造诣尤其深厚,他晚年所主持编撰的《清诗纪事》已成经典,至今在此领域几乎无有能与其相比肩者。这是一本名家讲解清诗的书稿。书稿为钱仲联当年在苏州大学带博士生时的讲课稿,由其弟子魏中林整理而成。书稿共有八章,因钱对清诗造诣深厚,所有诗句早已烂熟于心,所以,授课时,并无教本,从清初至晚清,一路讲下来;无论溯源流、揭伏藏、发隐微、论析评说,皆娓娓道来,且旁征博引,纵横博论,新思隽想,所述不局限于一诗一人一事,这样的功力非一般学者或史著所能为的。

  • 读宋诗随笔

    读宋诗随笔

    《作者:程千帆《读宋诗随笔》是一部精彩而又独到的宋诗鉴赏读物。程干帆先生品读宋诗,多是在每首或几首诗后,信手写下读后感想,不求统一规范,只存真知灼见。这样的“随笔”式点评,由感而发,平易亲切,于文于思,堪称珠玑满眼,美不胜收。唐宋诗歌犹如双峰并峙,成就皆高。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陆游等宋代诗人“以己意为诗”,生命内在的自由随意与豁达,成就了充满生活智慧的宋诗风貌。作者精选代表性宋诗百余首,超脱传统,从比较着眼,抓住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一经抉出,豁然开朗,快意顿生。难怪程千帆先生说:这是他比较看重的有较多个人心得的一本书。

  • 谈艺录

    谈艺录

    《作者:钱锺书《谈艺录》虽成书于上个世纪40年代辗转流徙、国步艰危之际,然而钱锺书先生通今通古,学兼中西,因而此书兼收并采,纵论古代各家诗文之优劣得失,尤其是唐以后重要诗家,分肌擘理,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力与哲思,是钱锺书先生《管锥编》最重要的著作。 然而钱锺书先生行文汪洋恣肆,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据统计,本书引述宋以来诗话130种,引述西方论著500余种,对于普通人阅读无疑障碍重重。本书分鉴赏论、创作论、作家作品论、文学评论、文体论、修辞、风格七个部分,遴选《谈艺录》原文一百余则,将所论诗人、作品、用典一一注明,每则之后有题解,以浅近的现代语体阐释每篇

  • 成渝路上

    成渝路上

    《作者:老舍长诗。初载1939年2月13日、14日《大公报》,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这首诗写了作者在成渝路上的所见,以“看”为线索,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把天府之国物产的丰饶与战争年代人民的贫困、抗日的英雄与大发国难财的官僚作对比,表现了强烈的爱憎,并表示相信那征服万壑千山的公路,象征着民族的前途,必将走出幽谷,迎来光明。

  • 鬼曲

    鬼曲

    《作者:老舍新诗。初载1934年9月《现代》第5卷第5期。初收《老舍新诗选》。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这是一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诗,据后面的说明原是作者想写的长诗的小引子,是他的“梦中之梦的头一个梦”。在梦中我孤独地在黑暗中行走着,摸索着,渴望着光明,然而听到的却是“操着鬼语”的海水与夜的交谈,见到是载着白骨和死亡的船驶过,我于是瘫在岸上把自己交给命运。

  • 海子的诗

    海子的诗

    《作者:海子收录了海子自创作以来,所有短诗的精华作品。完整地展现了作者毕生诗歌创作的面貌。海子是青年中卓有影响的诗人,其作品及其身后的影响,不仅在文学史上保有位置,同时具有社会文化史的价值。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直接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海子的诗歌精神即浪漫精神。它要求通过一次性行动突出原始生命的内核和本质。海子的诗歌就是这种行动,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宠廓的前景,我们开始从当下的现实抬起头来,眺望远方。天空和大海的巨大背景逐渐在我们身后展开。

  • 瞿髯论词绝句

    瞿髯论词绝句

    《作者:夏承焘词论,夏承焘著,吴无闻注。此书收录夏承焘从30岁至80岁间撰写的论词绝句100首(1979年初版收绝句82首,1983年重版增收18首),绝大多数为论词人之作,也有少数几篇论词集、艺术风格和创作现象,如论唐教坊曲、填词、北宋词风、乐府补题、词坛新境等。一般一人一首,也有一人数首,如论苏轼的词有5首,论李清照词6首,论张炎词4首。也有数人合为一首而论者,如论苏轼与蔡松年、论周密与王沂孙等。全书共分二编:内编93首,外编7首。编写体例为:首列论词绝句,次为注释,最后为题解。全书所论主要为唐宋词人,亦涉及金和明清词人(独不及元)及日本、朝鲜、越南

  • 稼轩词疏证

    稼轩词疏证

    《作者:梁启勋六卷,梁启勋撰。民国20年(1931)曼殊室刻本,1982年北京中国书店刷印本。《稼轩词疏证》一书的缘起,是梁启勋的长兄梁启超先生在1928年夏着手撰写辛弃疾年谱,并拟将稼轩词系于年谱中,这个工作开始不久,就随着梁启超的生病和去世而中断。梁启勋“继伯兄未竟之业”,从1929年10月开始属稿,于当年12月将《稼轩词疏证》完稿。因此本书体例上明显体现出兄弟二人合作的特征:每首词下,先列校勘,其中既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校勘,也有梁启勋的校勘;然后是饮冰室考证;最后是梁启勋的考证,即“启勋案”。所以此书“能继饮冰未竟之业,而补苴订正之功尤不可没”。全书考证详赡,实

  • 我望着你来

    我望着你来

    《作者:陈梦家现代诗集,陈梦家著。选编了诗人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诗描写了初恋时的情感,对人生和现实的体会,季节和景色触发的伤感等。读陈梦家的诗就像和一个感性又温柔的老者对谈,所有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回溯在他的言辞间都变得亲切、鲜活起来。

  • 诗谭

    诗谭

    《作者:叶廷秀 诗话著作。明叶廷秀撰。叶廷秀,字润山,号谦斋,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天启进士,官南京户部主事,后进兵部右侍郎。著有《西曹秋思》等。《诗谭》十卷、续录一卷,卷首有自序、例言。自序谓:“以为谭诗也可,谭道也可,即以为谭天下事也亦可。”说明《诗谭》的内容很广泛。书中半录旧文,半出己论。其论诗多从程、朱理学中求活计,故论诗主明道、主教化,强调事君事父,勤政爱民,宣扬“忠孝大道理”,认为“诗文无关世教,虽工何益?”所以多辑录忠臣孝子之作和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又认为“诗生于情”,吟咏情性,必须抒写性灵。如称:“情至之作,自能动人

  • 卞昆冈

    卞昆冈

    《作者:徐志摩现代5幕话剧。徐志摩、陆小曼著。1928年4月23日作。初刊1928年4、5月《新月》第1卷第2、3号。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7月初版。收余上沅《序》1篇。剧本写刻石工人卞昆冈的悲剧。他长年在外雕刻石像,妻子青娥在6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一子阿明,由祖母抚养。他一双眼睛酷似他的母亲,使卞昆冈十分喜爱。祖母年迈,劝儿子娶年轻寡妇李七妹。卞娶七妹后,老母旋即去世,卞仍经常在外做工,七妹同炒货店老板尤桂生私通,常被阿明撞见,致使七妹视阿明为眼中钉。于是同尤桂生设下毒计,使阿明双目失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七妹又同尤桂生幽会,阿明从睡梦中惊醒,

  • 古诗歌笺释三种

    古诗歌笺释三种

    《作者:朱自清古诗笺注。近人朱自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此书为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之二,收录《古逸歌谣集说》、《诗名著笺》、《古诗十九首释》三种论著,大都是汉代以前无主名诗歌的笺注和解释。《古逸歌谣集说》,原稿题为“诗名著笺前集”,收录诗骚以外的十三篇古诗歌,每诗下总汇诸家的论述考证,原始记载,由古至今,不作案语,是作者于1929年在清华大学古今诗选班上所用教材的一部分。《诗名著笺》是作者授课时的参考教材,收录《诗经》中的十五篇作品加以疏解,先列毛传、朱熹集传,另附三家诗说及后代各家考论,最后列有黄惟庸、郭沫若等人的译文

  • 剑北篇

    剑北篇

    《作者:老舍长诗。写于1940年2月至12月。1940年3月至8月陆续发表于重庆《大公报》《新蜀报》《抗战文艺》《新华日报》《文艺月刊》《文史杂志》等报刊。1942年5月由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初版。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共3000余行,27段(未完)。这是老舍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后所作。全诗以时空变化为线索,以参加北路慰问团沿途的见闻为着眼点,回首历史,描写现在,瞻望未来,歌颂了中华大地上人民的抗日精神,蕴涵着深厚的爱国感情。全诗仿照较为严整的鼓词的办法,采用每行用韵,显示出作者在诗歌创作上融会新旧,创造民族形式的努力。

  • 唐人七绝诗浅释

    唐人七绝诗浅释

    《作者:沈祖棻1981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本书按年代排序,选择唐人七绝诗86首,兼及宋人、清人七绝160余首,将相类相近的绝句叠放在主题绝句之后讲解,连类而及,穿插赏析,故给人以深刻印象;其鉴赏则逐幽探微,深入浅出。作者新颖别致的审美眼光和连类而及的评析方法不仅使唐人七绝名作的意蕴得到新的阐释,更将古典诗歌的解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

    《作者:缪钺《杜牧诗选》是一本普及读物,于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陆续在两本《杜牧诗选》上做了补充修改,又另纸写就了新增的诗注。其后,这些内容均未及出版。此次编校,即据此加以整理。先生在改写前言的一条注释时说:“关于杜牧卒年,有不同的说法,详本书末拙撰《杜牧卒年考》。”为此,特将《杜牧卒年考》作为“附录二”收入此书,尽管先生的补改本后记中未曾提及。(《杜牧卒年考》乃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樊川诗集注》时先生为其撰写的附录。先生还为此书撰写了前言,落款时间是“一九六二年三月”,附录的写就时间

  • 诗话类编

    诗话类编

    《作者:王昌会诗话汇编。明王昌会辑。王昌会,字嘉侯,上海人。其父王圻为嘉靖(1522—1566)进士,曾官御史。《诗话类编》三十二卷,分为体格、名论、帝王、忠孝、节义、夙慧、科第、神仙、鬼怪、方外、宫词、闺秀、妓、题咏、考订、品评、诗赏、诗遇、诗穷、诗弹、诙谐、感慨、谶异、事逸、吊古、哀挽、梦幻、规讽、杂录等二十九门。书前凡例略谓:“是编纂辑成书,无敢妄作,间有数条相合,大同小异,如题红叶、题三娘墓故事,诸书错综互见,无所取裁者,漫加笔削,汇成大观。”可见其内容大体分门归类纂辑前人诗话及笔记、杂著中论诗记诗之语,亦有少量加以笔削缀合

  • 打倒汉奸

    打倒汉奸

    《作者:赵树理1936年创作并演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936年冬天。黑蛋母与二嫂坐在床上,手中拿着消闲的活儿,黑蛋妻坐在右侧椅子上。二嫂问黑蛋母为何不去看看保官?黑蛋母告诉她,因黑蛋不争气,无脸去看保官。二嫂夸黑蛋聪明能干,大学已快住满,比他保官十个也不换。黑蛋母不无埋怨地说:“他爹把我的地也快卖完,供得他念书,念了十年,如今毕了业,家也不回,事也不干,闲闲地住在省城会馆。”黑蛋妻见婆婆说黑蛋的缺处,羞惭地拂袖而去。二嫂建议让白蛋(黑蛋的弟弟)跟上保官去天津纺线挣钱。黑蛋母说,“白蛋痴眉瞪眼,哪里会给人家纺线。”此时,保官由黑蛋

  • 李贺诗集

    李贺诗集

    《作者:李贺唐代诗人诗歌辑选,李贺,字长吉,生于贞元七年,卒于元和十二年(即公元790-816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昌谷,以乐府诗著称。本集以施铁民(DavidSteelman)先生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贺诗歌集注》中的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为校本,共编入一百七十六题,二百四十三首。李贺存世之作,古本只四卷,二百一十九首。逸诗二十三首编为外卷,内多伪作,其中《白门内》与卷四《上之回》重文,删去。补遗二首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似皆后人拟作。另有《锦绣万花谷》、《海录碎事》所引断句数则,尤不类,故弃而不录。

  • 花蕊夫人宫词

    花蕊夫人宫词

    《作者:花蕊夫人后蜀孟昶贵妃花蕊夫人所作宫词,《全唐诗》辑录一百五十七首,其中的四十一首有人认为为王珪作,二十一首为王建作。《名媛诗归》、《历朝名媛诗词》、《历代女子诗集》各录一百首。另者,关于花蕊夫人宫词,又有三十二首或二十八首之说,故其所作数目及真伪,尚未定论。以一百五十七首而论,主要为描写宫苑楼台、龙池亭阁诸景物以及君臣、宫妃们嬉游、宴饮、宫中的游艺、礼制、节日盛事等。其中一些宫词描写宫妃们的生活,透露出宫妃的幽怨、寂寞的情绪,反映了封建帝王奢华、淫逸的生活,是思想意义比较进步的作品。清厉鹗在 《宋诗钞》 中评价花蕊的宫词,认为:

猜你喜欢的书

有人喜欢冷冰冰

有人喜欢冷冰冰

《有人喜欢冷冰冰》作者林·拉德纳。煤气公司的小职员酷爱写诗,这一爱好却让他掉入了旅行推销员的小圈套;一个喜欢开快车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的女孩葬身车祸,原本宽容风趣的交警从此变得铁面无情;电影公司老板有座豪华的大房子,息影多年的女主人在客人面前说那是他们的“爱巢”,酒醉后又说那真的是个“烂摊子”……
本辑精选了林·拉德纳的15篇短篇小说,每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布局精巧,情节紧凑,文字幽默,讽刺力度十足,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逼真的美国生活场景及人物肖像。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1831年出版的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 维克多·雨果的浪漫主义杰作。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 15世纪的巴黎。卡西莫多是流浪的吉卜赛人的弃儿,生 来奇丑:独眼、驼背、跛足。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 ·佛罗洛收留了他,成年后让他当敲钟人。“愚人节”的 夜晚,产生邪念的副主教指使卡西莫多劫持吉卜赛少女 爱斯梅拉尔达,但少女被国王卫队队长费比斯救出。少 女爱上了费比斯,当二人幽会时,副主教刺伤费比斯并 嫁祸于少女。法庭逼爱斯梅拉尔达认罪并判以绞刑。也 在爱慕着少女的卡西莫多在行刑前一天将她抢走,藏在 圣母院顶楼小房间内,对她百般照顾。巴黎下层社会的 流浪人为营救少女,围攻圣母院。国王派出军队镇压。 混乱之中,副主教抢走少女,威逼她选择:或上绞台,或 答应爱他。少女卑视他,宁死不屈。卡西莫多看透副主 教的丑恶面目,在少女上绞架同时,把副主教从顶楼推 下去摔死。两年后,人们在坟墓里发现卡西莫多的尸骨 和爱斯梅拉尔达的尸骨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想把他们 分开时,尸骨化为灰烬。小说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揭 露教会的黑暗与罪恶,表现了重要的社会主题,同时宣 扬了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美丑善恶同归 于尽,则明显反映了雨果的宿命论倾向。雨果一生创作 颇丰,有诗集26部,小说20部,戏剧12部及许多评论、 散文等。1827年的《〈克伦威尔〉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 义的宣言,1830年的剧作《爱尔那尼》标志着浪漫主义 戏剧对古典主义的彻底胜利。他的诗集《静观集》、史诗 《历代传说》等被视为法国诗歌史上的杰作。1885年雨 果病逝,法国举国致哀,送葬者达百万之众。《巴黎圣母 院》有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陈敬容的中译本。

蟫精隽

蟫精隽

明代笔记。16卷。徐伯龄撰。徐伯龄字延之,嵊县(今属浙江)人。主要生活在明天顺年间。该笔记传本较少见,今存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总目》介绍该笔记尚较允当:“是书杂采旧文,亦兼出己说。凡二百六十一条,大抵文评、诗话居十之九,论杂事者不及十分之一。其体例略似孟棨《本事诗》,其多录全篇又略似刘壎《隐居通议》。其中猬琐之谈,或近于小说。而遗文旧事,他书所不载者亦赖以传。其论周德清《中原音韵》一条,尤为明确。《千顷堂书目》作二十卷,此本仅十六卷,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不能知其完阙。其中多阙字阙句,又所录诗文往往但存其标题,而其文皆作空行,盖缮录者图省工力,因而漏落。”该笔记关于明初诗词的记述较有价值,如卷8“秋虫三谏”条关于徐贲诗作的介绍、卷11“菊庄诗”、“清溪博雅”、“鹤窗蕴藉”等条关于刘泰、陆昂、马洪诗词的介绍,以及卷4“吕城怀古”条说明自己如何作《香台集》注的记述,均为他书没有或很少涉及的话题,这给研究明初诗词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

三卷。托名施岑(晋代道士, 许逊弟子)撰。实为南宋净明派道士扶乩宣教劝善之作。全书八十五化, 前五十化记许真君(逊)之生平、灵迹,每化记一事,后附七言律诗一首颂之。第五十一至六十九化记宋代崇奉许逊及许真君托梦宋徽宗等灵异事迹。六十九至七十九化记许逊师弟等人传记。末六化记许逊教团传人如兰公、胡慧超等。为研究净明道历史之重要资料。收入《道藏》第200册。

佛说阿难分别经

佛说阿难分别经

佛说阿难分别经,一卷,秦法坚译。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同本。

辩意长者子经

辩意长者子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菩萨万人。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共会围绕说法。时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子。名曰辩意。从五百长者子。各有五百侍从。来诣佛所。前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卻坐一面。於时辩意长者子察众坐定。承佛威神从坐起正衣服。俨然而前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欲有所问。唯愿世尊慈愍敷演。世尊至真。三界无上道德神化。济度群萌普演权道令众得所。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