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焘

夏承焘
  • 姓名:夏承焘
  • 别名:字瞿禅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温州人
  • 出生日期:1900年2月10日
  • 逝世日期:1986年5月11日
  • 民族族群:

夏承焘(1900年2月10日—1986年5月11日),字瞿禅,晚年改字瞿髯,别号谢邻、梦栩生,室名月轮楼、天风阁、玉邻堂、朝阳楼。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浙江温州人。6岁时随兄就学蒙馆。14岁时考入孙诒让创办的温州师范学校,除学习学校安排的十几门课外,绝大部分自修时间,都用于读经和披览诗文集,从而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文史基础。191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任桥第四高小任教。1920年曾到南京高等师范开办的暑假学校旁听,学习了胡适《古代哲学史》、《白话文法》,梅光迪《近世欧美文学趋势》及其它新课程。返回温州后,参加了当时的诗社慎(瓯)社,将所作诗词在《慎社》杂志上刊载。1921年秋应邀到北京任《民意报》副刊编辑。其后,曾在西安中学、西北大学任教,在西北大学讲授章学诚《文史通义》,作《唐铸万学考》。并且有机会实地考察了古代长安诗人行踪。1925年至1929年间,在严州第九中学任教,决心专攻词学,阅读了大量有关唐宋词人行迹的笔记和方志,撰成《唐宋词人年谱》。1929年冬,由龙榆生介绍,开始与近代词学大师朱祖谋通信,并相继走访了吴梅、夏敬观、蔡嵩云、陈匪石、马一浮等文坛先辈。在诗词创作方面另辟新境,力图合辛弃疾、姜夔、周密、蒋捷为一炉。1930年到之江大学任教,讲授词选、唐宋诗选、《文心雕龙》、文学史、普通文选等课程。抗战期间返回家乡,在雁荡师范和浙江师院龙泉分校继续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浙江师范学院和杭州大学,历任浙江师院中文系主任、杭州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文学研究》编委、《词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顾问、《文献》顾问等职。


夏承焘的主要著述有《白石歌曲旁谱辨》、《唐宋词录最》、《唐宋词人年谱》、《唐宋词论丛》、《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唐宋词选》、《龙洲词编年笺校》、《读词常识》、《词源注》、《月轮山词论集》、《瞿髯论词绝句》、《唐宋词欣赏》、《韦庄词校注》、《天凤阁诗集》、《夏承焘词集》、《放翁词编年笺校》、《域外词选》、《金元明清词选》。其中《唐宋词人年谱》一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日本学者清水茂曾在日刊《中国文学报》第5册予以评介,称“虽不能谓其一无缺欠,然今日研究词学,此必为重要参考书之一”。

猜你喜欢的书

七个被绞死的人

七个被绞死的人

《七个被绞死的人》是俄国作家安德烈耶夫的小说集,精选作者不同创作时期的11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名篇《红笑》《七个被绞死的人》《墙》等。 安德烈耶夫的小说杂糅多种艺术风格,笔触深入广袤的社会现实内里,在对人物内心和外部环境的冷峻描写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流动着纤细的诗 意。安德烈耶夫笔下刻画的人物多为社会边缘人和浮世畸零人,故事罕见、离奇;其叙述风格在俄国作家中也独树一帜,呈现为一贯的紧凑、细腻、迷离,笔墨浓重,直指人心。生活的梦魇、人生的荒诞、天性的孤绝,以及纠缠于其思想里的许多该死的问题,促使安德烈耶夫始终探求无意义中的意义。

岫岩志略

岫岩志略

地方志。清咸丰七年(1857)台隆阿等修,李翰颖等撰,有二者序。隆阿字湘眉,满洲镶黄旗人。官通判。翰颖字芝岩, 辽宁辽阳人。贡生。著有《蕊峰集》。奉檄纂修,咸丰七年(1857)成书。约五万字。凡十卷:沿革、营建、舆地、山川、食货、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当时,岫岩通判兼辖凤凰城,不隶州县,由旗官台隆阿所辖。此为东北唯一由旗官所修志书,也为丹东地区所修纂志书中最早者。

文艺十六讲

文艺十六讲

朱自清(1898—1948)著。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朱自清以三十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让读者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是为《文艺十六讲》。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读完后您会惊喜发现,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国贼孙文

国贼孙文

袁世凯政府抨击孙中山的宣传小册子,民国初年时筹安会所编,意在抨击孙中山。本书作于民国初年南北对峙时期。根据内容判断,本书应为北京国民政府、北洋军阀政权支持者所撰,用以抨击政敌孙中山的书册。此书作者不详,传为杨度所作。1915年,袁世凯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颁布《惩办国贼条例》,并发行署名杨度的《国贼孙文》一书,披露孙中山与日本“日中提携”的秘密协议等问题。

中国历史故事集

中国历史故事集

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作者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次是注重口语化,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钦定石峰堡纪略

钦定石峰堡纪略

二十一卷。清乾隆四十九年敕撰。苏四十三起义失败后,清廷对伊斯兰教新教和撒拉族人民继续推行高压政策,因而又激起了田五领导的石峰堡起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四月,田五在甘肃巩昌府通渭县北六十余里的石峰堡,发动回民反清起义。清廷急令阿桂等率军镇压,至七月初才将这次起义镇压下去。《钦定石峰堡纪略》分卷首(天章、御制诗)一卷、正文二十卷,自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固原提督刚塔奏报田五起义始,至五十年四月初十日福康安奏报各处勘察情况止,记载了清廷镇压田五起义的全过程及其善后措施,同时也暴露了清廷对起义者及其家属的残酷屠杀情况,例如高宗下令,对起义者 “名下幼孩,即年未及岁,俱当概予骈诛” (卷十四)。后收入 《四库全书》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