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

房玄龄
  • 姓名:房玄龄
  • 别名:字乔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 出生日期:579年
  • 逝世日期:648年8月18日
  • 民族族群: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其子世民进军渭北,玄龄拜谒,两人一见如故,署玄龄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每至一地,众人皆取珍宝,玄龄独揽人才至秦王幕府,因玄龄善交猛将谋士,故人人愿效死力。玄龄在秦王府掌管军符、文告、军机之事,每书军令,马上即得,不拟文稿。


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有矛盾,秦王召玄龄问计,玄龄曰:国家有难,惟圣人克之;大王功盖天下,此不仅是人谋,而且得神助。引杜如晦协助秦王判定大计。建成忌恨玄龄、如晦,谮二人于李渊处,二人遂被斥逐。建成将有变,世民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如晦,二人穿道士服入秦王府,与秦王周密计议,及诛建成,世民立为太子,擢玄龄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627),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玄龄与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封邢国公。太宗叔父淮安王神通不服,太宗指出,玄龄有运筹帷幄,匡定社稷之功,功比汉之肖何,故虽没有鞍马征战,仍应居功第一。神通理屈。拜玄龄社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太宗曾问创业守文哪个更难,玄龄认为创业难,魏征则以为守文难,太宗说创业已成过去,守文刚刚开始,各位宜慎重从事。


玄龄官居宰相十五年,女为王妃,子娶公主,可谓权宠隆极,故玄龄急流勇退,屡上表辞官,帝不听,进爵司空,仍总朝政。太宗伐辽,留玄龄守京师。晚年多病,每有难事,太宗则令玄龄乘肩舆入殿相商。为太宗征讨高丽事,玄龄曾恳谏太宗,认为,现在已俘获高丽士众数十万,高丽亡“残众孽君,缩气不敢息”,应该以仁义为先,适可而止,停伐高丽,允许高丽自新。太宗以玄龄在病危之时还能关心国事,感动不已,令凿穿宫墙,以便自己随时去玄龄家问候。玄龄薨,赠太尉,拜州都督,谥曰:“文昭”,给班剑羽葆,陪葬昭陵。图形凌烟阁。

房玄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884年出版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末美国杰出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作品表达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民主理想,由于对美国现实深刻幽默的批判,遭到政界、宗教界、教育界的恶毒攻击,并被政府列为禁书,作者也被迫沉默了5年之久。小说的主角哈克质朴无私,为追求自由,逃亡在密西西比河上。他帮助黑奴吉姆逃避追捕,沿途经历曲折:遇到了杀人越货的歹徒,同南方家族“打冤家”的激战。伪称贵族的骗子竟然背着哈克把吉姆卖掉,哈克机智地利用买吉姆的莎莉的误会,采取一系列冒险行动营救吉姆。最后,吉姆的女主人临死前在遗嘱里恢复了吉姆的自由。哈克不愿接受“文明教化”,决心继续过无拘无束的生活。作品描写哈克蔑视法律、渴望摆脱“文明”束缚的性格,把吉姆则塑造成高尚正直的正面形象。作品谴责了宗教的虚伪,蓄奴制的黑暗,批判了封建家族打冤家的野蛮及私刑的丑恶。深刻的思想内容及幽默清新的创作风格,使此书深受各界读者欢迎。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马克·吐温1873年与沃纳合著的《镀金时代》,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揭露了美国社会投机暴发、政治腐败的现实,小说中的塞拉斯上校是个投机发财的拜金狂的典型。作家的重要作品还有《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王子与贫儿》、《傻瓜威尔逊》、《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姊妹篇)等。

养正遗规

《养正遗规》的指导思想《养正遗规》主要是有关养性、修身、儿童及青少年启蒙教育、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养正,源于《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由卦象所取的名称,义为蒙昧,代表幼儿的童蒙。童蒙应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此书一行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成为清代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科书,获得了清代曾国藩、台湾学人南怀瑾、佛教净空法师等人的推荐,民间也甚流行。

尉缭子

中国古代兵书。战国时期军事家尉缭著。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编入《武经七书》,作为武学必读的军事教材。《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杂家《尉缭》29篇,并注“六国时”三字,另著录兵形势家有《尉缭》31篇。今本共5卷24篇:天官、兵谈、制谈、战威、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武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兵教上、兵教下、兵令上、兵令下。《尉缭子》将战争分为“挟义而战”的义战与“争私结怨”的非义战两种,赞成“诛暴乱、禁不义也”之义战,反对“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之非义战,指出杀害无辜,滥施武力是强盗的行径。认为将帅应有良好的品德,“勤劳之师,将必从己先。故暑不立盖,寒不重裘,有登降之险,将必下步。”(《战威》篇)“凡将,理官也”,应“不私于一人”(《将理》篇),公正地处置各种事情。指出“宽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兵谈》篇)是将帅应具有的素质,而“心狂”、“耳聋”、“目盲”则是为将者的弊病,应加以避免。主张对士兵进行道德教育,“先礼信而后爵禄,先廉耻而后刑罚”(《战威》篇),认为只有“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重刑令》篇),才能使军队“天下莫能当其战矣”(《制谈》篇)。《尉缭子》的武德思想是以“天人相分”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是反对“卜筮”、“祷词”等迷信做法而重视人的因素在伦理道德领域的具体表现。此书集先秦法兵家之大成,被后人称誉为“不在孙武之下”的兵书名著,在军人伦理思想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濒湖炮炙法

《濒湖炮炙法》,中药炮制书籍,明代李时珍著。本书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谷类,分类论述各个药物的炮制方法,对后世医家有参考价值。

言兵事疏

又名“上书言兵事”,西汉晁错任太子家令时,给汉武帝的奏疏。内容以边事为主,兼议政事。晁错认为戍边的关键在于择用良将。在战争中,取胜主要条件是:“得地形”、“卒服习”和“器用利”。战备方面,主张利用矛盾,破坏其联盟,这样汉王朝的边疆可自固。文章结构严谨,议论深刻,切中要害,言辞犀利,简洁明畅,被视为作者代表作,亦被人看作是西汉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增集续传灯录

凡六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南石文琇(1345~1418)着,清康熙十年(1671)浙江嘉兴府楞严寺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二册。系文琇继‘续传灯录’之后,搜录宋至元代之禅宗典籍、塔铭、行状等,增订、编集大鉴下十八世至二十五世,计五百余位禅师之行实、机缘语要等。卷末附录五灯会元补遗一卷,增列大鉴下十七世,计二十人之略传。又于补遗之后增列法嗣未详者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