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益

- 姓名:彭子益
- 别名:名承祖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云南大理鹤庆人
- 出生日期:1871年
- 逝世日期:1949年
- 民族族群: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努力,彭子益医术日益精湛,声名远扬,经同学关崇卿引荐,进入清廷太医院担任宫廷医师,得以阅读大量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上一层楼。
辛亥革命后,太医院解散,山西督军阎锡山聘请彭子益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他在山西待了20余年,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其间,他还在多地担任知事、县长等职,并在任灵石县知事时创办绵山中医院亲自临诊。1919年,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成立,彭子益兼任名誉理事、理事及附设学校教员,编讲《医学丛谈》课程。抗战期间,他辗转至南京,后回云南,在省民政厅长丁又秋支持下,举办昆明市中医学特别研究班,培养了400多名医学爱好者,同时筹划设立中医院,后因受邀到重庆和成都国医学校任教,计划未能施行。1942年,因其婿抱病桂林,彭子益前往广西,在桂平、博白、合浦等地讲学数载。1949年,他应越南海防市市长邀请前往应诊,不久后病故,享年78岁。
彭子益的医学理论主要来源于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承袭“一气周流”思想,提出“圆运动”学说。他认为处于宇宙万物升降浮沉循环运动规律中的人身,其经络也如轮辋循行运动。他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
彭子益一生著述颇丰,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唯物论的系统医学》等16部医学著作。其中,《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由十六篇相对独立的文章组成,分为上下两编,曾任中医教材20余年,先后修正三十余次。《唯物论的系统医学》分“生命宇宙篇”“中医原理篇”“经方用法篇”等八个部分。这些著作是中国中医学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彭子益在大半生的医疗实践和医学理论探索中,准确把握到中国传统医学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的根本治疗原则,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系统性思维方法,以及追根溯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他为保护和复兴中医,传承古中医学正统,足迹遍及多地,办学讲学,为民众义诊,口传身授,引导学生从事古中医学的临床验证,为中医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云南著名学者方树梅评价他“近代愈加奇形研习,从事著述,辨证之细,析理之精,皇皇巨著,为滇医界放大光明者,则以彭子益先生为最著”。中国当代中医名家李可称其为张仲景之后第二位中医圣人,尊称其为“彭子”“中医复兴之父”。
彭子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心理学和炼金术
选自荣格全集的第十二卷,从心理学角度对炼金术的象征作用及其与集体无意识、自性化过程的关系进行深入解读。古代的炼金术士把他们的秘密归因于物质的转化,荣格认为,通过所谓炼金术创造出万能的“哲人石”,其实就是把他称为“自性化过程”的心理学内容,投射到了化学变化的过程之中。在本书中,荣格详尽介绍了炼金术的历史,以及炼金工作与人类无意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对炼金术意象的分析,为读者搭建起了通向“自性”这一分析心理学核心概念的桥梁。
帝京岁时纪胜
风俗志。清潘荣陛撰。不分卷。荣陛,大兴(今北京)人。雍正间供职皇宫。著有《工务记由》、《月令集览》和《昏仪便俗》等。是书为作者感“皇都品汇万方”而“岁时节令,风土景物”无所记述,乃以其耳目闻见著为是编。约成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二万九千余字。专记北京岁时风物。由正月至十二月,分记元旦、进春、星灯、喇嘛打鬼、天诞、上元、三元、烟火、中和节、花朝、清明、端阳、天坛、仲秋、赏菊、占雪、送寒衣、丢百虫等九十四条。对了解北京旧时四时八节、风俗颇有参考价值。特别有关厂甸、隆福寺、花市、什刹海、钓鱼台等市场和名胜古迹的记载,以及有关烟火、溜冰、放河灯等内容,为研究北京历史提供了颇为重要的资料。所记衣着饮食,雍容华丽,海味珍餐较多,对下层社会淳朴风习记载较少。有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北京史迹丛书》本,198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校改本。
明制女官考
清黄百家撰。黄百家,明末大家黄宗羲之子。所书一卷,排列明初女官的诸局职守等情况。明代女官在宫中为皇帝服务,但与妃嫔不同。洪武五年 (1372) 制订六局品秩,二十二年授宫官勅,形成一套完整的宫廷女官制度。其六尚局为: ①尚官局,对各局出纳文书册籍签署印章,需到宫外征办的,则为其请旨。②尚仪局,掌管宫内礼仪起居。③尚服局,负责供应服用采章等。④尚食局,掌管皇帝膳食。⑤尚寝局,掌管皇帝晏寝。⑥尚功局,掌管女红的工作。六局之外另有宫正司,负责纠察宫闱戒令、谪罚之事。是书除记述六局职守外,还介绍了女官的品秩,人数、下属司,有的并列具体要求。比如尚食局,介绍有执掌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 (掌割烹煎和之事。有司膳、典膳、掌膳、女史各四人),司醖 [执掌(略) 分工 (略) 人数(略)],司药 [执掌 (略) 分工(略) 人数 (略)] 司 [执掌 (略) 分工 (略)人数 (略),并规定“凡以饮食进御,尚食先尝之”。这些记载简明、具体,与卷末说明: “服劳多者,或五载六载,得归于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见受职者,家给与禄。”使人们对明初女官制度有了粗略了解。尤其是永乐以后,除尚宝数司之外,女官职掌尽归宦官,是书提供的这些资料就更具历史价值。清虫天子辑的 《香艳丛书》收有此书。为宣统国学扶轮社排印本。另 《檀几丛书·余集》也收有此书。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1卷,新罗太贤作。
大日经开题
大日经开题,1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二一一。
妙好宝车经
亦称《妙好宝车菩萨经》、《宝车菩萨经》、《妙宝车经》、《宝车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北魏时淮州比丘昙辩撰,后由青州比丘道侍改治。一卷。述宝车菩萨受佛之命,“击生死军,杀烦恼贼”的故事。经中还宣传宝车度人之法及受持本经之无量功德。本经最早见录于《出三藏记集》卷五,被判为疑伪经。其后《法经录》卷四、《仁寿录》卷四、《静泰录》卷四、《内典录》卷四和卷一○、《大周录》卷一五、《开元录》卷一八均著录该经于疑伪经录中。其中《内典录》称:“访无梵本,世多注为疑。”本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