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菽园

- 姓名:邱菽园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福建海澄
- 出生日期:1874年11月10日
- 逝世日期:1941年11月30日
- 民族族群:
邱菽园(1874年11月10日-1941年11月30日),原名德馨,自号“星洲寓公”,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生于福建海澄(今龙海)。父亲邱正忠于1840年到新加坡当劳工,后经商致富,成为新加坡著名米商。邱菽园六岁出国至新加坡,由父亲聘家庭教师讲授中文典籍,后回国继续深造。二十岁参加乡试,中举。1895年赴京会试,不第。时值甲午战败,我国割让台湾,他参加上书反对割台,不获报。失望之余,绝意仕途,返回新加坡。这时他的父亲已故,他与弟邱德祥继承遗产,各得七十多万元,成为巨富。
邱菽园工诗词,为人豪放,倜傥不羁,日以诗酒与南来名士交游,对公益事业莫不慷慨解囊,有“小孟尝君”之称。林文庆等人倡办中华女校时,他捐三千元作建校基金,表示对女子教育的支持。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与林文庆同为当时南洋著名的维新派领袖。他们合作组织了“好学会”等社团,开设中国古典文学讲座,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陈楚楠、张永福等人就是受了他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1898年,邱菽园独资创办《天南新报》,自兼主编,亲撰社论,鼓吹维新救国。该主张得到林文庆的支持,林出任该报英文编辑。
1900年2月,邱菽园邀约康有为到新加坡,随后被康有为推举为南洋英属各邦保皇会分会会长。同年7月,唐才常在汉口组织自立会,图谋东南大举,邱菽园捐饷二十五万元。由于各种原因,再加上康有为扣压华侨捐款,起义数次改期而失败。事后,秦力山、朱菱溪等人陆续来到南洋,向康有为清算。邱菽园才知道康有为骗款卖友的实情,大为震怒。在《天南新报》发表《论康有为》,揭露康借维新救国之名,到处募捐,从中作弊。邱在文中质问:捐了许多款,究竟做出什么事来?有一笔明白的账开给大家看吗?此外,仅就康有为保皇党的立场来说,他说有光绪皇帝的御书和衣带诏存在他那里,他总是自己吹嘘,却从来没有给人看过,我相信这是骗人的,假如是真的话,为什么同党极亲密的人都不能看到呢?康有为以后不要再骗人了!邱并声明从此与康断绝一切关系。邱菽园这一揭露,影响很大,许多投身保皇党或受过康、梁蒙骗的人,如马来亚的郑螺生、李源水等人也都先后与保皇党断绝关系,转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后来成为同盟会南洋分会的早期会员。
1900年唐才常自立军之役,使清政府开始注意到邱菽园、林文庆等南洋华侨富商的活动,遂通过驻新加坡总领事对邱、林等人支持“叛乱”的行为加以警告,还逮捕了邱菽园在国内的亲戚。邱菽园被迫花一千两银子向清廷捐了个“道台”,以示对清政府“效忠”。此后。他再也不涉足政治,但爱国之心未泯,思想也较开明,与许多革命派人士私交甚笃,曾出面为黄乃裳开垦诗巫做保证人。
1905年,邱菽园由于投资土地买卖而亏蚀一空,他的弟弟邱德祥也经营失败,兄弟两人不得不宣告破产,向法院报穷。不少人为之惋惜,但邱菽园却不以为意,身居陋巷而孜孜不倦于新小说之阅读与欣赏,并仿效钟嵘(《诗品》)体例,作《新小说百品》,后又著《客云庐小说话》,完全以卖文为生,曾一度担任中华总商会的秘书。
民国成立后,军阀割据,战祸连绵,邱菽园愤懑不已,曾在自己承办的《振南日报》上著文抨击。1929年胡文虎创办《星洲日报》,聘请邱菽园任该报副刊主任,但他上任一年,便以老病辞职。从此谢绝应酬,以诗酒自娱。晚年笃信佛教,为居士,终日蛰居于“觉觉经舍”。
1941年11月30日,邱菽园病故于新加坡。
邱菽园的主要诗作有《啸虹生诗钞》,康有为曾为其作序,认为其诗“滂博天葩,雄奇俊迈”,“或与黄公度京卿骖靳联镳焉”。此外,还著有《菽园赘谈》、《五百石洞天挥麈》、《挥麈拾遗》等诗文集。
邱菽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系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续道藏》。又《云笈七签》卷三一亦收录此经。本篇言存思身神之法。经文宣称人之结胎成形生神,皆由太微天帝君主之,身体上中下三部各有八景共二十四神镇守。上部八景即脑神、发神、皮肤神、目神、项髓神、膂神、鼻神、舌神。中部八景即喉神、肺神、心神、肝神、胆神、左肾神、右肾神。下部八景即胃神、穷肠神、大小肠抻、胴神、胸膈神、两肋神、左阴右阳神、右阴左阳神。此二十四神各有其名字、服色、形状。据称存思诸神可使形魂安静,消灾散祸,位登高仙。存思之法,当于平旦,日中或夜半之时,去枕平卧,握固调气、呼念神名,存想诸神形色,并配合叩齿诵咒等法术。本篇所述道法,大体源于《黄庭内景经》,并且与《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相似。
上乘修真三要
上乘修真三要,原题「圆明老人述」。此人疑即马钰再传弟子高圆明,乃金元间全真道道士。原书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上载《三法颂》十二首,每首有一图,言修心炼性之法。卷下收入《周易参同大道》、《乾坤体用正道》等十二篇章,每章皆有卦象、图、词、曲、诀,论述内丹原理及功法。其丹法为全真派以性兼命之「一元顿教」,以顿了心性为要。又强调修炼者应精持戒律,割断俗缘,忍让慈悲,先人后己,行三千功满。其说源出马丹阳。
黑籍冤魂
醒世小说,三编二十四回。彭养鸥著。 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改良小说社出版。列说部丛书。本书主题集中鲜明,构思巧妙。以吴廉一家五代人被鸦片所害为主要线索,以道光初年写到光绪后期,由鸦片初入国门写到其泛滥成灾,时间跨度为半个多世纪,有厚重的历史感。从横截面来看,小说涉及的生活层面极为宽泛,京官州吏,市井游民,士农工商,僧道师生,警察医生,每一类人中均有吸食鸦片者。成人有瘾,婴儿亦有瘾。人类吸烟,老鼠也受熏染。阳间有吸烟之人,阴间亦有吸烟之鬼。可见烟毒无所不在,深入骨髓。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有撼人心魄之力量。书中之人物塑造亦较为成功,如吴念萱、吴良、吴仲勋、吴良之女等人物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有些情节颇引人入胜,如第二十二回中姨太太房中设铃而引发风波的细节令人忍俊不禁,末尾一回的人鬼对话则令人不寒而栗,发人深思,都会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印象。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清中央政府整顿、改革西藏地方事务的重要文献。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廷出兵击败廓尔喀入侵者后,鉴于西藏地方事务废弛、弊病种种,大将军福康安与驻藏大臣会同西藏地方高级官员酌议,拟定各方条款,汇总奏报中央政府核准后正式颁布执行,总计29条。对西藏地方官制、军制、行政人事、司法、边防、财税、户口、差役、涉外事宜和宗教等方面全面详细地做出了规定,大大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它的颁行标志着清政府在西藏的施政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客观上对于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密切各族联系,巩固西南边疆,安定西藏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春秋或问
十卷。元程端学撰。程氏撰《春秋本义》后,又历举前人诸说得失,以明《本义》去取之意,成《春秋或问》。可见此书是与《本义》相辅而行的,此书是一部通论性着作,其中掊击诸儒之说,多否少可,尤其力攻张洽《春秋集注》。其论《春秋》不当以一字为褒贬,论《春秋》多笔削以后之阙文,论《春秋》不书祥瑞,论《春秋》灾异不当强举其事应,多有可取。但其谓《左传》史实多出伪撰,力主《春秋》用夏正,则又臆说妄断。此书最着力之处是承刘知几、程颐之说,力辩《春秋》用夏正,洋洋万言,广征博引,可与专门性研究媲美,但其中引据之一乃为伪古文《尚书》。现存元至正渐东官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都部陀罗尼目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陀罗尼门诸部要目、陀罗尼诸部要目、诸部要目。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经举金刚顶经、大日经、苏悉地经、蕤呬耶经、苏婆呼童子经、怛唎三昧耶经等之要目而加以解说。其中,于金刚顶经部分,初出大本之偈数及会数,并初会之经名,次列初会中佛部等五部之部主、眷属等之布列法、曼荼罗之种类、四种智印、四种眼等之要项,并加以解释。于大日经部分,举百六十心、十缘生句、胜义世俗之修行法、曼荼罗之造立法、护摩法之种类等。于苏悉地经部分,举出佛部等三部之真言及部主、明妃、忿怒、四种结界、五种供养、四种法修行之相应日等要目而释之。于蕤呬耶经部分,特细说分布曼荼罗及絣地法。于苏婆呼童子经部分,则就金刚杵之种类阐明其意义。于怛唎三昧耶经部分,举大轮金刚真言之功能,与不动尊之本誓等加以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