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仲联

- 姓名:钱仲联
- 别名:名萼孙,以字行
- 性别:男
- 朝代:现代
- 出生地:江苏常熟
- 出生日期:1908
- 逝世日期:2003
- 民族族群:
钱仲联(1908-2003)古近代文学研究专家。名萼孙,以字行。祖籍浙江湖州,生于江苏常熟。故取室名曰“梦苕盦”,以寓怀念故乡之苕溪之意。生于书香世家。其祖父钱振伦,清道光十八年(1838)与曾国藩同科进士,前后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国子监司业。且长于文学,尤擅骈文,有《示朴斋骈体文》传世。祖母翁端恩,为翁同龢之姐,亦善诗词,单士釐《国朝闺秀正始再续集》、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叶恭绰《全清词钞》均录有其作品。钱仲联以其家学渊源,自幼耳濡目染,为其日后的学术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3年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从唐文治学。其间遵唐文治命,赴苏州随曹元弼习经学,造就了深厚的学术功底。1926年冬于无锡国专毕业后,担任大夏大学、无锡国专教授。并完成了《人境庐诗草笺校》,被钱钟书评为“可追冯氏父子之注玉溪、东坡”(《谈艺录》)。继而又陆续完成了《鲍参军集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海日楼诗注》。同时在《学衡》、《学术世界》、《学海》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如《近代诗评》等。还在《中央时事周报》、《无锡国专学刊》连载《梦苕盦诗话》,纵论中国古典诗学。
新中国建立后,执教于南京师院、江苏师院,并任江苏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学之暇,仍勤于著述,有《后村词笺注》、《吴梅村诗补笺》、《李贺年谱会笺》、《文廷式年谱定稿》、《剑南诗稿校注》问世。其中的《剑南诗稿校注》凡8厚册,三百万言,是陆游研究领域之重大成果,曾获1988年全国古籍出版社评比会第1名奖。还参加并校订了郭绍虞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论选》。近几年更老当益壮,先后担任了苏州大学中文系明清诗文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副主编、《汉语大词典》编委、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诗学研究会理事长。1981年成为国内首批博士生导师,后又聘为访问学者导师。并主编了一千多万字的《清诗纪事》(1990年9月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和收有三千多家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对清代文学的研究做了前所未有的工作。钱钟书特致函称赞《清诗纪事》曰:“文史载笔,当大书而特书,举世学人,受益无穷。”又编纂了《宋诗三百首》、《清诗三百首》、《清诗精华录》、《清文举要》、《近代诗选》、《近代诗三百首》等普及读物。
钱仲联还长于旧体诗词文的创作。其词为当代词家夏承焘所推赏。其骈文有集未刊。于诗尤精,早年即与王蘧常合刊《江南二仲诗》(王字瑗仲),后又有《梦苕盦诗》印行。诗学家金天羽谓“其骨秀,其气昌,其词瑰玮而有芒,盖骎骎乎造作者之堂矣”(《〈梦苕盦诗〉序》)。
猜你喜欢的书
太阳系大乐透
鬼才科幻大师菲利普·迪克的长篇处女作。 2203年,人类已统治整个太阳系,但社会的运行却很不靠谱。最高领导人由一台叫作“瓶子”的乐透机器选出。瓶子一转,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世界的主宰。 这一次,卡特赖特成为了幸运儿。他来自底层、无权无势。初一上台,便要面对前任的刺杀和挑战。双方实力悬殊,他该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一艘飞船在太阳系中寻找传说中的行星。飞船和卡特赖特关系匪浅。他的当选,是天降鸿运还是另有玄机?
于公案
《于公案》又名《于公案奇闻》,清末小说,叙述清官于成龙出京西巡,途中断案破案、除奸拿贼事。一百四十五回。不题撰人。或前尚有一序,落款“时嘉庆庚申重阳选书”,文句不顺,似抄自前人《包公案·序》,今不取。嘉庆庚申,为公元1800年。本书整理时略有修正。书叙清康熙朝清官于成龙出京西巡,途中断案破案、除奸拿贼事。于成龙实有其人,见于《清史列传》,与评书中于公事迹不同。最初说此书,在于公出京前还有松棚会和于公私访煤窑两段书,从群福庆以后说此书者删去前文,而从于公奉命赈济山西、押资出京说起,到石铁驿一段书前,共有十个单段,叙于公在英雄义士东方普、伍公然、计廉、李云等协助下,四处诛杀恶人,所遇盗魁鲜有能脱逃者。书中有一些好人如臧青、侯杰等皆因某种原因落难而死,而有的说书人,如张荣玖讲说此书,为适应听众心理,则不把臧、侯等说死。该书叙至于公入山西后,情节逐渐紧张,间有闲情逸致,如“火中见莲”,引人入胜。后套还有盘蛇三套、冲天会馆、于公回京等回目,鲜见讲说者。光绪年间坊间刻本《于公案》、《于公案奇闻》与评书书道儿大异。到20世纪40年代,《于公案》一书已濒临失传,未见完整保存。
希澹园诗集
诗别集。明虞堪著。三卷。卷首有桑以时序。卷末有丁未(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虞堪跋。本集为其门生襄阳丘晋所编,存诗共三百三十三首,皆为作于元代的作品。有《四库全书》本及数种旧抄本。另有虞堪诗集,题作《鼓枻稿》,或四卷,或六卷(有补遗一卷),存诗全同于本集,唯前后编次、分卷略有不同,《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很难确定它是原本还是后人据《希澹园集》略作改动之本,故将之列为存目。
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
本书是汤用彤先生遗稿。全书以“印度佛教的汉文资料”的框架为纲目,收选了印度佛教各派传译至汉地的文献,所引文字全部出自汉译佛经。旨在为印度佛学研究提供线索。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一本原典选读之作,至今仍然是研习相关专题的必读书。汉文佛经中保存了很多印度佛教的原典,而这些原典的梵文本早已失传,因此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诚如汤先生所言:“在大藏经中广泛抄集,无论经论或章疏中的有关资料长篇或零片均行编入。目的为今后研究印度哲学者之用,不作任何加工,只于资料注明出处或译者人名年代等。”
法华游意
唐代释吉藏撰。《法华游意》是吉藏居京兆,录其主要之点裁为七轴。即指此游意二卷及义疏十二卷。此游意略破南方五时之教,北土四宗之论。因未见到天台之玄义文句,只得传闻,故对天台师说一乘因果为宗之义有所反驳。与吉藏晚年所作《妙法莲华经统略》相较,此游意颇有不惬之意,实乃投足天台,奉智者之前所作。对了解吉藏对法华经的研习及观点之转变有借鉴意义。现常见的版本是金陵刻经处刻本。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此经以法供为名。自性三宝为体。孝慈为宗。拔苦与乐为用。大乘为教相。原夫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宝。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欲报深恩。莫要乎与拔。欲成济度。莫大乎盂兰。是以目连道满。首思乳哺之恩。大圣垂慈。广示法供之式。时必择夫自恣。德乃藉于众僧。僧宝所存。法轮斯在。法轮转处。佛常现前。举一即三。最胜无比。圆音一唱。慈亲已脱于苦轮。锡类重咨。芳轨永贻于缁素。谁无父母。如何弗思。况复垂训殷勤。教令念念常忆。自非观心起行。焉能事理双彰。一字法门。非海墨之所罄。四辈齐奉。岂浅近之津梁。略述五重。用探奥旨。就五重中。又各二番明义。一就事。二观心。初就事释名者。即是盂兰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