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仲联

钱仲联
  • 姓名:钱仲联
  • 别名:名萼孙,以字行
  • 性别:
  • 朝代:现代
  • 出生地:江苏常熟
  • 出生日期:1908
  • 逝世日期:2003
  • 民族族群:

钱仲联(1908-2003)古近代文学研究专家。名萼孙,以字行。祖籍浙江湖州,生于江苏常熟。故取室名曰“梦苕盦”,以寓怀念故乡之苕溪之意。生于书香世家。其祖父钱振伦,清道光十八年(1838)与曾国藩同科进士,前后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国子监司业。且长于文学,尤擅骈文,有《示朴斋骈体文》传世。祖母翁端恩,为翁同龢之姐,亦善诗词,单士釐《国朝闺秀正始再续集》、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叶恭绰《全清词钞》均录有其作品。钱仲联以其家学渊源,自幼耳濡目染,为其日后的学术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3年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从唐文治学。其间遵唐文治命,赴苏州随曹元弼习经学,造就了深厚的学术功底。1926年冬于无锡国专毕业后,担任大夏大学、无锡国专教授。并完成了《人境庐诗草笺校》,被钱钟书评为“可追冯氏父子之注玉溪、东坡”(《谈艺录》)。继而又陆续完成了《鲍参军集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海日楼诗注》。同时在《学衡》、《学术世界》、《学海》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如《近代诗评》等。还在《中央时事周报》、《无锡国专学刊》连载《梦苕盦诗话》,纵论中国古典诗学。


新中国建立后,执教于南京师院、江苏师院,并任江苏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学之暇,仍勤于著述,有《后村词笺注》、《吴梅村诗补笺》、《李贺年谱会笺》、《文廷式年谱定稿》、《剑南诗稿校注》问世。其中的《剑南诗稿校注》凡8厚册,三百万言,是陆游研究领域之重大成果,曾获1988年全国古籍出版社评比会第1名奖。还参加并校订了郭绍虞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论选》。近几年更老当益壮,先后担任了苏州大学中文系明清诗文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副主编、《汉语大词典》编委、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诗学研究会理事长。1981年成为国内首批博士生导师,后又聘为访问学者导师。并主编了一千多万字的《清诗纪事》(1990年9月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和收有三千多家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对清代文学的研究做了前所未有的工作。钱钟书特致函称赞《清诗纪事》曰:“文史载笔,当大书而特书,举世学人,受益无穷。”又编纂了《宋诗三百首》、《清诗三百首》、《清诗精华录》、《清文举要》、《近代诗选》、《近代诗三百首》等普及读物。


钱仲联还长于旧体诗词文的创作。其词为当代词家夏承焘所推赏。其骈文有集未刊。于诗尤精,早年即与王蘧常合刊《江南二仲诗》(王字瑗仲),后又有《梦苕盦诗》印行。诗学家金天羽谓“其骨秀,其气昌,其词瑰玮而有芒,盖骎骎乎造作者之堂矣”(《〈梦苕盦诗〉序》)。

钱仲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大师与玛格丽特

大师与玛格丽特

魔王撒旦假扮外国教授沃兰德,率随从走访1930年代的莫斯科,遇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和青年诗人伊凡。他们不信鬼神,沃兰德逐一反驳,并预言了柏辽兹当天的死亡。伊凡目睹柏辽兹被电车辗死。怀疑沃兰德是外国特务,紧追不舍,却被关入精神病院。伊凡在病院中认识了大师,只有这位大师相信伊凡的奇遇。大师是个不知名作家,美丽的已婚妇人玛格丽特认识大师后,觉悟丰富的精神才是真正的生命意义。她崇拜他的才华,称他为大师。大师写过一本关于彼拉多审判耶稣的小说,受到批判,被称为“敌人”、“宗教狂”,大师惊恐万分,烧毁手稿,进了精神病院。大师失踪后,玛格丽特着急地到处寻找,遇见撒旦的随从,得到回春脂,恢复青春,而且裸体飞上城市高空,经历许多奇事,终于救出大师。撒旦决定将大师和玛格丽特带走。次日当太阳升起时,莫斯科陷没在一片火焰中,他们飞翔离开……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

诗文别集。简称《诚意伯文集》元明之际刘基撰。刘著有《郁离子》、《天说》、《春秋明经》及序、记、诗文等,后人编为此集,共20卷。《天说》中谓人生来禀受“以理为心”的“正气”,故性本善。恶则是由“邪气”所致,而“邪气”乃“欲使之也”。以理为善的根源,以情为恶的根源,把理、欲、性、情对立起来。在《郁离子》及序、记中,提倡养心固志、敬以直内的道德修养论。主张“敬以一之,仁以行之。立乎大,不遗乎细;严乎内,不驰乎外”,要“致其大”,必须“存心养性,乐道尊德”;要“敦其仁”,必须“见恶则违,见善则随”(《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卷五)。重视道德践履,提倡务实风气。今有《四部丛刊》本。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唐《艺文类聚》卷4引本经文,敦煌遗经斯3061《太上洞玄 灵宝中元玉京玄都大献经》与本经部分相当。玄嶷《甄正论》卷 中曰道士刘无待造《大献经》。吉冈义丰《道教と佛教第三》推测 本经或出自萧梁,唐道士刘无待进行了加工。《敦煌と中国道教》 中石井昌子称其为六朝古灵宝经。秋月观暎《三元思想的形成》认 为本经撰于隋末唐初。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述罪人地狱受苦之 由,劝人依三元大献法,拔度亡灵。有释文,发挥经义。

紫玉钗

紫玉钗

高阳著。本书收作者的"紫玉钗", "章台柳", "藕丝心莲"和"桃花扇"四篇中短篇小说。四个感人至深又恼人至极的爱情故事,四对人人歆羡的才子佳人:霍小玉与李益;李香君与侯方域;柳青青与韩翃;王一姐与郑板桥。可奈何佳人情深,才子薄幸。欢聚时,愿作鸳鸯不羡仙;离别后,郎心如铁,而美人枯等,只守着一支钗、一把扇,空留念想。小说改编自唐人传奇《霍小玉传》《章台柳传》以及明清传奇《桃花扇》。比起前人旧作,此书情节更丰富,人物更饱满。

拜月亭记

拜月亭记

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也称《蒋世隆拜月亭》、《幽闺记》。南戏剧本。四十出。传说元施惠撰。据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改编。故事发生在金末,蒙古军队进攻中都(今北京),金国兵部尚书王镇的女儿王瑞兰在逃难时与母亲失散,邂逅书生蒋世隆,结为夫妇,后恰与其父王镇在招商店相遇,被迫与蒋世隆分离,随父回家。蒋世隆的妹妹瑞莲也在战乱中失散,被王夫人认为义女,到了王镇府中。王瑞兰思念蒋世隆,焚香拜月,为他祷祝,被瑞莲识破,始知彼此原属姑嫂。《拜月亭》因此得名。后来,蒋世隆和结义兄弟陀满兴福中了文、武状元,奉旨与王镇的女儿结亲。于是,夫妻兄妹团圆。关汉卿原作的结局写了王瑞兰的父亲重武轻文,将她许配武状元,而以义女许配文状元,错点鸳鸯谱,造成纠葛,反映出了女真贵族的爱好和习尚。南戏《拜月亭记》强调的则是由于蒋世隆违背盟约,接受王尚书招赘,因而受到王瑞兰的谴责。在宋元南戏中,这种批判男人负心的戏剧描写是很常见的。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一卷,唐含光记。记大圣欢喜天之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