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
蒋融庵
蒋融庵,宋代茅山道士,撰有《道德真经颂》一卷。生卒年月事迹不详。
-
江澄
江澄,宋人,太学生。著有《道德真经疏义》,生卒年月事迹不详。
-
觉罗石麟
觉罗石麟。正红旗满洲人。笔帖式出身。雍正三年(1725),授员外郎,次年于江宁布政使任上,赴州县发放赈灾钱粮,奏请将籍没入官田地招民耕种,房屋变价出售,以防屋倒田荒。允行。五年,擢山西巡抚,旋丁忧回旗。寻授内阁学士。六年,以在山西任上失察属官黩职革职,复起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旋以其保荐官员贪污受贿事发,降五级使用。
-
贾善翔
贾善翔,北宋道士。字鸿举,蓬州(治今四川仪陇南)人。喜鼓琴,善饮酒,谈笑诙谐,好与人交。与苏轼、张商英等友善。传说修炼有方,颇有道术,演讲《灵宝度人经》时,盲者复明。后梦灵官传太上之命,赐其仙服为太清宫主,而后逝。著有《犹龙传》、《高道传》,编有《太上出家传度仪》。
-
吉藏
吉藏(549~623),南朝陈、隋、唐间僧人。中国佛教三论宗创始人。据《续高僧传》卷一一等,俗姓安。祖先为安息人,故有“胡吉藏”之称。祖世避仇移居南海(今广东广州),后迁金陵(今江苏南京)。约三四岁时,其父带他谒见真谛,真谛为其取名“吉藏”。父后出家,名道谅。常随父到兴皇寺听法朗讲“三论”,七岁从法朗出家。十九岁,学有成就,善讲经论。隋朝取得百越(今浙江、福建一带)后,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讲法,听众常达千余,被称“嘉祥大师”。后受隋炀帝之请,住长安日严寺,完成“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注疏,创立三论学派。在此期间,曾与当时有名的“三国论师”僧粲辩论,历时多日,往复数番,终于取胜。唐高祖(618—626在位)在长安设立十大德统领僧众,吉藏也在当选之列。晚年住延兴寺。其所以以“论”立宗,在于破斥对于“经”的执著。其思想祖述龙树、提婆之中观学说,否定语言概念有表达和把握客观真实的可能性,认为世界人生无非是虚幻名相的产物。佛所说法,全是假言施设,没有绝对意义。以“二谛”为组织学说的核心,而“二谛”亦属言教。故一切都是相对的,无可无不可,最终以“无所得”为归宿,而无所得亦无所得。然而其学亦受《胜鬘》《涅槃》等影响,与鸠摩罗什所传三论学有所不同。是故于讲“空”之外,亦讲“不空”,所谓“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主要著作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二谛义》、《胜鬘宝窟》等。门徒众多,见于《续高僧传》的有智拔、鸟凯、智命等。其中慧灌,高丽国人,后入日本讲学,为日本三论宗初祖。
-
蒋悌生
蒋悌生,生卒年不详,字仁叔。福宁(今福建霞浦)人。明代经学家。洪武初举明经,任本州训导。著有《五经蠡测》六卷,其中凡《易》一卷、《书》一卷、《诗》三卷、《春秋》一卷。论述尚持平,无门户之见,但体例不一。
-
净善
净善,宋人。苏州名僧。淳熙(1174—1189)间游历江西云居山,得高僧宗杲与士圭所辑录宝训遗篇。历十余年广搜增辑,收录宋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慧南至十六世佛照德光、简堂行机等百余禅师所奉戒、定、慧嘉言善行约三百篇,编成《禅林宝训》,盛行吴中。
-
蒋防
蒋防(792—835),字子徵,一字子微,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元和中历官右拾遗、右补阙。长庆元年十一月,以元稹、李绅荐充翰林学士,二年擢司封员外郎,三年加知制诰。四年李绅为宰相李逢吉所排挤,防亦贬汀州刺史。宝历元年移连州刺史,大和二年改袁州刺史。入为中书舍人,卒于大和五年至开成元年间。防工诗文,尤长于传奇,所撰《霍小玉传》为传诵名篇。胡应麟称:“唐人小说记闺阁事,绰有情事,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少室山房笔丛》)汤显祖《紫钗记》即本此。《宋史·艺文志》著录《蒋防集》一卷,《蒋防赋集》一卷,已佚。《太平广记》卷四八七存其《霍小玉传》,《全唐诗》卷五○七存其诗一二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蒋子微诗一首,蒋子微即蒋防。《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二四补二句,《全唐文》卷七一九存其文二六篇。事迹散见《重修承旨学士壁记》、《唐诗纪事》卷四一、《咸淳毗陵志》卷一六、《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六。
-
姜宝
姜宝(1514—1593年)字廷善,号凤阿,丹阳蒋墅人。少从学于唐顺之,嘉靖三十二年(公元一五五三年)进士,授编修。以不附严嵩,出为四川提学佥事。再迁国子监祭酒,复积分法以造就人才。累官吏部尚书,致仕,卒。《丹阳县志》记载姜宝位列名臣,祭乡贤。
据姜氏家谱记载,元至正年间,姜瑶仁,姜瑶仪兄弟俩随驾南迁,瑶仁为临安太守,后来定居溧阳前河,成为江南姜氏始祖。瑶仁的4世孙聪一,生有10子,长子千十一始迁居丹阳,成为丹阳姜氏始祖。姜千十一的5世孙姜正,迁居蒋墅滕庄、滕村。丹阳姜氏“馀庆堂”第7世传人姜宝、第8世传人姜士昌分别官至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第9世传人姜志礼官至尚宝卿,姜志鲁考中举人。
姜宝一生著作颇丰,据《丹阳县志·书籍》记载,他的著作计有:《周易补疑》13卷,《四书解略》6卷,《春秋读传解略》12卷,《春秋事义全考》16卷,《稽古编大政记纲目》8卷,《资治上编大政记纲目》40卷,《资治下编大政记纲目》32卷,《凤阿文集》38卷,《诗集》10卷,等等。同时,《丹阳县志·艺文》上,还收集了他的如下几篇文章:《湖山聚乐卷序》、《请建立义庄疏》,和嘉靖三十五年(1556)《筑内城记》,隆庆三年《重修学宫记》,万历元年《重修普宁寺记》 。
-
京黑先生
京黑先生,隋代气功养生家。京黑先生为何许人,无从确考。撰有《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1卷、《神仙食金柜妙录》1卷,皆言修炼之道。
-
京图
京图,相传为八字命理著作《滴天髓》的作者,宋朝易学家。《滴天髓》一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通神论,下篇为《六亲论》。此书经后世清朝任铁樵所疏,成为八字命理学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
江之春
江之春,明代贵州安龙(今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不详。
-
家铉翁
家铉翁(约1213~1297年),号则堂,眉山(今属四川)人,大酉孙。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以秘阁修撰充绍兴府长史。咸淳八年,兼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九年,知镇江府(《至顺镇江志》卷一五)。召为枢密都承旨。知建宁府兼福建转运副使。德祐元年,知临安府、两浙西路安抚使,迁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二年,赐进士出身,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围临安,丞相吴坚、贾馀庆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署。旋充祈请使赴元,被留。宋亡,置瀛州十年,改馆河间,以《春秋》教授弟子,为诸生讲宋兴亡之故。至元二十一年完成《春秋集传详说》三十卷(存)。元成宗即位,放还,赐号处士,又数年卒。其学长于《春秋》,对乡人苏轼、张栻颇为推崇,而其学问渊源,则出自陆九渊。其立言大旨,皆归于敦厚风俗,随事推阐,未尝滉漾恣肆。其词意真朴,文不掩质,异乎南宋末年纤诡繁碎之格(《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其诗如《寄江南故人》等,易世悲歌,每为前人称道(吴师道《家则堂诗卷后题》、木讷《归田诗话序》、《诗筏》)。著有《则堂集》十六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则堂集》六卷,有清乾隆翰林院抄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彊村丛书》录其《则堂诗馀》一卷。《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三首。《全宋诗》卷三三四三至三三四四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八○六六至八○七二收其文七卷。事迹见《宋史》卷四二一本传、《嘉靖建宁府志》卷五。
-
蒋堂
蒋堂(980—1054),字希鲁,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及第,为楚州团练推官。岁满,吏部引对,真宗览其所试判词,称善,特改大理寺丞、知临川县。历通判眉、许、吉、楚四州,改太常博士,知泗州。明道初,召为监察御史,再迁侍御史,判三司度支勾院。景祐初,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江淮发运事。以按举失职降知越州,徙苏州。入判刑部,徙三司户部勾院,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安抚梓夔路。康定元年,擢天章阁待制、江淮制置发运使。改知洪州、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庆历元年,知杭州。三年,知益州。徙河中府,再知杭、苏二州。皇祐五年,以礼部侍郎致仕,六年三月卒,年七十五,赠吏部侍郎。蒋堂为人清修纯饬,遇事毅然不屈,好学,工文辞,尤喜作诗,诗多清而有格(《青琐高议》前集卷五)。如“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栀子花》),“有时带笠穿云去,便好和云作画图”(《赠惟政禅师》),“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望太湖》),平易清朗,故《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虽兴象不深,而平正通达,无雕镂纤琐之习”(卷一五二)。其馀如《尧峰新井歌》、《闵山》、《飞来山》、《虎丘山》诸篇,咏吟苏杭风物,均堪成诵。又擅长尺牍,思致简诣,长笺短语,时人得之以为名笔。著有《吴门集》二十卷(《宋史》本传),久佚。明天启元年,其裔孙蒋收罗遗文编为《春卿遗稿》一卷、《春卿遗稿续编》一卷,今存清抄本、《四库全书》本、光绪间武进盛宣怀刊本。《全宋诗》卷一五○至一五一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三二五收其文二篇。事迹见胡宿《蒋公神道碑》(《文恭集》卷三九)、《宋史》卷二九八本传。
-
北磵居简
北磵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王氏子,一作龙氏子。幼喜佛书,依邑之广福院图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泾山。往育王参佛照光,出入其门十五年。走江西,访诸祖遗迹。莹仲温与议论,大奇之,以大慧居洋屿庵竹篾付之。嘉泰间,初住台之般若,迁报恩光孝寺。真德秀为江东部使者,延住东林云居,以疾辞。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佘,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嘉熙中,奉诏住净慈光孝寺。晚居天台委羽,有二姓争竹,作《种竹颂》示之,立止讼争。赵节斋奏补灵隐,辞。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为佛照德光禅师法嗣。以诗文有声当世(楼冶《题北磵禅师语录后》),叶适赠诗曰:“简公诗语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青染绿示禁春。”张自明序称:“读其文,与宗密未知伯仲。诵其诗,合参寥、觉范为一人不能当也。”居简此集,不摭拾宗门语录,而格意清拔,自无蔬笋之气,大抵与契嵩、惠洪二人相伯仲(《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四)。所著《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今存日本翻刻宋元旧本,宋崔尚书宅刊本、明抄本,《四库全书》本名《北涧集》。又有《语录》一卷。《全宋诗》卷二七九○至二八○一录其诗十二卷。《全宋文》卷六七九八至六八一七收其文二十卷。事迹见《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
-
金鉷
金鉷[hóng](1678-1740),亦名郭鉷,字震方,号德山,今辽宁辽阳市人。汉军镶白旗人,世居登州,清朝官吏。父延祚,从世祖入关,官至工部侍郎。鉷初自监生授江西广昌知县,洊升山西太原知府。
-
句延庆
句延庆,北宋学者。字昌裔,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曾官荣州应灵县令。开宝三年(970),秘书丞刘蔚知荣州,得《锦里耆旧传》一书,其词芜秽,遂请其重修,成书八卷。书系编年体,与传名不符。句延庆重加整理,改名《成都理乱记》,记载两蜀兴废之迹,对诏令、表章、书檄等资料所载尤详。原本八卷,今存残本四卷。
-
金梁
金梁(1878—1962),满洲正白旗人曾任奉天省洮昌道道尹、政务厅厅长,农商部秘书。号息侯,又号小肃,晚号瓜圃老人,杭县(今杭州)人,寄居北京。满洲正白旗瓜尔佳氏。祖父名观成,号苇杭;父名凤瑞,号桐山;均为杭州驻防旗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历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警厅知事、民政部参议、奉天旗务处总办、奉天新民府知府、奉天清丈局副局长、奉天政务厅厅长、蒙古副都统等。 民国成立后,任清史馆校对。后经张作霖保荐,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九一八”事变后来津,与清朝遗老组织“俦社”、“城南诗社”等各类团体。曾为大公报撰社评。工书法,擅篆、籀。著述丰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典守沈阳故宫古物。舆余铁珊、金月洲等就沈阳故宫翔凤阁一处所藏书画辑盛京故宫书画录,1922年自序成书。《美术年鉴》、《书画书录解题》。解放后迁居北京,在国家文物部门任顾问等职。1962年12月27日在北京去世。著述甚丰。著《四朝佚闻》、《清帝后外传外纪》、《黑龙江通志》、《奉天通志》、《瓜圃丛刊叙录》、《增辑辛亥殉难记》、《近世人物志》、《满洲秘档》等。
对满族历史文化资料的整理译编等,作了大量工作。曾任《清史稿》 “校刊总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典守沈阳故宫古物时,与余铁珊、金月洲等人,仅就宫内“翔凤阁”收藏的书画,著录为《中国书画著录书》,书前有徐世昌序及辑者1913年自序。分卷、轴、册、经(佛经抄本)、幅、额、联7类,收入作品449件。每类先书后画,刺绣附后,首冠弘历手笔,次以朝代为序,其中以康熙、乾隆两朝臣恭进之作为多。每种记述其纸绢、尺寸和书体、款识、题跋和图章,凡题签及款印地位或或破损污秽之处,悉照原件备载,颇为详尽。在沈阳时,校勘文溯阁《四库全书》。私人藏书颇具规模,自称“先祖父所藏得自蜀中,颇多善本……予出游京奉,续有搜集”,特辟‘安东图书馆’藏之”。收藏有《清史》未刊稿、太平天国诸将传记、全国府以上的地方志等较全。藏书处有“瓜圃”,并写有《瓜圃藏书记》、《瓜圃藏画记》等。
-
金德纯
金德纯,字素公,辽阳人,清代汉军正红旗人。著《旗军志》。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
蒋国祚
蒋国祚[zuò],字梅中,生卒年不详,江南徽州府婺源县知县,卒于任。蒋毓英子。他是清代康熙年间学者与其兄蒋国祥合著有《两汉纪字句异同考》,注《道藏辑要》、《黄庭经》等。生平事迹不详。
-
金朝觐
金朝觐[jìn],字平亭,号銮坡,锦州义县人,隶汉军镶黄旗。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1780年左右,活动在嘉庆道光年间。程伟元及门弟子,高鹗好友。他于嘉庆四年(1799年)赴沈阳应童子试,就读沈阳书院。嘉庆十年(1805年)于沈阳“迎銮(迎接东巡的嘉庆皇帝)献赋”。嘉庆十三年(1808年)恩科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中进士。与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同榜。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于京师“家居待铨”。先后任四川省荥经县知县,忠州知州、邛州知州,后升任四川崇庆直隶州(今四川崇州市)知州。金朝觐为官一方,颇有政声。去职时崇庆籍著名将领杨遇春之子杨国桢(曾先后任河南巡抚、山西巡抚、浙江总督)为之饯行,称“治愚弟”。赠对联有“甘雨随车,仁风被野;棠阴解沮,萱戺舞衣”等语。道光八年(1828年)还在世。他在沈阳书院学习时,就英才显露,为盛京官学助教,是当时东北著名诗人,被称为“独占骚坛六十年”的缪公恩所推许:“天资颖迈,雄视文坛”(三槐书屋诗钞序)。金朝觐的著作现存有三槐书屋诗钞四卷,计收诗五百余首。
-
金科豫
金科豫,字先立,号笠庵,肄业于沈阳书院。生卒年不详,父金成华,子金玉麟。乾隆四十八年(1783)癸卯科举人,官四川清溪县(后并入贵州镇远县)、射洪县、高县、仁寿县、定远县(今属重庆市)、贵州桐梓县、仁怀县、湄潭县等县知县,后升任四川剑州(今剑阁县)、会理州(今会理县)和贵州开州(今贵州开阳县)等州知州。道光二年(1822)升任四川杂谷直隶厅(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薛城)理番同知。道光四年(1824),金科豫镇守维州(今四川松潘一带),在战役中阵亡,年70岁。金科豫为官一方,能文能武,在四川杂谷直隶厅任理番同知,又是镇守维州的武将,最后在战场上为国捐躯。著有诗集《解脱纪行录》(未定稿),后被收入金毓黻主编的《辽海丛书》中。
-
蒋津
蒋津,宋代人,生卒年不详,著有《苇航纪谈》。生平事迹不详。
-
蒋敦复
蒋敦复(1808年~1867年),初名尔锷,字纯甫,亦作纯父,又字克父、子文、超存,号剑人,自号江东剑、江东老剑、丽农山人、老太仓等,一度为僧,法名妙尘,号铁岸和尚。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幼奇慧,有神童之誉,世传六岁能属对,九岁毕诸经。父早逝,家剧贫,少时曾流落在外多年。或言尝至扬州,敝衣冠闯大学士阮元之弟阮枚叔宴席,援笔赋诗,才惊四座,为阮所赏,留居数月。复之如皋,困极,入市吹箫谋食,夜宿佛寺。兀傲狂放,以诗知名于江淮间。道光二十年(1840)应县试,县令刘光斗出题有误,蒋敦复首发哄场,为县令所构陷。适因鸦片战争事起,上《防海策》十事,力主防战,触怒两江总督牛鉴。遂易服为僧,避居萧寺。二十三年,牛鉴被问罪革职,刘光斗亦去官,始还俗。得江苏学政张芾赏识,拔补博士弟子员。五赴乡试不售。由王韬荐为英国传教士慕维廉司笔札以谋生。尝参与修《大英国志》、《上海县志》。虑西方终为中国患,收集世界地理资料,著《寰镜》一书,姚莹见而叹为奇才。然嗜鸦片,终困顿。据传太平天国时曾以策进杨秀清,又为战守策呈清政府,皆不见用。卒于上海。一生负才不羁,名著“狂”、“怪”,实胸蕴奇志,而落魄沉沦,积愫淤愤,一发于诗、词。其诗多咏古,借前史喻今事,吊古人而哭所遇,思深语奇。即景抒情,亦或关时事,感慨欷歔。拟古乐府,则多言情。风格近李白、李贺、李商隐、杜牧,五古近阮籍。故或称其“诗慷慨激昂,沉雄郁勃,有把酒问天,拔剑斫地之概”(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或谓“其诗大有倜傥奇逸之气”(叶廷琯《蜕翁所见诗录》),或谓“绮丽隽逸”“间有缠绵婉丽”(邱炜萲《五百石洞天挥麈》),而“其晚盖作苍凉悲壮”(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于道、咸诗人中别为一家。词亦著称,尤擅长调,“以沉重之笔,发绵邈之思”,每伤往事,多寓深意。其妻支机序云“比兴所作,凄厉动魄,得力在白云、白石间”(《芬陀利室词·序》)。谭献以之与张惠言、周济、龚自珍、项鸿祚、蒋春霖等并称清代“后七家”(《复堂日记》)。文亦雄肆,不规规于义法。有啸古堂诗集》一一卷,《啸古堂文集》八卷,《芬陀利室词》五卷。生平见王韬《瓮牖余谈》,陈琰《艺苑丛话》,邱炜萲《五百石洞天挥麈》,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滕固《蒋剑人年谱》(《图书馆学季刊》第九卷第二期,1932年)。
-
江顺诒
江顺诒,生卒年不详,字子谷,号秋珊,晚号窳翁,别署明镜生、愿为明镜室主人。安徽旌德人。廪贡生。同治十年(1871)署浙江钱塘县丞。与曲家宗山等结社唱酬,“同宦浙西诸君子举行《西泠酬唱集》,请君(江顺诒)为之执骚坛牛耳”(胡怀琛《虞初近志·王韬〈水仙子〉》)。宗山为编《西泠酬唱集》。工诗词,善戏曲,所著散曲风格真挚沉着。一生述撰等身。所著传奇《镜中泪》(见《赌棋山庄词话》)未见传本。其他著有《梦花草堂诗钞》、《梦花草堂诗话》、《愿为明镜室词稿》、《词学集成》、《啙窳子》、《醴陵集注》等,有散曲套数五篇,散见于《愿为明镜室词稿》、《西泠酬唱集》中。另著有《读〈红楼梦〉杂记》一卷,刊于杭州,认为《红楼梦》是“悟书”,“有心人视之,皆缕缕血痕也”。生平事迹参见《读〈红楼梦〉杂记》、胡怀琛《虞初近志·王韬〈水仙子〉》等。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李怀民
李怀民 (1738—1793),清代诗人。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又号十桐、敬仲。以字行。高密(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诸生。早孤,与弟宪暠、宪乔并致力于诗,时称“三李”。他曾与宪乔仿照唐人张为《诗人主客图》体例,撰成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