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磵居简

北磵居简
  • 姓名:北磵居简
  • 别名:字敬叟,号北磵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潼川(今四川三台)
  • 出生日期:1164
  • 逝世日期:1246
  • 民族族群:

北磵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王氏子,一作龙氏子。幼喜佛书,依邑之广福院图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泾山。往育王参佛照光,出入其门十五年。走江西,访诸祖遗迹。莹仲温与议论,大奇之,以大慧居洋屿庵竹篾付之。嘉泰间,初住台之般若,迁报恩光孝寺。真德秀为江东部使者,延住东林云居,以疾辞。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佘,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嘉熙中,奉诏住净慈光孝寺。晚居天台委羽,有二姓争竹,作《种竹颂》示之,立止讼争。赵节斋奏补灵隐,辞。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为佛照德光禅师法嗣。以诗文有声当世(楼冶《题北磵禅师语录后》),叶适赠诗曰:“简公诗语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青染绿示禁春。”张自明序称:“读其文,与宗密未知伯仲。诵其诗,合参寥、觉范为一人不能当也。”居简此集,不摭拾宗门语录,而格意清拔,自无蔬笋之气,大抵与契嵩、惠洪二人相伯仲(《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四)。所著《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今存日本翻刻宋元旧本,宋崔尚书宅刊本、明抄本,《四库全书》本名《北涧集》。又有《语录》一卷。《全宋诗》卷二七九○至二八○一录其诗十二卷。《全宋文》卷六七九八至六八一七收其文二十卷。事迹见《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

北磵居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节孝集

节孝集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附有语录1卷,事实1卷。徐积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为20卷,而《宋史·艺文志》载有《徐积集》30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旧本首载《事实》一卷,后附《语录》一卷,景定甲子淮安州学教授翁蒙正合编刊行。明嘉靖间淮安兵备副使刘祐又依据翁蒙正本重刊。”本集第1至14卷为古诗,第15至26卷为律诗,第27卷为古律诗(均系挽词),第28至30卷为各体杂文。其文奇谲恣肆、不主故常,正如《直斋书录解题》所引,“东坡谓其诗文怪而放,如玉川子。”《四库全书总目》谓:“今观其集往往纵逸自如,不可绳之以格律,轼所论者诚然。然其文虽雅俗兼陈、利钝互见,颇有似于卢仝,而大致醇正,依经立训,不失为儒者之言,则非仝之所及也。”本集传世版本有元刻明补本,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刘祐刻本,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山阳丘迈刻本,清康熙六十年锡山王邦采刻本。各本都是文集30卷,附语录1卷、事实1卷;元刻明补本另附有《本朝名臣言行录》1卷,《皇朝东都事略卓行传序》1卷,《诸君子帖》1卷。

新平妖传

新平妖传

全名《墨憨斋批点北宋三遂平妖传》。章回小说。明罗贯中编著,冯梦龙增补。四十回。书成于明泰昌元年。系依据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改编而成。除文字改动外,加了二十回,把每个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白猿被罚往白云洞守护天书。圣姑乃左黜的母亲,带领左黜和女儿媚儿往西京求法,梦中得知媚儿前身为张宗昌,应与武则天转世的王则结为夫妻,二十八年后在贝州发迹。泗州迎晖寺主持于水中得一蛋,蛋中出小儿,为蛋子和尚。蛋僧长大去白云洞偷来天书。圣姑知此天书为“如意册”,按此册共同练法,三年练成。媚儿因混入宫中惑太子,为关圣所斩,其灵入绘像中,开封府富翁胡浩得此画像,夜会画上仙女,其妻见而焚之,遂生女胡永儿。以下叙王则故事,亦略有增饰变动。存天许斋评点本,题“宋东原罗贯中编”,“明陇西张无咎校”,有张无咎序。墨憨斋批点金阊嘉会堂重刻本,题“明东吴龙子犹补”。清旭雪斋批点怀德堂本等。孙楷第认为系冯梦龙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大亚洲主义

大亚洲主义

“大亚洲主义”(The Great Asianism或Pan—Asianism),是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28日应邀向日本神户高等女子学校演讲“大亚洲主义”的专题学术演讲。其精义为:我们讲“大亚洲主义”,以王道为基础,是为打不平。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致力于改变亚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呼吁以中、日合作为基础,并联合亚洲其他民族,建立平等自由、互助互利、共谋亚洲发展的亚洲区域主义。孙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思想无疑在它所处的时代具有先导意义,但在当代则更可以通过透视孙中山宣扬“大亚洲主义”的真实意图来挖掘其思想的现实意义,为促进今日亚洲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合作相携提供启迪。

作邑自箴

作邑自箴

《作邑自箴》是宋代李元弼撰著的官箴书,两万余字,共十卷。包括卷一《正己》《治家》,卷二至四《处事》,卷六至九《规矩》,卷十《登途须知》《急务药方》等,详细记载了当时与县政有关的刑狱、赋税、户口等方面的内容。

金刚经讲录

金刚经讲录

道源法师讲述,我国人与金刚经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欢喜注金刚;正因为注解太多了,反而有越看越不懂之困惑!尤其上半卷与下半卷之问答,经中之文句相同,其不同之点何在?更加难懂!

出曜经

出曜经

亦称《出曜论》。佛教经典。后秦竺佛念译。三十卷(或二十卷)。“出曜”,梵文Udana的音译,意译“法句”、“偈颂”。本经共三十四品,由阐述佛教教理的偈颂与譬喻故事两部分组成。这些偈颂相传为古印度法救所撰,譬喻部分则作者不详。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