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高

公羊高
  • 姓名:公羊高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于公羊高,高传于其子平,平传于其子地,地传于其子敢,敢传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着于竹帛。"”由此可知,公羊高所传《春秋》,最初为口头传授,至汉景帝时,才由其玄孙公羊寿与弟子胡毋子都将其写定成书。所释《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解释《春秋》经文,重点在于申其“大义”,明其“微言”。清皮锡瑞认为,“所谓"大义"者,诛讨乱贼以戒后世是也;所谓"微言"者,改立法制以致太平是也。”(《经学通论》)谓:“说《春秋》者,须知《春秋》是孔子作,作是做成一书,不是钞录一过。又须知孔子所作者,是为万世作经,不是为一代作史。经史体例所以异者,史是据事直书,不立褒贬,是非自见;经是必借褒贬是非,以定制立法,为百王不易之常经。《春秋》是经,《左氏》是史”,“《春秋》为万世立法,惟《公羊》能发明斯义。……《春秋》立一王之法,其义尤为显著,而惟《公羊》知《春秋》是素王改制,为能发明斯义。”


汉武帝时,公孙弘、董仲舒等极力推崇春秋公羊学。董仲舒曾作《春秋繁露》,专治《春秋公羊传》,进一步发挥《春秋》“大一统”、“张三世”、“更化”、“改制”的微言大义。又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因此,《春秋公羊传》遂成为汉代今文经学的主要经典,并被汉武帝设为五经博士之一。历代今文经学家常依此议论政治、褒贬人物。近代思想家、政治家、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着《孔子改制考》,把公羊“三世”说与“大同”、“小康”思想结合,作为其维新变法的重要理论根据。自汉代董仲舒开始,《公羊春秋》作为一门学问——“公羊学”,对中国政治史、学术思想史都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存《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东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收入《十三经注疏》。另有清孔广森《春秋公羊通义》、陈立《春秋公羊义疏》流传于世,并有较大影响。

公羊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青阳集

青阳集

元代诗文别集。余阙撰。《青阳集》是元人诗文集中流传较广的一种,有4卷、5卷、6卷、9卷等几种版本。《四库全书》曾据编修励守谦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是4卷本。目前可见到的主要版本,是5卷本、9卷本两种。9卷本卷数虽多,但内容却略少于5卷本,而且编次较混乱。现存的9卷本《青阳集》(或题为《青阳山房集》)是由门人郭奎辑刊、后学张毅补遗,明正统十年(1445)由沅陵县丞高诚汇刊。黄丕烈认为,高诚汇刊本在诸本中最善。5卷本中清嘉庆八年(1803)张祥云校刊的最晚出,编次也较合理。正统十年高诚刊本主要内容是:卷首有正统十年高谷序,王汝玉撰《青阳先生文集附录序》,程国儒序,李祁序,附有程文撰《青阳山房记》。卷1为诗,卷2为碑,卷3为记,卷4为序,卷5为书,卷6为铭,卷7为墓表,卷8为杂著。卷1—8为门人郭奎辑。卷9为张毅续辑,收诗14首,文8篇。一些晚出的《青阳集》都在卷末附录有关资料,如《元史》本传、宋濂撰《余忠宣公传》、元至正十八年(1358)贾伯良撰《余忠宣公死节记》等。正统十年所刊9卷本《青阳山房集》曾被收入《四部丛刊续编》。清嘉庆八年张祥云校刊5卷本《青阳山房集》,卷首有张祥云序。卷1为诗,卷2为策、表、书,卷3为序,卷4为记,卷5为杂著,卷末也有1卷附录。

西洋朝贡典录

西洋朝贡典录

记述中国16世纪对外关系和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籍。黄省曾著。书成于1520年间。版本有《借月山房汇钞》本和《粤雅堂丛书》本。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以《借月山房汇钞》本为底本、谢方校注的《西洋朝贡典录》,为迄今佳本。本书分上、中、下3卷,约6万字。其述范围以郑和下西洋所历为限。每国1篇,凡23。各国的地理位置、风俗物产、服饰人物、故事传说等,多有详细记载。上卷包括占城、真腊、爪哇、三佛齐、满剌加、浡泥、苏禄、彭亨、琉球等9篇;中卷包括暹罗、阿鲁国、苏门答腊、南浡里、溜山、锡兰山、榜葛刺等7篇;下卷包括小葛兰、柯枝、古里、祖法儿、忽鲁谟斯、阿丹、天方等7篇。本书所载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以针位取海道”(又称针路,即中国古代航海家通常所指航向)的记载。如“占城国”条所云:“由福州而往,针位:取官塘之山。又五更取东沙之山,过东甲之屿。又十更见通草之屿,取外罗之山。又七更收羊屿”。各条有关航路的记载是研究中国明初远洋航海技术的十分重要的史料。作者在编撰本书时,曾“摭拾译人之言,若 《星经》、《瀛涯》、《针位》诸编”(自序),故本书还可与《星槎》、《瀛涯》互勘正误,并用来考订蠡测失传之 《针经》以及考订明代的一些海外地名。同时,本书对诸国的土特产品和航海贸易商品记载翔实资料,对研究明代对外贸易和南洋各地的经济情况,也有参考价值。本书仍有明显的不足。作者本人并未直接参与航海活动,对海外地理不太熟悉,一些地名和资料往往弄错。故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精华已采入正史,余亦无他异闻也”。

诊验医方歌括

诊验医方歌括

清代坐啸山人著,成书于1644-1911年间 。坐啸山人,生平履历不详。该书以歌谣的形式,将中医的诊疗经验和医方融为一体,便于读者记忆和实践。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医诊断的各个方面,如望闻问切四诊法、脉诊和舌诊等,还总结了大量经过临床验证的方剂和针灸疗法。书籍内容分为诊断和治疗两部分,在诊断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各种诊断方法判断病机及其所在部位;治疗部分则汇集了众多名医的临床经验,提供了方剂和针灸疗法的介绍。作者用简练的文字,使得这些疗法易于在实践中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易原

易原

多隆阿撰,十六卷,易学著作。

致萧军

致萧军

1932年,萧红结识萧军并开始共同生活。1936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1938年两人彻底分手。本书多是萧红在日本给萧军写的信。

宿命智陀罗尼经

宿命智陀罗尼经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称宿命智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系叙述释尊对阿难说,若有众生闻此宿命智陀罗尼,受持之,可灭极重罪业;终身不断受持者,可知七俱胝劫间之前生事。继之列举陀罗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