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民

李怀民
  • 姓名:李怀民
  • 别名:名宪噩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高密(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1738
  • 逝世日期:1793
  • 民族族群:

李怀民 (1738—1793),清代诗人。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又号十桐、敬仲。以字行。高密(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诸生。早孤,与弟宪暠、宪乔并致力于诗,时称“三李”。他曾与宪乔仿照唐人张为《诗人主客图》体例,撰成《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一书。书中搜集唐朝元和以后的五言律诗,分辨体格,奉张籍、贾岛为主,朱庆余、李洞以下为客。他认为中晚唐近体诗可大略分为两派,一派以张籍为代表,天然明丽;一派以贾岛为代表,力求险奥,两派各有所长。又认为中晚唐诗得盛唐之精髓,而无宋人之流弊。他的诗论在当时可谓独标宗旨,在其家乡一带影响很大。他的创作兼有张籍、贾岛两派之长,苦思而不见痕迹,用力而归于自然。尤以五言诗为优,“体格谨严,词旨清朗,时有独到语。”(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如“斜径孤樵晚,高枝并鸟闲。”(《雪后归南村道中作》)“客留春夜坐,诗对晓山吟。”(《寄赠卢山人》)“只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子乔自县中来言单书田先生贫至食木叶邀叔白各赋一首为赠》)等,皆语意平淡、而韵味隽永。著有《十桐草堂集》。此外,与弟宪乔合著有《二客吟》2卷。

李怀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著作。书中记录作者从1845年到1847年超过两年时间中独自在美国东北部康科德镇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小木屋生活的经历。作者与自然亲密接触,思考在其所处的工业时代下,人的精神生活何以贫乏,以及环境和自然在人类欲望和科技的控制下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瓦尔登湖》因此成为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学典范。在书中第一章中,作者感慨虽然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是人因此也在精神生活中迷失自己。人们忙于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对外在于自己的物质财富疲于奔命,欲望空前膨胀,然而人类崇高的精神在无限膨胀的物质欲中愈发渺小,如作者所说“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且 “找不到空闲来使自己真正完整无损” 。其次,作者对自然受到人类无止境剥削的现状感到深切担忧。对于瓦尔登湖区的森林遭到砍伐和在湖面掘冰的行为,梭罗痛心指责人类的贪心,控诉人类的暴行。《瓦尔登湖》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表达一个对后代人来说很有吸引力的生态理想。因此,《瓦尔登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而对当今生态学以及生态伦理学也极具启发意义。很多作家和读者都效仿梭罗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梭罗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高。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 “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 ,《瓦尔登湖》名列第一,此后好几次类似的评选它仍然位居榜首。梭罗已经成为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 “绿色圣徒” 。

汲古堂集

汲古堂集

二十八卷。明何白撰。何白,字无咎,号丹丘,东瓯 (今浙江温州)人。约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人。何白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异其才,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著有 《汲古堂集》。是集凡二十八卷。载诗二十二卷,包括:乐府一百三十七首,五言古诗二百八十四首,七言古诗二百零五首,五言律诗二百一十六首,七言律诗三百七十四首,七言排律十首,五言截句四十六首,七言截句一百九十二首。后附杂著六卷,文一百一十首。集前有李维桢、陈继儒两 《序》。其诗宗尚七子,声调浏亮,但锤炼不足,尝露出模拟痕迹。由金璋校阅,董登瀛校刊,现有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刊本行世。

易学四同

易学四同

八卷,明季本著。朱熹《易本义》首列九图,谓:“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之《易》,有孔子之《易》。四者不同。”季本极反对朱熹此说,故反其义以《四同》为名。主旨以发明杨简之《易》为主,以心学为宗。又据欧阳修说,以《系辞》为经师所传,非孔子所作,故多割裂经文,从吴澄所定之本。将《系辞上》“《易》其至矣乎”句,删“子曰”二字,分属“易简之善配至德”以下;于“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拟议以成其变化”九十五字,谓前五十六字为重出,后三十六字当移于第十二章;“鹤鸣在阴”七节与其古本十二章“《易》曰自天佑之”五十一字,与《系辞下》古本第五章合。乾、坤《文言》为一卷,附《系辞》之后。《系辞下》“夫乾确然示人易矣”三节,分为二章;“天地之大德曰生”一节合第十章“将叛者其辞慙”为第三章。此书后附《别录》四卷,其中《图文馀辨》分内、外两篇,内篇辨朱熹九图之误等,外篇杂论术数之数,如《皇极经世》、《易林》、《京房易传》、《火珠林》、《太玄》、《潜虚》、《洪范》九九数、《参同契》皆一一辨之。又有《蓍法别传》二卷,其序称:“发明蓍法本旨者,定为占辨、占例、占戒、占断,合卜筮论为内篇;若象占取应于《易》词之中,物类增分于《易》象之外,及以己意断占有验而非出《易》理之自然者为外篇。”朱彝尊《经义考》载两书各为一卷,疑误二为一。又载《古易辨》一卷,此本无之,可能已脱佚。今存《四库全书》。

活人事证方后集

活人事证方后集

宋·刘信甫著。《活人事证方后集》乃因前集辑成药处方未备,再辑常用之方而成之。全书无序跋,惟目录前有无名氏小引一则,略叙原委。本书与前集一致,亦为二十卷,列有总目及分目,条理秩然。计分二十七门,论及中风、心气、虚损、白浊、盗汗、中暑、瘴疟、霍乱、痰饮、呕吐、肿满、疝气、肠风、胎产、淋闭、发背、血疾、中毒、咽喉、头目、口齿、耳鼻、疹痘、汤火等各病证候,分门别类,先原其病候,次引事以证之。病源证候多用巢元方所论,所引各方类证,更达百家之多,而引证之中时有商榷批正,发明已说。全书共集方约一千余首,皆经验已效之方,故称此方可活天下。在每方后详列了主治证,同时还具体说明了有关药物的炮制法和药剂的修制法,因此不但在理论上具有参考意义,且临床上亦便于采用。

金刚般若疏

金刚般若疏

六卷。唐释吉藏撰。《金刚般若罗蜜经义疏》续藏经本作四卷,题名为胡吉藏法师撰,前有序一篇。卷一为玄义,有十重,即:一序说经意,二明部傥多少,三辨开合,四明前后,五辨经宗,六辨经题,七明传译,八明验,九章段,十正释文。是为鸠摩罗什译本作义疏。其科判全经为序正说流通三分,各分二段。正说之中,释须菩提问。取论议为四问,一问发心,二问应往,三问修行,四问降伏。魔说中分三大章。初门答问以明因,断疑以辨果。信受门分遮无信,明有信。格量门分外施,内施、释迦往因。该义疏对解经有一定帮助,现常见版本是金陵刻经处本。

金刚场陀罗尼经

金刚场陀罗尼经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一切善恶之法尽是陀罗尼。佛于灵山妙色聚落,入一切法平等相三昧。诸比丘皆不见佛所在,诸天亦尔。次见在金窟,以神通力,使诸菩萨去地而坐。其大菩萨各入三昧,令众获益。佛腾空微笑放光。文殊请问,佛乃说金刚场陀罗尼法,无一切善不善,有为无为,乃至一切诸法,一切平等同故。欲是陀罗尼,恼是陀罗尼,痴是陀罗尼,乃至天龙八部女相男相地狱等,皆是陀罗尼。又说入无二法门,无明乃至生是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