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

  • 花甲录

    花甲录

    《作者:内山完造《花甲录》是内山完造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理解,按照编年体史书的体裁,一页一页、一件一件地将自己自出生之日起的历史——特别是发生在中日两国间的大事,以尽可能客观的笔调,一一排列下来。他的个人机遇与鲁迅先生十年之久的友情尽在字里行间,它不仅是内山完造的个人史,更是一部涵盖了从十九世纪末叶(一八八五年),直至“二战”结束的日本近现代史、社会世相史和中日关系史。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 雨中杀手

    雨中杀手

    《作者:雷蒙·钱德勒钱德勒死後才集成的短篇小说集,包括八部短篇,完成於一九三五 ~ 一九四一年间。这八部短篇皆是日後钱德勒七大长篇的前身,小说中的私采亦皆是马罗的前身,本书是理解钱德勒、研究钱德勒的最佳第一手史料,它揭示了日後七大长篇和伟大侦探马罗的塑造过程。这八个故事是进入钱德勒世界的敲门砖,是开启马洛前世今生的金钥匙。 早年的加州阳光更明亮一些,警察更像人一些,世界更善意一些。一个为寻找真相披荆斩棘的私家侦探正在诞生,他就是“我”,是达尔马斯,是卡尔马迪,是埃文斯,同时也是菲利普·马洛!。 即使姓名不同,骨子里的正义感未变,“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必

  • 高卢战记

    高卢战记

    《作者:恺撒古罗马战争史著作。凯撒(见“内战记”)著。有多种文字版本。中译本由任炳湘据莱比锡出版的托伊布纳尔丛书的拉丁文本译出,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中译本约18万字,共8卷,前7卷由凯撒撰写,第8卷由别人续写。前7卷记述了公元前58—52年凯撒征服高卢的经过,基本上是每卷记述1年的战事。第1卷:高卢的地理和居民概况,公元前58年凯撒经过几个战役征服了高卢中部的厄尔维几人。第2卷:公元前57年凯撒征服高卢东北部的比尔及人。第3卷:公元前56年凯撒征服布列塔尼和诺曼底地区的文几内人和阿奎丹尼地区的高卢人。第4卷:日耳曼人的情况,公元前55年

  • 再见,吾爱

    再见,吾爱

    《作者:雷蒙·钱德勒一个刚出狱的亡命之徒四处打听爱人的下落。他不在乎爱人八年间从没探过监,从没写过信。出狱的那天他买了身新衣服,到处去找她,他想见她, 他只是爱她, 但是爱人…… 侦探马洛不是心碎故事的主角,他更像一个旁观者,即使这样,他也被卷入了这场心碎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中。“麻烦”是马洛永远躲不掉的词,就像钱德勒一篇短篇小说的标题写的那样“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再见,吾爱》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 高窗

    高窗

    《作者:雷蒙·钱德勒一枚珍稀金币不见了,马洛被失主默多克太太请来寻回金币。默多克太太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自己的儿媳妇。但默多克太太的儿子却摸到马洛的办公室,先是试探马洛知道多少,然后恐吓马洛,希望他赶紧罢手。 马洛当然没有罢手,结果出来了两枚金币、三具尸体——只要马洛见过一个关键证人,这个人立刻就被人干掉……

  • 小妹妹

    小妹妹

    《作者:雷蒙·钱德勒马洛受雇于堪萨斯州来的小妹妹奎斯特小姐,寻找她失踪的哥哥奥林。 根据小妹妹提供的地址,马洛开始调查。令人胆寒的是,马洛走到哪里,哪就有被碎冰锥扎死的人等着了。 好不容易查到奥林受雇于斯蒂尔格瑞夫医生。但毫不例外的是,医生马上就被人谋害了。最后奥林终于现身时,又死在了马洛的眼皮底下。 谁是这出戏的导演呢?小妹妹吗?聪明的马洛或许知道。

  • 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

    永井荷风异国放浪记

    《作者:永井荷风“世界旅人”永井荷风的异国放浪游记,从美国新大陆到法兰西塞纳河畔,从穷街陋巷到花街柳巷,探知黄金国度的底层人情,撷取古老欧洲的浪漫之花。 本书上册为《美利坚物语》,抒写了永井荷风在美利坚大陆羁旅四年的点点滴滴。他走过纽约百老汇大街的灯红酒绿,他在西雅图繁华夜景下惆怅低吟,他观察华盛顿乡间的众生百态……一场美国梦的破碎,也是自我觉醒的新起点。 下册为《法兰西物语》,永井荷风醉心于法兰西的浪漫自由,在这片“恶之花”的乐土上,侧身底层、自我放逐。沉溺美,更是追求美,无论是美景、美人还是罗曼蒂克的法式风情,都被他涂抹上一圈玫瑰色的艳

  • 涡堤孩

    涡堤孩

    《作者:莫特·富凯童话,德国莫特·福凯著,徐志摩译。德国作家莫特·福凯创作的经典童话,又名《水妖记》,它被认为是德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童话讲述了生来没有灵魂的水之精灵涡堤孩与骑士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痴恋于骑士的涡堤孩为爱情宁愿舍弃不老容颜与永恒的生命,与骑士结成婚姻,然而却遭遇骑士爱情的背叛,最后化为泉水环绕爱人坟边。涡堤孩,通常用于指传说中四大精灵(火、水、风、土)中的水精灵,是一切水元素的主宰,象征生命的重生之力、丰饶和净化,她们多在森林中的湖泊及瀑布附近出没。 在民间传说里,水之精灵总是以美丽的少女形象出现,若有年轻的男子经过水

  • 曼殊斐尔小说集

    曼殊斐尔小说集

    《作者:曼斯菲尔德1927年北新书局出版图书,作者曼斯菲尔德。1923年1月9日,年仅34岁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尔逝世,徐志摩作诗《哀曼殊斐尔》(《努力周报》第44期);她的作品由徐志摩译著成《曼殊斐尔小说集》,并编入《徐志摩文集》出版。 内收《园会》、《巴克妈妈的行状》、《毒药》、《一杯茶》、《深夜时》、《幸福》、《一个理想的家庭》、《刮风》等8个短篇。

  • 赣第德

    赣第德

    《作者:伏尔泰伏尔泰著,徐志摩译。“赣第德”是书中主人公的名字。这个字的意义是“老实人”。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是批判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莱布尼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实都是自然的安排,是完全协调的,因而是尽善尽美的。赣第德的老师潘葛洛斯是莱布尼兹的信徒,可是他的学生却对此怀疑,认为这一切都是维护旧政权、旧社会、旧制度、旧礼教的欺骗人民的谎话。伏尔泰通过他创造的故事,辛辣地讽刺并揭露了这些旧政权、旧制度的腐败和不合理。译者徐志摩把这个作品比之为中国的《镜花缘》,确有相似之处。

  • 玛丽玛丽

    玛丽玛丽

    《作者:斯蒂芬斯《玛丽玛丽》是詹姆斯·斯蒂芬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出身于爱尔兰女佣家庭的小姑娘玛丽的初恋故事。玛丽朦胧地喜欢上一位威风的巡警,贫苦的家庭和卑下的地位让她百般矛盾,却抑制不住对爱情的憧憬。巡警大胆地求婚时,玛丽却胆怯地拒绝了。这部讲述少女初恋故事的小说虽然不甚知名,但却是同类作品中最好的。本书是由才子徐志摩和才女沈性仁共同翻译的,堪称是双剑合璧之作。本书是徐志摩兴致所至而译的,译了一部分后便放下了,沈性仁看到后对其故事很喜欢,便由她翻译了后半部分。作品译成后引起文化界广泛关注,特别受到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激赏。两位译

  • 生活与命运

    生活与命运

    《作者:格罗斯曼充满强烈反思意识的苏联长篇小说。瓦·谢·格罗斯曼著。小说完成于1960年。1980年在瑞士出版。英译本随后出版。苏联《十月》杂志1988年第1—4期连载。中译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本书是作者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两部曲的第2部。第1部《为了正义的事业》,发表于1952年。《生活和命运》接续两部曲第1部《为了正义的事业》中的历史事件,包括斯大林格勒前线苏军最困难时期、调动预备部队准备反攻时期,以及展开大反攻、德军保卢斯集团军投降,苏军胜利西进时期3个阶段。通过对前线和后方,德国法西斯集中营和苏联国内集中营、莫斯科卢比扬卡监狱

  • 西方文学史十二讲

    西方文学史十二讲

    《作者:卡莱尔本书是英国著名评论家、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发表的关于西方文学的十二次演讲的讲稿。托马斯·卡莱尔对每一个时代的特征,对每一个民族的性格,对每一位作家的品格都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和概括。如希腊人的欢快,罗马人的讲究实际,中世纪的信仰、忠诚,塞万提斯的幽默,但丁心灵的高贵、灵魂的博大等。贯穿整个演讲的是文学大师们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坚强、乐观、坦诚、幽默、谦逊、执着、追求真理,对人类充满爱。他们的作品是“大自然伟大心灵的絮语,是人类心灵的真诚袒露”。

  • “意气”的构造

    “意气”的构造

    《作者:九鬼周造“意气”是从江户时代大都市的游廓及色道中产生出来的、以身体审美为基础与原点、涉及生活与艺术各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都市风与现代性。狭义上的“意气”正如九鬼最早所说,是一种“‘为了媚态的媚态’或‘自律的游戏’的形态”,是男女交往中互相吸引和接近的“媚态”与自尊自重的“意气地”(傲气)两者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审美张力,是一种洞悉情爱本质、以纯爱与美为目的、不功利、不胶着、潇洒超脱、反俗而又时尚的一种审美静观(谛观),在这种审美张力与审美静观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意气”之美。

  • 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

    德川时代的文艺与社会

    《作者:阿部次郎以日本德川时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不同艺术门类为研究对象,从“意气”(いき)、“色好”(色好み)、“色气”(色気)等独特的美学观念入手,对相关社会文化现象、典籍文献与作家作品做了分析细致的美学分析与鉴赏。全书最初在杂志连载,使用随笔评论的笔调写成。观察犀利、分析透辟,语言睿智机警,颇得德国哲学与欧洲学术的方法精髓,又显示了日本人特有的细腻感受性,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与阅读欣赏价值。

  • 日本侘寂

    日本侘寂

    《作者:大西克礼“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 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本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

    《作者:夏目漱石本书所收录的《永日小品》为夏目漱石著名随笔集,每一篇都充满了作者独到细致的深刻观察,其风格直接影响了鲁迅的创作。其中《挂轴》《库莱格先生》二篇,是鲁迅最早翻译的夏目漱石作品,也是中国首次翻译的夏目漱石作品。《往事漫忆》则是夏目漱石身患大病之时,以病痛之身写下的生命纪录。其中既有琐末细事又有痛楚思考,是一份真实而严酷的生命文本。对于夏目漱石来说,疾病既是生死的考验,也是心灵的净化,其实与现代人的生命处境也息息相关。

  • 爱的作为

    爱的作为

    《作者:克尔凯郭尔全书论述了基督教的爱为研究对象,对基督教的“爱的隐秘生活以及它在它的果实之上的可辨性”、我们的“去爱我们所见到的人们”的义务、爱是律法之圆满、爱是良心的事情、我们的“去驻留在相互所亏欠的爱之债务中”的义务等。本书写作体现了作者作为基督教神学信仰者对基督教的批判。也体现了基督教学者对基督教的反思精神。

  • 高城堡里的人

    高城堡里的人

    《作者:菲利普·迪克《高城堡里的人》是由菲利普·迪克著创造的一部美国小说。在1963年获得了雨果奖。通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讲述了一个反转过来的“历史”——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割霸占,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

  • 流吧!我的眼泪

    流吧!我的眼泪

    《作者:菲利普·迪克《流吧!我的眼泪》是美国科幻鬼才,雨果奖、坎贝尔奖获奖作家菲利普·迪克代表作,扭曲的现实、个体身份缺失、毒品效应……这本书将迪克科幻所有经典元素融合在一起,这本书被评为坎贝尔奖最佳长篇小说,并获星云奖和雨果奖提名 那一天,杰森·塔夫纳还是一个拥有三千万粉丝的大明星;后一天,他却躺在一家破旅馆的房间里,还被抹去了所有个人资料。在一个缺乏身份证明就是犯罪的国度里,他不得不在混沌中摸索,全力追踪事实真相。 小说描述了一个处于国民警卫队和警察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内中交织着名人效应、基因改造、时空扭曲和泛滥毒品,探索了爱和人性的本质。

  • 尤比克

    尤比克

    《作者:菲利普·迪克科幻小说,菲利普·迪克著,初版于1969年,乔·奇普为格伦·朗西特的反超能咨询公司工作,保护人们免受通灵师和先知的心灵窥探。在一次前往月球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朗西特的行动组遭遇埋伏,朗西特身亡。行动组成员迅速将朗西特的遗体送往苏黎世的亡灵馆冰冻冷藏,并试图与他的大脑取得联系。然而,不仅没有成功联系上朗西特,行动组成员还发现,钱币、香烟等物品均在发生退转,时光似乎在往回倒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作者:菲利普·迪克科幻小说,菲利普·迪克著,核战后,放射尘让地球上的动物濒临灭绝,地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鼓励残存的人口移民,政府承诺,只要移民到外星球,就可以为每个人自动配备一个仿生人帮助其生活。仿生人不满足于被人类奴役的现状,想方设法逃回地球。主人公里克·德卡德是一名专门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赏金猎人。在一次追捕行动中,里克遭遇了新型仿生人前所未有的挑战。九死之后,能否一生?在与仿生人的接触和较量中,里克发现自己对仿生人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福还是祸?

  • 禹域鸿爪

    禹域鸿爪

    《作者:内藤湖南本书收录内藤湖南写作的七种中国游记,其中《绪言》《禹域鸿爪》《鸿爪记余》三部分曾收入《燕山楚水》一书翻译引进,此次是新译;《己亥鸿爪纪略》《禹域鸿爪后记》《游清杂信》《游清记别记·京津访问记》《中国观察记》等则之前未收入中译本的游记集中;此外,书末还附录了著名日本汉学家桑原武夫的《湖南先生所嫌厌的》,从侧面反映内藤湖南的个人爱好和文化取向。这些文字为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日交往情况、日本对华策略等,提供了更多可供研究和探讨的材料。

  • 畏惧与颤栗

    畏惧与颤栗

    《作者:克尔凯郭尔是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日兰·克尔凯郭尔的代表作品之一。1843年出版。克尔凯郭尔认为,对于人个人来说,自我疏远主要是一个发生在个人自己的自我之中的过程,不是一种外在的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以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态度为基础。克尔凯郭尔作为一位心理学家,或是作为分析自我疏远的精神病理学家,把异化状态(自我疏远)描绘为焦虑(恐惧)而宣告焦虑时代的到来。焦虑(恐惧)这个词的丹麦原文是Angest,在德语和现代丹麦语中,这个词是Angst。英文把这个词译成dread,即恐惧、害怕和不安。这个词译成焦虑要确切些。焦虑是对某些即将来临的灾难或痛苦

  • 恐惧的概念

    恐惧的概念

    《作者:克尔凯郭尔丹麦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郭尔著。哥本哈根1844年第一版(丹麦文)。在这本哲学一神学著作中,克尔凯郭尔通过罪恶这一问题,分析了恐惧这种实存现象。他从《圣经》中人的原罪出发,讨论了人由无罪变为有罪的堕落过程。人从存在之日起即深受灵魂与肉体、时间与永恒、必然性和可能性等一系列对立矛盾的影响,这些矛盾应通过精神得到统一。人在无罪状态时,肉体与灵魂是直接地、自然地统一在一起,这时由于还未出现对立,精神只作为梦幻出现,它对善和恶还全然无知。这种梦幻的精神的具体化就是恐惧(恐惧与害怕不同,害怕与特定的事件、与内心活动有关),

猜你喜欢的书

高加索回忆片段

高加索回忆片段

《高加索回忆片断》以高加索为主题,所选篇目都与作家曾经亲历战争的高加索有关,传达了作家对高加索问题、对战争问题的思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高加索的历史。

枫山集

枫山集

四卷。《附录》一卷。明章懋 (1437—1522)撰。章懋字德懋,号暗然子,晚号谷滨遗尧,浙江兰溪人。成化二年 (1466)举进士第一,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疏谏元夕张灯,庭杖谪官,迁福建按察司佥事,政绩甚著,后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枫山集》、《枫山语录》(已著录)。此集为嘉靖二十年 (1542)虞守愚刻本,收入章懋所作诗文共四卷。集前有余祜、唐龙序。章懋为人耿直,以敢于直言相谏而闻名,但他对诗文创作却不十分重视,有人劝其著述,则以文章“小技耳,予弗暇”,“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可也”对之。可见其于语言文字之间非所留意,而刻意于身体力行。陈田的《明诗纪事》也说他“以清望重一时,不欲以文藻见长。”集中的首篇 《原疏》,考元旦张灯未为失德,反复力陈其根据,虽有些言语过激,仍不失于秉公持正,有君子之风。从其诗 《禁中闻莺》“不随舞袖歌金缕,却伴仙韶奏玉墀。长信梦回欹枕处,琐闺吟罢绮阑时。”的诗句中可以看出,章懋虽不着意于诗,但诗中仍不乏清丽可诵之句。章懋所作的诗文虽不多,但所存诗文皆辞意醇正,有和平温厚之风。除本集外,《枫山集》还有嘉靖九年 (1530) 张大纶所刻九卷本 (收入《金华丛书》) 传世。

张丘建算经

张丘建算经

古代数学名著。北魏张丘建著。共三卷,成书在484年之前。现传本保存92个问题(卷中缺最后几页,卷下缺2页)。所载问题大部分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有关测量、纺织、交换、纳税、冶炼、土木工程和利息等,涉及面广。就数学内容而言,包括分数乘除,直角三角形,联立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差级数,等比级数和不定方程,从方法上分析有百分法、归谬法、三率法、比例法、开平方立方法以及不定分析等。问题的创设和解法均超出《九章算术》,为《九章》之后有突出成就的数学著作。主要成就有三:其一,给出了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间的关系(卷上10、11题);其二,是给出了较为系统的等差级数理论,含有6、7个等差级数公式;其三,给出了数学史上最著名的不定方程问题——“百鸡问题”(卷下38题),书中首次指出了不定方程具有多解性,不仅给出三组解答而且实际上给定了不定方程解的参数结构,为早期不定分析的佳作。唐初,该书列入“十部算经”,为钦定的数学教本,并传入印度和日本。现传本中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刻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其它版本还有清版继涵刻的《算经十书》本(1774),《知不足斋丛书》本(1780)等。

六壬神将释

六壬神将释

十二支神有阴阳之分,各司其事,以十二宫论之。凡五行五方之次序,四时四季之循环,三垣二十八宿之次度,七政四余之星辰,九州岛万国之分野,阴阳生克之体用,莫不包罗于其内,经纬于其间,斯天神之大概也。故以天上斗罡旋转而言,则天罡为首顺布,以太阳缠度过宫而言,则登明为首逆布。逆布者,谓之月将,其实即十二神也。壬课取用配合皆曰「神」,不曰「将」,视其加于日辰年命,或生、或克、或刑、或合,而休咎判矣。凡十二神相加,上克下与上下生比者,俱取天盘言之;下克上者,取地盘言之。

维摩诘经白话文

维摩诘经白话文

大乘佛教经典。 全称 《维摩诘所说经》,又称 《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佛教菩萨名,原是古印度毗耶离城的大乘居士,非常富有,精通佛法。据说,他有一天生病,释迦牟尼派弟子文殊师利前去问候,他便借此机会与文殊师利等人讨论佛法,义理精奥,妙语横生。《维摩诘所说经》就是通过他和文殊师利等人的谈话,来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观念。其义旨为 “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法的绝对境界,认为达到解脱不一定要过严格的出家修行生活,关键在于主观修养,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维摩诘所说经》是大乘佛教世俗化运动的重要经典,维摩诘其人也被后世视为在家菩萨的理想典范。《维摩诘所说经》对中国禅宗的形成有过巨大作用,与 《楞伽经》、《圆觉经》并称为 “禅门三经”。鸠摩罗什的译文也非常富有艺术魅力,因此历来为传统士大夫所激赏,唐代诗人王维即以摩诘为字。

明州阿育王山志

明州阿育王山志

凡十卷。明代郭子章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阿育王寺位于浙江鄞县阿育王山,寺中有一舍利塔,塔内藏置舍利子,乃释迦如来真舍利,自印度流传至中国,仅此一粒,常放光明。本寺始创于晋义熙元年(405),为宋朝之禅刹。明万历年间,郭子章撰明州阿育王山志,沿用普陀山志之例,条以义类,立以十门,门说四偈,门门各为一卷。其十门为:地舆融结、舍利缘起、塔庙规制、王臣崇事、神明效灵、瑞应难思、福田常住、高僧传法、提倡宗乘,玉几社咏。清乾隆年间,山寺住持畹荃复辑其艺文,纂辑续志,整理为六卷。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正续合刻,共十六卷。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