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

太宰治
  • 姓名:太宰治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青森县
  • 出生日期:1909年6月19日
  • 逝世日期:1948年6月13日
  • 民族族群: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日本小说家。原名津岛修治,生于青森县一个豪门望族。父亲是贵族院勅选议员。1930年入东京帝大攻读法语,大学时代,参加了左翼地下活动,后中途退学,声明脱离左翼。太宰治以发表《丑角之花》(1935)而登上文坛。小说采用了自白的形式,描述了作者同一个有夫之妇情意缠绵,投海自杀,女方丧命而自己却未遂其愿的故事。这种表现手法给当时日本文坛以新鲜的印象,后来形成了太宰治独特的自白饶舌文体。小说《惜别》(1945)通过一个医生的手记,叙述了鲁迅在仙台学医的生活。日本战后,是太宰治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阶级,他的几部重要作品《维扬的妻子》、《斜阳》(1947)、《丧失作人的资格》(1948)都在这一时期写成。由于他真实地描写了战后的日本世态,反映了人们受到冲击后的懊丧绝望情绪,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成为战后初期日本作家中的宠儿。短篇小说《维扬的妻子》写的是一个生活腐化的贵族诗人,在菜馆抢劫,害得妻子当女侍还清债务。诗人后来自我表白说,他偷窃的目的,是为了让妻子过一个愉快的新年。日本一些评论家指出,作者企图宣扬无赖汉和罪犯在他们犯罪的动机中,都存在着真实的道义观念。中篇小说《斜阳》,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战后一个名叫数子的没落贵族的小姐,与母亲同住在一个山庄,爱上了弟弟在东京一个过着荒唐生活的朋友作家上原。她屡次写信给他,杳无音讯。母亲去世后,数子只身来到东京,找到了酩酊大醉的上原,实现了宿愿。而因药物中毒的弟弟,却在同一天自杀。上原最后又遗弃了数子,她已怀有身孕,但她决心活下去,并将孩子扶养成人。这篇作品曾轰动一时。“斜阳族”成了日本流行的语汇。自传体长篇小说《丧失作人的资格》,写的是一个耽于女色的知识分子大庭叶藏,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最后被送进了狂人院的故事。他出院后,连“苦恼的能力”都丧失殆尽。日本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是作者的自画像。用这个悲剧向社会和人类提出了抗议。太宰治被称为“无赖派”、“破坏型”的作家。他们并非一个统一的集团,但他们都不屑于正面地去描写现实,而是一味使用冷潮热讽,同江户剧作家有相似之处。因此又被称为“新戏作派”。和不少作家一样,大都以混乱的两性关系,表现人世间的生活。不过是表现人生活着,不过是追求生理官能的种种享乐而已。1948年6月,作家生日的前几天,他留下了一部尚未完稿的小说《再见》的遗稿,同山崎富荣一起出奔,投水自杀,卒年40岁。

猜你喜欢的书

武功县重校续志

武功县重校续志

《武功县续志》 知县李绍韩修,张文熙纂,清康熙元年(1662)刊刻问世。全书分官师、人物(附选举)、艺文三卷,约四万字。编纂者在“跋”中写道:“太史公(康海)旧志,昭若日月,兹不复赘,只就后未所及见而记者,缉而续之”。这就说明本志为什么只有官师、人物、艺文而无其他内容的原因。 本志原版已不多见,现存本多为雍正十二年(1734)重刊本。重刊前十年,即雍正二年(1724),本县著名学者、80岁高龄的康吕赐,曾对原本作了校补。“凡诸未妥,类加考订、增删,期于简质可信”,并“更定”了篇目。现在流传的就是更定本。

淳佑临安志

淳佑临安志

南宋地方志。淳佑十二年(1252年)施谔撰。卷数不详:今残存六卷。临安治今浙江杭州市,为南宋行在。残本仅余城府、山川两类,每类冠以总论一篇,下分细目,叙述详晰。所收诗文金石,与《咸淳临安志》互有详略。清胡敬又由《永乐大典》中辑出佚文四册,后亦散佚,仅存祠庙、寺、院、宫观四类,编为《淳佑临安志辑逸》八卷,刊入《武林掌故丛编》。

幼幼集

幼幼集

儿科著作。4卷。明孟继孔(春沂)撰。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卷1“治痘详说”,作者参阅痘疹文献结合个人治痘心得,论述痘疹发病缘由、出痘部位形态兼症、吉凶顺逆判断,痘疹不同阶段的治法和方药。强调治痘必当辨明表里虚实、气血寒温和毒势的深浅。卷2、卷4,以集录孟氏治幼科杂证之经验方为主,首论幼科基本理论,次论常见病证,每一病证先概述其要,再选录治方。收方计170余首。卷3系收载孟氏所校《钱氏经验良方》。作者强调须掌握小儿异于成人之体质特点,审因论治,对虚实之辨颇为重视,于惊论、伤风论、诸热论、疳论数篇,阐述尤详。现存初刻本及其他明刻本。

周邦彦词集

周邦彦词集

作者(宋)周邦彦。该书备搜清真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清真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周邦彦被誉为是宋词的集大成者,其词音律精整,词法讲究,铺述瞻丽,文辞典雅。其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后世词家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稼轩先生年谱

稼轩先生年谱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

永嘉禅宗集注

永嘉禅宗集注

凡二卷。明代僧无尽传灯重编并注释,熹宗天启二年(162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唐庆州刺史魏静曾编集永嘉集,揭示永嘉玄觉之修禅要义及悟道历程,然传灯以为永嘉集之内容杂乱,迭有讹谬,与永嘉玄觉之本意相去甚远,故将原有之十项目(慕道志仪、戒憍奢意、净修三业、奢摩他颂、毗婆舍那颂、优毕叉颂、三乘渐次、理事不二、劝友人书、发愿文)更改次序与内容为:归敬三宝、发宏誓愿、亲近师友、衣食诫警、净修三业、三乘渐次、事理不二、简示偏圆、正修止观、观心十门。又详予注释,并附录宋僧行靖所撰永嘉集注之注释,以阐明玄觉大师之止观观心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