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

凡尔纳
  • 姓名:凡尔纳
  • 全名:儒勒·凡尔纳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28年2月8日
  • 逝世日期:1905年3月24日
  • 民族族群:

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法国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 和《神秘岛》是凡尔纳的代表作。《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 纳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凡尔纳的作品把现实和幻想巧妙地 结合起来,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地设想和预言未来,他所 作的许多科学设想,启发了许多科学家。凡尔纳的小说,语言流畅,故事引人入胜。凡尔纳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及《法国地理》等等,是个多 产的作家。


1828年2月8日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生于法国南特市的一个律师家庭。


1833年 进桑班太太办的私立学校学习。


1837年 入圣多纳西安小修道院。


1838年 转入圣斯塔尼斯拉斯学校。


1839年 获 “内省”、地理和声乐三门课的奖状。


1840年 获希腊文作文一等奖。


1841年 获拉丁文翻释一等奖。


1842年 进入皇家中学。


1846年 中学毕业,到南特攻读法律。


1847年—1848年 写有几首十四行诗和两部诗体剧。


1848年11月10日 到巴黎继续学习法律。


准备投身于戏剧活动。结识大仲马等浪漫派作家。


1849年 完成剧作《折断的麦秆》。


   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一面靠给人补课、在公证人事务所当文书和在 剧院当秘书维持生活,一面进行创作。


1850年6月12日 《折断的麦秆》在巴黎历史剧院上演,受到观众欢迎。同年创作了两幕散文体喜剧《拉吉马尔》和歌剧《一千零二夜》


1851年 开始创作独幕诗体喜剧《列奥纳多·达·芬奇》(后来改为《拉·季奥孔达》) 、《蒙娜·丽 萨》。


   在《家庭博物馆》杂志连续发表两篇故事《墨 西哥海军的首批战舰》和《乘坐气球旅行》。


1852年 与夏尔·瓦吕特合作,写出五幕悲剧《蒙莱里城堡》。与皮特尔·谢瓦利埃尔合作编出成 语喜剧《亚利福尼亚的城堡或滚动的石头不长 青苔》及他独立创作的中篇小说《马丹·帕兹》,发表于《家庭博物馆》杂志上。


1853年 写有五幕诗体剧《当今的幸运儿》。


   与米歇尔·卡雷合作写出小歌剧《科兰·马亚 尔》,在巴黎歌剧院上演。


1854年 写《论爱伦·坡》。


1854年—1855年 在《家庭博物馆》杂志上发表小说《扎夏里尤斯师傅或失去理智的钟表匠》和《在冰川上过冬》。


1855年 与米歇尔·卡雷、伊尼亚合作编写的小歌剧《佩戴牛至花的伙伴》在巴黎歌剧院演出。


   写出喜剧《在阿杜尔河边》、诗体喜剧《反对 暴君之战》。与夏尔·瓦吕特合编喜剧《养子》、小歌剧《萨比纳人》。


1857年 与米歇尔·卡雷合编、伊尼亚谱曲的独幕喜歌剧《阿登旅店》完成。


1857年1月10日 与已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寡妇奥诺里尼结婚。


    同年以证券经纪人埃格利的股东的身分进入巴黎交易所。结识一些文学界和戏剧界的好朋友。


    结识出版商赫泽尔。


    受聘为《教育与娱乐》杂志撰稿。


1860年12月1日 《阿登旅店》在巴黎剧院演出。


1861年6月1日 与夏尔·瓦吕特合编的散文体三幕喜剧《禁闭十一天》在滑稽歌舞剧院演出。


    写出三幕喜剧《一位美洲来的侄儿或两位弗隆 蒂尼亚克人》。


1863年 出版《气球上的五星期》,获得显赫成功,标志着科学小说的诞生。


开始写《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和《地心游 记》。


1864年 《地心游记》问世。


   发表《论爱伦·坡》。


1865年 发表《从地球到月球》、《突破封锁的人》。


1866年 迁居克罗托瓦。


   开始发表《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


   写出《奇异旅行》


   开始创作《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和《神秘 岛》。


1867年3月—4月 乘“大东方号”去美国旅行。


1867年—1868年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问世。


   《海底两万里》定稿。


   完成《法兰西插图地理》。


1870年 《海底两万里》和《环游月球》问世。


   在普法战争中参加国民自卫军。


1871年 写《盛产皮毛之邦》、《牛博士》。


   出版《大臣号遇难者》。


1872年 迁居亚眠市。发表《牛博士》。


1873年 三幕喜剧《一位美洲来的侄儿或两位弗隆蒂尼亚克人》在克吕尼剧院公演。


   发表《八十天环游地球》和《盛产皮毛之邦》。


1874年 发表《牛博士》。


   迁居南特。


1874年—1875年 发表《神秘岛》。


1875年 发表《沙皇的信使》


1876年 把《沙皇的信使》改为《米歇尔·斯特洛戈夫》出版。


1877年 发表《太阳系历险记》、《黑印度》。


1878年 乘自己购置的“圣米歇尔Ⅲ号”船,旅游了维戈、里斯本、卡迪克斯、丹吉尔、直布罗陀、 马拉加、得土安、奥兰、阿尔及尔等地。


   发表《一位十五岁的船长》,搬回亚眠居住。


1879年 进行第二次航行。抵达英格兰和苏格兰东海岸的爱丁堡。发表《蓓根的五亿法郎》及《邦蒂 岛的造反者》,《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遭遇》。


1880年 第三次航行。到达英格兰的迪尔和亚茅斯、鹿特丹、弗利辛根、汉堡、基尔和哥本哈根、爱 尔兰和挪威。


   发表《机器房子》、《绿光》。


1880年—1886年 发表《亚马孙河八百里》、《鲁滨逊学校》、发表《固执的凯拉邦》、《烽火岛》、《南极星》、《桑道夫伯爵》、《征服者罗比尔》 和《彩卷》。


1884年 再次出海航行。到达直布罗陀、奥兰、马尔他、西西里、罗马和威尼斯。在罗马受到教皇的单 独接见。


1886年3月 脚部被枪击受伤,成为终生残废。


1887年 发表《法兰西之路》。


1888年 发表《北方反对南方》、《被推翻的世界》、《两年假期》和《凯撒·卡斯卡贝尔》等作品。 参加亚眠市议会竞选。当选后主管美术工作, 监督投票、主持中学优等生会考等。后担任亚眠市文艺家协会主席职务。


1892年 发表《布拉尼康夫人》、《喀尔巴阡城堡》、《克洛迪斯·邦巴纳克》、《小博诺姆》和 《水手长昂蒂弗尔》


1895年 发表《机器岛》。


1896年 发表《克洛维斯·达尔登托》。


1897年 发表《冰川上的斯芬克司》、《美丽的奥里诺科河》和《一个怪僻人的遗嘱》。


1898年 写作《第二祖国》。


1899年 写《喷金的火山》。


1900年 发表《第二祖国》。


1901年 发表《大海蛇》。


1904年 发表《利沃尼亚的一场悲剧》、《天涯航灯》和《世界的主人》。


1905年 发表《喷金的火山》和《海蚀》。


1905年3月24日 逝世


猜你喜欢的书

美好而粗暴的世界

美好而粗暴的世界

《美好而粗暴的世界》是苏联作家普拉东诺夫的小说集,其中收录了《叶皮凡水闸》《以太通道》《驿站村》《幸福的莫斯科娃》《美好而粗暴的世界》五篇小说。除《美好而粗暴的世界》外均为首次译介给中国读者。这五篇小说分别属于普拉东诺夫的三个艺术阶段,题材从科幻到历史最终回归现实,展现了作家整个创作生涯的思想变化。 《以太通道》是对“未来新世界”的一次具象化描绘,对这个新世界来说物质上并非无法实现,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在精神世界找到通道。于是作家将笔触伸向了历史,创作了《叶皮凡水闸》和《驿站村》,通过“历史现实”来思考人民精神家园的根源,探究心灵世界蜕变的方法。《幸福的莫斯科娃》则是一次新世界中精神与物质相融合的尝试,但是在长久的探索后,最终的结果却是归于现实的宁静,心灵世界的蜕变依然难以实现。《美好而粗暴的世界》则以现实的宁静为起点,通过人与社会的位置关系,展现了现实世界与“未来新世界”之间的巨大鸿沟。

惜别

惜别

作者太宰治。《惜别》取材于鲁迅的仙台留学生活,是极为难得的大作家描写大作家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唯一以鲁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

黄箓破狱灯仪

黄箓破狱灯仪

黄箓破狱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超度亡灵。行道者依科建黄箓斋,燃九幽神灯。供奉朝礼九位天尊,祈求天尊发大慈悲,以无上道力解救九幽地狱亡魂。九位天尊即:玉宝皇上尊、好生度命尊、玄真万福尊、太灵虚皇尊、太妙至极尊、无量太华尊、玄上玉晨尊、度仙上圣尊、上下方救苦尊。

前汉刘家太子传

前汉刘家太子传

变文。古代民间讲唱文学的最初形式。全文共有甲、乙、丙三卷,但都已首尾残缺。1899年发掘于甘肃敦煌千佛洞石室。原文1卷。又题《刘家太子变》。附有西王母赠桃、宋玉荐友、郑简公作书“举烛”、汉哀帝断袖4则故事,内容与正文无关,有人认为颇似后来“说话”中的“入话”。《前汉刘家太子传》叙写汉朝帝位被王莽篡夺,太子隐逃到南阳。南阳有一张老,其子夜梦太子前来,便按梦中指示接太子来家,假充养子。朝廷悬赏捉拿,太子逃出城外,口中含7粒粳米,并含竹简以呼吸,藏在土中7天7夜得以逃脱。后经耕夫指点,去昆仑山太白星处,得其言教,遂兴兵恢复汉家帝业。此作品被录入王重民等编辑的《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象祠记

象祠记

本文为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所作。象祠,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根据古代传说,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其后,象被舜所感化。舜即位后,封象为有鼻国国君(其领地在今湖南道县北)。在传统观念中,象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唐代时,道州刺史就曾毁掉当地的象祠。不过,王守仁认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象之所以最后受到感化,正说明舜的伟大,从而说明君子修德的重要性。这也是作者一贯倡导的“致良知”的具体例证。 全文从宣君修缮象祠写起,作者连着用了两个“胡然乎”的质疑句子带动了全文。在正面论证“致良知”这一中心内容时,作者采取了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的手法。他首先指出,人们之所以为象立祠,是为了纪念舜,即所谓“爱屋及乌”之意,然后具体到舜是如何感化象的。(关于象在早年是如何的“不善”,在古代是人人熟知的,所以作者不再列举。)这就很自然地得出了第四段结尾中所说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结论。 王阳明的文章比较通俗明快,这是为了宣扬他的哲学思想的需要。同时,为了触类旁通,他惯于在行文时多举例证。例如,在这篇短文中,他援引的古书就有《书经》《孟子》;还用“管蔡不免”的史实反衬舜的感化之功。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刘铬传抚台前后档案

刘铬传抚台前后档案

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博物馆所藏清季光绪年间恒春、彰化两县部分档案整理刊行。此一档案,一般通称「刘铭传抚台档案」;但实际上全部档案有起自光绪二年并有至于二十一年台湾沦日前不久者,综计先后历时十有九年;虽其中以刘氏抚台期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七年)文件为多,而外此者亦达四分之一左右。因此,改题今名。原藏档案分类整理编目,今改按各官署发文日序排比。全部共一百六十个文件,大体为台湾(南)府(或道)转行办理或知照各案。其内容以设防、抚番、建省、人事等案为多,清赋、理财、邮电、矿务、洋务等次之,樟脑、鸦片及风化等又次之。书末,又收入「皇朝道咸同光奏议」中刘氏有关台湾折片(与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较,知专集己由编集者酌加润饰或删略,并非原本面目)与前未经见之沈葆桢折片八件作为「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