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五术
-
一贯天机直讲
《作者:魏尧》《一贯天机直讲》一书,署名“蜀西魏尧则之口述、浙会陈威公孟笔记”,记载了自1924年12月22日(即甲子年冬至日),到翌年四月初八(1925年4月30日),共讲课49次的讲课内容。因是根据讲课记录整理而成,所以本篇通俗易懂,是历代丹经道书所仅有的上乘佳作。本次整理,以民国三十年(1941年)蓬莱高恩洪刊印本《一贯天机直讲》为工作底本。此本是高恩洪“偶于书肆中获得”, 其披阅之余,叹为观止,对该书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其云:该书“对于三教菁华,诸经奥义,详加注释,发泄无余,实为亘古道书所仅见,所有修真一切秘旨口诀,暨玄宗释典先后天种种秘词奥旨,均为详注明晰,开卷了然,可为
-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作者:张万福》唐张万福编。道教经书。上下二卷。末尾题记说:大唐先天元年( 712 )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张万福谨记。则此书成于唐玄宗初。书中简述道教经戒,认为这些戒律是修道者首先必须进行的科目,否则不能得仙,犹如涉海而需办楫一样。根据信教对象的品位、贤愚、禀气清浊等而分别授以不同的戒律。书中开列了三归戒(初起心入道受)、五戒(令除五欲、出五浊、修五德)、八戒(持八事以契入神)、无上十戒(在俗男女所受,断十恶行十善)等等,按修道者功力深浅及正一、三皇、灵宝、上清等不同道派的弟子而设置,反映了当时道教戒律与受戒者的基本情况。此书为当时道教
-
大慈好生九天卫房圣母元君灵应宝签
《作者:佚名》大慈好生九天卫房圣母元君灵应宝签,撰人及成书年代不详。编首序文称是书乃奉「大慈好生九天卫房圣母元君」之敕命颁降。原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书中载灵签九十九条,每条有七言签诗一首,并有「解曰」一则,解释签诗之意。
-
大惠静慈妙乐天尊说福德五圣经
《作者:佚名》神号与《太上洞玄灵宝五显灵观华光本行妙经》同一系统,盖亦出自元明。天尊述五显灵观大帝宝号、咒、符,劝人受持真形睿号,诵经祝咒,以祈霑福佑。
-
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
《作者:佚名》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又名《北帝七元延生真经》,原不题撰人。内称:「吴赤鸟二年(239)葛仙翁受之于太上老君,至魏时叶先生传之于世」。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云笈七签》卷二十五亦录载全文。本篇言醮祭或存思北帝七元真人以解厄延年,飞升紫庭之法。「北帝七元」即北极七星之神,本篇内详载其隐讳、真形、神威,以及存思醮祭北帝七元之仪法。有各种神咒和「北帝七元真形图」
-
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
《作者:王文卿》坤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宋王文钾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宋王文卿述雷法。
-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作者:佚名》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该书春六十一收入部分内容,述修行炼气、十干日服气、十二月服气诸法。
-
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
《作者:佚名》《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原不题撰人。约出于北宋,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原书卷上附录北宋尚书右仆射赵普〈进经表〉及无名氏〈遁甲神经出处序〉。内称此经乃黄帝得之于九天玄女,其后陈平、邓禹、诸葛亮、郭子仪、李靖等汉唐将相皆得此书,用于行军破阵,偷营劫塞,可召风雨雷电随时而至,凶神恶煞皆入地回避,不敢阻挡。罗浮山隐士刘罕以此书进献赵普,戒普恭谨而行,「则功不在五子之下」。开宝四年(971)奉旨于秘书阁收藏此书。据此可知,此书当为北宋道士之作。原书上卷为本文,大旨言兵家阴阳遁甲之术。谓佩带此经,斋戒烧香,仰启玉皇上帝
猜你喜欢的书
无妄之灾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1958年11月9日晚,7∶00~7∶30间,雷切尔·阿盖尔太太在她家书房被拨火棍击中头部,悄无声息地死去了。不久,她的养子杰克被逮捕。他当晚早些时曾来过,问母亲要钱,但被拒绝,怒气冲冲地离去,声称他还会回来的。家里有人听到了他们的争执声,以及杰克对母亲的威胁。被捕时,在杰克身上搜到了书房内遗失的钱,凶器上也有他的指纹。虽然证据确凿,杰克却坚持他有不在场证明:那半个小时他正在搭便车去Drymouth的路上。然而无论怎样努力,警方也找不到他所说的人和车。也许这又是杰克的谎言,他从小就是个令人头痛的孩子,长大后越发放肆,不务正业,偷蒙混骗,无所不为。杰克被判终身监禁,6个月后因肺炎在狱中死去。两年的时光流逝了,如果不是因为阿瑟·卡尔加里的出现,阿盖尔一家原本可以在平静中渐渐淡忘那幕惨剧。
大书长语
书论。此书卷一为正心、识字、师授、心悟、通变、结构、真态、神气、乘兴、贵熟等十则,凡二十一则。他认为“草书千字不敌楷书十字,楷书千字不敌大书一字,愈大愈难”,故主张为大书者当先端正认识。一则“学书自做人始,做人自正心始”;二则深明六书之义,“恶有扁署而可作别字”;三则从明师指授八示、八病、运笔捉襟等法;四则“机巧由于心悟,所悟乃能造微”;五则“不可专习一体,须遍参诸家,各取其长而融通变化”。以上五则是大书者首先要具备的条件。书写时需先经营位置,字个、间架、笔画等要相适配合;要尽字之真态而勿参己意;要“大字惟尚神气,形质次之,最忌修饰”;要“乘兴趣乃克臻妙,非兴到不书”;要“心不厌精,手不厌熟”,“笔下自然,应规入矩”。以上各则多关联笔法,是为大书者必须注意的事项。署书、堂扁、绰楔、镌漆、鉴定一则,叙述了各种大字不同的书写方法,尤强调鉴定一则,主张切不可护疾忌医,应“过得众人眼,始放老夫心”。原古一则叙述历代书法之流变,强调大书必须各极其旨,一字之中诸体兼备。客问一则是大书笔法的诀要,谓“字贵正锋,操笔要直,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体执有向背,气脉相联属”。纸说、笔说、墨说、砚说四则,皆从便于大书角度叙述之。
尼山劫
一伙绿林败类,由川滇窜来山东曲阜一带,他们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以宗教为旗帜,以迷信为手段,种种怪异现象迭出不穷,百姓百业俱废,不堪聊生。以杨松为代表的一批武林高手,他们义胆俱全,武艺精湛,通过周密的安排,出人意表的计谋,终使这帮败类就擒,大白真相于天下。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令人读来不能释手。郑证因的武侠小说对情节的整体性重视尤其突出,主要以“恩仇结”和“英雄会”的经典侠义模式形成故事,是传统侠义的现代回归,而所用的叙事手段带有不同于传统的色彩,开启了武侠小说关于故事与情节叙事的一片新天地。
大清三杰
晚清时节,当西方大国强势崛起时,华夏大地上却皇朝暗淡、官场腐化,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起义,特别是太平军势如破竹,大清帝国危在旦夕。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本是传统意义上的士人,却欲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创办湘军,操练水师,握筹布画,与太平军展开一场殊死较量。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
一卷,周叔迦居士撰。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将释此经,略开三门。一解题目,二辨传译,三释经文。
深沙大将仪轨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深沙大将菩萨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深沙大将,据传,玄奘于远涉流沙遭遇危难时,感见此神之守护,或以此大将为北方多闻天王之化身,本仪轨则以之为观世音菩萨化身。若诵其真言,恶业悉能消灭,文中并载修法及所成就事。
推荐作家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