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谦

- 姓名:李道谦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大梁人
- 出生日期:1219
- 逝世日期:1296
- 民族族群:
李道谦(1219—1296) ,元代道家。大梁人,7岁以六经童子贡礼部。天兴二年(1233)金亡,蒙古朝廷遣使区别四民,优待僧道。李道谦本属儒流,亦改着道装,习老庄及道教内丹之学。蒙古乃马真后元年(1242)入关中,师从于善庆。宪宗元年(1251)任重阳宫提点。至元二年(1265)升任京北道门提点。至元九年(1272)被召入京,任诸路道教提举,旋即西返关中。至元十四年(1277),被安西王任命为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兼领重阳万寿宫,赐黄金冠法锦服,授“葆真大师”号。至元三十一年(1294),忽必烈赐号“玄明文靖天乐真人”。遗著有《筠溪集》《祖庭内传》《七真人年谱》《终南山记》《仙源录》等。
猜你喜欢的书
古文集成前集
古代散文总集。78卷。南宋王霆震编。王霆震,字亨福。庐陵(江西吉安)人,余不详。此书收春秋至南宋散文522篇。在编排上以天干为序,甲集6卷,乙集8卷,丙集7卷,丁集9卷,戊集8卷,己集8卷,庚集8卷,辛集7卷,壬集8卷,癸集9卷,并标明为“前某集”,可能此书有后集失传,也可能计划续编后集而未果。每集又按文体分门别类编排,甲集为序,乙集为记,丙集为书,丁集为表,戊集、己集为论,庚集为铭和箴,辛集为封事和疏,壬集为图和辩、原,癸集为辞、议、问对、设论、戒。书中所收大多为宋代散文,不少文章加有评注,除引用了吕祖谦《古文关键》、真德秀《文章正宗》、楼昉《迂斋古文标注》之外,还引用了诸如槐城、松斋、郎学士等人的评注以及《戴溪笔议》、《东塾燕谈》等久已失传了的材料。评注采用首批与夹注、夹批的方式,着眼于文章的立意、结构,或简要加以评说,目的是向读者指出古文的精妙之处。此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不少后来别集失传的宋代作家与作品,如马存、程大昌、陈谦、方恬、郑景望等等,只是借助于此书,才得以保存其部分作品的。有《四库全书》本。
黄檗山寺志
《黄檗山寺志》初修于明内阁首辅叶向高重兴山寺之后。清顺治九年(1652年),隐元禅师在圆悟、通容禅师和居士林伯春、僧行玑所襄辑的旧志基础上重修本志。清道光三年(1823年),住山僧清馥、道暹再次重修。现存的本志系民国十一年(1922年)的重刻本。
内经运气病释
医经类著作。清陆懋修撰。九卷。懋修有《世补斋医书》已著录。此书为同治四年(1865)来往于吴淞峰泖之间所作,首列《内经》言运气之经文,即以气交之旨,概括而疏通之,附以宋陈无择三因十六方、清缪芳远十六方解,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卷一释六气脏象、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大论;卷二释五常政大论;卷三释六元正纪大论;卷四至卷七释至真要大论;卷八、九载列陈无择三因十六方。前七卷于每篇摘录经文,加以阐释简明扼要,以求六经病之病因治法。后二卷乃结合运气配以方治。每方首论运气之病,药物组成,附以缪氏方解。此书为结合临床证治阐释运气学说的著作,可供研究运气学说参考。有《世补斋医书前集》光绪十二年山左书局重印本,一九一二——一九一四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搜神记
不著撰人。六卷。卷首有儒氏、释氏、道教源流。全书计收玉皇上帝、玄天上帝、观世音、蒋武帝、广平神翁、天妃等一百五十位神号以上。元代有《搜神广记》前后集,有像,是书引首亦云有像,而实际则无之,殆因《搜神广记》去其像增订而成。《三教搜神大全》置张天师于卷七,此则置于卷二。《三教搜神大全》多本书一卷,此乃《大全》据永乐御制《神僧传》一书以实之,故《大全》似当出此书之后。书中涉及年代有“圣朝至元六年”、“永乐十七年”,其成书当在元明之际,其收神较《三教搜神大全》数量为多。收入《道藏》第一千一百零五至一千一百零六册。
割台三记
本书(一册七九面四七、四○○字)系一集刊,收录罗惇曧「割台记」、俞明震「台湾八日记」及吴德功「让台记」三种,因题称「割台三记」。「割台记」综述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澎割让及台民抗日之经过,文极简略。作者罗惇曧另着「中日兵事本末」已刊于第四○种「台海思恸录」附录中,请参阅「思恸录」篇。「台湾八日记」记同年五月初五日日兵在澳底登陆后数日间中日两军之战况及十二日台北兵变之情形。作者俞明震,字恪士,浙江山阴人。原任刑部主事;光绪二十一年四月,调台派充全台营务处。五月初一日接署藩司,更于初八日奉命赴前敌督师兼理粮饷、电报事宜。此篇所记,皆其亲历之事。末附巡抚唐景嵩(维卿)电奏稿多通,即其藏衣带中携出之件,尤属可贵史料。「让台记」作者吴德功略历,已见第四七种「戴施两案纪略」篇。此记始于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签约到台,终于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北由川宫亲王卒于台湾、运柩返日。其间凡一百三十余日事,逐日记载,而于地方人士参与战役者叙述尤详。记末原附有录自同年十月「闽报」随笔一则,仍旧照刊;
帝学
八卷。宋范祖禹 (1011—1098)撰。范祖禹字梦得,一字淳父,成都华阳 (今四川双流)人。嘉祐进士,官至祐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雍熙三年(1070)参修《唐鉴》,费时十五年成书。史志有著录。是书元祐初年祖禹为帝讲经时所进献。书中所辑皆古之贤君学祖宗典之事迹。范祖禹曾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后多次任宫廷教官职,兼侍讲。该书主要纂辑从古贤君至神宗的典学事迹,历举帝王正心修身之要,各条后都附有作者的论断。宋代作为宫廷教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