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

王惟一
  • 姓名:王惟一
  • 别名:王惟德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987
  • 逝世日期:1067
  • 民族族群:

王惟一(987—1067),又名王惟德。是公元十一世纪我国的著名针灸学家。他整理了前代有关针灸的文献,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建议当时政府铸造了针灸铜人两具,並写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对于统一各家有关腧穴的不同说法以及方便直观教学,弄清经穴部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针灸是我国特出的医疗技术之一,在历史上记载很早,战国时候,扁鹊便已倡导针灸;到了晉代,皇甫谧著《甲乙经》,总结了晉代以前的针灸治疗经验。唐代太医署内有针科,有专人负责教导针灸。从唐至明,历代都设有针灸科,在太医院中占重要地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还有专篇记述针灸,並提到曾用彩色绘製《人身经穴图》三幅。


宋代的针灸学更加发展,著作增多,为王惟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他既在理论学习上下过一番苦功,又结合工作实践所得,最後确定了人体的针灸部位。他把三百五十四个扎针的人体部位名称联繫起来,分成十二个部门,即所谓脏腑十二经(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还有心包络),给它註明穴道,画成人体针灸图,共三大卷,这便是後来所定名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了这一图经,按图指穴,按穴针灸疗病,成为後来针灸治疗术的重要依据。元、明、清时的医家,虽于经穴有所扩充,但大体都不能超越这个范围。


当宋仁宗赵祯采用他的建议铸造铜人的时候,他便亲自下到铸铜作场,和工匠们一起商量造法。根据他的著作,用青铜铸成两座铜人。铜人四肢、躯体,可以拼拆;体内还装配五脏六腑,可合可分,彼此连贯。铜人外表刻上複杂的穴道,並用错金标明名称。铜人的铸成,不独成为医学教学上的重要工具,也正是现代人造人体医疗模型的前驱。王惟一在我国针灸学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王惟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彩虹升起的地方

彩虹升起的地方

本书是D.H.劳伦斯的短篇作品集,D.H.劳伦斯以内敛的笔法刻划社会下层的生离死别,描述日常生活中永无休止的心灵抗争,作品弥漫着一股忧郁的情调,然而世人关注的焦点,却囿于大胆且露骨的用字,让他感叹:“三百年内无人能懂我!”他生前,本人与作品皆屡遭口诛笔伐,可谓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叛逆者,饱受争议的作家。 本书集结劳伦斯1907至1917年间的短篇小说和文章。所选文章皆有出处,更收录同一个作品的不同修改版。在本书中,劳伦斯描绘出一群平凡人的喜怒哀乐,隐藏在幸福生活下的诸多无奈,让人得以一窥一代文学大师,不断挑战自己,试炼文学纯度的历程。

北行日录

北行日录

游记。宋楼钥(1137—1213)撰。二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浙江鄞县人。隆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撰有《攻媿集》。是书记其乾道五年(1169)十月以随员身份使金,自浙江出发,经安徽、河南、河北到达燕京(今北京)。次年正月从原路返浙之事,约一万五千字。对于路经重要山川形势考其源流;州、县、寺观、古迹、驿站、桥梁考其建置沿革。对于金统治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时有记录。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于阗国行程记

于阗国行程记

自灵州过黄河,行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项界,曰细腰沙、神点沙。至三公沙,宿月支都督帐。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堡沙,沙尤广,遂登沙岭。沙岭,党项牙也,其酋曰捻崖天子。渡白亭河至凉州,自凉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甘州,回鹘牙也。

鸟语

鸟语

鸟语,中篇小说,徐訏著。全书15小节,完稿于1950年11月30日,香港夜窗书屋出版。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了一个传奇唯美的故事。「我」由于患了严重的精神衰弱而去乡下回澜村休养。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子,这个被世人称为「白痴」的女孩子不通世故无法融入尘世,她无法弄懂国语、算术、自然、地理等知识,却有着一颗与自然贴近的心,她能听懂鸟语,能够理解诗中的情趣,并且透过文字进行诗意的赏析……

无上依经

无上依经

凡二卷。南朝梁代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内容包含:校量功德品、如来界品、菩提品、如来功德品、如来事品、赞叹品、嘱累品等七品。叙述雕造佛像之功德,并说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十八法、十八事等功德,为继涅槃经、胜鬘经等经之后,主张如来藏思想之经典。世亲之佛性论及坚慧之究竟一乘宝性论等,均多处引用本经,故于大乘教理史上,有关法身论、佛性论等之发达,本经占有重要地位。又东汉时译者不详之未曾有经一卷,为本经校量功德品之同本异译。唐代玄奘所译甚希有经一卷,为本经校量功德品与嘱累品之同本异译。

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阿难问,云何种清净善根,云何作曼拿罗,乃至作如来像,云何功德?佛为广说曼拿罗,乃至作像功德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