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

岳飞
  • 姓名:岳飞
  • 别名:字鹏举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
  • 出生日期:1103年3月24日
  • 逝世日期:1142年1月27日
  • 民族族群: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坐在一个大瓦瓮中,顺水漂流,冲至岸边,幸免于难。岳飞少时为人宽厚,沉默寡言,但喜读书,尤其喜欢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他天生神力,年十二,即可力挽三百斤的劲弓,后拜周同为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徽宗宣和四年(1122),十九岁的岳飞离开家乡,应真定(今河北正定)宣抚使刘的招募而为敢死战士,后参加了赵构统率的军队,任下级军官。靖康二年,徽、钦二帝被金军俘虏,北宋灭亡。靖康之耻,使岳飞更加痛恨金军,他立志要收复失地,保卫宋朝的江山。但是,以宋高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却采取投降政策,南逃扬州。其间,岳飞曾上表极力劝阻,结果触怒了投降派,被削了军职。在这种情况下,岳飞投奔了爱国将领河北招讨使张所,重新被委任为统制。其后不久,岳飞又投奔到东京留守宗泽的麾下,多次以少胜多,打败金军,立下许多战功。


由于投降派不抵抗,金军越来越猖狂,一直打过了长江,宋高宗赵构又向南逃到临安(今杭州),金兵继续追赶,企图一举捉住高宗,灭掉南宋。岳飞知道金兵去临安必途经广德(今安徽广德),于是在广德部署兵力,突然出击,把金军拦腰截断,致使金军遭受重创,损失惨重。1130年,金军在南方掠夺后北撤,岳飞正带兵驻扎在建康附近。他在这里向金军发起总攻击,杀死金朝大小将领一百七十多人,缴获马甲三百副,弓箭等三千五百多件。岳家军胜利地收复了建康,从此声名大振。同年9月,金统治者指使南宋降官刘豫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建立了“大齐”傀儡政权,不断南侵,岳飞上书宋高宗,请求北伐。获准后,于1134年5月北上,两个多月里,把“大齐”在河南所占的六个州全部收复。到了1136年8月,岳飞再次获准北伐,开始很顺利,岳飞的军队收复了虢州的卢化(今河南卢氏县)和长水(今河南洛阳西),并焚毁了刘豫政权控制的粮仓。但与此同时,以宰相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也极力推行求和政策,岳飞北伐既无其他军队配合,又无粮草接济,不得不退军。1138年底,南宋和金朝和谈达成了初步协议。


但事隔不久,即1140年5月,掌握了金朝大权的兀术就向南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岳飞的部队大举反攻,金兵从开封南下,扑向郾城,岳飞率大军和兀术的主力部队在郾城决战。岳飞指挥其子岳云等将领应战,打败了兀术的号称“铁浮图”和“拐子马”的精锐部队,战斗获全胜,收复了颍昌(今河南许昌县)、郑州、洛阳等许多重要城市,致使兀术不得不感慨地承认:“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140年年末,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又带领金兵南下,但在柘皋(今安徽巢县西北)一带又被宋军击败。于是兀术改变策略,再次试探与南宋朝廷议和,并密告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秦桧借宋高宗之手,于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要岳飞撤兵回京。岳飞前脚一走,许多已收复的地方又被金军占领。岳飞回到临安后,就被解除了兵权。不久,秦桧又指使人诬告岳飞蓄意谋反,把岳飞、岳云、张宪一齐投入监狱。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两国第二次议和达成了协议。南宋以割地称臣换来了战争的暂时平息。两个月之后,即1142年1月27日,秦桧指使狱官在临安(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害死岳飞,这位“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就这样屈死在卖国奸贼之手,时年三十九岁。岳飞的一生,“壮怀激烈”,为后人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者的光辉形象。

岳飞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战国城砦群

战国城砦群

[日] 井上靖著,武田家灭亡之后,原本身为武田家武士的酒部隼人来到明智家出仕,而同僚藤堂兵太则投身成为了野武士群的一员。另一边,织田家的旗本武士大手荒之介爱上了隼人的恋人千里,却又与兵太的情人弥弥结下了缘分。在这些寻常武士的爱恨情仇之中,日本历史上最大谜团“本能寺之变”拉开了帷幕……

晏子春秋集释

晏子春秋集释

训诂著作。8卷。吴则虞著。中华书局1962年初版。正文沿用湖南思贤书局清人苏舆校本,断句参用明人杨慎本、凌澄初本,及王舟瑶圈点本。吸取前人四十余种笔记、校证、注释的研究成果,并以案语形式著录己见。证引广博,折衷允当。对《晏子春秋》做了较为详尽的注释,是目前最好的注本,参考价值较高。

咸同将相琐闻

咸同将相琐闻

《咸同将相玫闻》收人《清代野史》第3辑中,凡20篇(重印时疏忽,目录漏录2篇),记咸丰、同治两朝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起义的清军将领(如曾国荃、苗沛霖)的史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印心佛敏讷禅师语录

印心佛敏讷禅师语录

清寂讷说,法栋等录、法通等编。二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关西大悲禅院语录、住汉中印心禅院语录、勘验机缘、问答机缘;卷二收颂古、分灯(自赞)、杂偈(歌)、行实、碑记。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延寿命经

延寿命经

亦称《延年益寿经》、《益寿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谓如来将入涅槃,延寿菩萨请佛住世以救众生之苦难,佛为说此经,谓若抄写、散转、受持、读诵,可令短命众生长寿,并获如来救护。此经见录于《大唐内典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开元录》等,皆判为伪经。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敦煌遗书中又有另一种《延寿命经》,内容与此经大异。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