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作者:郭居敬元人郭居敬集。先后有人为之序诗、作图,刊行多种版本。该书为民间流传甚广的童蒙读物。内容为自上古至唐宋二十四个孝亲故事。它们是“孝感动天”(虞舜)、“戏采娱亲”(老莱子)、“鹿乳奉亲”(剡子)、“为亲负米”(子路)、“啮指心痛”(曾参)、“单衣顺母”(闵损)、“亲尝汤药(刘恒)、“拾葚供亲”(蔡顺)、 “为母埋儿”(郭巨)、 “卖身祭父”(董永)、 “刻木事亲”(丁兰)、 “涌泉跃鲤”(姜诗)、“怀桔遗亲”(陆绩)等等,郭居敬编撰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对二十四孝故事人物进行筛选、排序,再配上诗歌。郭居敬在诗体上选择四句的五言诗,平

  • 书法辑要

    书法辑要

    《作者:文伯子 此书为吾师文伯子先左所辑也。师博览群书,擅词章,精书法,前清以孝廉方正幕食四方,负才喜游。民国二年,宦游秦中,与上官不合,遂弃官在陕南设馆授教,有生徒数百人,而陕南文化乃大为之一变。此其遗稿未经刊行,欲学书者,读此自知门径。此书于真草隶篆分有层次依法学去,自易成家,附载于此,以飨好者。锡五敬识。

  •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作者:王羲之王羲之书法著作

  • 论用笔十法

    论用笔十法

    《作者:张怀瓘一卷。唐·张怀瓘撰。是书为以四字一句之口诀,归纳出用笔之规则,共十项。所列用笔十法为: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真草偏枯、邪真失则、迟涩飞动、射空玲珑、尺寸规度、随了变转。每项规则之下均有解释。提出“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阴阳相应: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等书法笔势的审美原则。强调上下偃仰离合、阴阳左右相应的辩证法审美范畴。

  • 小儿语

    小儿语

    《作者:吕得胜《小儿语》,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选。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相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所以影响很大。

  • 续小儿语

    续小儿语

    《作者:吕坤吕坤的父亲吕得胜为了使儿童诵习有教育意义的儿歌,写了《小儿语》。吕坤觉得义犹未尽,还有话可说,便写了《续小儿语》。此书形式与《小儿语》相同,仍分四言、六言、杂言三部分。不过内容比《小儿语》更成人化了。宣传中庸之道,主张做一切事情都不要过分。所叙述的也完全不是儿童之事,而是大人的处世经验和处世哲学,把这些经验和哲学灌输于儿童,使他们从小就遵着去做。其中也有富于哲理的,在今天还是有价值。

  • 女小儿语

    女小儿语

    《作者:吕得胜《女小儿语》是明代学者吕得胜所编撰。为了使儿童乐闻易读,作者刻意去文就俗,尽量适应儿童的水平和兴趣,用方言白话、鄙俚的俗语编出了整齐押韵、朗朗上口的读物,从而为儿童歌谣创立了一种新的类型。由于它的内容浅显易懂、亲切可读,再加上都是关于人情世事的格言警句,所以是很好的儿童启蒙读物。本书是专门写给女孩的,另有《小儿语》是写给男孩的。

  • 小学诗

    小学诗

    《作者:谢泰阶《小学诗》,是由清代人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著《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全篇依《小学》一书的内容为主轴,依次分为立教、明伦和敬身。语言通俗易懂,通用五言句,并以四句为一段,整齐押韵,颇便诵读。书中,关于养成进退、处世立身等内容,皆以一二首诗言明,而关于道德贞操的内容,则赘言五首,由此使许多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万恶淫为首」的道德理念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曾以此书教授门徒,期于启发助学性灵。时人称扬「语语刻挚,有功于世道人心」,虽是溢美之词,但它对传播和普及朱熹《小学》,客观上也起了一定作用。

  • 初学晬盘

    初学晬盘

    《作者:邬仁卿《初学晬盘》是清代著名缙绅官员邬仁卿为广大初学童蒙而作的训练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读物。作品分为上下两卷,各十五节,全是三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读来能够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相媲美,得以广泛流传。

  •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

    《作者:萧良有蒙学课本。原名《蒙养故事》,又称《训蒙四字经》。明萧良有纂辑,夏广文为之作注。书中内容,采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故事及神话传说,按照韵部,编成对文,加以排列。清杨臣诤认为此书“有裨后学”,“逸而功倍”,加以订补,改名《龙文鞭影》,即取“龙文,良马也,见鞭即疾驰,不俟驱策”之义。喻学童读之,如良马之日进千里。清光绪间李恩绶有感于此书“风行日久”,其中“缺略复叠谬误之处亦逐篇有之”,遂逐一校对增删,重新付梓,是为《校补龙文鞭影》本。

  • 郁离子

    郁离子

    《作者:刘基笔记。明刘基(1311—1375)撰。二卷。基有《诚意伯文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基于元末弃官归里居青田时所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一百八十二条,(原作十卷十八章一百九十五条),约八万字。作者假托“郁离子”回答各种问题,故以名书。徐一夔《郁离子序》云:“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吴从善《郁离子序》:“夫郁郁,文也;明两,离也;郁离者文明之谓也。非所以自号,其意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是书计182条,每条叙一事、明一理,行文多用寓言形式,取譬事物,明乎其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伦理及

  • 子不语

    子不语

    《作者:袁枚清代志怪小说集,又名《新齐谐》,袁枚撰,是他在晚年诗文创作之余, “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原书二十四卷,续十卷。初名《子不语》,后见元人说部中有此书名,遂改为《新齐谐》。枚有《小仓山房文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广采惊世骇俗之事而成,以“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得名。后见元人说部有雷同者,遂更名为《新奇谐》,但《子不语》一名流传较广,今多仍用此名。成书于乾隆年间,凡三十八万余字。是书旨在模仿《聊斋志异》,然内容甚为芜杂。 多记述鬼怪之恐怖,与《聊斋志异》“托鬼言志”迥不相同。主要版本有:乾隆五十三年随园刻

  • 续子不语

    续子不语

    《作者:袁枚清·袁枚撰。笔记小说集。十卷。此书为《子不语》续集,有清初刻本,民国初年上海进步书局有石印本。内收二百八十八条神鬼怪异故事,其中含有大量鬼话。

  • 古今谭概

    古今谭概

    《作者:冯梦龙又名《古今笑》或《笑史》。笑话。明冯梦龙撰。二册。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此编为冯氏辑纂的讽刺小品集,或曰笑话、故事集。前有梅之熉小序,谓此为不得志者托诸空言之作,取“老氏谭言微中,可以解纷”之意。分迂腐、怪诞、痴绝、专愚等三十六门。大多从古籍中摘录并略加整理而成,小部分为冯氏所创作。所载主要是前人琐闻轶事和一些笑话、寓言,其中少数作品讽刺封建官僚和儒生,颇犀利。但内容庞杂,且多庸俗无聊之作。冯梦龙毕生从事于通俗文学的创作和整理工作,在他众多的撰著中,《古今谭概》是深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书。此书是一部古今笑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作者:冯梦龙短篇小说集。明冯梦龙编辑整理。四十卷四十篇。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宋元作品约占半数。经编者编辑加工,风格统一。书中优秀作品大多描写市民生活,反映他们所受封建势力的迫害及反抗斗争精神,如《崔待诏生死冤家》叙璩秀秀与崔宁的爱情悲剧及反抗斗争,揭露咸安郡王的残暴行径。《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表现封建社会妇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揭露社会黑暗,表现妓女的悲惨遭遇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皆有深刻社会意义。某些宣扬义气之作,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赵太祖千里送京

  •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

    《作者:冯梦龙短篇小说集。明冯梦龙编辑整理。四十卷四十篇。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此集成书较《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晚出,所收宋元旧作亦少,约占六分之一。现确知为宋元旧作者,有《小水湾天狐贻书》、《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金海陵纵欲亡身》、《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篇。明人拟作中的优秀篇章,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白玉娘忍苦成夫》、《灌园叟晚逢仙女》反映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反映明代时期城市手工业者的生活遭遇。《施润泽滩阙遇友》、《徐老仆义愤成家》描写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作者:曾国藩曾国藩致家人的书信总集。原《曾文正公全集》原以尊卑分家书、家训两部分。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了邓云生整理的新本。新本据光绪本家书、家训及湖南省图书馆藏原件、抄件,又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湘乡曾氏文献》,较原版增补校正,收罗齐备。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军政大臣、近代作家、湘乡派古文的创立者。他镇压太平军,兴办洋务,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人物。谥文正。著有《曾文正公全集》,其“家书”,是《全集》的一部分。该集收入从1840年至1870年间家书计1459封。内容涉及修养、交友、治学、论文、治家、治军、政

  •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作者:张竹坡一名《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长篇小说。清张竹坡(1670—1698)评。竹坡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铜山(今江苏徐州)人。此书为《金瓶梅》评本,评者继承冯梦龙“四大奇书”之说,称此编为“第一奇书”,故名。张氏以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为底本,用眉批、行间夹批、行内夹批形式揭示《金瓶梅》之艺术成就。以为该书为“世情书”、“史公文字”,而非淫书。充分肯定该书描绘市井社会逼真如画,刻画人物“各不相同”,艺术手法丰富多姿。书前有《竹坡闲话》、《金瓶梅寓意说》、《苦孝说》、《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冷热金针》等总评文字,每回

  • 赵飞燕别传

    赵飞燕别传

    《作者:秦醇宋代文言传奇小说。作者为宋秦醇。最早见之于《青琐高议》前集卷七, 《说郛》三十三亦载。常见的有鲁迅辑的《唐宋传奇集》本。 《晋唐小说畅观》本、 《香艳丛书》本等均题《赵后遗事》, 《稗乘》本题作《赵氏二美遗踪》。作者声称从同里李生家“墙角破筐中”得《赵后别传》残稿,回去“补正编次以成传”。小说是根据《汉书》所记赵飞燕与其妹昭仪受成帝专宠及杀害皇子事铺张演染而成。揭露了封建帝王荒淫佚乐的生活及昭仪残杀婴儿的罪恶,具有一定的批判和认识意义。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作者:游戏主人笑话集。清游戏主人纂辑、粲然后士参订。系根据冯梦龙《笑府》改编,并容纳了李卓吾的《笑例》、石天基的《笑得好》里的一些作品。全书共分作古艳部、腐流部、术业部、形体部、殊禀部、闺风部、世讳部、僧道部、 贪吝部、贫部、 讥刺部、谬误部十二卷。

  • 红楼梦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原名《石头记》。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朽、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它是我国十八世纪上半期形象化的历史,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社会生活的写照。作品语言优美生动,人物刻画形象逼真,塑造了

  •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作者:冯梦龙话本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明末冯梦龙纂辑。1621年左右刻印。与作者所编《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全书共收话本40篇。其中多数是宋、元作品,少数是明代摹仿,都是直接以民间艺人说话底本为基础加工、改写而成。其中又以描写市井小民的作品包括爱情生活、自私愚昧;侠义肝胆、反抗压迫等最引人注目,最有价值。其次是写不计利害,忠于友情的道德方面的故事,更有写宋人亡国情思、写人民遭受倭寇入侵之苦、写反对严嵩的斗争等故事,概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不少作品则宣扬了封建道德和迷信思想,有一定消极作用。现行

  • 江邻几杂志

    江邻几杂志

    《作者:江休复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江休复撰。 《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等题作三卷,实为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题作《嘉杂志》。有《说郛》本、《续百川学海》本,《稗海》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是北宋初年较有代表性的笔记,所记广博,涉及诗话文艺、逸闻轶事、典章制度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多是江休复亲历、亲见、亲闻的真实记录,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 睽车志

    睽车志

    《作者:郭彖志怪小说。宋郭彖撰。六卷。彖字伯彖,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曾由进士知兴国军。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云:“宽圣(宋高宗)在南内,受神怪幻诞等书,郭彖《睽车志》始出。”则此书似为迎合高宗喜欢神怪故事而作。写于孝宗时。内容多写高宗、孝宗年间见闻及怪异故事。《易·睽上六》有“载鬼一车”之语,为此书名所自。 《直斋书录解题》作五卷,今本六卷,有《稗海》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 括异志

    括异志

    《作者:张师正衢本《读书志》、《通考》称《括异记》,袁本《读书志》题《括异志纂》。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北宋张师正撰。王铚《默记》以为魏泰所作(据《四库全书总目》引,今本《默记》无),但尚无确证。《四库全书总目》云: “泰为曾布之妇兄,而铚则曾纡之婿,犹及识泰,其言当不诬也。”也只是猜度之词。 《郡斋读书志》云“魏泰为之序”,或即因此而疑为魏泰作。十卷,原书多散佚。《说郛》有录。今存《四部丛刊》续编本,辑一百三十三篇。内容记述宋时奇闻怪事、因果报应,不乏神鬼,《茅处士》一例,即为鬼话。如《乐学士》写乐史梦赤脚李仙人受天帝派遣,转生

猜你喜欢的书

客观知识

客观知识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2年。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中波普尔提出了他的完整的知识论。波普尔把宇宙现象分为三个世界,其中世界1是物理世界;世界2是精神世界;世界3是客观知识世界。他认为这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世界3与世界1、世界2一样,在对象和增长方面具有自主性,它只是在起源上是人造的,但它一旦产生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曾引起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的热烈争论。

灾难之城

灾难之城

莱特镇原本是个安详和睦的市镇,并以莱特国家银行总裁约翰·莱特为首的家族为中心,直到莱特家族出现了崩毁…… 莱特二女儿诺拉与银行积极上进、独立自主的银行首席出纳员吉姆·海特有了婚约,约翰特地送给小俩口一栋新装潢的房子,作为结婚礼物,吉姆却在此时无声无息的离开莱特镇。婚礼取消,小屋也不住人了,其他住进小屋的人也都心脏衰竭致死,因而被冠上“灾难之屋”的称号。 埃勒里·奎因来到莱特镇,租下“灾难之屋”,也踏进莱特家族的生活,甚至偷偷喜欢上莱特家的三女儿帕特里夏。就在此时,吉姆回来了,诺拉欣喜若狂,在众人怀著既惊讶又喜悦的纷杂心情下,两人当众决定立刻结婚。悲剧的开幕铃声响起了……

孤岛之鬼

孤岛之鬼

故事从一段畸型的三角恋开始,医科学生诸户道雄是同性恋,他爱上“我”,“我”并不感到不快。大学毕业后,我到SK商会上班,在那儿认识了十八岁的木崎初代,并与她相恋。木崎的本姓是樋口,幼年时被父母遗弃,之后被木崎夫妻认养。奇怪的是爱“我”不成的诸户,却向初代求婚。不久,初代在一个密闭的室内被刺身亡。“我”请业余侦探深山木幸吉调查事件真相。案情稍有进展之际深山木在海水浴场被刺身亡。故事的前半部分是本格推理,当杀人凶手浮出水面后,作者笔锋一转,进入另一个复杂怪奇的惊险世界。虽然结构前后不统一,却充满了“乱步趣味”。

饿乡纪程

饿乡纪程

又名《新俄国游记》。瞿秋白著。作于1920年10月至1921年10月。1922年出版,收于《瞿秋白文集》。这是作者以《晨报》记者身份,在访苏途中所写的游记。全书共分十六节(另有一篇序言),主要写作者去国之前的思想情绪,从北京到哈尔滨的经过,由中国边境到达莫斯科沿途的见闻以及在莫斯科时的最初印象。它真实地报导了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的现实,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所引起的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描述了俄国劳动者在革命后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创造性的劳动,从而拨开了国内外反动派对俄国革命所散布的“重障”。书中还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少年时代心灵中的矛盾和苦闷,写出哈尔滨社会生活中尖锐的阶级斗争以及十月革命后苏俄现实对作者的触动,促使他向共产主义战士的高度迈进。这部游记是一个伟大心灵为探索革命真理与祖国未来而经过一段艰苦历程的实录,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十月革命后苏俄现实的散文集。文笔细腻流畅,叙述具体生动,抒情色彩浓郁,使作品具有巨大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

中国通史(第九卷)

中国通史(第九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本书上册分为甲、乙、丙三编,甲编主要叙述了明史研究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概况;乙编论述了明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外交流的发展情况;丙编则对明代的土地、户口、赋役、科举、铨选制度,商业、手工业、工程技术、阶级结构等主要的典章制度和重要问题作了专题论述。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尤其是土地、户口、赋役、阶级结构等数章,是明史研究中的力作,反映了较高的理解水平和研究分析能力。本书下册为丁编人物传记,论述了明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共100多位,其中有帝王、内阁大臣,有突出政绩的著名官吏、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医学家、军事家,以及明代专权的几大宦官,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活动的描述,生动展现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深了人们对明代社会历史的了解。本书还设专章论述了明代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学科的发展情况。

南台备要

南台备要

本名《南台备纪》,《永乐大典》摘录时作今名,又作《南台类纪》。是元代江南行御史台有关典章制度的汇编。南台掾属刘孟琛等纂述。成书于顺帝至正三年(1343)。书中除南台记事外,还保存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元代江南社会经济和各族农民起义的档案资料。有《四库全书》本,仅存二卷,自 《永乐大典》卷二六一○——二六一一“台” 字韵中辑出。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