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 姓名:欧阳修
- 别名:字永叔,号醉翁
- 性别:男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
- 出生日期:1007年8月1日
- 逝世日期:1072年9月22日
- 民族族群: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出身贫寒,4岁丧父,其母以荻秆画地教他识字。10岁能诗,且小有名气。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后调汴京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而得罪保守派,贬为夷陵县令,后调乾德县令。庆历元年(1043)被调回京任馆阁校勘,此后又任太常丞、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按察使等职。庆历新政失败,他写文抨击保守派,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后又知同州。不久又召回编修《新唐书》,此后又先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亳州知州、青州知州。王安石变法时,他反对“青苗法”。熙宁三年(1070)改知蔡州,更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退休,次年七月病逝,谥为文忠。
欧阳修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文学家,在散文、诗、词、史学、考古等方面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在韩愈之后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浮靡绮丽,并以创作实践批评了“西昆体”,确立了平实流畅、委曲婉转的文风,因而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诗雄健清新,词感情深挈。与宋祁合修的《新唐书》,独立修撰的《新五代史》及《集古录》1000卷,是其史学和考古学成就,为研究历史、校正古籍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原始资料。有《欧阳文忠公集》等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的书
虏庭事实
原书已佚,仅于涵芬楼《说郛》卷八存留数则,分为姓氏、风俗、仗责、拜天、黄鼠、婚聘、过盏、放偷、披秉、哑揖、丧葬、血泣、释奠、寺塔等条,记述了女真各部当时的政治、生活习俗等内容。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明汤显祖作。论述了戏剧的产生与发展、戏剧的力量和作用、演员的修养和表演诸问题。认为“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因此,戏剧起源于“情”。指出戏剧的力量和作用,在于表现人生、表现历史的极大可能性,能够“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万物之途,攒古今之千变”,从而说明戏剧可以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在舞台上创立一个意象中的世界;还指出戏剧具有感发人情、陶冶性灵、启迪良知的伟力。总结了表演艺术的规律性,即要求演员全身心献于艺术,“一汝神,端而虚”,“绝父母骨肉之累,忘寝与食”;注重平时的生活积累与艺术修养,“动则观天地人鬼世器之变,静则思之”,“少者守精魂以修容,长者食恬淡以修声”;有求真而传神的艺术表演,“微妙之极,乃至有闻而无声,目击而道存”;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引起联想,进入完全忘我的境界,“舞蹈者不知情之所自来,赏叹者不知神之所自止”。载于《汤显祖诗文集·玉茗堂文之七: 记》。
密宗道次第广论
全称《胜遍主大金刚持道次第开显一切密要》。藏传佛教著作。宗喀巴著。明永乐四年(1406)成书于西藏绛巴林寺。藏文木刻版为四百五十叶,汉译本(法尊译)为二十二卷。为大乘佛教密宗修行次第的论著。书中强调学密必先学显、通显,后又必须进入密乘。把一切密宗经典归纳为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四部,而以无上瑜伽为最高,同时又不轻视其他三部,认为应循序修学四部。全书以四分之三的篇幅讲无上瑜伽,以四分之一讲其余三部。在事、行两部中讲灌顶、律仪、承事、四支念诵等。在瑜伽部中分述佛、金刚、宝生、莲花等四部悉地修法。在无上瑜伽部中讲地仪轨、预备仪轨,说四种灌顶仪轨,以及生起、圆满两次第双运成就菩提。在圆满次第的父续中,兼说龙猛、智足两派,在母续中兼说时轮、胜乐、欢喜三种金刚,其中又特别宣说时轮派由不变妙乐证无我之理。最后讲现证所修之果,下品成就息灾、增益、爱敬等事业;中品获八大悉地;上品成佛,其中最上者即身成佛,中者中有成佛,下者转身成佛。该书与《菩提道次第广论》为姊妹篇,两书相合,代表了宗喀巴对佛教的完整看法和思想体系。
一切佛菩萨名集
一切佛菩萨名集,二十二卷。德云集,房山石经最全30987尊佛菩萨名号。
诸星母陀罗尼经
密教经典。唐法成译。一卷。谓释迦牟尼应金刚手菩萨之请,先论说供养星法与八星秘密心咒,然后宣说诸星母陀罗尼及其功能、供养法。又谓依法持诵满九年者,无死畏,无星宿堕落怖畏,亦无月宿作恶怖畏;能供养诸星,诸星亦随其愿而授予之。本经历代经录均未著录,历代大藏经亦未收入,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二十一卷。异译本有唐法天译《圣曜母陀罗尼经》一卷,见载于历代大藏经。
海八德经
佛说海八德经,一卷,秦罗什译。举大海之八德,比显戒经之八德者。见小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