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

- 姓名:颜真卿
- 别名:字清臣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
- 出生日期:公元708
- 逝世日期:784年
- 民族族群:
颜真卿(公元708—784年)唐书法家、文学家。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颜回之后,颜师古五世从孙。颜真卿少孤,由母亲殷氏训育,少好儒学,词翰绝纶。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登甲科。唐代宗时,历官尚书右丞、刑部尚书等,进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唐德宗时,为卢杞所忌,迁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卢杞又点名让德宗派他去劝谕。李希烈多方诱胁,颜真卿终不屈,后被缢杀。赠司徒,谥文忠。书法初学褚遂良,曾三次拜谒张旭,始得秘传 真草用笔之法:“用笔须如印印泥。”又云“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颜真卿“自此得攻书之妙”,成为一代大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刚异飞动,使古法为之一振,开创了“二王”以外的崭新风格,人称“颜体”。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云“苏子瞻(轼)云:‘子美(杜甫)之诗,退之(韩愈)之文,鲁公(颜真卿)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墨池编》云:“鲁公嗜书石,大几咫尺,小亦方寸,碑刻遗迹,存者最多。观《中兴颂》,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其承家之谨;观《仙坛记》,则秀颖超举,像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王羲之)、献(王献之)以来,未如有公者也。”对后世影响很大,至今仍为学书者的楷模。《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兴集》十卷、《庐陵集》十卷、《临川集》十卷,北宋时已散佚。今传宋末留元刚所辑《颜鲁公集》十卷。令狐垣《颜真卿墓志铭》及殷亮《颜鲁公行》又载其编有《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碑刻有《多宝塔碑》、《李玄靖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争坐位帖》等。书迹有《自书告身》及《祭侄文稿》。新旧《唐书》均有《颜真卿传》,事迹又见令狐垣《颜真卿墓志铭》及殷亮《颜鲁公行状》、《唐国史补》等。
猜你喜欢的书
浮士德
德国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的诗剧。这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巨著于1832年发表,它耗尽作者一生的心血,是歌德一生思想的总结,也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300年间进步思想文化的总结,它代表了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享有崇高的声誉。故事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经作者再创造的浮士德成为不断追求最丰富的知识、最美好的事物、最崇高的理想的人物。浮士德与魔鬼签约:魔鬼满足他的一切欲望,只要他一表示满足,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全剧分5个阶段:书斋生活,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爱情生活,反映了德国当时封建压迫的现实,同时说明个人幸福不是人生的最高理想;政治生活,描写了宫庭的丑恶和黑暗,从而否定了建功立业的封建理想;追求古典美的失败,说明古典美只属于它自己的时代。以上4个阶段,浮士德不断追求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在改造大自然的事业中得到了智慧的结论,但浮士德旋即死去。作者没有让他的灵魂下地狱,而让它进了天堂。浮士德不断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先进分子探求真理的道路。魔鬼的形象有深刻的意义,它代表虚无主义和恶势力,但无论它怎样引诱浮士德作恶和阻止他向上,最终还是失败了。浮士德与魔鬼的形象相辅相承,体现了美与丑、善与恶、积极与消积的辩证关系。这部诗剧内容博大精深、构思宏伟。
澉水志
又题《海盐澉水志》。城镇志。宋罗叔韶修,常棠纂。八卷。叔韶籍里不详,绍定三至六年(1230—1233)任修职郎, 常澉浦税务。常棠字召仲,号竹,仕履不详。绍定间寓居澉浦,受罗聘请于绍定三年纂成此志。一万四千字。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镇志。澉水,水名转地名称澉浦,唐置镇,宋时为对外贸易港, 设署市舶务,掌管外贸和征收关税。故址在今海盐县西南杭州湾北岸,已湮没无存。于宝祐五年(1257)方付梓初刻。记事止于淳祐七年(1247)。此书分地理、山、水、廨舍、坊巷、坊场、军寨、亭堂、桥梁、学校、寺庙、古迹、物产、碑记、诗咏等15门,前冠以地图。叙述简赅,纲目详备,体例精严。宝祐四年(1256)刊行。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是清代 锡山等人编撰而成。该书是阳宅入门必看的典籍风水秘笈。该书为历代研究风水者必读之书,被历代地理人子奉为正宗宝典。因此,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将其收入丛书之中。风水学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门学问。其内容涵盖了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等,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避凶趋吉、去祸求福是人们不变的追求,风水学则以《易经》为理论依据,为人们选择建造阴阳宅而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生态等各要素进行综合评判。正确运用风水,可以打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改变生活中的不利因素,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千百年来,人们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尽管这一观念有偏颇之处并掺杂着迷信色彩,但应蕴含着人们由生活经验积累下来的合理因素。风水学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流传了几千年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明精髓,仍然值得我们透过现代文明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了解,以去伪存真,汲取古人的智慧。
厚德录
四卷,《直斋书录解题》传记类著录,题作《近世厚德录》,有沈溶道源为作序。《宋史·艺文志》同,亦列在传记类,仅一卷。《四库全书》本无“近世”二字,列入杂家类存目。此书杂录宋人小说中阴德果报故事荟为一编,引书均注明出处。如第一条记钱若水平反冤狱事出《涑水纪闻》,张孝基以还产为山神条出《泊宅编》,钟离君嫁婢条引自《东轩笔录》。且有失传之书如《杨文公谈苑》《遁斋闲览》等,可据以辑录佚文。实可视为宋人小说选集,但出处尚有疏误。《四库全书总目》议其涉及神怪,言论鄙陋,“殊非儒者立言之道,与《圣门事业图》如出两手”。实未知两书性质、体例各不相同,不可比较。此书杂采诸家笔记杂说,记载廉洁官吏善政及州县诸多事例等,以垂范教人为善,故称《厚德录》。书中盛称因果报应,兼以神怪。如言张孝基以还产为山神,谓福州张生捐资救缢遇钟离权得道等事,皆不可信。《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谓其书“非儒者立言之道”,与其所著“《圣门事业图》,如出两手,不可解也”。全面否定其书。其实,书中所寓劝善之意,还是可取的。今有《百川学海》、《稗海》、《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历代小史》等丛书本。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二十卷。作者不详。是书卷首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等四家序言。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但为了夸耀繁富,故虚称千家,与事实大不相符。其诗句、篇后之评论,皆为刘辰翁之语。《四库全书》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楚芳所编。书中注评真伪错杂,后人多有评论。但有宋以来,以杜诗注释之书很少有专本流传于世,唯此书保存了不少珍贵资料,功不可没,不可废而不传。有嘉靖丙申明易山人校刊本、明靖江王刊本、阳湖孙氏刊本、宋建阳刊小字刘辰翁批点本、涵芬楼藏宋麻沙本、雪根书屋刊本、元麻沙本、明万历中许氏刊本、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略称《大佛顶首楞严经》、《首楞严经》。该经运用般若手法诠释真如心性,论说修行法门,说“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圆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故流转生死,当修禅定,一破各种“颠倒”之见,通过由低至高的修行阶次,“方尽妙觉,成无上道”。这部经内容精要,理序井然,今天我们了解佛教教义,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部小型佛教百科全书。此经有鸠摩罗什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