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李煜
  • 姓名:李煜
  • 别名:字重光
  • 性别:
  • 朝代:五代南唐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937年8月15日
  • 逝世日期:978年8月13日
  • 民族族群: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五代南唐词人。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蓬峰居士、锺山隐士。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又说陇西(今甘肃西部)人。南唐中主李璟第6子。母兄李弘冀为太子,性严忌。李煜为避祸,但以典籍自娱,未尝干预政事。李弘冀卒,自郑王徙封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开崇文馆招贤士,潘佑等入馆中。宋建隆二年(961),李璟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留金陵监国。同年,李璟卒,继南唐国主位。时已臣服于宋,岁贡金帛方物,国削势弱。宋灭南汉后,李煜惧,去唐号,称江南国主。开宝八年(975)十一月,宋师攻破金陵,李煜出降,国灭。在位14年。次年,至汴京,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八日,被宋太宗以“牵机药”毒死。追封吴王。年42。


李煜美风仪,少聪悟,好学问,擅长书法、绘画、通晓音律、能自制曲。文章有汉魏风,所著《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曹丕《典论》;有集10卷(《郡斋读书志》),均不传。《全唐诗》存其诗18首(其《渡中江望石城泣下》1首为吴杨溥作)。李煜尤工于词,宋初《尊前集》即有选录。其词,入宋前多写宫庭生活、男女情爱。如〔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写宫中歌舞、饮宴,词采绮丽,前人以为有“富贵气象”(《扪虱新话》)。〔一斛珠〕对男女情爱之“描画精细”(《草堂诗余别集》),〔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对幽会少女心理刻画真切入微,等等。亦有离情别绪之作,如〔清平乐〕(别来春半),〔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入宋后,“臣虏”生活,实同囚徒,“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默记》)亡国之痛,身世之悲,均发之于词。如〔相见欢〕之“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浪淘沙〕之“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子夜歌〕之“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情思凄婉,不可卒读;而〔虞美人〕之“小楼昨夜又东风”,竟导致杀身之祸。李煜词,善于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语言精炼自然,情意委婉深挚;又长于比兴,精切新颖,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极高。前人对其词评价甚高。明胡应麟云:“后主一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祖。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子孟。”(《诗薮·杂篇》)清沈谦云:“李后主拙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觉张郎中(张先)、宋尚书(宋祁),直衙官耳”(《填词杂说》)。清周济云:“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又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介存斋论词杂著》)。近人王国维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又云:“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人间词话》)李煜词与李璟词合刊,名为《南唐二主词》。《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1卷,为南宋长沙书坊百家词本。又有明正统六年(1441)吴讷辑《唐宋名贤百家词集》本、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吕远墨华斋本、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侯文灿《名家词》本,等等。流行者,有近人王国维辑《南唐二主词》(录42首),林大椿《唐五代词》本(录45首),今人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录33首),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本(录45首、断句1)等。

猜你喜欢的书

玛丽玛丽

玛丽玛丽

《玛丽玛丽》是詹姆斯·斯蒂芬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出身于爱尔兰女佣家庭的小姑娘玛丽的初恋故事。玛丽朦胧地喜欢上一位威风的巡警,贫苦的家庭和卑下的地位让她百般矛盾,却抑制不住对爱情的憧憬。巡警大胆地求婚时,玛丽却胆怯地拒绝了。这部讲述少女初恋故事的小说虽然不甚知名,但却是同类作品中最好的。本书是由才子徐志摩和才女沈性仁共同翻译的,堪称是双剑合璧之作。本书是徐志摩兴致所至而译的,译了一部分后便放下了,沈性仁看到后对其故事很喜欢,便由她翻译了后半部分。作品译成后引起文化界广泛关注,特别受到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激赏。两位译者都是极具才情且英年早逝的作家,但他们的无心插柳给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一部精彩的作品。

经学通志

经学通志

《经学通志》是钱基博的代表作,此书的特点:其一:体例上有独到之处,不是按朝代写经学史,而是按经书写。其二,在构架上有独到之处,不是写十三经,而是只选择了几部真正的儒家经典。钱基博认为十三经中,有的是子书,如《孟子》;有的是“经之贰”,如《论语》、《孝经》;有的是解经之书,如《尔雅》,所以在《经学通志》不写这些书。其三,在风格上有独到之处。其书的语言简洁,提供的信息量大。钱基博在经学的版本、目录、源流方面是下过大功夫的,渊博得令人叹为观止。钱基博的《经学通志》独树一帜,承前启后。

玉台画史

玉台画史

中国画史著作。清代汤漱玉著。重要版本有《振绮堂遗书》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美术丛书》本、《画史丛书》本。本书正编五卷,别录一卷。该书成编于道光四年(1824)。仿厉鹗《玉台书史》体例,选历代能画妇女辑录成编。起于虞代舜妹嫘,到清代丰质止。全书分宫掖、名媛、姬侍、名妓四门。其中卷一为宫掖,自虞至明,二十人,末附一人为卢昭容,实为灵异事,卷二为名媛(上),自晋至元;卷三为名媛(下),自明至清;以上两卷,共一百二十五人。卷四为姬侍,所记为宋、明、清三代人,共十六人。卷五为名妓,所记为唐、宋、明、清四代人,共四十人。其征引书近百种。书后附《别录》一卷,汪远孙阅其妻著录后,感未详尽,为之补述,凡十五则,有宋柔刚、金士珊等十七人。其所著录都为清代名媛,大多为其交游者之妻或妹或女,或者据人见告,或者录自画跋。

医学指归

医学指归

综合类著作。清赵术堂撰。二卷。术堂字观澜,又字双湖,高邮(今属江苏)人。采摭历代医著整理编辑,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首为脏腑经络图。继以十二经络为纲,分别引述《灵枢》原文,后列经络解、经穴歌、分寸歌、病证解、治法解、本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诸项,主要阐发《灵枢·经脉篇》,后结合病证逐一论述。为学习、研究《灵枢》 有关经络内容之参考书。有咸丰元年 (1851) 刻本,同治元年 (1862)高邮赵氏旌孝堂刊本,一九二八年上海中一书局、受古书店石印本。

狐裘女

狐裘女

这案子发生在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寒时期。那时我已经成婚,和霍桑分居了。

辋川集

辋川集

唐代诗集。王维作。共20首,为王维晚年山水诗代表作,由王维自己编定。收入《王右丞集》。集中收入王维与其友人裴迪游览辋川别墅各处风景时写的唱和诗,均为五言绝句。其主旨在于描写山川景物的自然之美,抒发自己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如《柴鹿》一首写空山里阒寂无人,只能听到人语回响,那回响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一缕夕阳的返照透过密林射在青苔上,更点缀出环境的凄清。这种空而寂的境界,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情趣和追求,类似这种境界的诗还有《辛夷坞》、《栾家濑》等,但是,这样超然的心情诗人并不总是具有,如《孟城坳》,同样是写景,这里却是“衰柳”,从这“衰柳”显示了“孟城口”的凋零。由此而生出感叹,“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这就透出了悲哀的感情。再如《漆园》、《椒园》等,情调也大致与此相同。这一类诗代表了《辋川集》内容题旨的另一面。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人,《辋川集》作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历来受人重视,其影响及至后世所有写山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