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重光

- 姓名:笪重光
- 别名:字在莘,号江上外史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丹徒(一作句容)人
- 出生日期:1623年
- 逝世日期:1692年
- 民族族群:
笪[ dá ]重光(1623年—1692年)清代画家,书法家,绘画理论家。字在莘,号江上外史,又号君宣、蟾光,又称郁冈扫叶道人。晚年住在茅山学道,改名傅光(一作传光),亦署逸光,号逸叟。江苏丹徒(一作句容)人。顺治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为人正直敢言,因劾明珠弃官归田。他工诗文,精鉴赏,并以书画名重一时,与王翚、恽格友善,善画山水、兰竹。所绘山水出自江山自然景观,高情逸趣,横溢笔端,肥而不俗,湿而不溷,极得点染之趣。其书法出入苏米,真行篆隶,无所不精,笔意超逸,与当时的姜宸英、汪退谷、何义门齐称书法“四大家”。他当时正处于清初“四王”师古、模古成癖的时代气氛之中,针对当时画坛流弊著有《画筌》,提出“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善师者师化工,不善师者抚缣素。”的绘画理论。反对一味酷肖描摹对象,只求形似的匠气,而追求物韵和志趣;反对凭一点“工夫气”便无视艺术内在法度而藏拙欺人。”人不厌拙,只贵神清;景不嫌奇,必求实境”。还对山水画创作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探索,尤对绘画虚实相生的道理,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既深得画理,又符合艺术辩证法。主张做不拘法的有独创性的画家。“各成一家,会境神通,合乎天造”,“拘法者守家权,不拘法者变门庭”,这种关于绘画的“实境”、“神境”、“恶境”的探讨,丰富了古典绘画论中关于意境的学说。还著有《松子阁集》、《学略》、《书筏》等。
猜你喜欢的书
牛虻
长篇小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为背景,描写意大利爱国者的革命活动。小说的主人公牛虻是爱国志士亚瑟的化名,他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的家庭,母亲死后受到比萨神学院院长蒙泰尼里神父的抚爱和教养。亚瑟除在大学上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消磨在蒙泰尼里的书房里。在他的心目中,蒙泰尼里是他的良师慈父。后来亚瑟参加了大学里的一些青年革命活动,接着又参加了青年意大利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曾经加以劝阻,但没能动摇亚瑟的决心。不久,蒙泰尼里被调去罗马当主教。新来的院长卡尔狄神父成了亚瑟的忏悔神父。在卡尔狄的诱骗下,亚瑟泄露了青年意大利党领导人波拉的党员身分,和他的一次秘密行动。当天夜里,亚瑟和波拉即被逮捕。亚瑟一直没有招供,直到被释出狱,才明白他是被卡尔狄神父所出卖。在监狱门口等候他出狱的他的恋人琼玛,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波拉,打了他一记耳光便离开了他。万分痛心的亚瑟这时又发现他最崇拜的神父蒙泰尼里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双重打击使亚瑟认清了教会的虚伪和阴险,于是他悄然乘船前往南美,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亚瑟辗转流浪于南美各地,饱尝了人间的辛苦,苦难的生活反而把他磨炼成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13年后,亚瑟埋名隐姓,回到了意大利,用“牛虻”为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反动统治当局和天主教会。同时他还组织武装起义,从国外私运军火,准备把军火运入山区,分给起义者。正在这时,一位偷运军火的负责人不幸被捕,牛虻冒险在布列西盖拉布置工作时也遭逮捕。敌人威胁他,蒙泰尼里劝诱他,他都丝毫不为所动。后来牛虻越狱不成,终于英勇就义。
云梦断忆
陈白尘作。三联书店1984年1月出版。这是作家于1982年赴美期间写就的一本回忆“文革”期间“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共八篇。获全国优秀散文(集)荣誉奖。作家“触动十年动乱某些伤痕之处”,本意是为了思索十年动乱的根源。因而,这本集子虽写的是些零碎的对于“干校”生活的“断忆”,却努力透过那个年代各色人等音容笑貌的回想,对放牧鸭群的描述,对日常起居、住行、探亲的追忆,表达对那场浩劫的满腔憎恶,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友爱的向往,以及对法西斯专制主义的义愤。云梦位于湖北,古为泽国,“文革”中为文化部干校所在地。作者以此为空间背景,细致地回忆、抒写了人生旅途上一段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经历。如所居的无门茅舍的被盗,当鸭倌与鸭群同乐同悲,被打成“黑帮”的经历,对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的慨叹,无不于自嘲中透出辛酸,于风趣中透出凄婉,于诙谐中透出愤懑。在写法上,由于阅历的丰富及思想的深邃,已绝无情节和景色的堆积,而是运用刚健浑厚的杂文式笔法,常从一事、一人、一景生发开去,使纵横之笔上升到理性的境界。信笔抒写,如行云流水,漫不经心,却令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真气还元铭
道家养生学著作。五代时强名子注,1卷。首有作者自序,自谓于后梁贞明(915~920年)年间从仙人受屈伸吐纳练形之术,于二纪后“翻作新经”,即此铭。铭文为四言体,逐句有注,铭、注盖出一人之手。述吐纳、导引、服气、咽津等养生之法,其说以一气为本,以清虚无心为宗,征引 《黄庭》、《阴符》。谓气乃精神之本,性命之源,神明之主。人有衰夭死亡,乃喜怒乱气、五欲外驰所致,如能无思无为,返一守和,则万物自归。载《道藏》第一百三十一册。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元薛致玄撰。二卷(上卷原缺)。陈景元《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广引古籍,是妙则示其引文出处,着出篇名,略疏其义。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玉诀类。
无耻奴
社会小说,十卷四十回。苏同著。初集三卷十二回,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开明书店初版;二集三卷十二回,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开明书店初版;三集四卷十六回, 出版年份不详。标“历史小说”。《无耻奴》写的是江苏省常州府才子、乾隆年间探花江谦的曾孙江念祖,少年灵慧,心计过人。因家道中落,贫厄困顿,便携曾祖年侄、都察院副御史刘省吾的荐信,来到台湾道吴子明处谋差。由抚辕文案而洋务委员,以逢迎谄媚,极见信任,几至言听计从,无所不应。吴子明委其订造兵轮,不料到期交来却是客轮,江念祖早已从中贪污银子十万两。本拟治罪斩首,只因追回了全部赃款,并有同乡津海关道宣兰生为其说情,权且放条生路。江念祖表面感激,内中却认作有意嘲笑,于是怀恨在心。由宣兰生推荐,再到军门甄士贵处当文案,用能言善辩,将“良策”贡献,竟至于全军覆没,一败涂地。随又害了宣兰生的胞弟宣桂生,报了前仇,携巨款潜回故里。不久来到上海,混了个洋务局帮办的美差。既得上海道徐葆珊的器重,又姘上了沪地名妓陈彩林,借威风,扯旗篷,招摇撞骗,无所不为。想巴结洋大人,竟将陈彩林充作女儿,嫁给上海副领事安弼士,凭空做起笃定泰山来。无奈好景不长,靠山既倒塌,丑行亦泄露,只得厚脸再求宣兰生。转荐为两江厘捐局总巡使,江念祖又借巡查之机,大敲竹杠,勒索白银二万两。为人揭发。方才被迫退出赃款,再次回到故乡。先是讹诈了端明寺静波方丈二百两金子,继而当上了信厚洋行的买办,后来又借同乡余季瑞托买洋房,敲了四、五万两银子。终于洋行事发,江念祖赔上全部金银,落了个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两交婚小传
全称《新编四才子二集两交婚小传》,又名《双飞凤全传》。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四卷,十八回。旧题“步月主人订”。书叙甘颐与古钗、辛发与甘梦的婚姻故事。四川重庆府有才子甘颐,为求佳偶,游学扬州。其妹甘梦,亦才女。甘颐游学亦有代妹求婿之意。江都乡宦辛受有女古钗及子辛发,均有才貌。古钗为弟选妇,开红药诗会以为媒介,同时也为自己择配。甘颐男扮女装,遇古钗,冒妹名甘梦入社唱和。后几经波折,甘颐、辛发金榜高中,两对男女双双成配。有道咸间枕松堂刻本、光绪十四年(1888)姑苏红叶山房刊本等。王多闻《清人小说提要十二则》(《文献》1981年七辑)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