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

  • 见闻录

    见闻录

    《作者:雨果《见闻录》是集日记、回忆、笔记、随感为一体的作品,它记录了雨果从1830年至1885年这五十五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雨果史诗般的一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的六月起义、雾月18日政变、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这一系列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书中都有所体现。雨果作为这些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在《见闻录》中记录了他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对历史事件所持的态度。

  • 美国讲稿

    美国讲稿

    《作者:卡尔维诺该书原名为《Lezioni americane》,整理自卡尔维诺为1985年哈佛大学诺顿讲座撰写的六篇讲稿,因作者猝逝未完成讲演,后由其妻子整理出版。全书包含《轻逸》《速度》《精确》《形象鲜明》《内容多样》《开头与结尾》六章,系统阐释小说创作的美学原则。卡尔维诺结合个人创作经历及欧美文学经典案例,提出以“轻逸”对抗现实重量的文学观,分析叙事速度、语言精确性等核心议题。

  • 心理类型

    心理类型

    《作者:荣格“荣格八维”的理论之作,对布里格斯母女影响甚深,直接催生了现在流行的16型人格测试。 《心理类型》初版于1921年,历经心理学家荣格本人8次修订,荣格认为,历史上围绕宗教、学术、文化和世界观而产生的种种争论,都受到各种不同心理类型的影响,因此本书从人类学、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美学的角度对人类生活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归纳出了8种心理类型。 在荣格看来,每种心理类型都有自己的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阴暗面。承认每个人所属的心理类型的局限性,并愿意理解他人的不同观点,才能让人们和平共处,实现每个人的潜能。

  • 宇宙奇趣全集

    宇宙奇趣全集

    《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自1964年起创作的短篇故事集,收录了《月亮的距离》《恐龙》《零时间》等35篇短篇小说,呈现作者融合农学背景与文学实验的创作轨迹。 全书以现代科学概念为基点,通过Qfwfq等虚构角色的视角重构宇宙图景,将量子物理与神话传说交织。作品突破传统科幻框架,融入莱奥帕蒂诗歌、贝克特荒诞戏剧及博尔赫斯迷宫叙事,结合扑克象征、版画视觉等艺术形式,形成寓言式跨文体风格。其叙事在科学理性与文学想象间平衡,探讨时空本质与人类存在命题。

  • 为什么读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

    《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文学评论集,全书收录36篇评论文章,围绕《奥德赛》《鲁滨逊漂流记》等31位经典作家及其作品展开。作者提出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带来新发现”的文本,剖析《疯狂的奥兰多》的叙事框架、《老实人》的叙述速度等技法,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与卡夫卡的荒诞性特质。通过梳理个人阅读谱系,勾勒跨越地域与时代的文学图景,展现兼容并蓄的文学观与对文本诗意的多维探索。

  • 工作与时日

    工作与时日

    《作者:赫西俄德亦译《劳动与时令》、《农作与日子》、《田功农时》。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著。史诗。分三个部分,反映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生活。内容分别为对农民的道德劝诫,对劳动生活和创造性劳动的歌颂,对耕作季节和日常劳动生活的记叙。作品赞美劳动,把劳动视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和社会的主要美德,“劳动的人才能得到神的爱护。”斥责氏族贵族不劳动,霸占土地和财产,骄奢淫逸。抨击当时社会中的欺骗和暴力、贫困和道德堕落等弊端,留恋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和风尚。对氏族贵族的强权就是力量,暴力就是道德,提出强烈抗议。把“公正”、“正义”作为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

  • 神谱

    神谱

    《作者:赫西俄德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写的一部史诗。记述了关于奥林帕斯诸神的神话,将诸神列成世系,企图将他们归属于同一祖先。这部长诗主要分3个部分:(1)宇宙谱,叙述宇宙的演化过程;(2)神谱,叙述以宙斯和克罗诺斯为代表的神的谱系;(3)英雄谱,叙述半神半人的英雄的谱系。在宇宙演化方面,它将世界的起源和诸神的降生结合在一起阐述,实际上已经以幻想的神话形式,对宇宙的生成和演化作了素朴的猜测,有了对自然现象总体作某些理性解释的萌芽。希腊哲学开始时的自然哲学,除了探讨万物的本原外,主要讨论的就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问题;而在神话中却已在讨论这些问题了。不过在神话

  • 法国文明史

    法国文明史

    《作者:基佐本书系作者根据1828-1830年间在巴黎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加工而成,主要论述:法国文化的特征;五至八世纪高卢的行政组织、社会状况、异教和基督教的文学;五世纪、六世纪的宗教社会;关于灵魂性质的讨论;日耳曼人对欧洲文化的影响;日耳曼入侵后的高卢状况;中世纪的罗马法律和各蛮族法典的性质;六至八世纪高卢的主教团,西方僧侣的特殊性质;六至八世纪的世俗文学;墨洛温王朝的社会状况;查理曼治下高卢的精神状态;查理曼帝国的分解;法国统一的形成;封建制度的逐渐形成;封建制度下君权的性质,骑士的起源;封建制度的乡村及其人口状况、封建义务;第三等级的起源与各成分的内

  • 摩根信札

    摩根信札

    《作者:摩根内容源于摩根家族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原以遗嘱形式密藏。该书收录金融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写给儿子的信件,涵盖企业家素养培养、领导力提升及职场策略等主题。书中提出的信用管理、资本积累原则等商业哲学,被可口可乐、通用等企业列为内部培训教材。

  • 古代社会

    古代社会

    《作者:摩尔根副题《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世界民族学重要著作。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1877年在美国出版。共4篇26章。第1编,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概述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把原始时代按发明发现为标志,分为蒙昧、野蛮时代,又各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阶段,把阶级社会划入文明时代。第2编,政治观念的发展。指出人类社会有两种组织方式:原始时代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氏族制度社会组织,文明时代的阶级社会是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即国家。第3编,家族观念的发展。从研究各民族的亲

  • 伦敦夜行记

    伦敦夜行记

    《作者:狄更斯8篇短文均出自《家常话》和《非商务旅客》。这些短文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地展现了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斑驳万象:夜幕下伦敦城中的罪恶与堕落、充满冒险的发财梦、浮躁的下层民众、庞大的海军工业、贫困的伦敦东区、恶劣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诈伪的彩票店、狂热的彩民、铺张的葬仪……不一而足。

  • 建筑的七盏明灯

    建筑的七盏明灯

    《作者:约翰·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是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撰写的建筑理论著作。该书诞生于美术与工艺运动背景下,以哥特式建筑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建筑保护的核心理念。 全书提出建筑的七大原则:“牺牲”“真理”“权力”“美”“生命”“记忆”与“顺从”,从伦理、美学和社会维度探讨建筑本质。作者认为建筑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延续性,应如实反映建造者的精神面貌与社会境况。书中强调建筑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主张修复应以维护历史真实性为前提 。全书以七章结构展开论述,通过诗性语言与哲理分析交织的写作风格,构建了建筑艺术

  • 论内心生活

    论内心生活

    《作者:肯培《论内心生活》是由德意志修道士托马斯·厄·肯培创作的基督教灵修经典,该书将神学思考与宗教实践相结合,围绕"精神生活的劝言""内心生活的劝言""论内心安慰"三大核心篇章,系统阐述了通过效法基督实现灵性升华的修行路径。作为《伟大的思想》丛书第四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延续了企鹅经典选段编译模式,被视作《圣经》之外翻译传播最广的宗教著作之一。

  • 有效工作与无效劳动

    有效工作与无效劳动

    《作者:威廉·莫里斯19世纪英国作家威廉·莫里斯创作的社会科学著作,作者以工艺美术运动先驱与社会主义者的双重身份,反思工业化社会对劳动本质的异化。该书通过区分创造价值的有效工作与压抑人性的无效劳动,批判维多利亚时代机械化生产对劳动者创造力的剥夺,主张复兴中世纪手工艺传统以实现劳动尊严。莫里斯强调艺术应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各阶层共享的普遍权利,并提出以工艺美术运动重塑社会生产关系,其思想融合了社会主义理想与艺术革新理念。

  • 论人类认识之盲点

    论人类认识之盲点

    《作者:威廉·詹姆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创作的哲学论文集,全书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核心方法论,批判现代文明对自然感知的钝化,揭示人类因抽象思维过度而忽视生命基本价值的认知局限,主张"真实"需通过人类感知和体验确立。“真理是相对的,其性质和它所产生的影响并无二致。”对真理的这个实用理论,威廉·詹姆斯深信不疑。在这种信仰的支持下,他撰写了有关事实和信仰的一系列论文。在这些引人入胜的美文中,他总结了令人赞叹的“真实”理论—“真实”,如果不经过人类的感知和体验,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真实”。

  • 葛底斯堡演说

    葛底斯堡演说

    《作者: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一书辑录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最有代表性的十篇演说。这些演说围绕反对国家分裂、维护美利坚联邦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等主题展开,娓娓道来,逻辑严密。林肯在他的演说中用词质朴精当却又不失生动,深入浅出且充满智慧和幽默。这些篇章永远闪耀着智慧的火花,锻造着美利坚民族团结的基石。

  • 论人类

    论人类

    《作者:霍布斯《论人类》是由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写的一本具有较强思辨性质的书籍,分为导言、论人类、论国家和论黑暗王国四个章节。书中运用类比等多种方法说明了客观存在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实质,支持了启蒙运动所宣扬的思想,让人们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实物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其中闪烁的理性主义无论对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深远意义。

  • 慰妻书

    慰妻书

    《作者:普鲁塔克普鲁塔克写给因丧女而悲伤的妻子的安慰信,亲密感人,信中关于德行、幸福和制怒的论述优美生动,安慰和激励的话语智慧有力,引导世人至今。

  • 斯大林选集

    斯大林选集

    《作者:斯大林斯大林的主要著作集。1979年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辑出版。这部选集包括了斯大林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着重选收了关于捍卫和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和论述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的论著。选集分上下两卷,上卷是1901—1927年的著作,下卷是1928—1952年的著作。收入选集的著作,大部分是全文,只有少数几篇是摘录。《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的《结束语》,作为附录载于下卷末。每卷正文后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

  • 道德原则研究

    道德原则研究

    《作者:休谟以清晰严谨的形式进行了道德分析,讨论了伦理学的主要问题。作者认为,道德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道德赞美和道德谴责赖以存在的一般原则;善或恶之所以得到赞许或谴责,部分是由于人的同情,部分是由于其社会效用;效用说明了仁爱、正直、友谊、诚实之类美德的价值。 作者主张一切人类行为源于自私的理论是错误的;凡有价值的东西,或是由于其有效用,或是由于其适意。由于正义明显地趋向于促进公共效用和维持公民社会,因而正义这一情感或者导源于我们对这一趋向的反思,大自然为了同样有益的目的而在人类胸怀中植入的一种简单的原始的本能。

  • 人民的主张

    人民的主张

    《作者:米涅作者米涅(1796-1884年),法国历史学家。他于1824年发表此本著作,当时距法国大革命的结束仅不到10年,本书成为后世了解和研究1789年至1814年法国这段历史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为米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本书以较近的距离、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史实和新颖的观点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热月政变、督政府时期、执政府时期和第一帝国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法国“革命不可避免”。米涅在此书中以阶级斗争观点叙述了法国历史的巨变。他认为中世纪以来的法国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法国革命所经历的时期“就是构成法兰西民族的几个阶级争

  • 王权的覆灭

    王权的覆灭

    《作者:基佐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本书叙述了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回顾了查理一世即位后的反动统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的过程;主要叙述了革命的起因、国会内的斗争、第一次内战、克伦威尔的崛起、军队内部的冲突、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等重大事件。1640~1649,短短九年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改变?本书会给你一个答案。

  •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作者:卡尔顿·海斯共分十二编,五十一章,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过去的历史,在美国风行一时,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学校世界史课程的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首选入门读物。它将从人类文明产生到二十一世界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阶段: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尤其以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为重点,内容包罗万象,文字简明流畅,常有让人耳目一新之见。这是一般历史书、教科书远远不及的。

  • 帝国的分裂

    帝国的分裂

    《作者:席勒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本书是席勒唯一一部写作完成的历史著作,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国际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书中主要围绕德意志民族英雄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描写,并着力展示了三位当时的风云人物——斐迪南二世、瓦伦斯坦和古斯塔夫二世。

  • 马可瓦尔多

    马可瓦尔多

    《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短篇小说集,于1963年由Einaudi出版社首次出版,1983年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出版其英语第一版。马可瓦尔多亦是该小说主人公。该小说讲述了低级工人马可瓦尔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追求自然美与梦想的故事,探讨了人的存在与幸福关系的问题,指出回归自然是改善这一关系的途径,但面临重重困难的故事。

猜你喜欢的书

好兵帅克

捷克作家哈谢克(1883—1923)的政治讽刺长篇小说,原名《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小说主人公帅克是个被军区审委会宣布患有神经不健全症的退伍士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他因一次在酒店傻乎乎地提问而被密探抓进警察局;因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被认为精神不正常。在法医那儿鉴定时,帅克满口戏言,似疯似傻法医们一致认为他是个白痴。警察局只好释放帅克。当时奥匈帝国军队吃紧,大规模征兵。帅克正患风湿病,也在征召之列。他借了邻居一部坐椅车,让一位邻居太太推着他去投军。报上竟因此刊登了“残废人热爱祖国”的消息,而实际上帅克却被认为装病逃避兵役而正在大受折磨。帅克先做了一个神甫的勤务兵,由于神甫嗜赌,竟将帅克输给了一个中尉。帅克成了中尉的马弁。中尉喜欢动物,帅克为讨好他偷来一条狗。不料狗是上校的。于是,中尉被上校派往前线。在开赴前线的火车上,帅克又无意中奚落了一个将军,使他狼狈不堪。后来,帅克又因无故报警,使火车急刹车而被罚留在车站上。这样,他只能一个人去找部队,又被当作俄国间谍被抓而闹出许多笑话。到部队后,中尉命令他送一封情书给某商人的老婆。帅克在途中喝酒,耽误了时间,信竟送到了商人手里。第二天,各报纸竟相报道这一桃色事件,使中尉如坐针毡。然而,帅克在军事法庭上矢口否认信是中尉写的,还抢过信一口吞下……法庭被弄得哭笑不得,只好把中尉调往先遣队了事。

徐仙翰藻

徐仙翰藻,原不题撰人。据书末跋文,当系元朝大德九年(1305)陈梦根编集。十四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诗词歌赋及各类散文二百余篇,或乃徐仙降笔,或为有关徐仙之传记赞颂,故总称为「徐仙翰藻」。所谓「徐仙」即南唐徐知証、徐知谔兄弟,乃吴丞相徐温之子,后封江王、饶王。自五代北宋至元明,民间多立庙崇奉此神。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敕封「灵济」神号,明成祖永乐中加封「洪恩灵济真君」。本书所辑诗文,大多为赞颂徐仙功德,记述其显灵应化事蹟,以及五代宋元各地民众崇奉徐仙,立庙祠祭之事。《四库提要》着录此书有元代刊本,至元乙未年(1295)福州教喻周壮翁为之序。其书与《正统道藏》本略有不同。

宝诰大全

宝诰:也叫诰章,在道教中,原指神仙传达的“圣意”,如道教的经典著作《真诰》,后衍伸为赞颂神仙的骈文,是道门的特定文体之一。宝诰的平仄韵律十分严谨,多以歌咏形式赞美叙述道教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文字隐晦、精炼。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宝诰首句,皆以“志心皈命礼”为开头,表示虔诚顶礼膜拜。宝诰最后多为诰封之神仙圣号。

小经理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沈阳东北新华书店1948年8月初版。列入“大众文艺小丛书”。作品描写了解放区供销合作社新旧人物矛盾和斗争的故事。三喜“从小就是个伶俐的孩子”,但是“因为家穷”,“没有念过书,不识字”,“长大了不甘心,逢人便好问个字”,“也认了好几百”。1942年减租减息后,他在与合作社旧经理、原来的高利贷者张太的斗争中,表现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群众推选他任合作社经理。当上经理后,三喜暗下决心刻苦学习,克服缺少文化的困难,掌握了合作社的业务知识,战胜了思想上还没有转变过来的掌柜王忠的捉弄和刁难,如磨洋工、装病等,办好这个小小村的合作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经理。小说以通俗、形象的语言,简短的篇幅,表现了合作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人。

宋朝事实

二十卷,宋李攸撰。李攸,字好德,江阳 (今四川泸州市)人。其生卒年月不详,曾官承议郎。其书原共有六十卷,前三十卷流行后,后三十卷因书中有涉及秦桧的内容,而未能公诸于世。今本二十卷是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并据赵希弁《读书志》所载门目加以编次的。其门目为“祖宗世次”一卷,“登极赦、纪元”一卷,“诏书、圣学、御制”一卷、“郊赦”二卷,“庙制”一卷,“道释”一卷,“玉牒、往”一卷,“官职、勋臣、配享”一卷,“宰执拜罢”一卷,“仪注”三卷,“科目、乐律、历象”一卷,“耕田、财用”一卷,“兵刑”一卷,“削平僭伪”一卷,“升降州县”二卷,“经略幽燕”一卷,共二十卷25门,属宋代会要体史书。其中记载的一些史实,如周世宗下三关,新、旧《五代史》只载益津、瓦桥二关,而是书则于此之外,并载淤口关;“登报赦”门载历朝登报南郊大赦诏令,还有太宗亲制赵普碑铭等,也为许多史书所缺。作者对是书用力颇勤,在所述人物、地名、时间、事迹下附有小注,其史料价值很大,常为研究者所征引;或纠谬、或补缺、或互为参订。修《四库全书》的纪昀等在奏上此书时说:“攸熟于掌故,经靖康兵燹之后,图籍散佚,独汲汲搜辑旧闻,使一代典章,粲然具备。”另外,书中有绍兴乾道间州县升降,淳熙绍熙间馆职员额,光、宁、理、宗四朝神御殿名等,为后人所附,也为十分有用的资料。此书原本已佚,赖《四库全书》辑录、编订而得原稿十之七八。1935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出版标点排印本。1955年中华书局据此重印。

比丘听施经

全称《佛说比丘听施经》。佛教经典。东晋昙无兰译。一卷。听施,比丘名。本经以旅人不识路为喻,教化听施比丘精进修道。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