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弗尔

费弗尔
  • 姓名:费弗尔
  • 全名:吕西安·保罗·维克多·费弗尔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南锡
  • 出生日期:1878年7月22日
  • 逝世日期:1956年9月11日
  • 民族族群:

吕西安·保罗·维克多·费弗尔(/ˈfɛvrə/FEV-rə,法语:[liesjɛ̃pɔlviktɔʁfɛvʁ];1878年7月22日-1956年9月11日),法国历史学家,最著名的成就是创立了历史学年鉴学派。他与阿纳托尔-德-蒙齐(AnatoledeMonzie)是《法国百科全书》的最初编辑。


吕西安-费弗尔出生并成长于法国东北部的南锡。他的父亲是一位语言学家,向费弗尔介绍了古文字和语言研究,这对费弗尔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20岁时,费弗尔前往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读。1899至1902年间,他主要学习历史和地理。大学毕业后,费弗尔在一所省立中学任教,并在那里撰写了关于西班牙腓力二世和弗朗什-康地的论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费弗尔被迫离开教职参军,并在部队服役四年。1919年,斯特拉斯堡省回归法国,费弗尔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职。在那里,费弗尔结识了马克-布洛赫(MarcBloch),后者与费弗尔有着相同的哲学和政治观点,两人因此走到了一起。


费弗尔在巴黎度过的时光对他世界观的重塑起到了巨大作用。流行的艺术、哲学和现代思维方式对费弗尔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他接受了20世纪的现代主义,以至于后来自称已经与旧世界和旧思维方式“格格不入”。


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费弗尔将历史事件与他所写的时代的地理、心理和文化相结合。对于费弗尔来说,历史不再仅仅是历史事实的堆砌。


1911年,费弗尔发表了关于腓力二世和弗朗什-康泰的第一篇论文,显示了这种方法的优势。在这部作品中,费弗尔试图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费弗尔通过将历史事件与当时的地理和环境相结合,重建了法国一个传统小省的村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通过描述弗朗什-康泰省的河流、盐矿、葡萄园和其他周边环境,费弗尔准确而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氛围和面貌。通过这种方式,费弗尔还揭示了当时法国政府对该省生活的负面影响。这种历史方法被称为“全史”(histoiretotale)或“宫廷史”(histoiretoutcourt)。后来,费弗尔的著作成为“年鉴学派”的典范,并成为一种新的历史思维方式。


费弗尔的另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涉及新教。Unequestionmalposée》发表于1929年的《历史评论》上,试图通过观察和量化人类行为来研究大众宗教。通过大量的研究,费弗尔从不同的修道院和礼拜堂收集资料,研究新潮哲学对宗教的影响,以及神职人员如何理解并向普通人传达他们的观点。通过这项工作,费弗尔开始涉足人种学领域,这是一个量化人类行为的研究领域。一些评论家认为,这项工作深受费弗尔本人对周围世界看法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费弗尔越来越怀疑神学。他拒绝把人看成是被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束缚。他认为,宗教和旧的思维方式在现代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危险的。“费弗尔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混乱中,旧思想拒绝消亡,仍然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他深信,改变宗教观点和态度就像试图影响任何政治或社会动荡的结果一样困难。他认为,人们需要接受教育,以避免旧思维方式带来的危险。


1929年,吕西安-费弗尔与他的同事兼好友马克-布洛赫一起创办了一份学术期刊《经济和社会历史年鉴》(俗称《年鉴》),他们独特的历史风格的名称即取自于此。该杂志沿用了费弗尔描述历史的方法。它的方针是教育世人旧世界思维的危险性,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和政治灾难。其目的是影响学术界“研究......现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过去”。这份期刊与当时其他任何学术刊物都不同。


《年鉴》在创刊初期受到了好评,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需求旺盛,1932年该杂志得以增加出版频率。然而,1938年,该刊物似乎走到了尽头,出版商停止了对它的支持。


1933年,费弗尔被任命为法兰西学院教席。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他都在积极发表作品,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他的工作(法国沦陷后,法国部分地区被德国占领)。


根据纳粹政权的规定,法国编辑部必须按照德国的种族政策清除犹太人;布洛赫主张不服从命令,而费布尔则热衷于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年鉴》。他认为值得做出让步,以维持杂志的生存和法国知识界的活力。布洛赫被迫同意,将《年鉴》交由费弗尔独自编辑,费弗尔随后将杂志更名为《社会历史》。布洛赫被迫以马克-福热尔(MarcFougères)的笔名为该杂志撰稿。


1944年6月,马克-布洛赫被处决,于是费弗尔将《年鉴》带入了战后时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培养了费尔南-布劳戴尔(FernandBraudel),并与他人共同创办了高等师范学院第六分院,即后来的社会科学高等学院(EHESS)。


1956年,费弗尔在法国圣阿穆尔去世,圣阿穆尔的吕西安-费弗尔学院和吕西安-费弗尔大道以他的名字命名。贝桑松和斯特拉斯堡的街道名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费弗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山窗余稿

山窗余稿

元代诗文别集。1卷。甘复撰。《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刘宪序(《四库全书》本及《豫章丛书》本均无此序)。本集共有文50篇,诗18首(《四库全书》本及《豫章丛书》本只15首)。卷末有明成化十九年赵琥跋。据序跋,可知本集是据甘复手写本刊刻。 甘复手写本原藏于同邑赵氏家中,赵琥得自祖父石蒲先生,由赵琥的友人张敬先建议,刊行于明成化年间。《四库全书总目》评《山窗余稿》说:“虽零篇断简,所剩无多,而诗格文笔一一高洁,疑复当日自择其最得意者手录此帙,篇篇率有可观,转胜于珠矶杂陈,务盈卷帙,徒供覆瓿者矣。”此论极为确当,所谓“余稿”,应当是删余之稿。本集主要版本,有影写明成化刊本(黄丕烈旧藏),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金侃抄本,《四库全书》本,《豫章丛书》本。

古今类传岁时部

古今类传岁时部

四卷。董谷士、董炳文撰。书前潘耒序,交待了该书的原委。董氏兄弟本欲编纂类书,分天、地、人、物四部,名以“古今类传”。其先,以岁时日次一编见示于世,为天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类传”未成,该编则独立成书,仍名“古今类传岁时部”。篇首为岁序总类,次以春、夏、秋、冬四时类。每于一时(季)、一月,又先为总类,后以每月三十日,各纂典故、诗文,略注所出。又以通用丽句附各篇末,则不出注。其书采摭虽称繁富,但因本旨是纂辑类书,故所采往往在于字句而忽视其意义,读者当识别之。《四库存目》所注为浙江巡抚采进本。

症因脉治

症因脉治

内科著作。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四卷。景明名昌遇,上海人。因病学医,始以儿科著称,后又精通内科。撰有《脉法领球》、《痘疹折衷》、《幼科折衷》、《大方折衷》等书。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论述各科疾病以症寻因,参以脉象,定其治法,故名。成书于崇祯十四年(1641)。秦氏认为“前贤著书,往往于外感内伤,有余不足,混叙一篇”,“每每以治虚之法,施之实症之人;内伤之方,用之外感之症”。为使读者临证不惑,明辨寒热虚实,故卷首提出医论六篇。然后各卷依次叙列诸证。每证首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继之分述各病的症、因、脉、治四项,并附方药加减运用。内容较为丰富,理、法、方、药具备,条理清晰,通俗易晓,切于实用,可供临床参考。有康熙四十五年(1706)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周易劄记

周易劄记

三卷,明逯中立著。其书是读书笔记一类,多采自他人之说,偶以己意论说。但去取较为精审,以义理为主,至“中孚”诸卦,又参用《易纬》卦气说及值六日七分说。书前为《启蒙集略》,次分上经为一卷,下经为一卷,《系辞》以下为一卷,都不载经文,只标卦名、篇名。《明史 ·艺文志》、《经义考》不著录。原与其奏议合为一书,《四库全书》始分别著录。是书系作者读《易》笔记,不录经文,只记卦名、篇名,分条札记。卷首有《启蒙集略》。第一卷为上经,第二卷为下经,第三卷为《系辞》以下诸传。为说主于义理。

普达王经

普达王经

一卷,失译。夫延国王礼沙门足,诸臣谏之,王命觅一切头卖之,惟人头不可卖,乃至丐者亦不肯受,因劝人生信心,遥请佛来国说法,佛并说其夙缘。

寂志果经

寂志果经

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相当于巴利文长部第二经沙门果经。为长阿含第二十七经沙门果经之异译。系佛陀应阿阇世王之请问,而详述沙门之日常生活及现生所受殊胜之果报;因而令阿阇世王忏悔弑父之罪且归依佛。由本经亦可知佛陀时代印度人之思想生活,以及当时印度六师外道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