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克维奇

- 姓名:显克维奇
- 全名:亨利克·显克维奇
- 性别:男
- 国籍:波兰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46年5月5日
- 逝世日期:1916年11月15日
- 民族族群:
亨利克·显克维奇(Henryk Sienkiewicz,1846年5月5日-1916年11月15日)又译显克微支。波兰小说家。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入华沙高等学校医学系学习,一年后转入他所喜爱的文学系学习。1871年沙俄政府将华沙高等学校改名为华沙帝国大学,显克维奇没有考完毕业考试便愤然离校。作为《波兰报》特派记者,1876—1878年他曾到美国游历,途经意大利、法国,返回波兰后,发表了不少大获成功的短篇小说,如《音乐迷扬科》、《灯塔看守人》、《胜利者巴尔泰克》等。1882—1887年为《言论报》撰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波兰的独立事业效力,组织援助波兰的战争罹难者。1882年至1900年,是显克维奇长篇小说创作高峰时期。于1883年开始,陆续在《言论报》上发表的《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这三部小说均以17世纪为背景,描写了波兰反抗哥萨克人、鞑靼人、瑞典人和土耳其人的斗争,突出波兰人民的英勇精神,风格活泼,具有史诗般的明晰与简朴。《你往何处去》是显克维奇的一部力作,它真实反映了公元1世纪罗马暴君尼禄统治、迫害基督教徒的情况,多层次地展示了早期基督教徒的活动及其高尚品德,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作者对仁爱和人道的理想,小说所描写的一个罗马青年将领和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少女的痛苦曲折的爱情故事,情节缠绵悱恻,给人以美的享受。该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为作者带来了国际声誉。《十字军骑士》是另一部波兰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 作品再现了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波兰与立陶宛联合起来反抗日耳曼条顿骑士团侵略的斗争及波兰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格隆瓦尔德战役, 热情讴歌了古代波兰人民的英勇抗敌的斗争精神,同时借古喻今,借以揭露普鲁士对波兰民族的压迫,书中洋溢着爱国激情。上述五部历史小说已成为波兰家喻户晓、人人必读的古典名著。他还写过《毫无准则》、《波瓦涅茨基一家》、《在沙漠和在丛林中》、《旋涡》等长篇小说。显克维奇是波兰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在波兰有“语言大师”之称。1905年由于他在小说创作方面的突出功绩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猜你喜欢的书
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著。主要观点是在原始民族心理和精神病患者心理之间存在某种本质的共同点。因此,可以依据精神病院取得精神分析资料来说明民族学事实。对外婚制、回避习俗、禁忌、魔法、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试图作出精神分析的说明。以“羞耻冲动”论来解释禁忌,认为违犯禁忌是人们对有某种不容许的愿望的事物和行为。把魔法和宗教的相互关系同儿童情欲发展阶段加以类比,认为万物有灵论相当于“自恋”阶段,而宗教相当于“爱对象”阶段。认为,精神分析是射向图腾崇拜这种黑暗的唯一光茫。动物是父亲的第2形象。父亲对小孩说来既是对母亲情欲的对手,又是仿效的榜样。这种双重性移植于动物,因而动物不仅是畏惧的对象,而且是崇拜的对象。所以,图腾动物在原始民族中是父亲形象的替代者。同时,在吸收阿特金森“大家庭”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古代杀父假说。为了消除敌视父亲和相互嫉妒的口实,还禁止同本族女性发生婚姻性交联系,外婚制因而确立。被杀父亲的形象由图腾动物所取代,所以也不能杀害图腾。结尾,提出了杀父之事并不存在,不过是一种愿望的假说。本书所展示的一幅史前时期杀父的暗淡情景,像某种线索始终贯穿在他及其追随者有关文化问题的一切论述之中。然而,这种理论未免牵强附会,难以令人置信。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撰人不详。书中提及「唐光化三年(900)」。当出于唐末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此书内容分三部分。首先列举三魂七魄图。并述「炼阳魂而制阴魄」之法。其法以诵咒为主。其次为守尸鬼图,并述唐末兄弟二人服丹药除尸鬼成仙故事。又其次列举三尸图、九虫图,并述三尸九虫之名称、害人症状及除治方法。据称此图及去虫法乃孙真人(孙思邈)所传。书末又抄录去三尸九虫方法十余种。如老君去尸虫方、苏仙内传去三尸虫方、守庚申日法、太上真人口诀、赵先生除三尸九虫法、蒋先生除三尸法等。大多以眼药为主,兼行符咒。
樵史通俗演义
清代白话长篇讲史小说,八卷四十回。原题“江左樵子编辑”, “钱江拗生批点”,今人考得作者为江左松江府青浦县人陆应旸,字伯生,明末清初人。本书约在顺治八年(1651)稍后写定,刊刻,今存顺治年间刊本,在乾隆年间曾被禁毁,故传本极少。书叙明末天启、崇祯及弘光朝二十五年间的时事。天启皇帝十六岁即位,大婚未成,竟先私通乳母客氏。客氏三十余岁,美丽娇妍,天启封她为奉圣夫人,凭她任意出入禁宫。朝臣晓知此事者,无一人不惊骇。司礼监太监魏忠贤勾结客氏,借结拜兄妹之名,狼狈为奸,侮弄幼主于股掌之上,把持朝政,窃得国柄,纳贿鬻爵,横行天下。
元宫十四朝演义
元宫十四朝演义,4册80回,民国十九年(1930)上海新华书局出版。许慕羲著。2000年前后,又称《元朝宫廷艳史》、《元朝宫廷秘史》。叙述从帖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起,经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至顺帝于公元1368年退出大都,共163年间的元代历史。本书以史实为依托,博采野史轶闻,记录了上下十四位帝王的宫廷生活内幕,包含了元朝亡辽、灭金、平宋的一系列军事斗争及逼君弑后、戮宗弄权等一系列宫闱权力斗争内幕,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
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1卷,唐一行记。编号零九八一。
顿悟入道要门论
一卷。唐代大珠慧海撰。此书主要阐述顿悟入道的要旨。本书与后世语录不同,是慧海亲自执笔的论书。相传慧海在江西马祖道一门下,历经六年修行而大悟。本书即依其本身体验而简述顿悟入道要旨。全书笔法平易,首以“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惟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进而解释“顿悟”,谓“顿”即顿除妄念,“悟”即悟无所得。次谓为臻此境,须以心为根本,故修根本为大事,而修根本之法在于禅定。其次,再广述顿悟要门之宗旨。本书所引用的经典,以《维摩经》为最多,其次为《金刚经》。此外,《涅槃经》、《华严经》、《法华经》、《起信论》亦曾广被引用。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