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

- 姓名:韦伯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埃尔福特
- 出生日期:1864年4月21日
- 逝世日期:1920年6月14日
- 民族族群:
马克斯·韦伯,全名马克西米利安·卡尔·埃米尔·韦伯(德语:Maximilian Karl Emil "Max" 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德国社会学家。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福特。早年就读于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 1889年获博士学位。自 1892年开始,先后任教于柏林大学、弗来堡大学、海德堡大学。1899年因健康原因离职休养, 此后直到1918年才重返大学讲坛。先后任教于维也纳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他于1903年与桑巴特、亚飞共同创办了 《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 该杂志直到30年代被纳粹封闭时为止, 是德国最有影响的社会科学期刊之一。他还于1910年与滕尼斯、齐美尔等人联合发起成立了德国社会学会。主要著作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905)、《经济与社会》(1921~1922)、《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1920)、《都市社会学研究》(1920)、《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国家社会学》 (1956)。
在20世纪,很少学者能像韦伯那样对社会科学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他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几乎所有的社会学流派都从他这里吸取学术营养。韦伯全部学术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考察不同文明中主要价值观念体系与人们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界定和解释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特征。他以“理解社会学”定义自己的研究内容。他的出发点是: 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因此社会学对社会行为的研究就不应只停留在描述行为的外部的量的特征上,而要进一步对社会行为进行释义的理解,以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和产生的影响。在解释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价值中立”,追求客观性;还应善于运用“理想类型”,以确保比较研究的成功。上述方法论原则对社会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韦伯最著名最有争议的著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他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社会学理论假设: 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支持该项事业的无形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必然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渊源。他认为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就是因为儒教缺乏新教式的进取精神。 韦伯对权威、社会行动的分类方法,对社会分层模式的界定,对现代科层制的描述,也都已成为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猜你喜欢的书
西方子明堂灸经
针灸著作。旧题西方子(姓名不详)撰。八卷。系参照《铜人经》、《千金方·明堂三人图》、《外台秘要》诸书编辑而成。约成书于北宋年间。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以图为题,分别载列正人头面、胸膺、腹肚、手足图,伏人头、手足图,侧人头颈、胁、手、足图等。详叙经脉走行、腧穴分布,并说明取穴法、灸法、禁忌以及主治病证。共载腧穴三百五十二个。腧穴收载较全,论述条分缕析,简明扼要。且腧穴名下多有注解,佐以图示,是一部较早灸法专书。因王焘曾力言误针之害,故《四库提要》曰:“此书言灸不言针,盖犹焘意也。”收载资料颇多,保存了部分已佚古籍内容。有元熊氏卫生堂刻本,光绪十年(1884)钱塘丁氏据山西平阳府本校刊本附校勘记一卷。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简称《皇经》或《玉皇经》。道教持诵经典。三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据近人考证,该经很可能出于宋代。元邱长春已有“五品皇经”之语。又有隋唐道士所作者说。该经属持诵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其体例,据陈樱宁《皇经》一文说:“大致模仿释典,在隋代佛教中有一部《佛本行集经》,这大概就是《玉皇经》所以叫《本行集经》的由来。”全书分为三卷五章,即“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第二”、“洞玄灵宝玉皇功德品第三”、“天真护持品第四”、“洞玄灵宝报应神验品第五”等五个章节。经卷前有托名天枢上相张良序,经后有张良奏陈表文。前序云:“《玉皇本行经》者,至真真体,上圣圣机,寓真一之妙,于记述之余,示解脱之门;于赞扬之际,辞意互摄,理事交参,味之者神洽太和,诵之者心离诸漏。神功妙用,广博难量,冲义灵机,包罗无外。”又言持诵此经,要笃诚察悟,明其密奥。“苟或诵持万遍,譊譊不究真一之旨,六根泛泛不投解脱之机,是皆未可以仰酬天尊说经之劳,不知玉帝护经之绩。若口诵心存,如处玉光之内,神交意晤,如游宝苑之中。谛观分身合身之神通,静想应化应物之妙用,则湛然无累,卓尔有凭,则平步天空,列名圣籍”。正文主要内容叙述玉皇的来历和正告读经的善男信女们要重视这一神圣的经典。如在明其功用时说:若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闻是经者,亡衰之相,永得灭除,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能闻是经者,即得人夭长寿之乐身,或灭度及得脱壳尸解之道;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经者,则安处天宫,争战之苦各得休息;诸地狱道一切众生能闻是经者,则离地狱苦,得净土乐等。在叙述玉皇至高的法力时说:玉皇至尊至贵,法力无边,能使日月潜形,五岳移位,“上圣奉之以致神,高尊掌之以致真,五岳从之以得灵,天子得之以治国”。另外,第二章中还有不少的符和咒。最后提出了一些持诵灵验的事例。该经收录在《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道藏》本即是最早的传本,《道藏辑要》箕集亦收《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三卷。此外,还有一些明代以来后人伪托的乩注本,流传于民间。
秦梦记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作于太和初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二卷引有此文,但文字稍异。《唐人说荟》、 《唐代丛书》、鲁迅《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唐人小说》均收有此篇。《秦梦记》是现存沈亚之传奇中的最有特色的一篇。他使用第一人称手法,自叙梦入秦国,先以雄辩之才而受到秦穆公的赏识,后又率兵出征,连下河西五城。凯旋后,穆公嘉奖其功,把寡居的公主弄玉嫁给了他。婚后,夫妻恩爱,享尽荣华。不久弄玉死,沈亚之哀伤不已,作挽歌、 墓志铭以寄哀思。后辞公还家,临行前作别辞二篇。穆公送行,一直到函谷关。
沧浪集
诗别集。三卷,包括《诗话》一卷。宋严羽撰。严集初刊于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前有黄公绍序,但此本已佚,宋代目录诸书中亦未见记载。现存严集最早刻本为元刊本,已残,缺二页,后明刻多由此出,亦缺此二页。元刊本作《沧浪严先生吟卷》三卷,前题“樵川陈士元旸谷编次,进士黄清老子肃校正”。明武宗正德(1506—1521)间有三个刻本传世:一为淮阳胡岳(仲器)刻本;一为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李坚刊本;一为正德十五年尹忠嗣刊本,前有都穆写于正德十五年之序,此本名为《沧浪先生吟卷》二卷,刊于昆山。另有明神宗万历(1573—1620)末闽刊本,为何若士重编,前有徐��序。集名《沧浪集》,作四卷。万历四十三年(1615),潘是仁编《宋人三十七家集》,收《严沧浪诗集》六卷。清代有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朱霞双笏山房刊《樵川二家诗》本(另一家为元黄镇成)、德宗光绪七年(1881)徐氏重刻《樵川二家诗》本,收入邵武《徐氏丛书》之中。另有民国五年(1916)年乌程张氏所刊《适园丛书》本。
青蛙骑手
儿童歌剧。作者老舍。载《老舍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剧作通过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表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理想,揭露剥削者压迫者的丑恶灵魂。剧中主角青蛙骑手是一个貌丑艺高、心灵美好的男子,他向群众宣传“没有贫富,官不欺民,藏汉一家”的思想,遭到头人迫害。一次他脱去蛙皮变成一个英俊骑手参加赛马大会,并夺得了第一名。可头人却抢走了他的蛙皮,想置他于死地,幸亏妻子三姐以血相救,挽回了他的生命。获得新生的青蛙骑手继续与头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全剧唱词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洋溢着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情调,很富儿童味。
唐高僧传选译
《唐高僧传》,又称《续高僧传》或《高僧传二集》。其称《续高僧传》者,盖因在此之前,已有一系统之僧传——梁慧皎之《梁高僧传》,而慧皎之《梁高僧传》史上常径称《高僧传》;加之此传在体例等方面乃续《梁高僧传》而作,因此有《续高僧传》之称。此外,因此传成书于唐代,系唐代僧人道宣所撰,故佛教史上又多以《唐高僧传》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