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二程外书
《作者:朱熹》南宋理学家朱熹编纂的程顥、程颐讲学语录。12卷。 成书于乾道癸巳 (1173年) 元月。《二程遗书》 皆门人当时记录,而于二程之语则有所遗漏,朱熹于是取诸人集录参照删削,得此12篇。凡采朱光庭、罗从彦等7家所录,又胡安国、游酢家本及建阳大全集印本3家,又传闻杂记,共152条,以补《遗书》所未备,均以 “拾遗”标目。自谓取材较杂,真伪相间,不如《遗书》之精审,故称为《外书》。此书虽“记录未精,语意不圆”,但“其言足以警切学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92) 。认为 “穷理、尽性、至命,一事也,才穷理便尽性,尽性便尽命”(《二程外书》卷11)。主张“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为学本” (同书卷1) 。是研究二程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收录。另有《河南程氏全书》,《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洪氏唐石经馆丛书》、《四部备要》收录《河南程氏外书》。
-
上蔡语录
《作者:曾恬》南宋曾恬、胡安国所记录谢良佐的言行录,后经朱熹删定,于绍兴29年(1139)成书,共3卷。《四库全书》列入子部儒家类。有浙江巡捕采进本。黄宗羲所编《宋元学案·上蔡学案》,对《语录》作了精细摘录。此书详尽地记述了谢良佐关于伦理道德学说的许多基本观点。认为天理是天“当然而为之”,是“自然的道理,无毫发杜撰”,“天者理而已矣”。又说“天理也,人之理也。循理而与天为一。与天为一,我非我也,理也;理非理也,天也”。朱熹初得曾恬所录谢氏语一篇,为 括苍吴任写本,又得胡安国写本二篇、书四篇,两相参 校,刊去“失本旨”与“诋程氏”者,厘为三篇。后于乾道 戊子(1168年)重为编次,增补谢氏与胡安国手简数 条,定为今本。
-
春秋三传辨疑
《作者:程端学》《春秋》学著作。元程端学撰。二十卷。程端学,字时叔,至治进士,官至太常博士。通《春秋》。此书外,另有《春秋本义》、《春秋或问》。是书以攻驳“三传”为主。凡端学以为可疑者,皆摘录经文传文而疏辨于下。大抵先存一必欲废传之心,而百计以求其瑕颣。求之不得,则以“不可信”一语否定。盖不信“三传”之说,创始于啖助、赵匡。其后析为三派:孙复《尊王发微》以下,弃传而不驳传者;刘敞《春秋权衡》以下,驳三传之义例者;叶梦得《春秋谳》以下,驳三传之典故者。至于端学,乃兼三派而用之,并以《左传》为伪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斥其为“妄构虚辟,深诬先哲”。然此书于研求书法,纠正是非,亦千虑不无一得,固不可概屏其说。有《四库全书》本。
-
太极图说
《作者:周敦颐》古代哲学著作。北宋周敦颐著。用图式表达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生长的理解和认识,即:无形无象的“无极”为原始、绝对的实体“太极”,由太极而化生出有象有形的二气五行和天地万物。南宋朱熹曾对该书进行注解和整理。明代编入《周濂溪集》,清代编入《周子全书》。亦称《太极图·易说》。全文250余字,有图有说。现流传下来的太极图式有三种,一是朱熹的《太极图说章句》本,一是《宋元学案》本,一是朱震所见太极图原图。太极图是根据宋初道士陈抟的《无极图》(一说《先天图》)改造而成的。陈抟的原图讲道教的修炼方法,周敦颐把它改变成论述宇宙本体化生万物过程的图式。通行本《太极图说》首句“无极而太极”,在宋代史馆所保存的《国史·周敦颐传》中原作“自无极而为太极”
-
鬻子
《作者:鬻熊》后人所辑楚开国人物鬻熊与周王对答的言谈记录。《汉书·艺文志》列入道家,原注云:“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今本《鬻子》为唐逄行珪所献,内附《补鬻子》7则,出自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下》,记载了鬻熊与周统治者“坐策国事”时的一些政治、哲学观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鬻子》有二十二篇,到南朝庾仲容和唐朝马总《意林》所著录的仅存六篇。现存今本《鬻子》为十四篇,是唐代逢行珪所注,内容“篇或错乱,文多遗阙”。每篇只有短短一章,寥寥数语,缺漏不全。每篇所标篇名,多生涩费解,所标篇次,也大都前后紊乱,因此引起了后世学者的怀疑。明朝学者宋濂在《四部正讹》一书中指出:“今本《鬻子》,其文质,其义宏,实为古书无疑,”
猜你喜欢的书
情趣人生
本书着重在生活的趣味与情感方面,对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作出系统的梳理。梁启超曾言“因情立趣”,在吸纳西方现代美学情感独立、审美自律等核心理念的同时,又传承了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人生为中心、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体验方法;这样就把梁启超的情感教育、趣味教育、美育思想通过“趣味”统一在了一起。并且,对于趣味与情感在梁启超美学思想体系中的关系与地位这一在学界争论不断的问题,也有了清晰的梳理与回答。正如梁启超所言“情感是趣味的条件”“是趣味的构成”,也是“趣味的实质”。而本书也是秉持梁启超先生的这一理念,结合其论著和生活点滴,引出本书的中心思想,即趣味教育的根本是情感教育,而情感也正是人之趣味得以生成的关键因素。
号声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复旦书店1928年12月15日初版。收《序》1篇,《车中》、《鬼影》、《“司令”》、《买木柴之一日》、《海浴之后》、《读“易”》、《沉船》、《号声》、《纳尔逊之一课》等短篇小说9篇。首篇《车中》描写3个知识分子,带着各自的忧郁、苦闷和彷徨的心境,在乘车途中“热心辩论着”“改造国家社会的问题”。意外的撞车事故,打破了他们的梦幻,3个人更深地陷入了烦闷、不幸和失望之中。《沉船》中的刘二曾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会一点小手艺,由于天灾人祸,无法维持一家人的起码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带着妻儿去“闯”关东。一家人乘上日本小火轮,半途遇上了风浪,由于轮船超载,刘二曾一家随同400多难民一起“沉船”丧生。作者曾经谈到“我写那些文字期间,自己的心绪沉郁苦闷也为前此所未有”,因此“与民国十年左右的空想的作品相比虽然是感伤,我却已经切实地尝试到人间的苦味了”(《号声·自序二》)。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又名《玄门大论》或《道门大论》。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之际。据《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原书有二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一卷,收入太平部。残本内容系阐释道教十二部经典之名义,分为二十小节。前六节总释十二部名义要旨,第七至十八节分释十二部之义,最后两节复述道教三乘(三洞)真经各有十二部之义。全书行文体例类似南朝宋文明《通门论》,皆引经据典,条分缕析,逐字逐句详为阐释。其说对后世颇有影响。《三洞珠囊》、《云笈七签》等书均大段摘引本书。唐道士孟安排亦节取本书要旨而撰《道教义枢》十卷。
鬼神传终须报
清代小说。丹柱堂刊本。短篇小说集。四卷十八回。一名《阴阳显报鬼神全传》。有广州富经堂藏版。共为十二个故事,每回故事数不等,皆独立成篇。全书中心主题不脱因果报应和人间鬼事。
破莺燕蜂蝶庄周梦
元杂剧剧本。又作《老庄周一枕胡蝶梦》。简名《庄周梦》。史樟(史九敬先)撰。末本。剧演大罗神仙在天庭因失笑得罪,被贬下界转生为庄周。蓬壶仙奉玉帝敕命,领风花雪月幻化4妓以迷之,待太白金星前来点化。庄周不悟,遂被4妓推下涧去,使其迷路。遇道士点化,亦不悟。太白金星再化为李府尹,使莺燕蜂蝶4女以作诗点拨,庄周依然迷恋花酒。太白金星再差桃柳竹石4女为之炼丹,最后由三曹官将4女捉回,庄周方才证果还元。事属无稽,因《庄子·齐物论》言庄周梦蝶事,而铺排成此剧。此剧正末在剧中凡4扮,依次为太白金星、道士、李府尹、三曹官,有异于杂剧常格。剧中曲文典雅,俊语满目,往往将时人散曲直接嵌入或稍加改换而采用。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大意菩萨问修菩萨行者,于五欲境,作何方便取而不着,虽复常行,无所障碍?佛答以于诸佛所深种善根,名为善巧方便,即得诸佛共所建立。所谓行少分施,起增上心,回向一切。一香一华,一灯一衣,乃至园林饮食,皆为众生普发大愿。又于所见一切境界,皆为众生普发大愿。略与华严净行品同。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傅子[四库本]](/d/file/books/bfaa652c11043075421e408b7e1b9ca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