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
-
医学刍言
《作者:王泰林》又名《中医临证指要》。综合类著作。清王旭高原撰。不分卷。旭高有 《王旭高医书六种》 已著录。本书成后世无刊本,其抄本经北京中医学院诊断教研室整理,题日 《中医临证指要》刊行。全书厘为三十三章。首章辨证概述,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之病理;二至四章论六淫、七情、劳倦、饮食、色欲治法; 五至三十三章论述临证常见之内科杂症及妇产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常法。此为王氏课徒之入门书,故以“约”“要”为宗旨,所论多引述前贤临证经验,采撷历代名医之精华。所论虽属常见病证治,但亦有独到见解。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简明扼要,文浅意明,利于初学者研习。有一九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br/><br />
-
医医偶录
《作者:陈修园》综合类著作。清陈念祖撰。二卷。念祖有《长沙方歌括》已著录。作者认为一切应验方术,惟偶然得之者为妙,故于生平所得中,取证治有效者编撰成帙,俾读者稍知医理,不致为庸医所误。成书于嘉庆八年(1803)。约四万余言。卷一首论运气、四诊、舌诊及表里虚实寒热辨;次叙虚劳、疫痢等内科杂病、时症、妇、儿等科三十余种常见疾病证治,并分列方药,以备采用。卷二将五脏六腑分为十一部,分别论功能、经脉、表里归属、病理变化、证治等,后列方药数十种,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如肝脏和脾脏证治,首先说明其“无表症,皆属于里”,一语中的,概括性强,又便于掌握。末附平人延年要诀六则,即存心、敦本、仁民、爱物、寡欲、惜福。书中所选均为历验有效之成方,证治亦为常见病与多发病,论述清晰晓畅,文字精练,为简便易学之医学入门书。有同治十三年(1874)蜀州蓬莱友善堂刊本,《珍本医书集成》本。吴去疾《陈修园医医偶录质疑》(《神州国医学报》1936.6.10),可供参考。
-
止园医话
《作者:罗止园》医话,三卷,罗止园著。卷一生理学合参:介绍了中西医对人体生理的阐述,包括脑、血液、皮肤、消化器、循环器、呼吸器、排泄器、神经系、五官器等方面。西医部分详细讲解了各个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如大脑主知觉、小脑主运动等;中医部分则论述了五脏六腑、营卫、腠理、筋骨、脑髓、经络等概念和生理功能。 卷二病理学合参:依据发热、咳嗽等症状、证候,探讨中西医之病理。内容涵盖了热、痛、血、呕吐、谵语、泻、肿胀、汗、头痛、喘、厥逆、心悸、呃逆、口干、二便不禁、炎症等多种病理表现,对每种病理的病因、症状特点、分类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卷三病症论治:收录了伤寒、温病等外感热病六篇,血崩、胃溃疡、胁痛、肿胀等内伤杂证十篇,并载验案四十则。详细记录了各种病症的诊断、治疗过程和用药方法,每个医案均详析其病证及治疗特点,后胪列方药若干条,辨证精当,审脉确切。
猜你喜欢的书
反与正·婚礼集·夏
加缪最重要的随笔代表作。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康熙永定县志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增补 ,十卷,卷一(缺) ,卷二 封 域 志 ,卷三 营 建 志 ,卷四 学 校 志 ,卷五 赋 役 志 ,卷六 秩 官 志 ,卷七 选 举 志 ,卷八 人 文 志 ,卷九 兵 制 志 ,卷十 续 增 。
重订灵兰要览
综合类医书。王肯堂撰。本书选载王氏有关各科病症主治四十三篇医论,皆系其平素读书心得,随笔记录之得意力作。其论说诸证,发明病机,辨白证治,或宗溯经旨,阐微析奥,或斟酌各家,剖判得失,并记述己验,以为临证指归。书中征引晋唐宋元以来医家名言二十余家。据书首殷仲春序及卷中“己卯秋(明万历七年)始晤缪仲淳于白下”等记述,其成书约在明万历中(1602--1613)。书成未刊,清顾金寿谓其于道光庚辰道光纪年始于辛巳,似为嘉庆庚辰之讹,即1820年,从王九峰处录得副本,再加评订,题名《重订灵兰要览》刊刻。然流传颇鲜,迨1923年裘吉生辑刊《三三医书》,始得广传。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撮脚
十二时照显变化论
神后属子,其数九,其味咸,在女虚危三宿之位。
子加日,乘天后乃小女。
子加小吉,见土为老妇。子乘六合为小妇一云匪妇。
丑加子加日辰为公婆。子作太阴为婢妾。子作太常为妯娌。酉加子上为孀妇。
留东外史
章回小说。近代向恺然著。十集一百六十章。叙湖南湘潭人周撰,幼失怙恃,为叔父收养。早年骗得同学杨某推荐信,成为官费留日学生。回国后,任岳州镇守府副官。由于不务正业,被镇守使免职。周设计再次以官费留日,结识一伙歹徒无赖,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后投靠袁世凯,充当特务。同乡会憎恶其行径,议决并报湖南留日学生监督处,取消其公费,勒令回国。周回国后作恶多端,被程潜以间谍罪枪决。作品意在“与恶党宣战”,在同类题材中,实属罕见。为鸳鸯蝴蝶派社会小说代表作之一,与李涵秋之《广陵潮》同负盛名。有民国五年(1916)上海民权出版部初版铅印本,至民国十三年,已印至第四版。近有1988年岳麓书社排印本。
蠲戏斋诗编年集
诗集,三卷,近代马一浮著。马一浮,浙江绍兴人。名浮,幼名福田, 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曾任中央文 史馆副馆长,浙江文史馆馆长,晚年为浙江大学教授。著有 《泰和会语》、《宜山会语》、《避寇集》、《复性书院讲录》、《尔 雅台答问》、《老子道德经注》等。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