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元杂剧剧本《救孝子》   

    《救孝子》也叫《不认尸》,全名《救孝子贤母不认尸》。主要写金代杨兴祖、杨谢祖的母亲李氏的贤慧品质。杨母夫主死去二十多年,留下两个孩子,大儿子杨兴祖二十五岁,教其习武;小儿子杨谢祖二十岁,教其习文。长子儿媳名唤王春香。一家人住在西军庄上,平时务农妨织,好不辛苦。尤其是杨母,夫主死后,家业消乏,养子持家,整受了二十年穷孤寡,总算把儿子抓养大,教他们学成文武艺,“一心待贷与帝王家”。眼下一家人贫居陋巷,茅檐草舍,浇菜看瓜,种麦栽麻,穷而有志。她经常用伊尹在莘野扶耙、傅说在岩墙下拿锹锸,后

  • 元杂剧剧本《伍员吹箫》   

    《伍员吹箫》全名《说鱄诸伍员吹箫》,主要写春秋时楚国三保大将军樊城太守伍员,父兄被奸臣费无忌和昏君楚平公杀害后,避祸借兵,经历曲折,最后终于领吴兵十万破楚,生擒费无忌,亲鞭平王尸,并报答在他避祸中给予饮食帮助的浣沙女之母和闾丘亮之子。颂扬伍子胥一饭不忘、片言必报的品德。伍员因临潼斗宝会而闻名于世。秦穆公曾在临潼设一会名曰斗宝,驱十七国诸候都来赴会,伍员在会上文欺百里奚,武胜秦姬辇,拳打蒯瞆,脚踢卞庄。秦穆公赐他白金宝剑,称为盟府。他戏举千斤之鼎,手劫秦王,亲送关外,保十七国公子无事回还,楚平公加他为三太保

  • 元杂剧剧本《度柳翠》   

    《度柳翠》也叫《临歧柳》,全名《月明和尚度柳翠》或《月明三度临歧柳》,写杭州妓女柳翠,经月明和尚多次引度,终归佛道的故事。观音菩萨净瓶中的杨柳,枝叶上偶汙微尘,被罚往下界人间,在杭州的抱鉴营街积妓墙下化作风尘妓女,名为柳翠。三十年后柳翠父亲十周年,其母要请十众僧做好事,蒿亭山显孝寺只有九僧,便把香积厨下烧火的月明和尚拉来凑数。这月明和尚,便是观音派到人间点化填满宿债返本还元,同登佛会的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这月明和尚念经来迟,被雨水滑倒,柳翠把他扶起。月明和尚要柳翠跟她出家,柳翠说自己年轻,不愿出家。他告

  • 元杂剧剧本《三夺槊》   

    《三夺槊》全名《尉迟恭三夺槊》,主要写尉迟恭被建成、元吉所陷,比武中打死元吉的故事。此剧关目极简,宾白不全,根据曲文来看,戏剧中冲突的背景是李渊做皇帝后其子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因为李世民有勇将尉迟恭,使建成争夺王位继承权遇到了极大障碍。为了清除这一障碍,建成和元吉设计陷害尉迟恭,在李渊面前诬奏尉迟恭为反臣,李渊不分青红皂白,下令“拿下”。李渊的这一轻率作法,引起臣僚不满,大臣刘文静埋怨李渊当了皇帝,掌了江山,忘记了这些开国重臣“忘生舍死”、l

  • 元杂剧剧本《气英布》   

    《气英布》全名《汉高祖濯足气英布》,主要写英布背楚归汉的经过。英布少时遇一相士,说他当刑而王;年至二十,犯法遭黥(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的刑罚),人称其为黥布。秦始皇末,他曾送数千囚徒到骊山做工,因雨误期,法当斩首,他解其缚,令其亡,那数千囚徒因见他英勇仗义,便推他为主,举旗造反,后遇项羽军于巨鹿之下,以兵属之,共击秦军,斩王离、掳赵歇、降章邯,皆他之力,项王封他为当阳君之职,授以精兵四十万众,屯扎九江。楚将龙且(jū居)对他心怀嫉妒,屡屡在项王跟前谮他有反叛之意。项王虽说未信,但却怀疑于他,多次差使命窥探动

  • 元杂剧剧本《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全名《鲁大夫秋胡戏妻》,主要颂扬古代劳动妇女的婚姻道德观,批判男子在男女关系上的不严肃态度。剧中的主人公是破落财主罗大户的女儿梅英。她自小受的是封建的传统教育,读过毛诗,深知道德人伦。在婚姻问题上,她有自己的主见,不嫌贫爱富,而着重于男方的人品才学。象她这样的女子,本来完全可以嫁一个财主人家的儿子。可是她现在嫁给的丈夫秋胡,却是寡妇刘氏的儿子,家庭穷苦艰难,秋胡本人无钱无名。可是梅英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桩婚事。婚后三天,媒婆劝他改嫁财主,她拒绝了。她的理由有三,一是贫富易位,屡见不鲜,amp

  • 元杂剧剧本《曲江池》   

    《曲江池》全名《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此剧取材于唐代白行简的传奇《李娃传》。主要写妓女李亚仙和洛阳府尹郑公弼之子郑元和的爱情故事。李亚仙是教坊乐籍。三月三日清明节这天,她受结义妹子刘桃花和妹夫赵牛筋之请,到曲江池饮酒赏春。早晨一场雨过后,郊外晴光一片,春风软,山色青,万卉争妍。王孙蹴踘,仕女秋千,“画屧踏残红杏雨,绛裙拂散绿杨烟”。刘亚仙“逐朝席上,每日尊前”,现在乍到郊外,春景迷人,恨不得让这好花休谢,明月常园。她对妹子刘桃花与没出息的无赖汉赵牛筋作伴很不满

  • 元杂剧剧本《紫云庭》   

    《紫云庭》全名《诸宫调风月紫云庭》,主要写诸宫调女艺人韩楚兰和完颜灵春分离聚合的故事。剧本科白简略,剧情不易稽考,只能揣测大略。楔子写的是韩楚兰和完颜灵春相敬相爱,只是因为楚兰的虔婆“劣”,灵春的父亲“狠”,使他们不能长期相处。第一折写虔婆以楚兰为赚钱工具,而不容许她对灵春有爱情。第二折写楚兰来至灵春家“大院深宅内”演唱诸宫调,结果被做官的灵春父亲把他俩冲散,“恰便是雕鹗分开莺燕期,虎狼冲散凤鸾栖”。灵春那l

  • 元杂剧剧本《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全名《临江驿潇湘秋夜雨》。剧本写的是:谏议大夫张天觉反对高俅、杨戬、童贯、蔡京四大奸臣,被皇帝贬往江州歇马。张天觉和女儿翠鸾在淮河中流遭遇风浪而失散。翠鸾为排岸司所救,被打渔的崔文远收为义女。崔文远还力主翠鸾与要去应考的侄儿崔甸士成了亲。崔甸士虽然指天设誓,不负翠鸾,但考中状元后,却娶贪赃爱钱的主考官女儿为妻。三年之后,翠鸾打听到崔甸士做秦川县令,奉崔老之言去找崔甸士。崔甸士为讨好后妻,先诬称翠鸾是他家买的奴婢,偷了银壶台盏后逃走;接着命祗从把翠鸾拿翻、洗剥、毒打;最后叫左右给翠鸾脸上刺am

  • 元杂剧剧本《酷寒亭》   

    《酷寒亭》全名《郑孔目风雪酷寒亭》,又名《萧县君风雪酷寒亭》。主要写烟花妓女萧娥逼得郑州府把笔司吏郑嵩妻亡家破、最后被郑孔目所杀的故事。郑孔目平日颇有正直之心。护桥龙宋彬因为路见不平,致伤人命,罪当至死;郑孔目为他在郑州府尹李公弼前说情,宋彬得以不死,受杖六十,被刺配沙门岛。宋彬对他感激不尽,并和他结为兄弟。可是郑孔目却贪恋刚做良人不久的妓女萧娥。家有浑家萧县君,儿女僧住赛娘,不去照看,住在他箫大姐家不回去,以至于和平生贪花恋酒的祗候高成发生口角。萧县君多次央人唤他不回,便又央祗候赵用领着一对儿女去萧行首

  • 元杂剧剧本《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情节梗概是这样的:晋国大将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常有害赵盾之心。他先遣勇士钽麑执刀越墙刺杀赵盾,钽麑触树而死;又训练西戎国进贡的神獒在朝廷上追咬赵盾,提弥明金瓜劈犬,曾受赵盾一饭之恩的灵辄救了赵盾。屠岸贾诡称赵盾为不忠不孝的欺君之人,将其满门三百口良贱诛尽杀绝,逼死晋国驸马都尉、赵盾之子赵朔。赵朔死前,给公主腹中婴儿取名赵氏孤儿,叮咛公主养子成人,为赵门雪冤报仇。公主被囚府中,生子赵氏孤儿,委托门下草泽医生程婴装入药箱救出。为使保护婴儿的程婴无后

  • 元杂剧剧本《风光好》   

    《风光好》全名《陶学士醉写风光好》,“学士”一作“秀实”。写宋初翰林院学士陶谷(字秀实)与南唐名妓秦弱兰结为夫妻的经过,是一个别具风格的爱情喜剧。金陵名妓秦弱兰是贯穿全剧的主角。宋太祖建国之初,议下江南之策,翰林学士陶谷主动请求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往南唐说李主归降。得到太祖同意后,以索取图藉文书为名往说李主。南唐丞相宋齐丘和金陵太守韩熙载识破其计,言说李主患疾,不能相见,将陶谷羁绊馆驿之中,从七月初至八月将尽,不得与李主相见。宋齐丘和韩熙载自作聪明,安排下筵席

  • 元杂剧剧本《贬黄州》   

    《贬黄州》全名《苏子瞻风雪贬黄州》,或作《苏东坡贬黄州》,主要写苏轼被贬黄州的故事。宋代翰林学士承旨苏轼乃一代才子,“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当日曾夜对内殿,宠赐金莲,际遇非浅。但因反对王安石青苗助役法,被王安石门客御史李定妄引诗篇,劾他傍讪,如说:“陛下明法以课群吏;轼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等等。皇帝听后震怒,命廷尉司治罪,处苏以死。退休丞相张方平惜苏之才,向皇帝谏曰:苏“忠信为国,不避时相。吟诗遣兴,岂在朝廷。况诗

  • 元杂剧剧本《洞庭湖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的故事出于唐李朝威的《柳毅传》。这个故事最早来源于给水神寄信的传说,在六朝志怪里广为流传,主人公和情节结构各有不同。例如《搜神记》卷四有一个胡母班传书的故事: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呼班云:“泰山府君召”。班惊愕,逡巡未答。复有一驺了,呼之。遂随行数十步,驺请班暂瞑。少顷,便见宫室,威仪甚严。班乃入阁拜谒。主为设食,语班曰:“欲见君,无他,欲附书与女婿耳。”班问:“女郎何在?曰:“女为河伯妇

  • 元杂剧剧本《张生煮海》和《柳毅传书》   

    《张生煮海》全名《沙门岛张生煮海》,写的是瑶池会上的金童玉女有思凡之心,罚往下界,金童脱生为湖州张家之男,名张羽;玉女脱生为东海龙王第三个女子,名琼莲。张羽虽深通儒术,但功名不遂。一日他在石佛寺弹琴散心,琴弦忽断,出门一看,原来是琼莲窃听,二人“一见倾心”,遂约定八月十五中秋节相会。张羽急不可奈,提前去海边寻找琼莲,那里寻她得着?正无计可施,在盘陀石上发愁,不意碰见东华仙姑,方知琼莲乃龙宫之女,其父十分狠恶,不会把女儿许他为妻。张生听了,不免悲凄。东华仙姑送他银锅一只,金钱一文,铁

  • 元杂剧剧本《薛仁贵衣锦还乡》   

    《薛仁贵衣锦还乡》,主要写薛仁贵离家从军,抵抗高丽入侵,父母在家受尽艰难;十年后薛仁贵因功被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娶徐茂公之女为妻,衣锦归乡,与父母和原妻柳氏团聚,一门荣贵,全家受封的故事。薛仁贵是绛州龙门镇大黄庄一个庄农人家薛大伯的儿子,娶妻柳氏。他年长二十二岁,不肯做庄农的生活,每日刺枪弄棒,习演弓箭,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无有不晓,经常在河津边射雁耍子。他的口头禅是:男儿要佩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他得知因为高丽入侵大唐,绛州出其黄榜,招聚义军好汉,便回家向父母要求去从军。父母年纪高大,“眼

  • 元杂剧剧本《合汗衫》   

    《合汗衫》一名《汗衫记》,全名《相国寺公孙汗衫记》,或作《相国寺公孙合汗衫》,写财主张义(字文秀)一家的分离与聚合,主要宣扬封建道德,但也暴露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剧中主人公是张义。他是南京人,住在竹竿巷马行街,开着一座解典铺,有金狮子为号,所以人都顺口叫他金狮子张员外。他一家四口人,老婆赵氏,孩儿张孝友,媳妇儿李玉娥。张义虽然是个财主,但却乐善好施,既不欺人,也不吝啬。作者一开始便写他在看街楼上饮酒赏雪时,救了两个人的命,一个是陈虎,一个是赵兴孙。陈虎因住房交不起房宿饭钱,被店小二赶出门外。他身上单寒,

  • 元杂剧剧本《贬夜郎》   

    《贬夜郎》全名《李白贬夜郎》,主要写李白三次被召入宫,后遭贬斥的情况。此剧科白简略,难知其详。从曲词和仅存科白看,第一折主要写唐明皇、高力士、杨贵妃、安禄山等人上场后,便宣召李白上朝来见。李白醉眼朦胧,身子踉跄,“宫里御手亲调醒酒汤”,他嘴里犹说醉中乐、酒带香。他先写了吓蛮书。接着,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又写了词。这次进宫,他虽然带酒风狂,但却发现了这“凤凰歌舞地”,原是“龙虎战争场”。那安禄山,“横枝儿燮理阴阳,肚岚耽吃

  • 元杂剧剧本《勘头巾》   

    《勘头巾》全名《河南府张鼎勘头巾》,又名《开封府张鼎勘头巾》,作者一说陆登善。写河南府六案都孔目张鼎明察秋毫,发现和审理贫民王小二被杀冤案的故事。第一折和紧接第一折的楔子写这件杀人案的真实经过:王小二母子二人,家中困窘,朝趁暮食,烧地眠,灸地卧,靠财主赐舍度日。一天他要去刘平远员外家讨要,用砖掷打门前恶犬,不料打破尿缸。刘员外浑家出门相问,王小二谎说恶狗咬了他的腿,他去打狗,不慎打破了尿缸。这时出外索钱的刘员外回来了,责怪王小二不该和妇人争斗,并叫众街坊察看王小二双腿,没有一只腿被狗咬破。刘员外将狗比王小

  • 元杂剧剧本《铁拐李岳》   

    《铁拐李》又名《铁拐李岳》,全名《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主要写宋代郑州六案都孔目岳寿因被新官魏国公韩琦所误会,惊恐而死;又在吕洞宾的帮助下借尸还魂,随师父吕洞宾朝元修仙而去。岳寿平时为官清正,所以当郑州的贪官污吏在魏国公韩琦来到之前,唬得逃的逃了,走的走了,唯独岳寿不走也不逃,还专门去迎接韩魏公。中牟县的官吏受了钱物,把一伙囚人中为从的写成为首的,为首的改成为从的。这伙囚人到了他的衙门,他因考虑到人之性命,关天关地,没有轻易处决。岳寿对手下办事人张千说,象自己一类为吏的,贪赃者多,清白者少,所以这些人虽然名

  • 元杂剧剧本《李逵负荆》   

    元代水浒戏比较发达,现存剧目二十多种,作品保存下来的有六种,其中以《李逵负荆》影响较大,它不但是康进之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水浒戏的代表作,《太和正音谱》说它是“词林之英杰”,并非过誉之词。这个戏主要写农民革命英雄李逵急公好义、嫉恶如仇,为民除害的品质和知错必改的作风。它不同于《蝴蝶梦》那种通过清官判案的途径以伸张正义,也不同于《窦娥冤》那种通过鬼魂复仇方法惩恶扬善,更不同于《西厢记》那种通过封建家长的认可而使正当的爱情合法化。它是写被压迫阶级怎样自己救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这里矛盾斗争

  • 元杂剧剧本《竹坞听琴》   

    《竹坞听琴》全名《秦脩然竹坞听琴》,主要写郑彩鸾为嫁秦脩然而出家学道,后来又为与秦脩然完婚而弃道还俗的故事。郑彩鸾的父亲郑礼部曾与秦工部指腹为媒,秦工部生下儿子秦脩然,郑礼部生下女儿郑彩鸾。郑礼部和秦工部去世后,郑彩鸾经常向城北五十里草庵中的郑老道姑学习抚琴写字。郑彩鸾生日的这天,都管报告说:“近日上司出下榜文,不论官宦百姓人家,但是女孩儿到二十以外,都要出嫁与人,限定一月之外,违者问罪。”郑彩鸾因不知道秦脩然下落,只好给都管一纸从良文书,把家私里外田产物业交与都管记着,自己到祖上

  • 元杂剧剧本《魔合罗》   

    《魔合罗》全名《张鼎智勘魔合罗》,主要写一桩冤案的形成和平反。剧首的楔子和第一、第二折写冤案形成的经过,第三、第四折写冤案的重新审理和平伸。在河南府录事司醋务巷居住的李德昌,平时开着个绒线铺过活。一天他在长街市算了一卦,说他有一百日灾难,千里之外可避。他为躲灾避难,同时做些买卖,便挑了好日辰,辞别家对面居住的叔父李彦实及兄弟李文道、妻子刘玉娘和儿子佛留,往南昌去了。不久李德昌财增百倍,作商归来,在城外五道将军庙避雨时着凉染病,托卖魔合罗的老头高山给妻儿捎信。其弟李文道从高山口中予知详情,抢先跑至庙中,以给

  • 元杂剧剧本《灰栏记》   

    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也称《灰栏记》。杂剧剧本。四折。元李潜夫撰。刊行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李潜夫,字行道,一作行甫。生卒年不详。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作品仅存《灰阑记》。贾仲明挽词:“绛州高隐李公潜,养素读书门镇掩。青山绿水白云占,净红尘无半点。纤小书楼插牙签,研架朱露周易点,恬淡齑盐。”闭门读书,恬淡寡欲。剧情:张海棠“卖俏求食”,后为马员外妾,生一女其兄张林走投无路,向她求援。马员外大妇,与赵令史私通,得知张林求助,便想借机杀马员外。她劝

  • 元杂剧剧本《介子推》   

    《介子推》全名《晋文公火烧介子推》,主要写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晋献公宠信丽姬,贬正宫皇后、东宫太子、西府储君,为丽姬之子修盖千尺云月台,台上太极宫百二十间,劳民伤财。朝中宰辅没有一个敢于谏劝。大臣介子推对这种“父子无义慈情分,兄弟丧恭友心怀”,“五教不明生仇恨”、“四时失序降民灾”、“大太子申生软弱、小太子重耳囊揣”、丽姬之子奚齐毒如蛇蝎、卓子狠似狼豺的局面非常担忧,上朝直谏,特别提出不能修盖云月台,

猜你喜欢的书

香莲品藻

香莲品藻

宋张功父著《梅品》一帙,疏梅花之宜称,憎疾,荣宠,屈辱凡五十八事。闲思莲足纤妍,花堪解语,更无凡卉得与追踪。至有历百折而不回,贯四时而不改,则唯寒梅、翠竹、苍松差堪接武。乃或遇人不淑,有女仳离,空谷幽兰,不知凡几,在女子以缠足为容,譬之君子修身俟命,岂有怨尤?然读“采封采菲,无遗下体”之诗,能无三叹?因仿其意,纂香莲宜称、憎疾、荣宠、屈辱,亦得五十八条。别疏香闺韵事,及步莲三昧所未及者,凡二十余类,总汇一卷,签曰《品藻》,愿因风寄语金屋主人,倘阿娇步步生莲,幸加意护持,万勿敝屣视之,庶几享香莲清福于无既也。

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北宋刘延世录孙升所谈而成书。凡三卷。有明覆宋刊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 《学津讨原》本、 《说库》本等。另《说郛》、 《历代小史》等本不全。孙升,字君孚,高邮人。元祐间任中书舍人,绍圣初受党籍牵累,贬谪汀州。由于他身历神宗至哲宗朝的政事,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时名臣,均有所了解,故所知朝野掌故甚多。当他谪居汀州时,刘延世时亦居汀,二人过从较频,孙升常谈论朝野故实,刘退而录成此书。书中有关北宋朝野轶事的记载,涉及面较广。从书中看,孙升为元祐之臣,对王安石有较多不满,如关于王安石子王雱死后在冥间受罚的记载,即以本书为最早,但对苏轼,二程等人,亦有所微词,可知其虽有偏执,尚能自成一家之言。对了解北宋的政事及诸名臣的事迹,颇可参考。书中也杂有一些梦征、方术、医药、冥游之类的内容,少数条文流于因果报应的说教。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又名《西升经》或《西升记》。其序文称:老子为关尹讲授《道德经》之后,又为关尹讲授道要,「列为三十九章,目曰《西升经》」。实际此经应出于魏晋,葛洪《神仙传》最早提及「西升」,北周道士韦节始为之注解。今《正统道藏》本三卷,为宋徽宗政和御注本,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此经吸收《道德经》思想,论述炼养形神之道,大旨「以得一为要妙,以飞升为余事」。告诫关令尹喜「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致虚守柔,返于自然,又称「神生形,形成神」;「形神合同,固能长久」。宋徽宗注文吸收韦处玄、徐道邈诸家之长,于趋妙达本,致虚柔之义,多所发挥。

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光。他也听见妻在床首的一把矮竹椅上坐着叹息的声音。“爸爸!”V又听见小女儿呼他的声音。V忙翻转身,微睁开眼睛。他看见了攀附在床沿上的一双白嫩的小手了。他又看见了她的一对流动的黑水晶般的瞳子,最后看清楚了她的花蕾初开般的笑颜了。他的朦胧的意识也清楚了。V忙坐起,伸手去把站在床沿边的小女儿抱上床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这部般若心经,在我们中国佛经流通方面观之,可说是‘风行天下’的,并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确乎在‘金刚’,‘弥陀’之上。虽然言简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总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负有声望的经典;六百卷般若经的当中,其最简括切要,提纲契领者,当推现在所讲的这部心经了。

学佛考训

学佛考训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上华梵语言及其行事探逸集微判为十部碎金积玉一无所遗大要足以赞空王延慧命扶庶类正人伦一览之间儒佛毕备矣俍和尚之心何其广且大也息波道人见而善之充厥篇章更为诠次用投贝叶之林将补贯华之义余欢喜踊跃敬题其首。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