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籍辨伪目录《古今伪书考》
《古今伪书考》是清代一部古籍辨伪目录。清姚际恒撰。该书最早版本是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歙西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本。此后有清光绪三年(1877)广汉张馥笙刊本、光绪十八年(1892)浙江书局刊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沔阳卢氏刻《慎始基斋丛书》本、苏州文学山房木活字印本、1933年北平景山书社再版《辨伪丛刊》本、1934年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重修《晋石厂丛书十种》本。校注本还有清光绪七年(1881)归安姚氏粤东藩署校刊《晋石厂丛书十种》本、光绪十五年(1889)长沙章氏经济书堂校刊本、1929年北平朴社顾颉刚校点的铅印本。今人黄云眉详征博引各书中有关的论著,对姚书辨伪的考证不足及谬误之处予以补正,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撰《古今伪书考补正》,并于同年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另外还有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考辨丛刊》铅印本。以上诸本,以最后一种较为通行。
姚际恒(1647—1717?)字立方,号首源,又号善夫,安徽休宁人,寄籍杭州。清初著名学者。一生未仕,治学甚勤,著有《九经通论》170卷,其中《尚书通论》辨伪古文,《礼经通论》辨《周礼》、《礼记》中的伪作,《诗经通论》辨《毛序》,而《古今伪书考》则是专门辨伪的工具书。另外还著有《庸言录》。姚氏在治学中,疑古辨伪的态度比前人更审慎,方法较严密,因而他的著作对后世颇有影响。
《古今伪书考》全书1卷,约2万字,收书91种。所录之书,虽未严格划分类列,但大致依经史子三部排列。对佛道著作、古集中的小部伪作以及已经失传之书,均不予收录。综观姚氏所收之伪书,大抵可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全部伪作,有经部《易传》、《古文尚书》、《尚书汉孔氏传》、《诗序》、《周礼》等19种,史部《竹书纪年》、《十六国春秋》、《隆平集》等13种,子部《关尹子》、《六韬》、《文中子》、《李卫公问对》等38种;二是真中有伪,有《庄子》、《列子》、《管子》等10种;三是书不伪而撰者姓名伪,有《山海经》、《越绝书》、《吴越春秋》等6种;四是书不伪而书名伪,有《春秋繁露》、《东坡志林》等2种;五是不能定其作者的,有《国语》、《孙子》等4种。
该书采取的辨伪方法主要有:第1,采录前人已有定论之说,主要取材于《汉书 ·艺文志》、《隋书 ·经籍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明宋濂《诸子辨》,明胡应麟《四部正讹》等,尤以晁、陈二书目采录最多。第2,不能完全论定的,则折衷其说,或以文辞的工拙来定真伪。如:《文子》、《列子》因其叙述详博而定为真,《鹖冠子》、《公孙龙子》则因其叙述不够详博而认定为伪。
《古今伪书考》是著名的考辨伪书的工具书,它在前人考辨的基础上,扩大了收书范围,采用了多种考辨伪书的方法,发展了辨伪科学,在辨伪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辨伪之风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后阎若璩、惠栋辨《书》,孙志祖辨《孔子家语》,崔述的《考信录》等都深受其影响。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