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志人小说集《豪谱》

《豪谱》志人小说集。一卷。清高承勋辑。未见单行刊本,据《中国文言小说书目》,知有续知不足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DN2中华典藏网

此书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体,辑录汉至明代群书而成。作者把历代书中称“豪”之人之事,分义豪、谊豪、 才豪、 气豪、谈豪、辩豪、狂豪、奇豪、侠豪、态豪、文豪、 书豪、 笔豪、绘豪、饮豪、隐豪、闺豪、童豪、市豪、贼豪、 色豪、 奢豪等二十一类, 故名之曰“豪谱”。DN2中华典藏网

作为小说, 《豪谱》为我们展示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许多人物刻划的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如“义豪”类中写了孔融仗义救杨太尉的故事, “曹公以杨太尉与袁公路婚,将诬以同逆”。孔融闻后, 来不及穿朝服,就跑去见曹操,说: “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周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表氏归罪杨公,易称积善余庆,徒欺人身”。 曹云, “此国家之意。”文举曰:“假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这是孔融一生中的一件事情,作者只用了几十字便把孔融的性格表现出来。再如“态豪”中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把祢衡侍才傲物的性格表现无遗。在艺术效果上高于《三国演义》同情节的描写。为便于比较鉴赏,兹引部分文字如下:DN2中华典藏网

孔融数称祢衡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数轻操, 自称病狂不肯往。操怒,以其才名不杀,思欲辱之,乃令录为鼓吏。后至八月朝会大阅,试鼓节作三重调,列座宾客,以皂绢制衣,作一岭牟、一单绞、一小恽。鼓吏度者皆当脱故衣着新衣。次传衡,衡击鼓为渔阳掺挝,蹋地来前,蹑脚足,容态不尝,鼓声甚悲,音节殊妙,坐客莫不慷慨,知必衡也。既度不肯易衣,吏呵之曰:鼓吏何独不易服。衡便止,当武帝前先脱,次脱余衣,裸身而立,徐及乃着岭、牟,次着单绞,后及着,毕复击鼓掺挝而去,颜色无怍。DN2中华典藏网

这段文字中,对祢衡击鼓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动作都作了交待。作者渲染场面之大,目的是为了烘托出曹操欲在大庭广众中辱祢衡的气氛。但祢衡“容态不尝,鼓声甚悲”,作了无言的反抗,这种对祢衡复杂心理的描绘,比《三国演义》收到了更强的艺术效果。 《三国演义》基本承袭了《三国志》,没有这段描写,而是直接写祢裸体击鼓,这便逊了一筹。 《三国》中在对这一情节的记述中,加进了一段曹操与祢衡的舌战;显然不如这段文字。很明显,这段文字中祢衡一言未发,作者先写“吏呵之”,接着便写祢衡裸身及着衣,最后写其“复击鼓掺挝而去,颜色无怍”,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国》中的曹、祢舌战,把这种气氛破坏了,而且太直,缺乏含蓄。DN2中华典藏网

尽管《豪谱》是从群籍中摘编而成,但作者选材很精,排列得体,无异于一次再创作。对我们研究中国小说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且有很高的鉴赏价值。DN2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