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性史书《绥寇纪略》
《绥寇纪略》。专题性史书。十二卷,补遗三卷。明末清初吴伟业撰。约成书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或稍后。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苏州太仓人。崇祯进士,授编修,迁左庶子,弘光时,授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假归。后清朝政府迫其出仕,任秘书侍讲,迁国子祭酒。不久,因母丧回家守制。他博学多才,尤长于诗,驰名文坛,有人把他和庾信媲美。曾馆于嘉兴之万寿寺,《绥寇纪略》即曾在此撰写。所著除本书外,尚有《复社纪事》、《梅村家藏稿》、《太仓十子诗选》等。
《绥寇纪略》多数篇章以编年体叙述,有的篇章则以纪事本末体叙述。每篇之后,都加以论断,并加附记。
全书分为渑池渡、车箱困、真宁恨、朱阳溃、黑水擒、谷城变、开县败、汴渠垫、通城击、盐亭诛、九江哀、虞渊沉等十二卷。“渑池渡”篇记崇祯元年十一月至崇祯六年十一月间农民军发展大略。作者对农民军初起及由陕入晋的发展大势、杨鹤主抚政策的失败及农民军主力诈降、突破黄河天险等情况作了条理分明的叙述。“车箱困”篇记崇祯七年李自成等部在车箱峡诈降突围、大举入豫、荥阳大会以及陈奇瑜被罢职、洪承畴出任五省军务总督等事。“真宁恨”篇记崇祯八年农民军攻克凤阳、千里返秦、曹文诏真宁战死等事。“朱阳溃”篇记农民军三破朱阳关(即函谷关)、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升出任五省军务总理等事。“黑水擒”篇记高迎祥黑水峪之战被俘、李自成南下四川、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明廷十面张网、熊文灿接任五省军务总理和增派剿饷等事。“谷城变”篇记崇祯十一年张献忠谷城受抚、罗汝才房县乞降、张罗二部在受抚期间屯种积粮、休整军队,以及崇祯十二年张献忠、罗汝才谷房再起、熊文灿被革职等事。“开县败”篇先记杨嗣昌父子生平事迹,后记杨嗣昌亲任督师千里追剿张献忠,升县战役以及张献忠攻克襄阳、杨嗣昌毕命等事。“汴渠垫”篇先记明福王、周王事,后记李自成出商洛、克洛阳、三打开封等事。“通城击”篇先记李自成身世及其部的成长壮大、组织结构,后记李自成攻克西安、建大顺政权、攻克北京、山海关战败以及通城九宫山遇难等事。“盐亭诛”篇记张献忠身世、谷城再起后转战鄂、豫、皖、湘、赣、川以及建立大西政权、张献忠于西充凤凰山盐亭战死等事。“虞渊沉”篇记崇祯年间灾异事,于篇目不合。《补遗上》记崇祯皇帝佚事及朝臣事,《补遗下》则专记明末各地农民起义,以及南明弘光江北四镇诸事。
作者在写作本书时多据遗老传闻和战时明臣奏疏,并参考了一些同时代著述,因而史料价值较高。每卷均以三字标题,叙事简洁,条理清晰。篇后论断,亦不乏灼见。但书中对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城内四十二天的活动没有记载。其对杨嗣昌、左良玉的回护,涉及个人恩怨,未为公论。
该书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伟业弟子邹式金首次刊行,但仅有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嘉庆时,张海鹏刊行《学津讨源》时,据手稿加入“虞渊沉”中下篇和附记一卷,始成足本。相传本书曾被邹式金窜改,然所改系对一、二士大夫的评价,对原书的史料价值并无损害。本书除收入《学津讨原》外,后又收入《申报馆丛书续集》、《丛书集成初编》。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