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元杂剧剧本《东窗事犯》   

    《东窗事犯》全名《地藏王证东窗事犯》,主要写岳飞被秦桧迫害及恩仇冥报的故事。岳飞统军在朱仙镇与金国四太子作战,他立下复夺东京的誓愿,只待圣旨下来。一日,皇帝高宗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催岳飞回朝。岳飞根本没有料到高宗听信秦桧奸臣谗言“节外生枝”,反以为“圣明君犒赏特宣赐”、“封官爵”、“赏金资”,满怀信心地准备着“添军校复还时,将三略展六韬施,收军府取京师,杀猛将血横尸”,“夺了四

  • 元杂剧剧本《红梨花》   

    《红梨花》全名《谢金莲诗酒红梨花》,写洛阳上厅行首谢金莲与秀才赵汝州结为夫妻的过程。赵汝州为了与谢金莲会面,先给同窗故友、洛阳太守刘公弼寄书予告,接着来到太守私宅。刘太守为了不影响他进取功名,故意让手下人张千言说谢金莲已经嫁人,安排他在后花园书房暂住,暗中却让谢金莲装做王同知的女儿,往后花园逗引秀才。谢金莲于夕阳西下、黄昏栖鸦之际,在“一庭花月,几缕烟霞,暮雨有情沾杏蕊,春风无处不扬花”的景色中,裙拖翡翠、鞋蹙鸳鸯,行过低矮荼䕷架,来到花草曲径。正要前行,不意遇见闲行看花的赵秀才,

  • 元杂剧剧本《降桑椹》   

    《降桑椹》全名《降桑椹蔡顺奉母》,主要写蔡顺忠孝双全,感动神灵的故事。汝南人蔡员外的独生儿子蔡顺,年二十岁,幼习儒业,涉猎经史,饱谙古今事理,学成满腹大才,为因父母在堂,未曾进取功名。他和妻子李润莲,十分孝顺父母。蔡员外颇有资财,平素多行善事,广积阴功,发慈悯布德施恩,行仁义宽洪海量,爱交善友良朋,并无邪僻之事。时遇盛冬天气,朔风大凛,密布彤云,纷纷扬扬,下着国家祥瑞(大雪),蔡员外在映雪堂上,请来刘普能、周景和、夏德闰、仇彦达等几位年高长者饮酒赏雪,王伴哥白厮赖两个流氓也闻讯不请而至,夺吃抢喝。蔡顺奉父

  • 元杂剧剧本《七里滩》   

    《七里滩》全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主要写东汉严子陵(名光)不愿做官,隐居七里滩的故事。严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自幼游玩江湖,后来在富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当时王莽建立新朝,灭汉宗一万五千七百余口。春陵乡白水村人刘秀,字文叔,改名金和,与严子陵以兄弟相称,隐身度日。严子陵和刘秀关系密切,但人生观截然不同。严子陵认为自古帝王将相虽然为江山南征北战,东荡西杀,结果“未曾立两行墨迹在史书中,却早卧一丘新土在芒山上”。所以他把富贵看做“如蜗牛角半痕涎沫,功名似飞萤尾一点光芒

  • 元杂剧剧本《范张鸡黍》   

    《范张鸡黍》全名《死生交范张鸡黍》,主要写东汉明帝时国子监生范巨卿忠于友谊、不失信用的故事。山阳人范巨卿和汝阳人张元伯同就帝学,结为生死之交。两人都很有才学,因见谄佞盈朝,辞归故里,累召不就。在十里长亭酌别时,范巨卿告诉张元伯:“后二年今月今日,汝阳庄上,拜探老母。”张元伯答应在家杀鸡炊黍,等待巨卿哥哥相会,并提醒巨卿休要失信。范巨卿说:“兄弟,为人岂可轻言,可不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两年后,范巨卿按

  • 元杂剧剧本《追韩信》   

    《追韩信》全名《萧何月夜追韩信》,主要写韩信的一些主要经历。韩信学成满腹兵书战策,“胸次包罗天地,肺腑卷摄江河,笔尖能摇山岳,剑锋可摘星辰”。怎奈“满眼儿曹”,“世事皆浊”,“这美玉谁雕琢”?“几时得经纶天地整皇朝”?“时遇着山梁雌雉,急切钓不的沧海鲸鳌。泪洒就长江千尺浪,气冲开云汉九重霄”,困在陋巷箪瓢,盼不来玉堂金马。“一回家怨天公直恁困英豪!叹良

  • 元杂剧剧本《霍光鬼谏》   

    《霍光鬼谏》全名《承明殿霍光鬼谏》,主要写西汉大将军霍光忠心为国、嫉恶如仇、不徇私情的故事。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扶持昌邑王为帝。昌邑王在位未及一月,造下一千一百二十七桩大罪,霍光因此而受到朝野官民们的批评。霍光因病数日未朝,听到这些议论后便去找昌邑王进谏。他进得宫殿,“可早高烧银烛照红妆,子听的闹垓垓歌舞人来往,韵悠悠羌管声嘹亮”,“刬地烂醉佳人锦瑟旁”,“不听的古剌剌静鞭三下响,不见文官每列在左壁,武官每列在右厢,尚兀自列金钗十二行rdqu

  • 元杂剧剧本 《竹叶舟》   

    《竹叶舟》全名《陈季唧误上竹叶舟》。“误上”一作“悟道”,主要写落第秀才陈季唧被吕洞宾度脱的经过。陈季唧是武林余杭人,幼习儒业,颇有文名,只因时运未通,应举不第,流落难返。再加上暮冬天道,雨雪虽霁,寒威转添。陈季唧举目无亲,饥寒难耐,便去投奔几次约他前往的同乡、终南山青龙寺惠安长老。惠安长老用“昔伊尹耕于有莘,傅说困于板筑,后来皆遇明主,居师相之位”鼓励他不要恢心丧气,并留他在寺中居住,资其衣食,以待选场,既遂其风云之志,也表示一点同

  • 元杂剧剧本《玉箫女两世姻缘》   

    少男少女都在用他们的纯真编织着爱情之梦。唯其纯真,那梦才美好无瑕。唯其纯真,那美好的梦也常常被无情的现实扯得粉碎。被扯碎的梦虽然成为悲剧,人们却往往用浪漫的意念把它重新拼合起来,给它一个欢喜的结局。它意味着世人对爱情幸福的向往。“两世姻缘”就是这样一个被撕碎而又被拼合的爱情的梦幻。一、韦皋、玉箫的爱情传奇唐·范摅《云溪友议》“韦皋”条,记载着中唐贞元年间(785-804年),的一桩爱情传奇:韦皋少年时游学于江夏(湖北鄂州),借住在姜使君

  • 元杂剧剧本《金钱记》   

    《金钱记》全名《李太白匹配金钱记》,主要写韩翃(hoacute;ng宏)的风流韵事,批判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韩翃答过卷子,未曾除授。他是个才子,满腹文章,指望一举登第,名扬天下,“宴琼林,饮御酒,插宫花”;他贪恋酒色,三月三日在好友贺知章家饮酒至半酣,听说九龙池上,贵家妻妾美女都在赏杨家一捻红,带酒逃席,到九龙池去赏玩,被那才子佳人、翠拥红遮、歌舞吹弹的好景致所陶醉。俺则见香车载楚娃,各刺刺雕轮碾落花。王孙乘骏马,朴腾腾金鞭袅落花。游人指酒家,虚瓤瓢青旗飏落花。宽绰绰翠亭

  • 元杂剧剧本《东堂老》   

    《东堂老》也叫《破家子弟》,全名《东堂老劝破家子弟》,写李实教育扬州奴由坏变好的故事。李实本来是东平府人,因做买卖,流落在扬州东门里牌楼巷居住。他幼年读过经书,自号东堂居士;如今老了,人称东堂老子。他与人寡合,有古君子之风。东堂老是从艰难中走过来的人,深知创业之不易。他不信天命,主张努力奋斗。他教育儿子说:“那做买卖的有一等人肯向前,敢当赌,汤风冒雪,忍寒受冷;有一等人怕风怯雨,门也不出。所以孔子门下三千弟子,只子贡善能货殖,遂成大富,怎做得(怎能说)由命不由人也”。他唱道:我则理

  • 元杂剧剧本《赵礼让肥》   

    《赵礼让肥》全名《孝义士赵礼让肥》,又名《宜秋山赵礼让肥》,主要写赵礼一家的贤和孝。西汉末年,兵戈四起,士民逃窜。汴京赵家兄弟两个虽学成满腹文章,却为生活所困,老大赵孝在山中负薪,老二赵礼采些野菜药苗,养活母亲,艰难度日。此剧主要以赵礼为中心展开剧情。赵礼面对老母年纪高大,却过着无米无柴腹内肌、四海无家奔波不定的生活,不由得心如刀绞,泪似悬麻。生活重担压得他“双眉苦痛”,颠沛流离走的他“两腿酸麻”。一日母子三人来到南阳宜秋山下,迷人的景致没有使赵礼愁眉稍展,

  • 明代传奇《鸾鎞记》   

    《鸾鎞记》叶宪祖撰。《曲品》著录。2卷27出,写晚唐诗人杜羔与赵文姝、温庭筠与鱼玄机故事。剧中所谱诸诗人,皆史有其人,但已非原貌。此剧受作者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宋逸史》诸书零星资料敷演而成。剧演襄阳人杜羔,剧演父母在日常以碧玉鸾鎞一对聘赵文姝为妻。文姝年已及笄,但杜羔孤身落魄,因而未成婚配,好事蹉跎,十分忧闷。幸有流寓于襄阳的温庭筠、贾岛时来相访,略可排解,而文姝亦闺中寂寞,则有邻女鱼惠兰相陪。宰相令狐綯想起故人李忆补阙年老无子,要代取一妾赠他,恰好找到一个刚从襄阳来到长安的媒婆。她领着令狐

  • 明代传奇 《清忠谱》   

    《清忠谱》是清代传奇剧本。李玉著。清高奕《新传奇品》最早著录。今流传版本有:清顺治苏州树滋堂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据以影印),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图书馆、中国戏曲学院所藏钞本。另有张清华校注本《清忠谱》,中州书画社,1982年出版。李玉,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约卒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左右。学富才高,娴于音律,青年时就写作剧本,明末中了举人;明亡之后,绝意仕进,以全部才华从事戏曲创作。著有《一捧雪》、《麒麟阁》等传奇30多种,现存约19种

  • 明代传奇《精忠旗》   

    《精忠旗》李梅实撰,冯梦龙改订。《曲海总日提要》著录。李梅实,浙江杭州人,生平无考。2卷30出,演岳飞事。据冯《序》说: “旧有《精忠记》,俚而失实,于是西陵李梅实从正史本传,参以《汤阴庙记》编成新剧,名曰《精忠旗》”。并增《湖中遇鬼》、《狱庙进香》二出。写金兵扎营青城,逼近京师,徽、钦二帝到金营议和被拘北解。岳飞闻变,命部将张宪在他背上刻“精忠报国”四字,并以墨染之,立志报国。为金兵掳去的秦桧有议和之意,其妻王氏又与金帅兀术有私。兀术纵秦桧夫妇南归,要他们

  • 元杂剧剧本《剪发待宾》   

    《剪发待宾》全名《晋陶母剪发待宾》,“晋陶母”又作“陶贤母”或“陶母”。主要写晋陶侃之母严格教子的故事。陶母丹阳县人氏,姓湛,夫主早年亡化,只有一子陶侃,学成满腹文章,只是风云未遂。因为天下多事,陶母恐陶侃安逸,不堪任事,让陶侃朝运百甓(pi僻,砖)于斋外,暮运百甓于斋内,以使惯习勤苦,夺取功名。陶家贪穷如洗,陶母“将些衣服头面,都做了文房四宝束修钱”。她平时与人“缝联补绽,洗衣刮裳”,

  • 元杂剧剧本《杀狗劝夫》   

    《杀狗劝夫》全名《贤达妇杀狗劝夫》、《扬氏女杀狗劝夫》、《王修然断杀狗劝夫》,作者一说萧德祥,一说无名氏。主要写贤妇扬氏促使孙华孙荣兄弟由不睦到和好的故事,表彰贤妇贤弟。此剧第四折,扬氏向开封府尹王修然说道:只因俺这孙家,汴京居住,长的孙大,叫做孙荣,次的孙二,叫做孙华,本是共乳同胞的亲兄弟,自小里父母早亡。这孙大恃强,将孙二赶的在城南破瓦窑中居住,每日着这两个帮闲钻懒,搬的俺兄弟不私。这两个教孙大无般不作,无般不为,破坏了俺家私。孙大但见兄弟,便是打骂。妾身每每劝他,只是不省。妾身曾发下一个大愿,要得孙

  • 元杂剧剧本《昊天塔》   

    《昊天塔》一作《孟良盗骨殖》,全名《昊天塔孟良盗骨》,作者不详,一说元朱凯作。主要写北宋时杨景六郎与孟良一起到辽昊天塔盗回父亲遗骨的故事,颂扬杨业的民族精神、孟良的英勇无畏和杨五郎的嫉恶如仇。杨令公因与北番韩延寿交战,被围在两狼山虎口交牙峪,里无粮草,外无救军,七子延嗣为搭救父亲被潘仁美攒箭射死,杨业不能得脱,撞李陵碑而亡。番兵将他尸首焚烧了,把骨殖吊在幽州昊天寺塔尖上,每日轮一百个小军,每人射他三箭,名日百箭会。杨业疼痛难忍,在阴司告过,放他魂灵出了枉死城,与七子延嗣魂灵一起来到六郎杨景把守的三关地面,

  • 明杂剧剧本《误入桃源》   

    《误入桃源》又叫《刘阮天台》,全名《刘晨阮肇误入桃源》,或作《刘晨阮肇误入天台》,主要写东汉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与仙结为姻缘以至最后由思家到出家、由思仙到成仙的故事。剧中写刘晨阮肇兄弟,俱系天台山人氏,幼攻诗书,长同志趣,因晋室衰颓,奸谗窃柄,“狼虎磨牙”,“怕的是斩身钢剑,愁的是脑碎金瓜”,既不学“屈原湘水”,也不学那“贾谊沙”,“不想去上书北阙,不想去待漏东华”,“惊战

  • 明杂剧剧本《城南柳》   

    《城南柳》全名《吕洞宾三度城南柳》,主要写吕洞宾三到岳阳楼度脱柳树精成仙的故事。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听师父说岳州城南岳阳楼下有一株柳树,生长数百余年,有仙风道骨,教他度脱这株柳树成仙。吕洞宾扮做一个货墨先生,来到楼上一家姓扬的酒店,用五十文钱买酒吃,可惜无肴下酒,他便从墨篮里取出王母所赐蟠桃一颗下酒吃。为了使柳树先成精,再成人,后成仙,他把桃核抛于东墙之下,让其长成之后与柳树俱成花月之妖,结为夫妇,那时他再来度脱。仙桃柳树变成精灵,结为夫妇,白日深山潜藏,晚夕楼上宿歇。为点化妖桃柳精成人,吕洞宾二到岳阳楼。

  • 元杂剧剧本《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写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全剧共六本二十四折。杂剧先写唐僧来历。因为西天竺有大藏金经五千四十八卷,佛祖欲传东土,只是无个肉身幻躯的真人阐扬。诸佛议论,着西天毘卢伽尊者托化于中国海州弘农县陈光蕊家为子,长大出家为僧,往西天取经阐教。争奈陈光蕊有十八年水灾,观世音便传法旨于沿海龙王随所守护,保他不死。淮阴海州弘农人陈光蕊自幼以儒业进身,一举成名,得授洪州知府,携妻殷氏(殷开山之女)之任。到得江口百花店上,陈光蕊买得一尾金鱼,欲食其肉,金鱼忽然眨眼,陈光蕊便将鱼纵之于江中去了。因为他听说,鱼眨眼必龙

  • 元杂剧剧本《刘行首》   

    《刘行首》全名《马丹阳度脱刘行首》,写唐代女鬼转世为妓女刘倩娇,被马丹阳度脱出家的故事。金代道家祖师王重阳奉师父纯阳真人法旨,化作一凡人,欲度丘刘谈马郝孙王七人成仙,传其全真大道。一日夜晚,他来至西安府城外北邙山口,因无人家,又无宫观寺院,便在山角下松阴内打坐,忽听有一女鬼口中吟诵《柳梢青》词,他便依着词韵和词一首点化女鬼。女鬼向他道过“万福”,求他脱度自己。王重阳认为她既为女鬼,应还宿债,宿根未尽,难脱凡尘;教她下人间托生做女子,还了五世宿债,然后方可度其成道;叮咛她往汴梁刘家托

  • 明杂剧剧本《梧桐叶》   

    《梧桐叶》全名《李云英风送梧桐叶》,主要写安史之乱前后李云英、任继图夫妻分离聚合的故事。唐代西蜀人任继图,娶已故丞相李林甫孙女李云英为妻;他攻习诗书,兼通武艺。守御西蕃的同堂朋友哥舒翰遣使临门,要他参赞军事,他也有取功名于乱世的壮志,便与妻子分离,登程前往。不意安禄山作乱,他又回到家中,妻子被掳,家计一空。他和友人花卿之子花仲清一起,奋志应举,同至大慈寺歇马。李云英自与丈夫洒泪而别,不久被军中所掳。尚书牛僧孺从天子幸蜀,将云英收买在家,他拒听夫人将云英纳而为妾的劝告,念其为宰相孙女,把她收为义女,教自己亲

  • 明杂剧剧本《儿女团园》   

    《两团圆》又名《儿女团圆》,全名《翠红乡儿女两团圆》,作者一说高茂卿。写富翁韩弘道妾春梅所生儿子与富翁俞循礼所生女儿被王兽医暗中交换,十三年后王兽医说明原委,使韩、俞两家各认其子,并团园结亲的故事。韩弘道所积家财万贯有余,可惜老来无子。他哥哥早年亡化,生有二子,嫂嫂借口给孩儿未娶妻要求分家,在软弱而爱占便宜的社长主持下,十块钞嫂侄拿去九块,十斤银子拿去九斤。妻子告诉韩弘道:嫂嫂还背地里诬骂他“伴着那火狂朋怪友,饮酒作乐”,是“酒浸头”。韩弘道对嫂嫂ldqu

  • 明杂剧剧本《来生债》   

    《来生债》全名《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主要写富人庞蕴(字道玄)济贫舍财、念佛升天的故事。庞居士家住襄阳,广有钱财,但却不贪钱爱财。一家四口人都好参礼佛法僧三宝。穷人李孝先欠他的债还不起,因怕吃官司而忧虑成疾。他和儿子行钱当着李孝先的面烧掉借钱文书,并赠银两锭给李孝先做盘缠。李孝先当即心喜病除,称颂庞居士“财上分明是这大丈夫”。庞居士却不希望他称赞报答自己,只希望他以后再不要“心下熬煎枉受苦”,好好的“将息这病身躯”。庞居士回家后吩咐烧了

猜你喜欢的书

香莲品藻

香莲品藻

宋张功父著《梅品》一帙,疏梅花之宜称,憎疾,荣宠,屈辱凡五十八事。闲思莲足纤妍,花堪解语,更无凡卉得与追踪。至有历百折而不回,贯四时而不改,则唯寒梅、翠竹、苍松差堪接武。乃或遇人不淑,有女仳离,空谷幽兰,不知凡几,在女子以缠足为容,譬之君子修身俟命,岂有怨尤?然读“采封采菲,无遗下体”之诗,能无三叹?因仿其意,纂香莲宜称、憎疾、荣宠、屈辱,亦得五十八条。别疏香闺韵事,及步莲三昧所未及者,凡二十余类,总汇一卷,签曰《品藻》,愿因风寄语金屋主人,倘阿娇步步生莲,幸加意护持,万勿敝屣视之,庶几享香莲清福于无既也。

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北宋刘延世录孙升所谈而成书。凡三卷。有明覆宋刊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 《学津讨原》本、 《说库》本等。另《说郛》、 《历代小史》等本不全。孙升,字君孚,高邮人。元祐间任中书舍人,绍圣初受党籍牵累,贬谪汀州。由于他身历神宗至哲宗朝的政事,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时名臣,均有所了解,故所知朝野掌故甚多。当他谪居汀州时,刘延世时亦居汀,二人过从较频,孙升常谈论朝野故实,刘退而录成此书。书中有关北宋朝野轶事的记载,涉及面较广。从书中看,孙升为元祐之臣,对王安石有较多不满,如关于王安石子王雱死后在冥间受罚的记载,即以本书为最早,但对苏轼,二程等人,亦有所微词,可知其虽有偏执,尚能自成一家之言。对了解北宋的政事及诸名臣的事迹,颇可参考。书中也杂有一些梦征、方术、医药、冥游之类的内容,少数条文流于因果报应的说教。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又名《西升经》或《西升记》。其序文称:老子为关尹讲授《道德经》之后,又为关尹讲授道要,「列为三十九章,目曰《西升经》」。实际此经应出于魏晋,葛洪《神仙传》最早提及「西升」,北周道士韦节始为之注解。今《正统道藏》本三卷,为宋徽宗政和御注本,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此经吸收《道德经》思想,论述炼养形神之道,大旨「以得一为要妙,以飞升为余事」。告诫关令尹喜「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致虚守柔,返于自然,又称「神生形,形成神」;「形神合同,固能长久」。宋徽宗注文吸收韦处玄、徐道邈诸家之长,于趋妙达本,致虚柔之义,多所发挥。

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光。他也听见妻在床首的一把矮竹椅上坐着叹息的声音。“爸爸!”V又听见小女儿呼他的声音。V忙翻转身,微睁开眼睛。他看见了攀附在床沿上的一双白嫩的小手了。他又看见了她的一对流动的黑水晶般的瞳子,最后看清楚了她的花蕾初开般的笑颜了。他的朦胧的意识也清楚了。V忙坐起,伸手去把站在床沿边的小女儿抱上床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这部般若心经,在我们中国佛经流通方面观之,可说是‘风行天下’的,并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确乎在‘金刚’,‘弥陀’之上。虽然言简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总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负有声望的经典;六百卷般若经的当中,其最简括切要,提纲契领者,当推现在所讲的这部心经了。

学佛考训

学佛考训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上华梵语言及其行事探逸集微判为十部碎金积玉一无所遗大要足以赞空王延慧命扶庶类正人伦一览之间儒佛毕备矣俍和尚之心何其广且大也息波道人见而善之充厥篇章更为诠次用投贝叶之林将补贯华之义余欢喜踊跃敬题其首。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