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元杂剧剧本《任风子》
《任风子》全名《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主要写神仙马丹阳度化任风子出家成仙的经过。任风子原名任屠,终南山下甘河镇人,是个操刀屠户。一天,是他降生之日,又是孩儿满月,众位屠户兄弟前来贺喜,“屠家开宴,端的是肉如山岳酒如”,川众兄弟酒醉肉足饭饱,一个个“吃的来眼又睁,撑的来气又喘”。吃酒中间,众兄弟向任屠借钱作本,任屠浑家悭吝不借,任屠支使浑家去添茶饭,自己开箱,取出钱钞,借给众屠户。任屠问他们:“兄弟也,我去年借与你许多本钱,都那里去了?”
-
元杂剧剧本《汉宫秋》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剧本。元马致远著。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说:“向见元人《汉宫秋》剧,觉染指一脔,犹有余味。”清焦循《剧说》说:“王昭君事,见《汉书》。《西京杂记》有诛画工事。元、明以来,作昭君杂剧者有四家。马东篱《汉宫秋》一剧,可称绝调。臧晋叔《元曲选》取为第一,良非虚美。”清梁廷楠《曲话》说:“《汉宫秋》[混江龙]……,写景,写情,当行出色,元曲中第一义也。中有可议者:尚书劝元
-
元杂剧剧本《荐福碑》
《荐福碑》全名《半夜雷轰荐福碑》,主要写穷秀才张镐的坎坷经历,由教蒙童为生到中状元的故事,反映知识分子的遭遇和思想情绪。张镐本是汴京人,满腹文章,高才大德,博学广文。可是时运不济,“半生埋没红尘路”,七尺身躯无安身处,飘零在潞州长子县张家庄上,为与他同名同姓的张浩所留,教几个蒙童度日。半间草舍无人顾,“饭甑有尘生计拙”,天梯虽有难登临,困顿瓮牖桑枢中。他的哥哥范仲淹身为天章阁学士之职,奉圣人命到江南采访贤士,来张家庄探望他,询问他的生活状况和对功名的想法,他
-
元杂剧剧本《黄粱梦》
《黄粱梦》全名《邯郸道省悟黄粱梦》,一作《开坛阐教黄粱梦》。马致远、李时中和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等四人各作一折。此剧取材于唐代沈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主要写八仙之一的锺离点化吕岩(字洞宾)断绝“酒色财气”而脱俗成仙的故事,宣扬“人生如梦,万事皆空”的思想。吕洞宾自幼攻习儒业,因上朝进取功名,骑驴背剑,来到邯郸道黄花店,饥渴难耐,骊山老母变化而成的店主王婆为他烧煮黄粱饭。这时锺离为度脱吕洞宾,变化成道士,来到黄花店中劝阻吕洞宾不要去求取功名,和他一起出家去。
-
元杂剧剧本《圯桥进履》
《圯桥进履》全名《张子房圯桥进履》,主要写张良发迹之前和发迹以后的一些故事。张良是韩国阜城人,祖父以来,五世韩国拜相。秦灭韩后,他发愤报仇,谁知将秦皇击之不中,秦差人擒拿。他逃灾避难,来到深山,雪封遍野,又遇斑斓大虎,性命危在旦夕。正当这时,遇见自称是“大罗活神仙”的乔仙。那乔仙连唤老虎三声,被虎打倒拖走,张良得以脱身。太白金星又在他迷路之时,出现在他面前,鉴于他有忠孝之心,指示他到下邳城去,那里有教训张良之师,张良亦有立身扬名之时。张良在下邳,住在一巨富的财主李思中家。李长者数年
-
元杂剧剧本《燕青博鱼》
《燕青博鱼》全名《同乐院燕青博鱼》,又名《报冤台燕青博鱼》,主要写梁山泊英雄燕青除奸、除霸、除害的故事。梁山泊宋江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放众头领下山,三十天假限。燕青下山四十日,误了十日假限,宋江按照军令,要把燕青推出斩首,由于吴学究等求情,方免燕青一死。但却脊仗六十之后,命小偻罗把燕青赶出去,再不许其回山。燕青因此而憋了一口气,坏了眼睛。虽然宋江又出于怜悯之心,发动众兄弟,每人给他一只短金钗,让他下山寻医治眼,答应依旧用他,但双目失明毕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对燕青这个弄枪使棒的好汉,没了“镜也似
-
元代杂剧总集《元曲选》
《元曲选》是元代杂剧作品选集,一名《元人百种曲》,明代臧懋循选编,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和四十四年(1616)。臧懋循(1550-1620)字晋叔,号顾渚。长兴(今属浙江)人。他博闻强记、精晓音律,与同郡吴稼竳、吴梦旸、茅维合称“四子”,著名于当时。他万历元年(1573)中举,万历八年(1580)中进士,因为不愿攀附权贵,曾屈就荆州教授。任职期间心情悒郁.往往为送往迎来“罄折道旁”所苦。后迁南京国子监博士,又由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遭受排斥。他与同
-
元杂剧剧本《蒋神灵应》
《蒋神灵应》全名《破苻坚蒋神灵应》,主要写淝水之战西秦王苻坚被东晋谢玄击败的故事。苻(fuacute;)坚“收蜀破鲁,天下十分得其七也”,他视东晋微弱,欲举大兵图晋,先请军师王猛商议。王猛认为应该“存仁布德守秦邦”,而不要凭借“兵多将广”、“人强马壮”,冒然行动。否则,只怕“枉徒劳措手难防”。秦王苻坚不听王猛之言,又同阳平公苻融商议。苻融认为晋不可灭者有三:天道不顺者,一也;晋
-
元杂剧剧本《虎头牌》
《虎头牌》全名《便宜行事虎头牌》,写金朝天下兵马大元帅山寿马,掌有虎符金牌,依法惩处对自已有养育之恩的叔父——新任金牌上千户银住马的故事。山寿马在担任金牌上千户,把守夹山口子期间,“开旗临阵”,“扫荡征尘”,“战番兵累建功勋”,他“长养着百十槽冲锋的惯战马,掌管着一千户屯田的镇番军”,“赀财足备,孳畜成群”。皇帝因他功绩卓著,加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行枢密院事,敕赐
-
元杂剧剧本《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张天师》又名《风花雪月》,全名《张天师断风花雪月》。这个剧主要写月宫桂花仙子下凡与秀才陈世英欢饮约会,并在张天师和长眉仙面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最后终于得到谅解的神话故事。月中桂花仙子因八月十五日有罗睺计都缠搅其身,多亏秀才陈世英一曲瑶琴(陈世英因考期尚远,被叔父、洛阳太守陈金忠留住在后园书房内),感动娄宿,救了她月宫之难,与陈世英有宿缘仙契。八月十五这天晚上下凡去与陈世英报恩答义,封十八姨和桃花仙子一同前往。她们于明月清风、桂花飘香中私下天宫,偷临凡世,只见下方景致,比那仙界,更自不同,桂花仙子不禁动了
-
元杂剧剧本《东坡梦》
《东坡梦》全名《花间四友东坡梦》,主要写苏东坡歇马黄州时,欲使妓女白牡丹魔障佛印禅师,结果反被佛印禅师密遣花间四友魔障皈佛的故事。戏剧一开始先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苏东坡与王安石围绕变法和反对变法展开斗争,苏东坡被谪黄州。他为了让在庐山东林寺落发为僧的同窗好友、一代文章之士谢端卿还俗离寺,与他同登仕途,共同对付王安石,领着白乐天之后、妓女白牡丹到东林寺魔障谢端卿。谢端卿法名了缘,后称佛印。他的一班同窗好友俱登仕路,只有他一人抛弃功名,在庐山东林寺修行,十五年不下禅床,他“每日间看诵经文,受传心
-
元杂剧剧本《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也称《张君瑞待月西厢记》。杂剧剧本。五本二十一折。元王实甫撰。刊行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王实甫,名德信。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人。熟悉勾栏生活,擅长写儿女风情。杂剧有十三种,多已失传。代表作《西厢记》,另有《丽春堂》。《芙蓉亭》、《贩茶船》各有一折曲文,录在《雍熙乐府》。有人赞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贾仲明)现传《破窑记》题名王实甫,未必可信。作品运用古典诗词烘托气氛,善于刻画
-
元杂剧剧本《丽春堂》
《丽春堂》全名《四丞相歌舞丽春堂》,或作《四大王高宴丽春堂》,主要写为金统一立过汗马功劳的右丞相完颜乐善与右副统军使李圭相戏获罪,被贬济南,饮酒钓鱼。后因“草寇”作乱复被召回,李圭负荆请罪,两人同归于好。剧本一开始便通过右丞相完颜乐善描述了一番金朝的升平景象:“破虏平戎,灭辽取宋,中原统。建四十里金镛,率万国来朝贡”,“盛世黎民歌岁稔,太平圣主庆年丰”,“可正是气压山河百二雄,元也波戎。将军校统,宰臣每为头儿又尽忠。文官每
-
元杂剧剧本《破窑记》
《破窑记》全名《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主要写吕蒙正与刘月娥贫贱结亲的故事。刘月娥是洛阳富户刘员外独生女儿,一十八岁,因为高门不答,低门不就,未曾许聘与人。其父认为姻缘乃天之所定,便结起彩楼,让女儿抛掷绣球,凭天匠配。绣球落在那个人身上,不管官员士庶,经商客旅,便招他为婿。刘月娥和梅香站在彩楼之上,看见两个“衣冠齐整、鞍马非常”、“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结贵、顺水推船”的人,梅香建议月娥把彩球抛向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强如那等穷酸锇醋的人也rdqu
-
元代散曲总集《全元散曲》
《全元散曲》是汇辑现存元代散曲作品的大型文学总集,今人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64年初版,1981年重印。《全元散曲》的编者隋树森,1906年生。1928年考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后在山东济南任教,抗战期间在重庆国立编译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他曾编辑《元曲选外编》,校订《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梨园按试乐府歌声》及《类聚名贤乐府群玉》四种元人散曲集。译有日本汉学家盐谷温《元曲概说》(商务1958)、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概说》(开明1938,重庆人民19
-
元代周德清韵书《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是中国古代韵书。元周德清著,初稿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定本大约刊印于元元统元年(1333)。版本有明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明《啸余谱》本,初刻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复刻于清康熙元年(1662);明讷庵本,刻于正统六年(1441),中华书局1978年影印出版。周德清(1277-1365),字挺斋,元江西高安人。音韵学家、戏曲家。著作除《中原音韵》外,又作有许多散曲,收在元杨朝英《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周德清作为一个散曲作家,对于北曲的创作和演唱都有深入的研究。他鉴于当时一些作家和艺人的
-
元杂剧剧本《王粲登楼》
《王粲登楼》全名《醉思乡王粲登楼》,写由于蔡邕左丞相的托名荐士而使王粲流落他乡,登楼赋诗;又由于蔡邕托名荐士,使王粲得到一个飞黄腾达、喜庆团园的结局。王粲自幼学成满腹文章,只是胸襟骄傲,不肯曲脊于人。他叔父蔡邕丞相数次将书来取,其母也让他上京求官,他却不肯,理由是:“孔子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因为母亲的再三摧促,他才决定上京求官,要凭着自己的高才和大手,“稳情取谈笑觅封侯”。王粲到了京师,叔父蔡邕竟然“个月期程,不蒙放参”
-
元杂剧剧本《周公摄政》
《周公摄政》全名《辅成王周公摄政》,主要写周公忠心辅佐幼主成王的故事。周公自文王时参预国事;又与兄武王克商伐纣。事成之后,他请武王封纣子武庚,“以维殷祀”。另派三叔——管叔、蔡叔、霍叔前往监视,名为三监。周公请求归农,武王不允。武王在位十五年,“农务兴行,周业从兹盛”,“顺皇天洗净日边云,与黎民去却心头病”。武王“无贪淫贪欲贪成性”,“为忧民忧国忧成病”。周公为武
-
元杂剧剧本《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全名《迷金琐倩女离魂》,主要写张倩女在爱情上怨恨、忧虑、相思和对封建门第婚姻的反抗。王文举和张倩女本来是“指腹为婚”的“旧盟”未婚夫妻。王文举父母双亡之后,来到张家,张母却以“张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为理由,让这对未来夫妻第一次见面时,以兄妹之礼相称。倩女从梅香口中得知所谓的“哥哥”原来就是指腹成亲的王秀才时,对母亲非常不满;“俺娘向阳台路上,高筑起一堵雨云墙”,“
-
元杂剧剧本《三战吕布》
《三战吕布》全名《虎牢关三战吕布》,主要写三国时的刘关张在虎牢关战败吕布的故事。九原人吕布,幼而习文,长而演武,上阵使一枝方天戟,寸铁在手,万夫不当。片甲遮身,千人难敌。先拜丁建阳为父,一日丁建阳令他濯足,他见丁建阳足生一瘤,问这是何故,丁建阳说足生一瘤,有五霸诸侯之分,吕布暗想,你丁建原足生一瘤有五霸诸侯之分,我吕布足生双瘤,福分岂小于你耶?便绰金盆在手,打杀了丁建阳,乘骑捲毛赤兔马,拜董卓为父。他领十万雄兵,威震虎牢关下。冀王袁绍聚集十八路诸侯与吕布厮杀,不曾得吕布半根儿折箭(未占到一点儿便宜)。只有
-
元杂剧剧本《智勇定齐》
《智勇定齐》全名《钟离春智勇定齐》,主要写钟离春凭借自己的才能使齐称雄的故事。钟离春是齐国无盐邑人钟离明的女儿,心性明慧,胸襟磊落,昼诵诗书,夜观天象,十八般武艺皆通,九经三史皆晓。文武兼备,韬略精深,有安江山社稷之才,齐家治国之策。只是有些颜陋,二十岁未曾许聘他人。她平时懒攻针指,好习诗书,颇谙武事。她志坚心刚,毫气冲天,待时潜藏,准备着“坐中军九顶莲花帐”,“与皇家定边疆除恶党”,“保全宗社定齐邦”,“把名姓扬rdq
-
元杂剧剧本《伊尹耕莘》
《伊尹耕莘》全名《立成汤伊尹耕莘》,主要写伊尹扶商灭夏的故事。伊尹本是上天文曲星。因为下方自孔甲以来,后至履癸,不修德政,暴戾顽狠,诸侯多叛,至于禽鸟走兽不安,民生涂炭。上帝敕令他投胎下方名曰伊尹,辅佐成汤,伐桀救民,解除苍生倒悬之苦。伊尹生母为义水村有莘里人氏,姓赵名淑女,父母严教,不出闺门,二十岁的一天晚上,梦见斗来大小一块红光,从天降下,落在她房门前,滚入房内,渐渐变小,被她擎在手中吞入腹内,撒然惊觉,原是一梦,日久渐觉腹怀有孕,十月满足,生了个满抱的孩儿。其父母言道;富家闺女,不曾出嫁,生此小孩,
-
元杂剧剧本《老君堂》
《老君堂》全名《程咬金斧劈老君堂》,主要写秦王李世民在老君堂被擒获释经过、不记前仇的品质和胸怀,以及平定江南的英雄业迹。李渊在咸阳称帝之后,御笔点差秦王李世民为挂印总兵,袁天罡李淳风为谏议大夫,马三宝段志贤为前部先锋,征讨洛阳王世充。秦王领兵至邙山安下大营,命众军校看守营寨,自己要亲往北邙山察看。袁天罡说他“面容上带着有一百日大灾”,竭力劝阻。秦王说“常言道祸福无门人自攀”,“把一心放正行”,“你不必再阻拦”,
-
元杂剧剧本《老生儿》
《老生儿》全名《散家财天赐老生儿》,主要写富翁刘从善,为家业分配与老伴相争不下,最后散财得子,三分其家业的故事。刘从善年已六十,因无子而给女儿引张招张郎为婿;侄儿引孙因父每双亡,也在他家生活。老伴和女婿张郎一起,逼引孙离家;刘从善原打算把十万贯家私分与侄儿和女儿,今见张郎有独吞家私的野心,便心生一计,先命张郎烧掉所有欠钱文书,以消六十无儿的“冤业”;又把十万贯家私分为两半,一半交女婿张郎和女儿引张,一半让老伴收留;他自己则要离家去庄上闲住,专等因近身伏侍他而身怀有孕的小梅生子的喜讯
-
元杂剧剧本《生金阁》
《生金阁》全名《包待制智赚生金阁》,主要写包龙图判断秀才郭成被杀一案的情形。此剧开头的楔子和第一、二折写案情经过,第三、四折写包公调查和判断此案的情况。蒲州河中府有个秀才名叫郭成,偶然做了一个恶梦,去寻那个叫“开口灵”的算卦先生算了一卦,言说他有一百日血光之灾,只除千里之外可以躲避。他征得父母同意,领着妻子,带上祖传三辈的宝物生金阁,到京城去,一来避难,二来进取功名。到了半途,染了一场冻天行的疾病,方才较可,又遇大雪,便到一家酒店饮酒避寒。这时一个杀人如同捏杀苍蝇的权豪势要庞勣庞衙
猜你喜欢的书
香莲品藻
宋张功父著《梅品》一帙,疏梅花之宜称,憎疾,荣宠,屈辱凡五十八事。闲思莲足纤妍,花堪解语,更无凡卉得与追踪。至有历百折而不回,贯四时而不改,则唯寒梅、翠竹、苍松差堪接武。乃或遇人不淑,有女仳离,空谷幽兰,不知凡几,在女子以缠足为容,譬之君子修身俟命,岂有怨尤?然读“采封采菲,无遗下体”之诗,能无三叹?因仿其意,纂香莲宜称、憎疾、荣宠、屈辱,亦得五十八条。别疏香闺韵事,及步莲三昧所未及者,凡二十余类,总汇一卷,签曰《品藻》,愿因风寄语金屋主人,倘阿娇步步生莲,幸加意护持,万勿敝屣视之,庶几享香莲清福于无既也。
孙公谈圃
北宋刘延世录孙升所谈而成书。凡三卷。有明覆宋刊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 《学津讨原》本、 《说库》本等。另《说郛》、 《历代小史》等本不全。孙升,字君孚,高邮人。元祐间任中书舍人,绍圣初受党籍牵累,贬谪汀州。由于他身历神宗至哲宗朝的政事,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时名臣,均有所了解,故所知朝野掌故甚多。当他谪居汀州时,刘延世时亦居汀,二人过从较频,孙升常谈论朝野故实,刘退而录成此书。书中有关北宋朝野轶事的记载,涉及面较广。从书中看,孙升为元祐之臣,对王安石有较多不满,如关于王安石子王雱死后在冥间受罚的记载,即以本书为最早,但对苏轼,二程等人,亦有所微词,可知其虽有偏执,尚能自成一家之言。对了解北宋的政事及诸名臣的事迹,颇可参考。书中也杂有一些梦征、方术、医药、冥游之类的内容,少数条文流于因果报应的说教。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又名《西升经》或《西升记》。其序文称:老子为关尹讲授《道德经》之后,又为关尹讲授道要,「列为三十九章,目曰《西升经》」。实际此经应出于魏晋,葛洪《神仙传》最早提及「西升」,北周道士韦节始为之注解。今《正统道藏》本三卷,为宋徽宗政和御注本,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此经吸收《道德经》思想,论述炼养形神之道,大旨「以得一为要妙,以飞升为余事」。告诫关令尹喜「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致虚守柔,返于自然,又称「神生形,形成神」;「形神合同,固能长久」。宋徽宗注文吸收韦处玄、徐道邈诸家之长,于趋妙达本,致虚柔之义,多所发挥。
冰河时代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光。他也听见妻在床首的一把矮竹椅上坐着叹息的声音。“爸爸!”V又听见小女儿呼他的声音。V忙翻转身,微睁开眼睛。他看见了攀附在床沿上的一双白嫩的小手了。他又看见了她的一对流动的黑水晶般的瞳子,最后看清楚了她的花蕾初开般的笑颜了。他的朦胧的意识也清楚了。V忙坐起,伸手去把站在床沿边的小女儿抱上床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这部般若心经,在我们中国佛经流通方面观之,可说是‘风行天下’的,并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确乎在‘金刚’,‘弥陀’之上。虽然言简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总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负有声望的经典;六百卷般若经的当中,其最简括切要,提纲契领者,当推现在所讲的这部心经了。
学佛考训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上华梵语言及其行事探逸集微判为十部碎金积玉一无所遗大要足以赞空王延慧命扶庶类正人伦一览之间儒佛毕备矣俍和尚之心何其广且大也息波道人见而善之充厥篇章更为诠次用投贝叶之林将补贯华之义余欢喜踊跃敬题其首。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