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元杂剧剧本《窦娥冤》
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戏剧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著名悲剧,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我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个“东海孝妇”的故事,说的是于定国的父亲于公在东海郡当狱吏时,郡里一个对婆婆很孝顺的寡妇,被郡守冤判了死刑,于公为之力争而不得。后来东海郡大旱三年;新郡守听了于公的话,洗刷了孝妇罪名,上天立即下了大雨。这个故事在刘向的《说苑》和干宝的《搜神记》中都有记载。关汉卿的《窦娥冤》主要根据现实生活创作而成,其中明显地受到“东海孝妇”故
-
元杂剧剧本《双赴梦》
《双赴梦》也叫《西蜀梦》,全名《关张双赴西蜀梦》,或作《关云长张翼德双赴梦》,无科白,仅存曲词,主要写刘备称帝不久,结义兄弟关羽、张飞被害,魂赴蜀都,给刘备托梦,请为他们复仇的故事。此剧第一本正末为蜀国使臣。刘备由一织履编席之人做了大蜀皇帝,日夜思念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蜀国使臣奉刘备之命前往荆州和阆州宣召关羽和张飞。他日夜驱弛,心急如火。到了荆州,当年单刀赴会、诛颜良文丑的关羽,已在对吴作战中身亡;到了阆州,当年释严颜、鞭督邮、威震当阳桥的张飞,也被部下暗害。蜀使劳而无功,反为悲痛,誓与关张报仇。此剧第二
-
元杂剧剧本《谢天香》
《谢天香》全名《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此剧写妓女谢天香和北宋词人柳永由热恋到离别再到成婚的经过故事。谢天香于柳永上京赴试后,因得到开封府尹钱可的帮助,从烟花薄上除了名,获得良人名分;三年后柳永中状元,又在钱大尹主持下二人成婚,多年的宿愿终于变成了现实。反映谢天香改变非人地位过程中曲折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其获得正当爱情之不易。(一)谢天香以卖笑为生。她想摆脱被玩弄的非人地位,便把希望寄托于和“一代文章”柳永柳耆卿的结合上。她平时对柳永盛情管待;柳永要去上京赴试,她为之准备停当衣服盘缠,并叮
-
元杂剧剧本《金线池》
《金线池》全名《杜蕊娘智赏金线池》,主要写妓女杜蕊娘和秀才韩辅臣结合过程中的一些波折。秀才韩辅臣因上朝取应,路经济南府,拜访八拜交哥哥、济南府尹石好问时,饮酒中间与妓女杜蕊娘相识,两人一见倾心。酒后石好问欲留韩辅臣书房安歇,韩辅臣因后花园书房“冷清”提出异议,石好问投其所好,让他到杜蕊娘家住下,韩辅臣欣然愿往。杜蕊娘刚才席间读了韩辅臣所写《南乡子》词一首,深爱其才。现在见辅臣要同自己作伴,躬手相迎,喜不自胜。表示:就是“栲的我皮肉烂,炼的我骨髓枯,我怎肯跟将那贩茶的冯魁
-
元杂剧剧本《望江亭》
《望江亭》全名《望江亭中秋切鲙》。写的是改嫁寡妇谭记儿,在权豪势要杨衙内为夺她作妾,带着皇帝的势剑金牌、逮人文书捉杀其夫白士中时,巧扮渔妇,于中秋节晚到望江亭上为杨衙内献新切鲙(鲙鱼,即“鳓鱼”),把杨灌醉后,盗走势剑金牌和逮人文书,使杨衙内阴谋破产。清官李秉忠以“妄奏圣主”、“夺人妻妾”罪把杨衙内“问成杂役,杖八十,削职归田”。这个剧主要是歌颂寡妇谭记儿的勇敢和机智。谭记儿死去“知重”
-
元杂剧剧本《裴度还带》
《裴度还带》全名《山神庙裴度还带》,写唐代宰相裴度由困顿寺庙到登科荣贵的故事,作者一说为元末明初贾仲名。裴度文武全才,怎奈年已三十,功名不遂,白日在洛阳白马寺觅得三斋,晚上在城南山神庙中安歇。他的姨夫白员外和姨姨在汴梁城开个解典库,颇有资财,见他浩然一股鸿鹄志,料其必然峥嵘有日。因怕裴度堕落了功名,不但不留裴度住在自己家里,还把裴度唤至家中羞辱了一番。她姨姨一见面就说:“裴度,想你父母身亡之后,你不成半器,不肯寻些买卖营生做,你每日则是读书。我想来,你那读书的穷酸锇醋,有什么好处,几时能够发迹
-
元杂剧剧本《救风尘》
《救风尘》此剧全名为《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故名思义,就是用追欢买笑的风月手段,解救失误沦落的风尘姐妹。妓女宋引章被奸商周舍用甜言蜜语、虚情假意诱骗上钩,备受欺凌,向同行姐姐赵盼儿求救。赵盼儿不计较引章前错,慷慨相助,以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赚得周舍给引章的休书,救出引章,使其与忠厚老实的安秀才结了婚。剧中故事围绕妓女宋引章被花花公子周舍诱骗、欺凌、休弃的过程而展开,但主要表现的却是宋引章结拜姐妹赵盼儿的老练、机智、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急于摆脱非人地位,但因年轻而不懂世事的宋引章,贪恋富贵,又被周舍的虚情假意、
-
元杂剧剧本《哭存孝》
《哭存孝》全名《邓夫人哭存孝》,或作《邓夫人苦痛哭存孝》,主要写唐代节度使李克用于酒醉时听信谗言,屈斩忠孝之子李存孝的故事。李存孝本名安敬思,雁门关飞虎峪灵丘县人,自幼父母双亡,邓大户将他抚养,长大后便给邓大户家牧羊。李克用见存孝有打虎之力,招安他做义儿家将,封他为十三太保飞虎将军李存孝,并着他与邓大户家为婿。自从跟了李克用,存孝多有功劳;曾经活拿了孟截海,怒挟了邓天王,杀败了张归霸,力取了太原,复夺了并州,立诛了五将。华严川大战,杀败了葛从周。十八骑杀入长安,攻破黄巢,扶持唐社稷。李克用许诺,战败黄巢,
-
元杂剧剧本《单刀会》
《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元代有名的三国戏。写的是赤壁鏖兵之后,鲁肃作保,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以荆州为跳板,取益州,并汉中,占西川,称孤道寡,天下遂成鼎足之势。鲁肃见刘备有“霸业兴隆之志”,便欲索取荆州。因荆州守将关羽,“韬略过人”,不敢直取。鲁肃打算在江下排宴设乐,邀请关羽度江赴会,先以共贺刘备功美,礼索荆州;礼索不成,拘收江上战船,不放关羽返回,让其心中知悔,献还荆州;如若不与,壁衣内暗藏甲士,酒酣之际,生擒关羽,囚于江下,若还
-
元杂剧剧本《玉镜台》
《玉镜台》全名《温太真玉镜台》。此剧主要写翰林学士温峤与其表妹刘倩英由相识到定婚、结婚以至和好的过程。刘倩英只有一十八岁,温峤却比她年长得多。虽然倩英开始不喜欢他,但由于温峤的钟情和才华,终于取得了倩英的爱情,夫妻归于和好。温峤别无亲眷,出于敬老之心,取来年老寡居的姑娘到京师居住。他平生得志,自诩不在古今得志者之下,所谓“正行功名运”,“正在富贵乡”,“帽檐相接御楼前,靴踪不离金阶上”。但他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尚无一中意的妻子与他
-
元杂剧剧本《绯衣梦》
《绯衣梦》全名《钱大尹智勘绯衣梦》,或作《钱大尹鬼报绯衣梦》,写钱大尹为书生李庆安平冤和婚的故事。汴梁财主王员外的女儿王闰香与富户李十万的儿子李庆安本是指腹为婚。但因李十万家道穷乏,王员外派嬷嬷送给李家十两银子、一双鞋儿,悔了这桩婚事。王员外的女儿闰香却念念不忘李庆安。秋雨的一天,同梅香到后花园散心,看见树下有一双鞋,命梅香取来一看,原来是自己做给李庆安的鞋;又发现树上有个人影,叫下来一问,方知是李庆安。原来李庆安从王员外悔婚的十两银子中拿了二百文钱买了个风筝去放,风筝挂在王员外家后花园梧桐树上,他越墙上
-
元杂剧剧本《调风月》
《调风月》全名《诈妮子调风月》,主要写婢女燕燕与小千户的爱情婚姻纠葛。一次,主人的亲戚小千户前来探望主人,主人命燕燕前去伏侍,并说:“别个不中,则你去”,这既是主人对燕燕的赏识(因为她“半世为人,不曾教大人心困。虽是搽胭粉,只争不裹头巾”,说明她聪明能干),另方面也使她感到做婢之“苦”,做婢之“难”。而那些懒懒散散的婢女既不为主子赏识,也就少许多“苦差”。心性高强的燕燕对这些人是很反感的
-
元杂剧剧本《陈母教子》
《陈母教子》全名《状元堂陈母教子》,主要写宋代陈母教其三子中状元的故事。陈母所生三子:长子陈良资,次子陈良叟,三子陈良佐。另有一女陈梅英。她教子读书,盖一堂名曰状元堂,激发其子仕进。一天,打墙处刨出一窖金银,她让休动,照旧培埋,理由是:“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她不求金玉重重贵,只愿儿孙个个贤。往年三年开一遭选场,如今一年一遭选场。她先命老大陈良资求官应举,“得一官半职,改换家门”,她要求老大“金榜无名誓不归”,为老二老三作个好
-
元杂剧剧本《蝴蝶梦》
《蝴蝶梦》全名《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主要写包待制“杨善”的故事。这里的“善”指贤妇和孝子。戏剧的这个主题是通过包拯的一个梦幻告诉观众的。有一天,包待制升厅,坐起早衙,命张千把一个酸枣县解到的偷马贼上了长枷,下在死囚牢里,自己困倦休息,梦见一个蝴蝶打在亭子上结着的蜘蛛网上,飞来一只大蝴蝶救出了这只蝴蝶;又一个蝴蝶飞来打在网上,也被大蝴蝶所救。后来一个小蝴蝶亦坠网中,大蝴蝶虽然看见,却不救而飞。包拯动了恻隐之心,救出小蝴蝶。梦中的大蝴蝶就是剧中主人公王母。三个坠
-
元杂剧剧本《五侯宴》
《五侯宴》全名《刘夫人庆赏五侯宴》,主要写王氏母子因受赵太公欺辱而分离聚合的故事。王氏乃潞州长子县人,自身姓李,夫主王屠下世之后,家中一贫如洗,无钱使用,将未及满月的孩儿王阿三抱到街上去卖,以便讨些钱物,埋殡夫主。恰好有一富户赵太公,妻子亡化,撇下个未满月的孩子,打算寻一有乳食的妇人看觑孩儿。王氏情愿将自身典与赵太公三年,赵太公给她钱钞埋了丈夫。王氏到了赵太公家一月光景,赵太公便把典身文书改做卖身文书,妄图让王氏永远供他家使用。王氏在赵太公这“瞒心昧己使心毒”的豪户家中干活,ld
-
元杂剧剧本《鲁斋郎》
《鲁斋郎》全名《包待制智斩鲁斋郎》,这是一个反映清官锄强扶弱的反霸戏。(一)剧中的“强者”是题目标明的鲁斋郎。鲁斋郎一上场就有一段自我介绍: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街市小民闻吾怕,则我是权豪势要鲁斋郎。……谢圣恩可怜,除授今职。小官嫌官小不做,嫌马瘦不骑。但行处引的是花腿闲汉,弹弓粘竿儿小鹞。每日价飞鹰走犬,街市闲行,但见人家好的玩器,怎么他倒有我倒无,我则借三日玩看了,第四日便还他,也不坏了他的。人家有那骏马雕鞍,我使人牵来,
-
元杂剧剧本《单鞭夺槊》
《单鞭夺槊》全名《尉迟恭单鞭夺槊》,《古名家杂剧》题为关汉卿作,一般认为不确。该剧写定阳刘武周部将尉迟敬德归降唐元帅李世民的经过,表现李世民的爱惜人才和尉迟恭的忠诚勇猛。尉迟敬德辅佐定阳刘武周,使一条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和唐元帅李世民相持在美良川,与秦叔宝交战百余合不分胜负,被唐元帅设计引至介休空城,团团围住;唐军师徐茂公又施反将计,派刘文靖标来刘武周首级,要敬德降唐。敬德开始不愿背主降唐,今见主公首级,悲痛之余,只好降唐,提出为主服孝三年,徐茂公不允,最后提出服孝三日,开城投降,并将火尖枪、深乌马
-
元杂剧剧本《双献功》
《黑旋风》又名《双献功》,或作《双献头》,全名《黑旋风双献功》。主要写梁山泊英雄李逵从牢里救出孔目孙华,杀死侍势勾引孙孔目之妻并置孙于死地的白衙内及淫妇郭念儿的故事。此剧在写李逵时能把“相貌丑”和“心里善”结合起来,把他“装呆”和“施智”结合起来,给人以生动亲切之感。孙孔目要去泰安烧第三年还愿香,因“泰安神州谎子极多,哨子极广”,安全没有保障,到梁山泊欲找一护臂同往。李逵自告奋勇,护送孙
-
元杂剧剧本《遇上皇》
《遇上皇》全名《赵元遇上皇》,写好爱饮酒的赵元受官吏迫害,遇皇帝得官的故事。东京汴梁人赵元,招赘与刘二公为婿,浑家小字月仙。赵元酷好饮酒,以酒解其心间愁闷。为此浑家和父亲对他非常憎嫌。一天他正在酒店饮酒,刘二公和月仙找到酒店,狠狠地打了赵元一顿,骂赵元是“糟弟子孩儿”、“村弟子孩儿”、“贪酒不干营生糟丑生贼弟子孩儿”、“不成半器的畜生”、“狗弟子孩儿”、“乱箭射的、冷枪戳的、
-
元杂剧剧本《襄阳会》
《襄阳会》全名《刘玄德独赴襄阳会》,又名《刘先主襄阳会》,主要写刘备向刘表借地存身及在新野樊城战败曹兵的一段曲折经历。刘备与其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在徐州被曹将夏候惇打败失散,三年之后在古城重会。古城地方窄狭,亦无粮草,难以拒曹,刘备便派简雍去荆州,向族兄刘表借一立足之地。刘表于三月三日请刘备到襄阳赴宴。席间,刘表先答应把新野樊城借给刘备,后来又几次言说自己年迈,掌不住荆襄九郡,愿把牌印让与刘备掌管。刘备推辞不受,并说大公子刘琦文武双全,宽仁厚德,可以承袭。刘表二公子刘琮听了心中不服,派蒯越蔡瑁擒拿刘备,盗走
-
元杂剧剧本《谇范叔》
《谇(同唬)范叔》全名《须贾大夫谇范叔》,写战国时辩士范睢贫贱时立功受辱、为相后倚势复仇的故事。齐国遣孙膑于马陵山射杀庞涓,掳了公子申。魏曾教齐三年一进贡。这第三年,魏惠王染病不起,命丞相魏齐权国。魏齐欲派中大夫须贾前往齐国,一来还其三年贡物,二来求放公子申还朝,重修两国之好。须贾自觉“生而拙讷,不能应对”,恐误两国之好,举荐辩士范睢为副使同行。魏齐同意范睢为副使,并对范睢说:如完成使命,“那其间自有重赏加官也。”范睢字叔,魏国人,幼习儒业,兼看兵书,父母双
-
元杂剧剧本《渑池会》
《渑池会》全名《保全公径赴渑池会》,主要写战国时赵国蔺相如两次胜利出使秦国并与廉颇和好的故事。战国七雄纷争,五国皆伏于秦,唯有赵国不服。秦昭公为占有赵国的楚和氏玉壁,派使命到赵,要求赵遣人送玉壁至秦,换取秦国十五座城池,两国修好;如若不从,干戈相见。赵国大将廉颇主张不送玉壁,如起干戈,兵来将迎,水来土堰。赵国中大夫蔺相如亦深明秦昭公之诈,但又认为“他以城求壁而不与,曲在我矣。与之壁而不与我城,则曲在秦矣”,并主动请求奉壁往秦,如秦昭公无意偿城,保证完壁归赵,否则,自己永不还赵国。赵
-
元杂剧剧本《疏者下船》
《楚昭公》又名《疏者下船》,全名《楚昭公疏者下船》(“公”一作“五”),主要写春秋时楚国遇难得救的故事,颂扬忠臣申包胥、良将伍子胥和楚昭公的贤妇及孝子。(一)此剧以吴楚争湛卢宝剑开始。湛卢宝剑是吴国当年征伐越国时所得,乃世之奇宝,不意此剑飞入楚国,吴国屡屡派人索取,楚却不予付还,于是便引起楚人吴将子胥伐楚之战。对于湛卢宝剑,作者通过吴王之口对它进行了一番抽象的夸赞,又通过楚王之口赞其“冰刃霜寒,玉华光灿”,“紫气冲霄汉r
-
元杂剧剧本《忍字记》
《忍字记》全名《布袋和尚忍字记》,又名《布袋和尚醉屈忍字记》,主要写罗汉转世的财主刘均佐,生性悭吝,经过布袋和尚(为弥勒尊者化身)反复点化,出家苦修,终成罗汉的故事。刘均佐原是上方贪狼星、第十三尊罗汉,因在佛祖讲经时起一念思凡之心,罚往汴梁刘氏门中,投胎托化为人,娶妻王氏,生男名佛留,生女名僧奴,是汴梁城第一个财主。此人悭吝苦克,风雪天和妻子只饮两杯酒,因怕破费不再多饮。过生日不喝自己家的酒,要喝别人送的洒。洛阳人刘均佑在他门前冻锇而倒,他念刘均佑和自己同姓连名,便救了刘均佑性命,并结为兄弟,让刘均佑放钱
-
元杂剧剧本《金凤钗》
《金凤钗》全名《宋上皇御断金凤钗》,主要写秀才赵鹗的一段坎坷经历。郑州人赵鹗,应试落榜,一家三口人住在状元店修习,店小二为激发他应举,故意怂恿其妻向赵鹗讨休书,自己向赵鹗索店钱,赵鹗七岁儿子福童喊肚子饥要吃饭,赵鹗被逼之无奈,只好答应当日便去求官应举,若不得官,决不回家。赵鹗一举状元及第,不意在丹墀内谢恩,失仪落简,只得在待漏院听候发落。他忍冷担饥,寒窗苦读,如今正待要脱白换绿,挂紫穿绯,殿头官传下圣旨,因他失仪落简,本当见罪,皇帝见他文章不错,饶他不死,着他纳下靴笏襕袍,回原籍为民。赵鹗这个不知amp
猜你喜欢的书
李怀州集
隋代诗文别集。李德林撰。李德林字公辅,曾任怀州刺史。据《隋书》本传,李德林“所撰文集勒成八十卷,遭乱亡失,见(现)五十卷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李德林集》10卷,两《唐书》著录并同。至宋,亡佚。今存明人辑本,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李怀州集》2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李怀州集》1卷。张溥本自张燮本出,凡收录文15篇、诗6首。又,清人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今人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收录李德林诗文较前为备。
大清帝国全图
《大清帝国全图》,印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距今已近百年。《大清帝国全图》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历史,它的现身,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清王朝对中国的巨大贡献提供了一件不可多得和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全书共25张地图,反映了当时我国的行政区划等内容。该图还反映出当时的香港、澳门等已被侵略者侵占。
中国文化史导论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默记
笔记小说集。三卷。宋王铚撰。作者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居多。此书多记载汴京朝野遗闻,有的是史书所不载。王铚掌悉掌故,所考证之事,多言之有据。载北宋朝野遗闻,可补正史之阙。其中记君主、大臣,直书其事而不隐,如《周世宗儿》、《徐铉》、《艺祖》、《神宗》、《欧阳文宗》等条。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学海类编》本等,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行世。
四宗要义讲记
《四宗要义》,摘译自土官呼图克图(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的巨著《土官论》。土官,正名法日,乾隆时青海人。因他地位崇高,人尝有“掌印呼图克图”之称。《土官论》以三大段组成。前段述印度佛教宗派,中段述西藏佛教部别,末后一段也曾约略述及中国等处佛教的情形。这里摘译的《四宗要义》,即其关于印度佛教宗派之叙述者。
因缘僧护经
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为说法者。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商人还时,僧护自海出同还。途中相失。见地狱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处一宿济度之。来见佛,问因缘。佛一一答之。
推荐作家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