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史料笔记《读书堂西征随笔》

《读书堂西征随笔》清汪景祺著。此书系作者随年羹尧西征途中的笔记整理而成,“读书堂”为其书室之名。此书不分卷次,杂记清初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史事,如年羹尧击败罗卜藏丹金的功绩,康熙年间西北吏治的腐败,青陕地区的民变,熊赐履撰修《明史》的经过和清初某些官吏的事迹等,同时述及一些风土人情与异闻。由于书中夹有讥讪清统治者的语句,被雍正帝御批:“悖谬狂乱,至于此极”,做为年羹尧之狱的附案,以大不敬罪将作者处斩。汪景祺,浙江钱塘人,康熙年间举人。由于仕途不畅,他于雍正二年游陕往投西安的胡期恒,因此得以上书干谒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谀称年为“宇宙之第一伟人”。他在同年五月节以前写成《读书堂西征随笔》,中有讥讪康熙的诗句,谈“皇帝挥毫不值钱”,且非议康熙的谥号和雍正的年号,在年羹尧青海建功所作的《功臣不可为》一文中,论辩人主屠戮功臣自古皆然,以为“鸟尽弓藏,古今同慨”。庸主疑、畏、怨、怒之心丛生,功臣惟有一死之途,致使“千古之豪杰英雄所有槌心而泣血者也。”据书前自叙可知作者愤世嫉俗心诸之由:“余今年五十又三矣,青春背我,黄卷笑人,意绪如此,其荒芜病躯如此委顿,间关历数千里,贫困饥驱,自问平生都无是处。忆少年豪迈不羁,谓悠悠之斯世无一可与友者”。此书在抄没年羹尧家时被浙江巡抚福敏、杭州将军鄂弥达搜得,致使作者罹杀身之祸,此书被列为禁书,清代无刻本,稿本封存于故宫懋勤殿箱中。1984年上海书店据1936年故宫博物院的铅印本影印出版。ATs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