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各时期的三杰

春秋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都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其主,伍子胥忠于其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pBU中华典藏网

战国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商鞅、肥义、屈原。他们是战国时期最受后人推崇的忠君爱国的的能臣,商鞅忠君,肥义爱国[1]  ,屈原忠君爱国。pBU中华典藏网

汉初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张良、韩信、萧何合称“汉初三杰”。淮阴侯韩信善用兵,相国萧何善内政,留侯张良善谋略。刘邦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即是对三人的称赞。pBU中华典藏网

蜀汉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诸葛亮、关羽、张飞合称“蜀汉三杰”。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关羽、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著名的武将,关羽谥曰壮缪侯,张飞谥桓侯。pBU中华典藏网

明初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刘基、李善长、徐达合称“明初三杰”。三人都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道家、政治家、文学家,与章溢、宋濂、叶琛并称为四先生。在民间传说中与诸葛亮齐名。李善长先后担任右丞相、左丞相,为百官之首。徐达是杰出的军事家,1368年率军北伐,攻大都,灭元朝。1370年,被封为魏国公。pBU中华典藏网

辽东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三人于明末先后经略辽东,构筑明朝的辽东防线,抵抗后金(满清)进攻数十年。熊廷弼因与辽东巡抚王化贞不和,致使广宁失陷,退守山海关,后熊廷弼被斩首并“传首九边”。孙承宗与后来袁崇焕共同建立了关宁锦防线,打造关宁铁骑;后因清军入关,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孙承宗率全家上下抗击清军就义。pBU中华典藏网

晚清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之中李鸿章的命运最悲凉。曾国藩在清朝大厦将倾时力挽狂澜,凭湘军之力保住大清国江山,位极人臣,后急流勇退;左宗棠晚年抬棺出征,平定阿古柏叛乱,两人都得以善终。而李鸿章由淮军主将登上晚清的政治舞台,就注定他的悲剧。《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总是要有人去签的。在马关,李鸿章就被日本人行刺过;签定《辛丑条约》后,李鸿章终于被拖垮了,累得吐血,死前俄国大使还要他签订一项赔款pBU中华典藏网

北洋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黄埔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人。前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共产党,后又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黄埔同学谈到“黄埔三杰”时戏云:“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 )(奇才蒋先云,辨才贺衷寒,将才陈赓)pBU中华典藏网

龙潭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钱壮飞、李克农、胡底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打进蒋介石的最高特务机构——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敌人的机密情报。为表彰他们的大智大勇,周恩来曾经给予他们“龙潭三杰”的赞誉。pBU中华典藏网

宋末三杰pBU中华典藏网

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南宋末年,张世杰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面对元军宁死不降,留有衣带赞三十二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为何,而今而后,庶己无愧。”pBU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