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晋

毛晋
  • 姓名:毛晋
  • 别名:字子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虞山东湖(今江苏常熟)
  • 出生日期:1599年1月31日
  • 逝世日期:1659年9月13日
  • 民族族群:

毛晋(1599年1月31日—1659年9月13日),字子晋,世居虞山东湖(今江苏常熟),是明末清初大藏书家,也是个很有功力,很全面的编辑家。


毛晋博学强记,通明好古,很有学问, “在明季以博雅好事名一时”。但于仕途并无成就,没有做过官。一生中都是与书籍打交道,同治苏州府志记载:他家居迎春门外七星桥,少为诸生,性嗜卷轴,湖州书舶云集於门,当时流行的谚语是,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卖书於毛氏。可见毛家与书籍的关系之密切。吴伟业作过《汲古阁歌》,也能说明这一情况,歌中提到: “嘉隆以前藏书家,天下昆陵与琅邪,整齐旧闻汲放失,后来好事知谁及,比闻充楝虞山翁,里中又得小毛公,搜求遗佚悬金购,缮写精能镂板工”;还有“君今万卷尽刊讹”之句。毛晋除了藏书,在编辑工作方面,有多方面的才能,抄书、刻书、校书、编书都有成就,自己还著书立说。


毛晋好搜罗古籍,并专修了汲古阁、目耕楼以藏书。他家里藏书有84000余册,而且多是宋元刻本,并在藏书上盖有藏书印章: “毛晋秘箧审定真迹”、“毛氏藏书”、“汲古阁世宝”等。对此, 《汲古阁珍藏书目》有详细记载。毛晋很喜欢校刻古书, “经史全书,勘雠流布,毛氏之书走天下”。他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六十种曲》、《津逮秘书》等。他校刻的书,称为汲古阁版,亦称毛本,流布天下,影响极大。他是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对此,《汲古阁刻书目》有详细记载。他也喜欢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如《萨天锡诗集》等书,就是他手抄的,后人对他的抄本很重视,称之为毛抄本。校刻、抄书,都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


毛晋编辑注释的书很多。编辑有《二家宫词》、《三家宫词》、《元四家诗》、《宋名家词》、《津逮秘籍》、《香园》、《苏米志林》;注有《毛诗陆疏广要》、《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还著有《隐湖题跋》、《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明诗纪事》等。可见他的成就是很大的。


他编辑的书籍中,规模最大的要算《津逮秘籍》。这是一部汇集宋元以前古籍的丛书,有15集,139种,其中有两种只有目录,所以,实际为137种。这部书也可以说是他和胡震享合编的。胡震享自己先搜集编辑了一些古籍,后来遭受火灾,他搜集整理的古籍,只剩下了一些残版。毛晋在残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整理,增加了内容。由于毛晋家藏书多,结交的读书人多,所以,他编辑的这套丛书,比别人编的好得多,有条理得多,但其中也有一些伪本。不管怎样,它保存了许多古籍,是有功劳的。


他编辑的诗词集各有特点。《二家宫词》二卷,是皇家词选,采集了宋徽宗的自建中靖国二年至宣和六年(公元1102—1124)御制宫词300首和宁宗杨皇后词50首,共350首。其实其中真伪参半。《三家宫词》3卷,主要是宫庭诗,都是七言绝句,共300首,其中唐王建100首,后蜀花蕊夫人100首,宋王珪1000首。《元四家诗》26卷,有虞集诗8卷,杨载诗8卷、范椁诗7卷、揭徯斯诗3卷。元诗在历史上本来成就不大,不过选编的这些诗,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诗的面貌。《宋名家词》,选了61家,自曼殊珠玉词起,到卢炳哄堂词止,采集得比较广泛,有一定的代表性。每家之后都附有跋语,对这些词家进行了评论。他编辑此书时,是按他搜集到的词付雕版的时间先后为序,随得随雕,没有什么选择,所以,质量有高有低,不完全一致。


毛晋编辑的《苏米志林》3卷,2卷是掇集苏轼的琐言碎事;1卷是米芾的铁事。《香园》3卷,是杂录的香事,如狄香条,注为洒扫清枕边,鞮芬以狄香。鞮,履也。狄香,外国之香也。全书陈因习见,庞杂割裂。这两种书都价值不高。


毛晋注释的《毛诗陆疏广要》2卷和《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都是三国时吴陆玑的作品,注释中旁证博引,资料丰富,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毛晋从自己著书,到抄书、刻书、校书、注书、编书,而且都很有成就,这在编辑史上是不多见的。

猜你喜欢的书

台湾生熟番纪事

台湾生熟番纪事

清黄逢昶撰。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年),有光绪间刻本传世。书中记载高山番(即生番)和平埔番(即熟番)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清朝廷在当地的政府机构对高山番和平埔番的统治情况等。

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

本草类著作。3卷。又名《炮炙方》、《雷公炮炙》等。南朝雷敩(生卒年不详)撰。雷敩,南北朝宋药学家。约成书于公元5世纪。原书已佚。近人张骥,今人王兴法先后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药性赋解》等书中辑佚成册。本书3卷,载药300种,实存仅288种药物条文,约有佚文1.5万字。各药条文内容以介绍实际炮制操作为主。

瑶石山人稿

瑶石山人稿

明诗别集。黎民表(字惟敬)著。根据陈文烛序可知,黎民表生前,镇江钟太守曾为其刻过诗集。此刻本今已不存。《瑶石山人稿》乃是黎民表去世后,其子黎君华重新编辑,于万历十六年(1588)梓刻之,并请陈文烛作序。除开头有3篇赋外,余皆古近体诗,凡16卷。今存有万历刻本。《四库全书》著录。黎民表诗颇负盛名,甚受诗论家推重。胡应麟《诗薮》评论:“诗之晚年弥工者,黎惟敬(民表)、欧桢伯(大任)皆岭南巨擘也。惟敬近体,深靓庄严类公实(梁有誉),而老健过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则认为:“瑶石诗,读之似质闷,而实沉著坚韧。元美所取续五子,无愧大小雅材者,仅此一人而已。”《四库全书总目》也说,他的诗作“虽错采镂金,而风骨典重,无绮靡涂饰之习,盖与太仓(王世贞)、历下(李攀龙)同源而派稍异。”陈田《明诗纪事》则进一步分析道:“竹垞(朱彝尊)评瑶石诗似质闷而实沉著坚韧,此第论五古一体耳。集中五律精深华妙,七律风调流美,五绝精微淡远。岭南当时诗家,梁、欧、黎三人,工力悉敌,公实质地较优,而中道夭折。桢伯、瑶石享中寿,故成就有不同耳。”

懋斋诗钞

懋斋诗钞

诗别集。一卷。清爱新觉罗敦敏撰。此集为残卷,署名“燕野顽民”之藏主题云:“蕴辉阁藏。自乾隆二十九年(按:有误,应为乾隆二十三年)戊寅起至三十一年(按:有误,应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止,共二百四十首。其割裂不完之篇,想皆删而不留者。然草本惜只一卷,约不止此也。予有《四松堂集》,今又得此残本,故略为粘补成卷,因并识之。”可知今所见本乃是“燕野顽民”之“粘补本”,并非原本形状,故多颠倒错谬之处。作者在《东皋集》小序中云:“自山海归,谢客闭门,唯时时来往东皋间。……大约烟波渔艇之作居多,遂以‘东皋’名之。”故知此集作者自题为《东皋集》。估计此残本只是《懋斋诗钞》中的一个小集。集中保存了作者与曹雪芹过从唱和的一些诗篇,对了解曹雪芹生平、经历、思想、性格颇有参考价值,故为《红楼梦》研究者所重视。其诗在思想艺术上也有一定的价值。此集为抄本,文学古籍刊行社于1955年影印出版。

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语录

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语录

凡二卷。又作一山一宁国师语录、一山宁和尚语录、一山国师语录、宁一山录。系一山一宁(1247~1317)弘法之语录,侍者了真等编。因开版于大云庵,故又称大云录。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卷上收录了真编初住四明鳌峰山祖印禅寺语录及惟凤编住庆元府宝陀观音禅寺语录等七种语录,及小参、法语、拈古、颂古。卷下收录偈颂、赞佛祖、自赞、小佛事,及彦栽撰之行记、中峰明本等之跋。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科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科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科,一卷,宋师会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