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谇范叔》

《谇(同唬)范叔》全名《须贾大夫谇范叔》,写战国时辩士范睢贫贱时立功受辱、为相后倚势复仇的故事。5Hw中华典藏网

齐国遣孙膑于马陵山射杀庞涓,掳了公子申。魏曾教齐三年一进贡。这第三年,魏惠王染病不起,命丞相魏齐权国。魏齐欲派中大夫须贾前往齐国,一来还其三年贡物,二来求放公子申还朝,重修两国之好。须贾自觉“生而拙讷,不能应对”,恐误两国之好,举荐辩士范睢为副使同行。魏齐同意范睢为副使,并对范睢说:如完成使命,“那其间自有重赏加官也。”5Hw中华典藏网

范睢字叔,魏国人,幼习儒业,兼看兵书,父母双亡,在须贾门下做门馆先生。他对出使齐国满怀信心,保证凭借自己的才学和辩才,“管成就这公事。”5Hw中华典藏网

范睢到齐,一席谈吐,博得齐主欢欣,释放魏公子申还国,许以两邦修好,永为唇齿。齐国主公深爱范睢之才,特遣中大夫驺衍在驿亭中摆设筵席,管待范睢,并有许多礼物赏赐。范睢虽有才学,但“一身流落,半世辛劳”,“利名牵扰”,“日月煎煞”,“愁思知多少”。今见驺衍如此厚待,不胜感激。驺衍赞他“如此大才,久后必有大用”,他却感慨“自古书生多命薄”,“成事的少”;感慨自己“学到老”、“穷到老”,“白屋教儿曹”;感慨“自古来文章,可便将人都误了”,如今“调大谎往上趱,抱粗腿向前跳,倒能禄重官高”。象他这种诚实的人反而“老死蓬蒿”,连那些“故友”、“知契”也都是十谒朱门九不开。如此世风,“但得个一顷半顷洛阳田,谁待想七月八月长安道”。他不图“顶冠束带宾于朝”,不求功名富贵,“待时守分,安身知命,“齁喽喽一枕头鸡叫”,“闲居的无事那逍遥”,“吃的是浊醪一醉酒,直睡到红日半竿高”,他深感这无扰愁青衲袄,强过担惊怕紫罗袍。5Hw中华典藏网

驺衍于瑞雪飞扬的暮冬天道,歌儿舞女,美酒羊羔,厚待范睢;对前来驿亭面别的须贾大夫却不予会见,还在须贾大夫私至仪门时,斥责须贾不是来“拜辞”,而是来“撞席”。并当着立于阶下的须贾之面,把给须贾的三杯酒让给坐于堂上的范睢饮。最后以黄金千两,为范睢“少助行色”。范睢虽饮了三杯酒,却以穷命难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由,当着须贾的面,拒收黄金,辞谢而去。5Hw中华典藏网

范睢在齐国驿亭所受到的厚待,引起须贾大夫的嫉恨。他无功受赏,尚嫌不足,又约魏齐到私宅,诬称范睢“以魏之阴事告齐,故得其赏”,两人共审范睢。正好这腊月十二为范睢生日,同辈书生请他饮酒,他感叹自己才如吕望,却无福遇文王,有功无赏,倍受凄凉。听说须贾大夫安排酒筵,管待丞相,请他前往,误以为“须贾高情”,把他出使齐国的功劳对丞相讲说。谁知须贾一听说今天是他生日,请他脱去衣服,命祗从拿来“问事”(刑具),逼他招供所谓“以阴事告齐”之罪,还说“一杖子与他增添一岁”。范睢“正是那耕牛为主遭鞭杖”,吃棍棒是他“为国于家落来的赏”。他“泪雹子腮边落,血冬凌满脊梁”。须贾还命祗从拿来喂头口的草料与他吃,说他与头口无别,“背槽抛粪”,吃一根草添一千岁,打得他“肉绽皮开内外伤”,霎时间昏死过去。须贾命祗从把他撇在后面厕坑里,明天用粪车载出去,声称自己平生最恨范睢这种不忠于国、不孝于家的无恩无义之人。5Hw中华典藏网

范睢在茅厕苏醒后,被须贾院公所救,投奔秦国,改名张禄,代穰候为相。他命人遍告六国,各国遣中大夫前来称贺。须贾到秦多日,张禄不肯放参。一日天寒,风雪大作,张禄卸下冠带,仍旧布衣打扮,往客馆中看须贾去。恰好须贾在房檐下避雪,奇怪范睢未死,连叫范睢前来说话。范睢装做惊慌的样子,好象怕须贾又要打他似的,自言听见须贾名姓“先惊了胆”,梦见须贾仪容,吓掉了魂。须贾观其气色比往日大不相同,猜测他“必峥嵘得意于此。”范睢说自己“巾帻旧雪”,冰透脑门,衣衫破烂,不遮项筋,伤神叹气,“微微暗哂”。须贾嗟叹他一寒如此,赐一领绨袍给他御寒。范睢穿绨袍在身,感谢须贾的“救济之恩”,心中暗想:须贾“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心”。须贾听说范睢与张禄有一面之交,称赞范睢如报赵盾之恩的灵辄,请他在张禄面前少进片言,放自己回还。范睢虽屡提昔日须贾加害自己之事,但还是答应与须贾同往相府说情。须贾见相府祗从人对范睢“皆凛凛然起避”,料定范睢在秦必受重用;范睢却矢口否认,说明自己刚才因“尘满衣,垢满身”,“蓬松两鬓”,被祗从人骂为“叫化头”、“乞俭身”;现在自己因穿了这绨袍在身,祗从们才“趋前褪后都皆怕”,其实是“只敬衣衫不敬人”。须贾向范睢询问张禄其人,范睢夸讲张禄机谋压孙膑,战策胜伍员,智量似穰苴,文学似子夏,德行似颜渊,舌辩似苏秦,能安其国,能治其家,能正其身。他表示愿意为须贾说情,使须贾“完却公差”,归骑如云。当须贾从祗从人口中得知范睢便是张禄,张禄便是范睢时,吓得要命,自料必死秦邦,永无还日。5Hw中华典藏网

齐国驺衍和须贾一样,奉秦国之命来贺张禄丞相。他代表齐国设筵招待张禄,其余各国中大夫亦在请之列。宴间,张禄命人请须贾入筵,须贾自知当日诬陷加害之罪,膝行肘步,口称“死罪死罪”。范睢听说今日是须贾生日,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杖打光身,使食草料。须贾承受不过,求赐宝剑自刎。这时须贾院公冲上,范睢叩拜救命恩人;他看在院公和各国中大夫求情份上,又念须贾“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饶须贾一命,教他回魏国传示,早早解过魏齐,“休教走了”。5Hw中华典藏网

此剧通过范睢先贱后贵的遭遇,表现有才能的人虽则暂时贫困,但发迹有时,不可小看。作者对驺衍及齐主的惜才爱贤备加赞扬。对须贾夺人之功,陷害贤才予以无情的谴责和鞭挞。5Hw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