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史料笔记《水东日记》

《水东日记》史料笔记。四十卷。明叶盛撰,初刻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DoM中华典藏网

叶盛,字与中。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卒于成化十年(1474年)。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正统十年进士,初授兵科给事中,累官都给事中,擢山西右参政,督宣府,协赞军务;天顺时,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成化时,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后擢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除本书外,其著作尚有《叶文庄奏议》、《菉竹堂稿》等。DoM中华典藏网

叶盛久居官场,见闻甚广,对当时各项制度比较熟悉,又深知其沿革利弊,故书中主要内容是记述明前期的典章制度。全书分为若干目,然后分别按时间先后,进行叙述。因该书成于淞水之东,故名之为《水东日记》。全书共四十卷。本书中的《徐元玉王通进策》、《土木六科类差》、《记杀马顺等事》、《会奏遣使迎復》、《会议迎復仪注》、《龚遂荣揭帖》、《妄称细作》等记述了在土木之变前后的许多情节,对深入研究这一事件,有重要参考价值;《杨鸿胪读卷求代》、《读卷填榜名次》、《场屋文字无疵者少》、《试录》等,记述了当时考试的情况;《左都御史》、《总督军务》、《胡忠安自述三事》、《时将不敢专杀》、《广西先后守将优劣》、《郑武安刚正》、《徐兴安论将》、《内阁机宜不密》、《敕词与部奏违异》、《六科衙门》、《都御史独处夹宝》、《教官不得任御史》、《近事所始》、《土官名同实异》、《国朝状元官位》、《参赞军务》、《两广方岳郡守题名》、《都御史题名》、《御史迁谪》等条,记述了当时的官制及官僚机构状况;《府卫官旗军人数》、《守卫四城官军揭帖》、《宣府卫所屯堡等数》、《窾外同事诸将》、《缉事军》、《山西疆里图》、《两广地图》等条,记述了当时的兵制与边防军事地理等情况;《奏弹内官善增》、《纠弹不承密旨》记载了当时言官权力之大,而《太监陈芜恩宠》记述了宦官的权力日增;《小说戏文》中记述了当时印刷出版界出版了大量小说戏文:“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卜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而人有之,痴騃女妇,尤所嗜好”。可见当时文化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此外,书中还记述了当时珠池采珠法和采珠数,记述了太监沐敬的抗直、太监阮安的劳绩以及太监兴安的功绩。这些对全面了解明代社会及明朝政府的各项制度,都可作参考;而且书中所记,多为作者耳闻目睹之事,史料价值较高,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DoM中华典藏网

本书最早的弘治刊本,为三十八卷,缺后两卷,且错误较多。嘉靖时叶盛之玄孙叶恭焕,以家藏本补刻后两卷,凑足四十卷。此后又有明末刊本,康熙十九年(1680年)时又根据以上各本校勘刻印。本书收入《四库全书》。者为三十八卷;收入《金声玉振集》者为一卷;收入《纪錄汇编》、《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为摘抄七卷;另外,还被收入《胜朝遗事二编》。DoM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