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双赴梦》

《双赴梦》也叫《西蜀梦》,全名《关张双赴西蜀梦》,或作《关云长张翼德双赴梦》,无科白,仅存曲词,主要写刘备称帝不久,结义兄弟关羽、张飞被害,魂赴蜀都,给刘备托梦,请为他们复仇的故事。sxF中华典藏网

此剧第一本正末为蜀国使臣。刘备由一织履编席之人做了大蜀皇帝,日夜思念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蜀国使臣奉刘备之命前往荆州和阆州宣召关羽和张飞。他日夜驱弛,心急如火。到了荆州,当年单刀赴会、诛颜良文丑的关羽,已在对吴作战中身亡;到了阆州,当年释严颜、鞭督邮、威震当阳桥的张飞,也被部下暗害。蜀使劳而无功,反为悲痛,誓与关张报仇。此剧第二折正末为诸葛亮,他夜观星相,发现不祥之兆:“东吴国一员骁将,砍折俺西蜀家两条金梁”。还有张达、麋竺和糜芳,杀害了豹头环眼将军张。真是“世事云千变,浮生梦一场”,“不能够侵天松柏长三丈,则落的盖世功名纸半张”。诸葛亮不敢把实情告诉给日夜思念关张的刘备,只是把复仇的火焰在胸中埋藏。sxF中华典藏网

此剧第三、四折的正末是张飞魂灵,他追怀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以及半生征战的业绩,回想为匹夫所算的结局,不胜悲怆。他的阴魂与关羽的阴魂在半途相遇,同诉被害的不幸,一同前往蜀都,“先惊觉与军师诸葛,后入宫廷,托梦与哥哥”,出兵东吴,报仇雪恨,“不杀了贼臣不讲和”,“也不须香共灯,酒共桌,但得那腔子里的热血往空泼”,超度了关羽,发奠了张飞。第四折写关张阴魂来到宫廷,“做鬼的比阳人不自由”,过去为君兄上寿何等威风气派,今天只能“驾一片愁云在殿角头,痛泪交流”。他俩向君兄诉说当年桃园结义的情谊,表示“伏侍君王不到头”的悲痛,临行再三叮咛,捉杀贼人,报冤伸仇,使贼血成河,“向成都闹市里流,强如与俺一千小盏黄封头祭奠酒。”sxF中华典藏网

综观全剧曲词,主要表现功臣为人所算的悲愤和急切的复仇情绪。sxF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