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 庐江冯媪传

    庐江冯媪传

    《作者:李公佐唐代传奇小说。1卷。李公佐撰。《太平广记》卷343采入,题《庐江冯媪》,注“出《异闻录》”(当是《异闻集》之误)。《唐宋传奇集》和《唐人小说》都据《太平广记》校录,只是据篇末文字在标题上加了“传”字。故事叙庐江冯媪夜至一家求宿,主人梁氏诉说自己被丈夫董江抛弃,故携3岁女在此居住,董江明日另娶,因此悲泣。次日冯媪至桐城,正逢县丞董江娶妻。冯媪询问里中人,方知昨夜所遇是鬼,结果董江以妖妄罪名驱逐了冯媪。本篇借女鬼诉冤的故事,曲折地反映出董江有钱有势,抛弃妻女别娶的负心行为。驱逐冯媪是仗势欺人。董的父母也对儿媳极苛刻,使梁氏形象更引人同情。

  • 古岳渎经

    古岳渎经

    《作者:李公佐唐代传奇小说。1卷。李公佐撰。《太平广记》卷467采入,题作《李汤》,注“出《戎幕闲谈》”,其实据本文即可确定是李公佐撰。陈翰《异闻集》收入,题《古岳渎经》,鲁迅据以改题,收入《唐宋传奇集》。故事记唐永泰年间,一渔民发现龟山脚下深水中有大铁链,报告官府。楚州刺史李汤命人打捞不动,用50头牛才拉出水面,原来铁链牵着猿猴状巨兽,双目如电,观者骇走,巨兽缓缓牵牛入水。后来李公佐在洞庭石窟发现一本古书《岳渎经》,其中记载说大禹治水,派庚辰降伏了淮、涡水神无支祁,锁在龟山脚下,使淮水安流。无支祁状类猿猴,力气超过9头象,正与李汤等所见相同。本篇情节简单,但说得有根有据,使不少人信以为真。其实所谓《岳渎经》不过是据《山海经》书名附会而成,并无其书。文中对无支祁的描写,记其外形似猴,力大无穷,被锁山下,只有庚辰能降伏等,初步塑造了一个神猴形象,无疑对吴承恩《西游记》的写作有启发。

  • 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

    《作者:李公佐唐代传奇小说。《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五记载,本篇曾收录在陈翰《异闻录》中。作者李公佐。小说叙述吴楚游侠淳于棼,嗜酒使气,不守细行。所居宅内有一株大古槐,一日,淳于棼沉醉不醒,被友人扶持回家,卧其堂上,昏昏入梦,被招进“槐安国”,做了驸马爷,出任南柯太守,守郡二十年,政绩卓然,百姓为之立祠建碑,并受国王器重,“赐食邑,袭爵位,居台辅”,享受着犬马声色的贵族生活。后公主病亡,其地位发生动摇,猜忌滋生、诽谤日多,终为国王猜忌,逐出国境遣送回乡。淳于棼猛然醒来,发觉所谓“大槐安国”,其实是古槐下的一个蚁穴,而南柯郡为槐之南枝,二十年的富贵荣华、兴衰荣辱不过是南柯一梦,始悟人生在世,不过梦幻而已,感人世之浮虚倏忽,遂栖心佛门,绝弃酒色,三年后故去。本篇为唐人传奇代表作,它受道家感悟和佛家色空观念的影响,以人生为大梦,借梦入蚁穴来写实,针对社会黑暗现状加以揭发和抨击,淳于棼的宦海沉浮正是当时依靠裙带关系而飞黄腾达的显贵们的真实写照,从而典型地反映了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场的黑暗腐败,并且也辛辣地讽刺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封建文人,正像唐人李肇为本篇作赞曰:“贵极禄位,权倾国郡,达人观此,蚁聚何殊。”小说构思新颖,虚实相生,结构完整,文笔流畅华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南柯太守传》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南柯记》据此篇改编而成。“南柯一梦”一词亦成为流传千古的习语。

  • 谢小娥传

    谢小娥传

    《作者:李公佐唐代传奇小说。1卷。李公佐撰。《太平广记》卷491收入本篇。《虞初志》、《绿窗女史》、《说郛》、《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唐宋传奇集》、《唐人小说》都收有本篇。故事叙述豫章商人之女谢小娥嫁段居贞,同舟经商而遇盗,其父其丈夫及童仆数十人皆遇害,仅小娥受伤落水,后被人救起。谢小娥后梦父告知:“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梦丈夫告知:“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遇李公佐,才解出谜底为申兰、申春。小娥访到申家,充任用人,取得信任,查出赃物,以计杀申兰,又呼邻人擒申春至官府。官府查获其余党数十,除掉了盗匪团伙。事后谢小娥出家为尼,遇李公佐,告以大仇已报,并致谢。公佐遂作《谢小娥传》。此事李公佐亲身参预,当是事实。《新唐书》卷205据此文在《列女传》中记其事迹。李复言《续玄怪录》中“尼妙寂”一条也记此事,情节大同小异,唯记谢小娥法号为妙寂、姓叶,其夫为任华,都与李公佐不同,应是传闻致误。明人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李公佐巧解梦中语,谢小娥智擒船上盗》一篇,即据此写成。清人王夫之据此写成《龙舟会》杂剧。本篇是较有影响的唐代传奇小说之一。

  • 任氏传

    任氏传

    《作者:沈既济唐代传奇小说。1卷。沈既济撰。据《类说》卷28,《异闻集》中收有本篇。《太平广记》卷452题作《任氏》,不注出处。本文篇末说明是沈既济撰,看来原曾单篇传世。《虞初志》、《绿窗女史》、《唐人说荟》、《龙威秘书》、《旧小说》、《唐宋传奇集》、《唐人小说》等都收有本篇。故事叙述贫士郑六寄居于其妻族韦崟处,一日偶遇一美妇任氏,遂相随不舍,后来知是狐精,也仍爱慕不嫌弃。韦崟知道后,欲对任氏施暴,经任氏机智说理,使韦崟敬重,成为好友。郑六为官,奉调离去,欲带任氏同行。任氏预知有难而郑六坚决请求,遂冒险同行,途中果遇猎犬,任氏现原形被咬死,郑六追悔莫及。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任氏忠于爱情、不慕富贵门第、机智有谋略的形象,对其惊人的美貌有精彩描写。作者没有忘记任氏有妖和兽的属性,故帮韦崟诱拐美女,帮郑六赚钱,最终被猎犬咬死。本篇是中国小说史上较早写狐精与人相爱的故事。《聊斋志异》是在此影响下发扬光大之作。

  • 枕中记

    枕中记

    《作者:沈既济唐代传奇小说。1卷。沈既济撰。唐人陈翰《异闻集》已选入本篇,《太平广记》卷82即据以录入,但题作《吕翁》。《文苑英华》卷833引录,文字略有不同。《虞初志》、《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无一是斋丛钞》、《说库》、《晋唐小说畅观》、《旧小说》等丛书所收本篇,皆误题作者为唐人李泌。其实唐代李肇《国史补》下、房千里《骰子选格序》(见《唐文粹》卷94),都明确提到沈既济撰《枕中记》,应该是可信的。鲁迅《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唐人小说》都署为沈既济撰。故事叙一懂神仙术的道士吕翁,在旅舍与邂逅相遇的卢生谈笑。卢生感叹读了书不能为官,只能种地,深为个人遭遇遗憾。吕翁授一磁枕命其睡,当时店主还在蒸黄粱饭。卢生忽觉进入磁枕,数月后娶妻,一年后登进士第,接着升官,并有政绩,出征立战功,官至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被宰相忌妒,造语中伤贬官。3年后被召回,不久成为宰相,又遭同僚陷害,被捕时后悔为官,自杀未遂。数年后又被封为燕国公,5子、10余孙皆为官。卢生为官50余年,富贵至极,年过80而死。忽然醒觉,见店主蒸黄粱饭尚未熟,须臾之间经历一生。于是感慨人生如梦,再拜而去。此种宣扬道家人生观的故事源出于《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但那个故事很简略。《太平广记》卷281“樱桃青衣”情节较曲折,但产生时间不一定比本篇早。沈既济把唐代官僚集团的互相倾轧、朝廷对外用兵、士人热衷功名、富贵人家重门第讲享受的种种社会现象浓缩在黄粱一梦中。后代戏曲、小说以黄粱梦为素材者都受本篇影响。它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 谭宾录

    谭宾录

    《作者:胡璩笔记小说集。唐胡璩著。《郡斋读 书志》谓其所记“皆唐朝史之所遗”。内容涉及 中唐以前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于盛唐人物 记载尤详,至如马周、于休烈、高季辅、秦叔宝、 尉迟敬德、薛仁贵、郭子仪、褚遂良、卢照邻等 无不见于集中,对“安史之乱”中的重要人物李 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亦有生动记载。此集描写 人物众多,既有文学价值又具史料价值。《新唐 书·艺文志》、《文献通考》著录十卷,《宋史· 艺文志》作五卷,后佚。《太平广记》收有佚文一 百二十一条。有《类说》、《说郛》诸本,均系残 本。

  • 乾巽子

    乾巽子

    《作者:温庭筠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三卷,今尚有三十三篇小说散见于《太平广记》里,内容涉及文人轶事以及鬼怪妖狐的奇闻异事,有简洁的琐记杂录,也有内容丰实的长篇故事。程毅中在《唐代小说史》中言:“《乾巽子》是一部兼有志人、志怪和杂记琐事的小说集,它有综合性。

  • 录异记

    录异记

    《作者:杜光庭志怪小说集。五代前蜀杜光庭著。八卷。沈士龙《题〈录异记〉》云此书“大都捃拾他说,间入神仙玄怪之事用相证实”,所记多为怪异不经之事。卷一录神仙事十二条,卷二录异人事十七条,卷三录忠孝、异梦、感应事十一条,卷四录鬼神事十条,卷五录龙、异虎、异龟、异鼋、异蛇二十五条,卷六录洞六条,卷七记异水、异石二十六条,卷八记墓四条。《宋史·艺文志》著录十卷,已佚。今有明刊本、《道藏》、《秘册汇函》、《津逮秘书》诸本。

  • 续玄怪录

    续玄怪录

    《作者:李复言唐代传奇小说集。系续牛僧儒《玄怪录》之作。宋代亦改名《续幽怪录》。李复言撰。原书《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5卷,据《郡斋读书志》记载,分仙术、感应等3门,现存南宋刻本4卷,23篇,不分门。《四部丛刊续编》据此影印,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程毅中校点本。本书与牛氏《玄怪录》同样,多记离奇怪异故事,神变惊听,如《薛伟》篇写人化鱼,《张逢》篇写人化虎,《李卫公靖行雨》篇写李靖代龙神降雨等等。然与《玄怪录》不同的是,本书立意谋篇旨在宣扬佛道思想。如《薛伟》写人化鱼,却旨在劝戒杀生,表明佛家的轮回之说。另如《韦氏子》篇写韦氏子生前指斥佛教为异端,结果死后在阴曹地府中受到严厉的惩罚,旨在以因果报应喻世。至若《李岳州》等诸篇,又主张清静无为,纵情于尘外。这些都具有说教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但作为“文以载道”的说部文化现象,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认识价值。其中不少故事也很有影响,尤其是《定婚店》写韦固见月下老人,知人间婚姻乃赤绳系足,姻缘前定,成为后世“月下老人”、“赤绳系足”、“千里姻缘一线牵”、“挣不断的红丝线”的典故。

  •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作者:蒋防传奇小说。唐蒋防撰。一卷。防字子徵,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宪宗时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敬宗时贬为汀州刺史,寻改连州刺史。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各一卷。是篇写出身名门又考取为进士的李益,与“出自贱庶”而沦为娼妓的霍王小女霍小玉相爱,李益得官将赴任前,素缣立盟,“粉身碎骨,誓不相舍。”到任后,转而另娶高门小姐卢氏为妻。小玉数次托人探问音讯,以求相会,不料李益百般推脱,避而不见。后李益因事来京,有黄衫豪士,诓至小玉处。小玉见李,大骂负心薄倖,悲极气绝,化为厉鬼,作祟李家,使李疑其妻妾与外人私通,不得安宁,虽三娶妻房亦如是终。全篇三千二百余字,反映唐代婚姻制度以名门望族联姻为荣的现实生活,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了霍小玉刚强勇烈的性格,对李益薄倖,势力熏心、玩弄女性的罪行提出控诉与鞭挞。故事完整,情节曲折,语言通俗,性格刻画具有典型性。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明汤显祖戏剧《紫钗记》即取材于此。有《虞初志》、《绿窗女史》、《五朝小说》、《唐人说荟》、《龙威秘书》、《艺苑捃华》、《唐宋传奇集》等丛书本。

  • 纂异记

    纂异记

    《作者:李玫传奇小说集,唐李玫撰。“玫”,一作“攻”,一作“政”,大中(847—859)时人,其他不详。本书所记也都是神仙鬼怪之事。但是它不限于记载现成的奇事异闻,有的还是有意的创作。象《嵩岳嫁女》一篇,写了神仙大办婚礼的场面。作者将不同时代的仙人凑合在一起,让他们写唐代的七言律诗,显然是作者编制出来的故事。原书一卷,已佚,《太平广记》存有佚文。《说郛》中的《纂异记》题宋李玫撰,记宋人故事,显系伪托。

  • 前定录

    前定录

    《作者:钟辂唐代志怪小说集。1卷。钟簵(今本署钟辂)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钟簵《前定录》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著录:“唐崇文馆校书钟簵撰,凡二十二事,别本又有续录二十四事。”钟簵生平不详,仅知是唐文宗大和时人。现存版本主要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唐人说荟》本、《学津讨原》本等。《旧小说》选收有《前定录》14则。书中有钟簵自序,说明写作目的是宣扬人的寿命长短,富贵得失甚至饮啄食料都已前定,任何个人努力都是徒劳,暗寓劝戒之意。全书记命由前定的故事23则,情节公式化,也不注意刻画人物,一般总是说某人经术士或鬼神预言未来,至期一一应验,事多牵强。通行本还附有《续前定录》1卷共24条,或不署撰者,或一并归于钟簵名下。观其中分“唐明皇”与“唐玄宗”为两条,“柳宗元”条又全引《龙城录》,显然是杂采众书,随手补入,不会是钟簵所作。

  • 韩擒虎话本

    韩擒虎话本

    《作者:佚名唐代话本。作者不详。原无题。据其体制及篇末“画本既终,并无抄略”之语,“画”或为“话”之讹,且演述隋代名将韩擒虎平陈故事,《敦煌变文集》遂拟此名。写会昌时(按,年代有误,然据此可知为晚唐后作品)灭佛,随州(今属湖北)之法华和尚以龙膏治愈太守杨坚脑病,并告以“百日之内,合有天分”。杨女为妃,毒死皇帝,杨坚遂称帝。金陵陈王不服,杨坚委韩擒虎率军渡江征讨,擒虎以骁勇屡胜,收降任蛮奴、周罗侯等将,直取金陵,生俘陈王回朝,拜开国公。又出使北蕃较射,箭中双雕,威服蕃王。后接天符,升天为“阴司之主”。话本所述,虽本《隋书·韩擒虎传》,然亦捏合他人之事。如箭中双雕用长孙晟、崔彭事(见《隋书》卷五十一、五十四),与北蕃解箭用贺若弼事(见《隋书》卷五十二);且吸收民间传说,以曲折的情节,详略得当的剪裁,运用人物铺垫手法,描绘出韩擒虎少年有为、武艺超强、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开宋元话本演史一家之先河。

  • 会昌解颐录

    会昌解颐录

    《作者:佚名亦名《会昌解颐》。笔记小说集。著者不详。《说郛》本题唐包湑作。约成书于唐会昌年间。所记为前朝与本朝之神鬼狐怪故事,然无不折射出当时之人情世态,而作者之褒贬寓焉。如《牛生》叙一冥使不忘一饭之德,隔世相报,与阳世之人赖债不偿恰成对比;《刘立》条写两世姻缘事,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所收故事多结构完整,叙述有序,词采华艳。《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四卷,《宋史·艺文志》作五卷,《通志·艺文略》作一卷。今有《说郛》本一卷,乃残本。《太平广记》及宋王铚《补侍儿小名录》收有佚文若干。

  • 柳氏传

    柳氏传

    《作者:许尧佐唐代传奇小说。又称《章台柳传》。1卷。许尧佐撰。《太平广记》卷485采入。故事梗概是说名列“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诗人韩翊,得友人李生所赠宠姬柳氏。2人感情极好。“安史之乱”中,2人失散。韩翊在节度使侯希逸帐下任书记,柳氏剪发寄居寺庙。乱平后,韩翊派人寻找柳氏,并以练囊盛麩金,题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见诗啼泣,并有答诗,但不久柳氏就被恃功邀宠的蕃将沙吒利劫去。韩翊在一次酒宴上神情沮丧,座中有虞侯许俊答应相助,不一会儿就以智谋劫回柳氏。侯希逸也奏明皇上,遂以柳氏归韩翊。这个爱情故事是当时真人真事,早已广为流传。《本事诗》“感情第一”中也载有此事,是孟棨据目击者赵唯的口述所记。与本篇比较,《本事诗》所载此事的文字有差异,无篇末感慨,却多出韩翊复得柳氏以后的轶事。其情节后来被引为典故,改写成戏本。明代《玉合记》、《练囊记》、《章台柳》等都是演此故事的传奇剧。本篇被收入《绿窗女史》、《五朝小说》、《唐人说荟》、《龙威秘书》、《丛书集成初编》、《旧小说》等丛书,题《章台柳传》。《虞初志》、《唐宋传奇集》、《唐人小说》中所收入的本篇,题名为《柳氏传》。

  • 李娃传

    李娃传

    《作者:白行简一名《国夫人传》,唐代传奇小说。白行简撰。初入唐陈翰《异闻集》,后采入宋《太平广记》。今以鲁迅《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唐人小说》本通行。取材于民间故事《一枝花》。描述荥阳公子某生迷恋上一个名叫李娃的娼女,旅资花尽,李娃为鸨母所迫抛弃了某生,某生沦为挽歌郎、乞丐,遭父毒打,在饥寒交迫之中为李娃所救,以后在李娃的鼓励下刻苦读书,终于得以登第,父子和好,某生与李娃也缔结了美满姻缘。作者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虚伪和门阀制度的罪恶,塑造了一个心地纯洁、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人物形象真实而生动,布局谨严,语言清简工细。

  • 非烟传

    非烟传

    《作者:皇甫枚《非烟传》是唐代的一部文言传奇小说。刻画了唐代女子步非烟不甘柔情空落,红杏出墙,偷恋邻家公子赵象,最终私情泄露,惨遭摧残而死的事情,虽也有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是得到人们的悲悯和叹息。

  • 河间传

    河间传

    《作者:柳宗元唐文。柳宗元作。宋王楙《野客丛书》云:“客或讥原涉曰:‘子本吏二千石之世,结发自修,以行恶推财礼让为名,正复雠取仇,犹不失仁义,何故遂自放纵为轻侠之徒乎?’涉应曰:‘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伯姬及陈孝妇。不幸为一盗贼所污,遂行淫佚,虽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吾犹此矣’。此柳子厚《河间传》之意也。”黄震说:“志贞妇一败于强暴,以计杀其夫,卒狂乱以死。子厚借以明恩之难恃。愚以为士之砥节砺行,终不免移于富贵利欲者多矣。正当引以自戒,而不必计其恩之可恃否也。”今人孙昌武说本文乃“虚构”之作,已不是史传,“包括着政论、寓言、小说等多种因素”。通过河间妇的形象,“影射当时士人操守败坏,朋友之恩难恃,君臣之际可畏,也是寄托了对现实的感慨的”(《柳宗元传论》)。本文描写细致,情节曲折,刻划人物的音容笑貌,描绘人物的行动和场面十分生动。内容上虽有不堪入目之处,但在艺术描写的技巧上很突出。

  • 梦游录

    梦游录

    《作者:任蕃小说集。唐任蕃(一作繁或翻)撰。一卷。蕃有《唐任蕃诗小集》已著录。是编杂取诸书,凡六篇,全编约四千余字。其中“樱桃青衣”、“邢凤”出自《异闻集》,“独孤遐叔”出自《河东记》,“沈亚之”条即沈亚之”《秦梦记》,亦出自《异闻集》,又称《异梦录》。“张生”、“刘道济”二条未知出处。皆以梦演说故事。有《古今说海》、《唐宋丛书》、《合刻三志》、《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猜你喜欢的书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

黑龙江乡土志。清富尔丹纂修。一册,不分卷。富尔丹,满洲正红旗人。官副都统。宁古塔,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城,清初为吉林将军驻守处。是志为修《吉林通志》提供资料而奉檄编撰,光绪十七年(1891)成书,约七千六百字。首冠长顺修志令全文。正文分沿革、城池、驿站、仕宦、官署、田赋、坛庙、疆域、桥梁、渡口、古迹、山川、物产、户口十四目。是为宁古塔第一部以调查材料为主的志书。所记人口、田赋、城池、桥梁、渡口等均有确数,列历任将军、副都统五十九人姓名、籍贯和任期等。为考证清代东北版图变化和吉林、黑龙江沿革的重要材料,然亦偶有失实之处。有光绪十七年(1891)抄本藏辽宁省图书馆。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本书是傅斯年在北大任教期间的讲稿,虽未最终完成,但现存部分亦有许多真知灼见。该书系统地讲解、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包括诗经、楚辞、诗、书、论语、五言诗等方面,是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常备的一部资料文献,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在相关领域内仍具有深远影响。按照11个专题分为11堂课。这11堂课详细地介绍了叙语、泛论、诗部类说、楚辞余音、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很早的传疑文人、贾谊、儒林、五言诗之起源等知识。对中国上古至近代时期的文学史作了断代研究,论及诗、史、文、论,对某些专题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宏观上涉及文学史研究之方法论。

数术记遗

记载中国古代大数进位制度、记数方法与计算器械的数学著作。一卷,汉代徐岳撰。卷首题“汉徐岳撰,北周汉中郡守、前司隶,臣甄鸾注”。成书年代不详。北周汉中郡守甄鸾注释。书中介绍命数法和筹算、珠算、心算等14种计算法,是唐代应试数学科考生的必读书。后亡佚。南宋时,鲍瀚之在杭州宁寿观所藏道书中觅得手抄本。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鲍瀚之的翻刻本。自清代以后,将其作为《算经十书》附录之一。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初,唐张万福《三洞众戒文》已提及此戒。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戒文乃虚皇天尊讲述,为新出家道士所受,故称「初真戒」。十条戒文大致为劝人勿不忠不孝、勿阴贼潜谋、勿杀害生命、勿淫邪败真、勿败人成功等等。每条戒文后附按语,阐述戒文要旨。

本来的自由

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经典散文全新结集,共计四十三篇,分别从林语堂所著《翦拂集》《大荒集》《行素集》《无所不谈》等散文集中选出,其中包含《我们的态度》《时代与人》《秋天的况味》《说难行易》等文章。林语堂所作散文幽默闲适,平淡中见深长,在现代散文中独具风格。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简名《蝴蝶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皇亲葛彪横行霸道。一天,他在街上无端撞死王老汉,竟扬长而去。王老汉三个儿子激怒之下,围住葛彪痛殴,失手把他打死,被抓入官府,按律须偿命。包拯在审问时,查明是葛彪行凶在前,王家三兄弟痛殴于后,又看到三兄弟争相自认杀手,而王母更请求包公宽恕王老汉前妻两个儿子,由她亲生儿子抵罪。包公十分感动,想起他在梦境里曾经救活了一支落入蛛网的小蝴蝶,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杀了偷马贼赵顽驴代王三儿偿命,又嘉奖了王母,令全家团圆。

推荐作家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李怀民

李怀民

李怀民 (1738—1793),清代诗人。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又号十桐、敬仲。以字行。高密(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诸生。早孤,与弟宪暠、宪乔并致力于诗,时称“三李”。他曾与宪乔仿照唐人张为《诗人主客图》体例,撰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