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言

李复言
  • 姓名:李复言
  • 别名:名谅,字复言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陇西人
  • 出生日期:公元775年
  • 逝世日期:833年
  • 民族族群:

李复言(公元775年—833年),名谅,字复言,陇西人,唐代著名传奇作家、诗人。在乡应举时,因缴纳“省卷”中有小说《纂异》一部,被斥为“事非经济,动涉虚妄”而遭罢举。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与白居易同中进士,任同州澄城县尉,结识了王叔文、柳宗元等人。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王叔文荐其为谏官,同年夏任拾遗。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任徐州澎城县令,后升为安徽寿州剌史。在这期间,他写出了《辛公平》《杨恭政》《定婚店》《韦氏子》等十多篇传奇小说。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调任苏州刺史,与大诗人、杭州刺史白居易及著名诗人、越州刺史元稹相友善,有诗酬答唱和。唐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为桂管观察使。他游历巴蜀,与进士沈田会于逢州(今四川营山县东北)。沈田讲了许多逸闻轶事,为李复言提供了创作素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升为岭南节度使。大和七年(公元833年)3月,卒于任上,终年58岁。


李复言的政治生涯大体上是“永贞革新”和“甘露之变”这两次锋芒指向宦官集团的政潮中度过的,因此未能大展宏图。李复言在文学事业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传奇小说的创作。他的传奇小说。结集在《续玄怪录》里,但传本残缺,没能完全流传下来,北宋李昉编篡的类书《太平广记》仅收存34篇故事,使我们无法窥知《续玄怪录》原来的全貌。从《续玄怪录》仅存的故事来看,绝大部分以耳闻的真人真事的形式结撰而成,有些有名的历史人物如李靖、房玄龄等也进入了他的作品,其中以《辛公平》《杨恭政》《刁俊朝》《杜子春》等最著名。


《辛公平》这则小说,章士钊认为它是“顺宗被拭之幸存史迹”。作者以精巧的构思,把“永贞革新”失败后,顺宗在深宫被弑的真实故事用虚构的形式加以表现,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顺宗“上仙”“命驾”“云升”的场景,假借道家“兵解”之说,虚设“绿衣使”王臻的身份是“阴吏之迎驾者”,迎顺宗“上仙”,掩饰被弑的真相。故事情节迷离,扣人心弦。对顺宗被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在李复言的小说中,还有不少着力描写下层百姓,讴歌他们的优秀品德,勾勒出当时的人情世态的作品,如《杨恭政》篇。在李复言笔下,即使是写那些轮回报应、奇遇、幻化故事,也在努力把握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性格。因此,这些传奇小说尽管涂着光怪陆离的色彩,但仍然充满了人情味。其中,以《杜子春》篇最为出色。这些故事对后代白话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醒世恒言》中的《杜子春三入长安》便取材于《杜子春》。《定婚店》对后来的诗歌也有较大的影响,成为其后历代诗中常见的典故。

李复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圣朝名画评

圣朝名画评

《四库全书》采择的浙江苑懋柱家天一阁藏书,其名为《宋朝名画评》。绘画品评著作。三卷。北宋刘道醇撰。成书约在北宋元丰年间(1080年前后)。刘道醇,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生平事迹无考。另著有《五代名画补遗》一卷。《圣朝名画评》,首有序文一篇。正文分六门:人物、山水林木、畜兽、花草翎毛、鬼神、屋木。每门之中,分神、妙、能三品。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等。共录北宋及五代画家九十余人,先分品,然后各系以传,传后加以评语

高上玉皇胎息经

高上玉皇胎息经

高上玉皇胎息经,简称《胎息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另有唐幻真先生《胎息经注》注本,收入《云笈七签》卷六十。此经为七言韵文,全篇仅八十八字,论述胎息要旨。胎息为道家养生之术,渊源甚古,《抱朴子内篇》〈遐览〉已着录《胎息经》。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亦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幻真先生在《胎息铭》中,也说「假名胎息,实曰内丹」。本篇所述胎息之法。以调息为主,使呼吸吐纳绵绵,不用口鼻,守神于内,若婴儿在母腹中,故曰胎息。《胎息经》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提出了修炼胎息的基本原则,指出达到胎息状态的一般顺序:伏气─结胎─胎息,强调了达到胎息状态的关键,认为胎息的要领是固守虚无,神气相注。所谓「固守虚无,神气相注」就是要修炼者消除各种意识活动(包括潜意识活动),使高级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修炼者进入纯净空无的精神境界,神和气在下丹田相注,使人的生命潜能得以合理发挥功效。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经名: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据称系谷希子传。书诵读《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不署撰者。经中称与《隐地八术》名同事异,又名 《太素三 元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道藏》中有《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 术经》和《上清曲素诀辞箓》,皆为六朝古上清经。该经述诵《曲 素诀辞》之法,盖亦为六朝古上清经。主要内容为上品、中品交 替各七章,无下品,并有《太素金真消魔内真咒》。劝人诵咒。

参同直指

参同直指

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一自虚无质兆,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互为子孙。万象生乎变动,吉凶悔吝兹分。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顾易道妙尽乾坤之理,遂托象于斯文。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坎离为男女水火,震兑乃龙虎魄魂。守中则黄裳元吉,遇亢则无位无尊。既未慎万物之终始,复姤昭二气之归奔。月亏盈,应精神之衰旺;日出没,合荣卫之寒温。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真意则象捐。达者惟简惟易,迷者愈惑愈繁。故之修真之士,读《参同契》者不在乎泥象执文。
 

人间清醒大先生

人间清醒大先生

鲁迅文友曹聚仁所著,更具个性的鲁迅传记,他曾对鲁迅说:“与其把你写成一个‘神’,不如把你写成为一个‘人’的好。”他在本书撰写时保持“不需要仰视,也不必俯瞰”的视角,对鲁迅的生平、脾性、家庭、师友多有揭示,对鲁迅的心路历程、社会人生、文艺政治等观念也有阐发。 从鲁迅先生在绍兴的童年时期到日本留学,再到弃医从文,曹聚仁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内心热烈如熔岩的鲁迅先生,他“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把他们放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他是野兽的奶汁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罗曼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而我们作为读者,也因鲁迅先生的经历,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与清醒。

羯磨经序解

羯磨经序解

羯磨经序解,一卷,宋则安述,日本澄心题记,释南山羯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