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铏

- 姓名:裴铏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裴铏[xíng],唐代传奇小说家。生卒年及字里不详,活动于唐懿宗至唐僖宗朝。咸通中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乾符五年(878)以御史大夫官成都节度副使。早年作有《传奇》一书,唐代将这类文言小说称为“传奇”,即由裴铏这部书开始。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传奇》者,裴铏著小说,多奇异而可传示,故号《传奇》。”近人汪辟疆《唐人小说·叙录》说:“铏于唐末之时,文采典赡,拟诸皇甫枚、苏鹗之伦,未能轩轾”,“文奇事奇,藻丽之中,出以绵渺,则固一时巨手也。”裴铏的小说以唐代社会为背景,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反映出多方面的现实。其中如《昆仓奴》、《聂隐娘》、《裴航》等还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题材。《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裴铏《传奇》3卷。《全唐诗》卷597存诗1首。《全唐文》卷805存文1篇。今人周楞伽有辑注本《裴铏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辑录小说31篇。
猜你喜欢的书
九三年
长篇小说。雨果著。发表于1874年。描写了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军队镇压旺代地区反革命叛乱的事件。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被包围后,在可能逃脱的情况下,为了从火中救出3个孩子而被捕。共和国军队司令郭文因私自放走了朗特纳克,违反了革命利益而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判决和执行死刑的政务委员西穆而登既不能背弃自己的雅各宾信念和共和国法律,又不忍目睹自己所心爱的弟子和朋友郭文被送上断头台,就在郭文被处决的那一瞬间也开枪自杀了。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反映了他的抽象人道主义理想及其局限性。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雨果创作生涯的终结,也是他一生思想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概括和总结;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结构更为紧凑,情节更为集中,笔力也尤见雄浑,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艺术方法的融合,丰富和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了作品的现实意义,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道光彰化县志
清李廷璧主修,周玺总纂。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十二卷,首一卷。本志体例仿余文仪《台湾府志》及康熙《诸罗县志》志目折衷而成,志分封域、规制、官秩、学校、祀典、田赋、兵防、人物、风俗、物产、杂识、艺文。卷首有例言、圣谕等。本志多取《续修台湾府志》及《诸罗县志》等
大杂烩
近代唐鲁孙著。“现在杨花滚滚,在内地又是吃肥蚶时候了。回想当年在上海几家酒店赌老酒吃醉蚶情景,历历如在目前,可是屈指算来,已经是半世纪以前的事了。”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本书是他“吃文化”与“吃艺术”之散文集萃,是集掌故、饮食于一体之“大杂烩”。
相鹤经
宋代李浮丘撰。该经为一篇文章,运用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之术谈鹤,其中指出:“鹤之上相,瘦头朱顶,露眼,黑睛,高鼻,短啄,䯓颊,耳,长颈,竦身,鸾膺,凤翼,雀舌,龟背,鳖腹,轩前,垂后,高颈,麄节,洪髀,纤指;此相之备者也。鸣则闻于天,飞则一举千里。鹤二年,落子毛,易黑点,三年产伏,复七年羽翮具;复七年飞薄云汉;复七年舞应节;复七年,昼夜十二时鸣中律;复十年不食生物,大毛落,茸毛生,乃洁白如雪,或纯黑,泥水不能污;复百六十年,雌雄相视而孕; 一千六百年,饮而不食,胎化产,鸾凤同为群;圣人在位,则与凤凰翔于甸。”文末有王安石熙宁十年正月一日附记:“此文李浮丘伯授王子晋。崔文子学道于子晋,得其文,藏嵩山石室,淮南公采药得之,遂传于代。”
陈文纪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南朝至陈而终,文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仅阴铿、张正见,文则徐陵、沈炯以外,唯江总所传稍多。此编兼其陈,隋诸作,割并于陈,以足卷帙,未免有违史家;但梅鼎祚既取南北朝文通为编次,以成系列,倘缺其一代,则源流始末有所未详,是以不得已之变例。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读书丛说
六卷。元许谦撰。谦字益之,晚号白云老人,学者称白云先生。江浙省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元代着名学者、文学家。谦自幼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延璠初,居东阳八华山讲学,从学者多至千余人,四方之士以不及其门为耻。无意功名仕途,里居四十年,公卿屡荐,皆不就。卒谥文懿。《元史》入《儒学传》。着述除《读书丛说》之外,尚有《诗集传名物抄》、《白云集》等。谦受学于金履祥,尽得金氏所传,学术思想宗主朱熹。所作诗文不甚留意文字辞藻,其诗于理趣之中颇富形象,文亦醇古,无宋人语录之气。自蔡沈《书集传》问世,学者乐其简易,注《尚书》者多主蔡氏,不复参考他说,谦则不受当时学风影响,说解《尚书》广稽事实,兼取诸书之长,不专主一家之说。谦学识渊博,考据《尚书》天文、地理、名物、典制、史事等多有独到见解,于旧说多有驳正。宋末元初说经崇尚空谈,许谦独重考据,其学风尤属可贵。至于该书说解六律、五声,大段抄录《律吕新书》;说解唐虞之修五礼,大段抄录《周礼·大宗伯》之文;说解《酒诰》太史、内史,大段抄录《周礼·太宰》六典、八法、八则、八柄之文,则稍嫌泛滥而无节制。此书始刻于元至正六年(1346),原版久佚。库书所据乃浙江吴玉墀家藏本,该本第二卷缺4页,第三卷缺6页,第五、第六两卷各缺4页,库书无从校补,缺页一仍其旧。该书现存清钞本四部,北京图书馆藏两部,上海图书馆藏一部(存五卷,缺第六卷),湖北省图书馆一部。此外尚有《学海类编》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