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

杨巨源
  • 姓名:杨巨源
  • 别名:字景山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杨巨源(约755~?)唐代诗人,字景山,行十二,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贞元五年登进士第。元和六年,以监察御史为河中节度使张弘靖从事。九年,入朝为秘书郎。后历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凤翔少尹。长庆元年为国子司业。四年以年满七十,自请退归乡里。宰相爱其才,奏授河中少尹,不绝其禄。韩愈有《送杨少尹序》记其事。大和四年,刘禹锡有《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诗。时巨源年已七十六,犹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诗所致。约卒于大和七年前后。杨巨源以律诗见长,为白居易所推崇(见《与元九书》),其早岁“三刀梦益州,一箭取遼城”(《赠卢洺州》)一联,颇为人称道。平生交游甚广,且能以诗训导后进。中晚唐重要诗人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张籍、王建、贾岛、马戴、许浑等均与之有唱和。张籍称其“卷里诗过一千首”(《题杨秘书新居》)、“诗名往日动长安”(《送杨少尹赴凤翔》)。刘禹锡亦有“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酬杨司业巨源见寄》)之句。赵璘《因话录》卷三云:“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为新语,体律务实,工夫颇深。”王夫之称其“七言平远深细,是中唐第一高手”(《唐诗评选》卷四)。所作《崔娘诗》,咏元稹与莺莺恋爱事,元稹曾采入《莺莺传》中。《新唐诗》卷六○《艺文志》著录《杨巨源诗》一卷。《全唐诗》卷三三三编其诗一卷,《全唐诗逸》卷上收断句十一联,《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二五补三首又五句。生平事迹见韩愈《送杨少尹序》、《唐诗纪事》卷三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五等。

杨巨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我们如何思维

我们如何思维

本书通过对独立发现问题、考察事实、推理联想、检验假设和形成自身观点等过程的阐述,并辅以大量实例,深度解析了思维的过程、本质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等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提供了思维训练的一系列步骤,包括逻辑推理、系统性推论和试证、实例验证等,被称为现代教育理念的奠基之作。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一本代表作,有助于我们对思维有一个全新而正确的认识,突破本能的禁锢,跳出思维舒适区,掌握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并最终提升实践活动中的效能。

北大经典课

北大经典课

本书收录了上百篇经典作品,凝聚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精髓,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充分呈现出经典文学作品的不朽魅力。书中遴选季羡林、朱光潜、胡适、老舍等北大名师的名言作引开篇,在北大学者的引导与点评中,吟咏绵绵古韵,重温民国经典,观赏异域风情,追寻生活之美。上完这一课,从此爱上经典,让我们在诗词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吧。

治疟机要

治疟机要

近代医家刘裁吾著,成书于公元1912年。该书主要论述了疟疾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其治疗方法。刘裁吾在书中特别强调了荣卫在疟疾发病中的重要性,认为荣卫是人身之化机,凡百疾病皆系焉,而疟疾尤为显著。他详细分析了荣卫的生始会合、内外出入、阴阳顺逆、道路异同、度数疾徐等方面,并探讨了疟疾与荣卫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玉合记

玉合记

明代传奇剧本。梅鼎祚撰。《曲品》著录。取材于唐许尧佐《柳氏传》(见《太平广记》卷485)。写唐代诗人韩翃,流寓长安,见李王孙歌妓柳氏,惊其艳丽,赠以玉合。柳氏亦属意于韩。经李王孙撮合,两人结为夫妇。平卢节度使侯希逸,闻韩才名,招至幕下为书记。韩辞别柳氏,独赴山东,尝寄《章台柳》诗给柳氏,柳则答以《杨柳枝》诗。安史之乱起,柳氏避乱法灵寺,削发为尼。乱平后,韩翃归来,柳氏已为蕃将沙吒利所强劫。有侠士许俊,深为不平,命韩作书,趁沙吒利出外射猎,驰马至沙宅,将柳氏夺回,2人乃得偕老。此剧刚出,为时所尚,士林争购,但不久即弃之,因为关目冗杂散漫,“宾白尽用骈语,鋀饤太繁,其曲半使故事及成语,正如设色骷髅,粉捏化生,欲博人宠爱难矣”(沈德符《顾曲杂言》)。戏曲的骈俪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故只能供案头阅读,绝少有演出。今存本较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虎林容与堂刊本影印。

谭襄敏奏议

谭襄敏奏议

十卷。谭纶撰。谭纶 (1520—1577),明江西宜黄人,字子理,号二华。嘉靖甲辰(1544)进士,任台州知府,练兵御倭,屡战屡捷。嘉靖四十二年(1563)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率刘显、俞大猷、戚继光,大破倭寇。后以兵部侍郎巡抚两广,至即平七山诸贼。隆庆元年(1567)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与戚继光图上方略,扼守居庸关至山海关一线,整饬边备,以功进兵部尚书。前后掌管军事三十年,与戚继光齐名,称谭戚,卒谥襄敏。有《谭襄敏奏议》、《谭襄敏公遗集》。此奏议皆是其历官疏草,共分为三集:闽稿、蜀稿、蓟辽稿,是他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嘉靖四十四年(1565)起为陕西巡抚,后调任四川以后及隆庆元年至四年总督蓟辽时所上。谭纶在御倭、平寇、备边方面颇有政绩,是集则可见其谋划之大略。有《四库全书》本、《宜黄丛书》第一辑本。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十七卷。元胡一桂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元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 人,宋景定五年 (1264),领乡荐,试礼部不中,于是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入元家居,并以讲学著述为业。其学宗朱熹,而且精通《周易》。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易学启蒙翼传》、《十七史纂古今通要》、《朱子诗传附录纂疏》。是书始自三皇迄于五代,广搜史事,并且附加论断。作者于书前作序且制地理世系等十三图。此书议论精辟,并且在古今兴亡问题上有深刻研究。熊禾《勿轩集》有胡一桂之史纂通要语序,就是为《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而作的。有大兴朱氏元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