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书文集

  • 诗律武库

    诗律武库

    《作者:吕祖谦类书。前后集三十卷。旧本题宋吕祖谦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编修。是编为祖谦年谱所不载,且祖谦乃一代硕儒,文辞闳肆博辩,凌厉无前,而此书征引故实,大抵习见之事,在类书中最为浅薄,学者以为断非祖谦所作,当出于后人依托。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洞庭东山郑氏桃源山庄刊本,《金华丛书》本。

  • 关系千万重

    关系千万重

    《作者:黄仁宇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作品,不外发挥以下三种关系:生死、金钱与性,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曾予以详细分析;但是今日的局势则是这三种关系都在进行重大的修订与转变,各种关系丛集交织,令人有无法抽身之感。本书是八十年代为我们引进大历史观点的黄仁宇博士重新尝试的书写角度,他悠悠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以充满魅力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剖析,人世间的种种因果关系,值得再三阅读与深思。 提到关系这一名词,我们就可以立即想到私人关系、家庭关系、利害关系、性关系、金钱关系、外交关系、乡土关系、人知关系、多重关系、双边关系、直接关系、微妙的关系

  • 谈修养

    谈修养

    《作者:朱光潜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美学散文重要著作之一,共计22篇散文,并附有6封书信。阐发了人生修养途径,涉及“立志”“处群”“冷静”“学问”“交友”“价值意识”等话题。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读者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虽然“修养”二字,由来已久,出自孟子的“修身以养性”,但对于修养的追求从未停滞。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问题,增长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受到一种思想、品行

  • 中国的一日

    中国的一日

    《作者:茅盾现代报告文学集。茅盾主编。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9月出版。这是仿照高尔基主编《世界的一日》而发起的《中国的一日》征文运动的来稿编辑而成的。征文选定当年5月21日这一天为写作内容,要求参加者写下当天“所发生的事”,或“社会上一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前后不到3个半月的时间,来稿数百万言,3000篇以上。“除了僧道妓女以及‘跑江湖’等特殊‘人生’而外,没有一个社会阶层和职业‘人生’不在庞大的来稿中占一个位置。”编者从来稿中选出490篇,计80万言,编成这部报告文学集。 书前收有蔡元培的《〈中国的一日〉序》的墨迹、茅盾《关于编辑的

  • 情趣人生

    情趣人生

    《作者:梁启超本书着重在生活的趣味与情感方面,对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作出系统的梳理。梁启超曾言“因情立趣”,在吸纳西方现代美学情感独立、审美自律等核心理念的同时,又传承了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人生为中心、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体验方法;这样就把梁启超的情感教育、趣味教育、美育思想通过“趣味”统一在了一起。并且,对于趣味与情感在梁启超美学思想体系中的关系与地位这一在学界争论不断的问题,也有了清晰的梳理与回答。正如梁启超所言“情感是趣味的条件”“是趣味的构成”,也是“趣味的实质”。而本书也是秉持梁启超先生的这一理念,结合其论著

  • 三四一

    三四一

    《作者:老舍通俗文学集。老舍作,1938年11月重庆独立出版公司出版。抗战时期,老舍致力于通俗文学创作,以适应动员群众、宣传抗日之需。1938年6月将其用“旧瓶装新酒”创作的三篇大鼓书词《王小赶驴》、《张忠定计》和《打小日本》,四出平剧《新刺虎》、《忠烈图》、《王家镇》和《薛二娘》,一篇旧型通俗小说《兄妹从军》,汇印成册,故名《三四一》。三篇鼓词歌颂了足智多谋、计取敌寇的普通百姓;四出平剧以历史故事为依托,注入现实内容,揭露侵略者的罪行,赞美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小说《兄妹从军》表现了人民的觉醒和奋起抵抗。这些作品情节完整,细节生动

  • 师复文存

    师复文存

    《作者:师复铁心编。一册。收录刘师复民国初年文章若干篇,主要内容为宣传无政府主义,兼及刘氏本人经历及无政府主义思想形成之过程。对了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兴起及发展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广州革新书局1927年初版。

  • 三分傻气

    三分傻气

    《作者:张伯苓张伯苓的一生可谓传奇:早年参加清朝海军,亲历甲午海战;而后将余生献给教育事业——只为教育兴国,只做南开一件事,却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是一本张伯苓的精选文集,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张伯苓开创的教育宏业,又从日常小事上展现他的不凡人生、卓越品行。阅读本书,你能窥见张伯苓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

  • 文学之革命

    文学之革命

    《作者:钱玄同文集,钱玄同文学与语言文字改革创新论述集,收文58篇,版本未详。主要有《论世界语与文学》、《论白话小说》、《论注音字母》、《尝试集序》、《句读符号》、《文学革新杂谈》等。其中世界语的相关文章最多——可知世界语曾是风靡一时的话题。《英文“SHE”字译法之商榷》可见证“她”字创造之由来。

  • 地北天南叙古今

    地北天南叙古今

    《作者:黄仁宇本书是黄仁宇先生的著作。收录了作者散落发表于各处的文章,跨时近半个世纪。地北天南,意指无疆无界无拘束。古今,取之整个历史长河之意。所述皆为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如《忆田汉》《张学良、孙立人和大历史》《母后伊丽莎白》等,多是些古今中外的人事物情。然而,见微知著,作者的大历史观,使得这些大事小情无不折射着历史的幽光。书中收录了作者从1944起在各处发表过的26篇文章,包括《拉班追击战》、《8月14日》、《新腊戍之役》、《忆田汉》、《阙汉骞和他的部下》、《摩天楼下的刍议》、《怎样读历史》、《从绿眼睛的女人说起》、《重游剑桥》、《

  • 商市街

    商市街

    《作者:萧红萧红散文集,1936年8月文化生活出版社(上海)出版,为“文学丛刊”第2集第12册,收散文41篇,署名悄吟。所选篇目很多记录了萧红与萧军生活在一起时贫困潦倒而又快乐的生活,自传性很强,是了解萧红生活的最佳入口。整体风格有很强的的社会风情画特点,语言精练、质朴,情感真挚,可读性非常强。

  • 忆往谈旧录

    忆往谈旧录

    《作者:梁漱溟《忆往谈旧录》为20世纪思想家梁漱溟先生回忆过往文字的结集,记录了他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前后、抗日战争 、国共和谈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经历,例如,作为记者,他亲眼见证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作为学者,他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都有交集;作为社会改造运动者,他在山西、山东、河南等地与阎锡山、李济深、韩复榘等人建立了情谊;作为爱国人士,他与国民党“军神”蒋百里惺惺相惜,多次请教并探讨抗日时局;作为民盟秘书长,他亲自参与了国共和谈,与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有近距离的互动……,由于是记录亲身经历的文字,且涉及诸多大

  •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

    《作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所编辑的大型类书。该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采撷广博,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类、禽兽、昆虫,乃至文学、乐律等等,包罗万象。它集清朝以前图书之大成,是各学科研究人员治学、继续先人成果的宝库。由于成书在封建社会末期,克服以前编排上不科学的地方,有些被征引的古籍,现在佚失了,得以赖此类书保存了很多零篇章句。明伦,彰明人伦。人伦在此指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

  • 于景素先生愿学斋亿语

    于景素先生愿学斋亿语

    《作者:于孔兼此《于景素先生愿学斋亿语》由明代于孔兼(号泰景)撰。全书共四卷(附续亿语一卷)收录作者诗文作品,包含:论易诸篇、书信题辞、诗集等。此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刊本。

  • 向警予文集

    向警予文集

    《作者:向警予戴绪恭、姚维斗编。湖南人民出 版社1985年出版。系从各种报纸杂志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等处收入向氏自1911年至1928年的文章132篇及作文、 日记、家书等编辑而成。内容包括向警予在青年求学时代的笔记、日记和作文;在溆浦办学时的文稿、信件和歌词;后期的部分书信;载于《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向导》《少年中国》《妇女杂志》《妇女周报》《妇女日报》等报刊上的作品。卷首载蔡和森所撰《向警予同志 传》,书末附《向警予年表》。是研究向警予思想及中国妇 女运动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韩昌黎文集校注

    韩昌黎文集校注

    《作者:马其昶唐韩愈所撰别集的校注本。愈籍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而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以昌黎名集。清末桐城派古文家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该书共计包括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遗文一卷,附录集补文三篇,集传一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复据该书分段标点后重排出版。本书收集了韩愈的全部文章,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等方面,都对旧说作了补充和订正,对旧本字句的讹误也作了校勘。其中所收“守戒”、“圬者王承福传”、“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论捕贼行赏表”、“黄家贼事宜状”和“论变盐法事宜

  • 张岱诗文集

    张岱诗文集

    《作者:张岱诗文别集。明张岱著。十一卷。张岱原有《琅嬛文集》、《张子文秕》等集,都 是诗文合集。清光绪间刊《琅嬛文集》只存文。 本集诗集部分以《张子文秕》中的“诗秕”为底 本,编成五卷,文集部分则以《琅嬛文集》为底 本,编成六卷(卷六含词)。又据其他资料作了 诗文的“补编”。卷首有前言,卷末有附录,收入 张岱传记、诗文集序跋等内容。未收入久已单 行的《石匮书后集》、《陶庵梦忆》、《西游梦寻》。 为张岱诗文较完备的版本。

  • 都市的人生

    都市的人生

    《作者:张爱玲散文集,张爱玲著。《都市的人生》林林总总五十篇什,大多选自《流言》、《张看》等集子,此外还收集了一些散落在书刊中的单篇,计三十万言,包纳了张爱玲各个时期的散文力作。

  • 浮生漫谈

    浮生漫谈

    《作者:张竞生作者是民国三大博士之一,曾经与胡适并列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最年轻的两个教授,在中国,他第一个把卢梭的《忏悔录》译成中文,第一个提出逻辑学的概念,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第一个在中国展开了爱情大讨论,提出了“爱是有条件的、爱是可比较的、爱是可迁移的、夫妻是朋友的一种”的“爱情四定则”,轰动京城,同时也因其惊世骇俗而开始了坎坷的一生。 本书是作者三部自传体散文集《浮生漫谈》、《十年情场》、《爱的漩涡》的合集,讲述了他个人的情史、性史和生活史,表达了他“痛快地生活,情感地接触,愉快地享用”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代学人最为驳杂的人生档案,也是

  • 五山集

    五山集

    《作者:车天辂《五山集》四卷,续集六卷。是朝鲜王朝时期五山车天辂创作的诗文集。作者死后很长一段时间无人过问。后来正祖发现后,指派平壤监使洪良浩收集整理,并责成洪良浩校订后由平壤监营出版发行。

  • 社戏

    社戏

    《作者:石评梅鲁迅先生有一篇短篇小说《社戏》。此处的《社戏》与之不同,这是石评梅的一部散文选集,有《一片红叶》《象牙戒指》《最后的一幕》《缄情寄向黄泉》《烟霞余影》《二翠峦清潭畔的石床》《心之波》《红粉骷髅》《狂风暴雨之夜》《我只合独葬荒丘》《肠断心碎泪成冰》《梦回寂寂残灯后》《无穷红艳烟尘里》《梦回》《归来》《社戏》等篇目。尽管这些作品的内容各有侧重,却表现出了作者极热烈又悲哀至极的呐喊。

  • 重访边城

    重访边城

    《作者:张爱玲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重访边城》收录她晚年时期的散文作品。散佚作品《人间小札》《编辑之痒》《张看附记》首次收录;包括张爱玲写作生涯中唯一的自传体图文集《对照记》;最新增补《年画风格的太平春》《连环套创世纪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记前记》《草炉饼后记》《笑纹后记》6篇文章。 如果缺乏对张爱玲的生平与人际关系的深入了解,则很难读懂《小团圆》。而本书所收《对照记》是解读其中种种线索与人物的最佳锁钥。谈到该书,张爱玲说:“看过《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语》、《烬余录》(港战)的

  • 心田稿

    心田稿

    《作者:朴思浩四卷,诗文集,朝鲜朴思浩撰,朝鲜后期顺朝年间,朴思浩从清朝回来后制作的见闻录。作者当时作为江原监营的幕僚,在1828年(顺祖28)谢恩兼东知事的正使洪基燮的召唤下,和副使柳正阳、书记官朴宗吉一起去了清朝,并记录了同年10月至第二年4月的约5个月的日记。第一卷是以“燕蓟纪程”,写下在途中看到和感受的日记。首先写下日期,基本写下了天气、地名、里数、驿站、宿站。下面列举了当地的沿革、古史、古迹、人心、风俗、人物、官房、山川、胜景等,详细记述后,还添加了自己的意见。第二卷(缺)是约200多首诗,吟唱山川、古迹和与同行的中国士大夫修唱。他还曾与当时

  • 久堂先生集

    久堂先生集

    《作者:朴长远诗文集,二十四卷。朝鲜朴长远撰,由其子朴镔,朴铣编纂,出版于 1730 年。

  • 俨山外集[标点本]

    俨山外集[标点本]

    《作者:陆深三十四卷。明陆深撰。此集为陆深札记之文的总汇,由其子陆楫汇编而成。其中凡《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春风堂随笔》一卷、《知命录》 一卷、《金台纪闻》二卷、《原丰堂漫书》 一卷、《溪山余话》一卷、《玉堂漫笔》三卷、《停骖录》一卷、《续停骖录》三卷、《豫章漫钞》四卷、《中和堂随笔》二卷、《史通会要》三卷、《春雨堂杂钞》一卷、《同异录》二卷(《四库总目提要》误为 《同异钞》)、《蜀都杂钞》一卷、《古奇器录》一卷附《江东藏书目录小序》、《书辑》三卷,旧刻本四十卷。《四库》馆臣在编写《四库总目提要》时,

猜你喜欢的书

梅野集(楳埜集)

南宋徐元杰撰。12卷。凡杂文11卷,诗词1卷。其集宋诸书目不载。据其子直谅跋,集本25卷,景定二年(1261)直谅刊行。原本久不传。今本为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作12卷,《四库全书》著录。有《乾坤正气集》本,作11卷。所存虽仅十之五、六,然校之本传所列奏议条目,则尚得其大概。元杰曾从真德秀游,在朝以正直敢言著称,尝力劾史嵩之。其奏疏多关朝政,可补史传之阙。

武经总要

中国宋代官方编修的军事著作。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北宋自澶渊之盟以来,武备日见废弛,在对夏战争中又屡遭失败。仁宗赵祯恐将帅“鲜古今之学”,遂于庆历三年(1043)十月,命曾公亮、丁度等同加编定,历时三年半成书。仁宗亲制序文冠于篇首,于庆历八年(1048)刊行。南宋绍定四年(1231)重刻,均不传。现有明弘治、正德间的复宋本及嘉靖本,清《四库全书》本以及明清抄本等多种。另有193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明刊本。该书“凡军旅之政,讨伐之事,经籍所载,史册所记,祖尚仁义,次以钤略,至若本朝戡乱边防御侮计谋方略,咸用概举”。该书共40卷。前集20卷,分制度15卷,边防5卷。前者重在论述选将料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水战火攻、武器装备等用兵作战的基本理论、制度和常识。后者介绍了边防各路州方位四至、地理沿革、山川河流、道路关隘、军事要点等。

江湖异人传

这篇记事的材料,十成中有两成是我亲目所见,八成是得之诚实可靠的友人,于今将它详细写了出来。在看官们的眼光看了这一篇满纸荒唐神怪的文字,未必不存一个“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和看《封神传》、《西游记》一般的念头。但是此刻的我,在提笔记述这一回事,脑筋中觉得有三种缺恨。三种甚么缺恨呢?第一、是恨我自己的文笔太恶俗,每次提笔作文,词不达意的地方太多,有许多曲曲折折的情事,我这恶俗的文笔不能描摹尽致,不能使看官们对于文字上发生一种美感。若在平日,作那些不相干的小说和种种消遣的小品文字,却妈妈糊糊地胡诌一会子所记述的事,半是空中楼阁。文笔所能达得出的,就写了出来;达不出的,便不写它也罢了。文章对不住事实的时候还少。惟有记这一篇的事,不能由着我这枝笔乱写。

刘千病打独角牛

简名《独角牛》,或《病刘千》。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 剧写饶阳刘千自幼喜习拳摔跤,一日外出遇折 拆驴摆擂交手,千将其打倒。刘父闻讯赶至,认 出折拆驴乃其数年外出之胞弟,遂令叔侄相 认。折拆驴嘱千三月二十八日随他至泰安与独 角牛打擂。千归家染病,妻为之施舍百日义浆 以乞神佑。至百日,会独角牛闻千艺高前来挑 战,遇千妻,强夺义浆茶饭喂马,又无礼调戏。 妻唤折拆驴来救,为独角牛打倒,并肆意羞辱 而去。千闻知,发誓报仇。届时赴泰安,上独角 牛擂台立下打擂文书,人见其面黄肌瘦,担心 必败。及交手,千两合皆胜,赢得擂筹财物。使 官奉圣命来降香,加封千为饶阳令。有《脉望馆 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以排印。

圣驾南巡日录

明陆深撰。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卒谥文裕,事迹具《明史·文苑传》。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幸承天,相度显陵。深时官学士,命掌行在翰林院印扈行。是编乃纪其往返程顿,自二月癸丑至四月壬子,凡六十日之事。《南巡日录》中载有《永乐后内阁诸老历官年月》一篇,乃得之於孙元者。深最留心史学,故随所见而录之云。

瑜伽师地论释

全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玄奘译。又称瑜伽论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瑜伽师地论最古之注疏。最胜子(梵Jinaputra ,音译作辰那弗多罗),系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之北印度钵伐多国人,投于护法之门下,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本书阐释瑜伽论之大纲,初明造论缘起,次释瑜伽师地与本地分十七地之名义。全书共分所为、所因、名义、宗要、藏摄、释文等六门,为历来法相宗学者必习之书。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