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祚

杨嘉祚
  • 姓名:杨嘉祚
  • 别名:字邦隆,号寨云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泰和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杨嘉祚,字邦隆,号寨云,江西泰和人,是明朝末期颇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他在科举道路上取得成就,于万历四十四年登进士之位。步入仕途后,杨嘉祚曾任扬州府知府。在任期间,遭遇号称二十万的白莲教寇乱,面对严峻局势,他毫不畏惧,亲履行伍,精心部署,坚壁厚阵积极抵御,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然而,正直的他因得罪了魏忠贤党羽崔呈秀,仕途遭受挫折而被贬。尽管如此,他的才能依然被认可,后因廷臣举荐得以升任广西副使,负责备兵左江交南。可惜的是,此后又因被弹劾而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不再出仕。到了崇祯朝,虽朝廷恢复其原官,但他已对官场失望,力辞不起。在文学艺术方面,杨嘉祚也颇有建树。他的书法风格清古,与王雅宜笔法相似,彰显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同时,他还著有《广陵涛》诸经论解及《广陵涛尺牍》等作品,尤其是《广陵涛尺牍》,成为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学风貌的重要资料,从中可以窥见晚明时期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以及一些社会现象和政治情况。

杨嘉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经验与自然

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著作,1925年出版。该书系统地论述了作者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论证了“经验的自然主义”的合理性,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著作之一。 全书包括十章。第一章经验与哲学方法;第二章存在是动荡的和稳定的;第三章自然、终结和历史;第四章自然、手段和知识;第五章自然、沟通和意义;第六章自然、心灵和主观;第七章自然、生命和身心;第八章存在、观念和意识;第九章经验、自然和意识;第十章存在、价值和批评。 杜威认为,传统哲学把主体与客体、经验与自然分裂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经验与自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经验是揭露自然的真实面目的手段,自然通过经验袒露自己。经验的事物的确是不稳定的,但因此而虚构出超验的“本质”也无济于事。重要的是要找出经验的规则性和一致性。规律性和目的、价值并不是对立的。只要人们控制了自然事物的变化过程,规律性就成了实现目的、获取益处的工具和手段了。科学认识的对象也具有工具的性质。意义有其客观的效用。不过,个体的心灵也能对附着在事物上面的意义与价值进行变更和改进,以便达到建设性的目的。恢复了经验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就可以清除长期困扰着哲学家的所谓“身心关系”问题。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法国作家缪塞(1810——1857)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我”的独白方式叙述了一个染上“世纪病”的“世纪儿”的生活遭遇。主人公沃达夫是一个涉世不深的贵族青年,在一次晚宴上发现他所热爱的女人欺骗了他,感情上受到强烈刺激。为摆脱痛苦,他在友人戴尚奈的怂恿下转向放荡无羁、醉生梦死的堕落生活。父亲去世后,他回到乡下,遇到一位温柔纯良的年轻寡妇比莉斯。他们相爱了,但沃达夫始终无力摆脱过去的阴影,一面狂热地爱恋比莉斯,一面却无端地猜忌和折磨她。最后俩人只得在痛苦中分手。作者通过刻画沃达夫迷惘、忧郁、颓废、苦闷和怀疑一切的性格特征,再现了他那个时代许许多多“世纪病”患者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以夹叙夹议的手法,相当深刻地概括分析了波旁王朝复辟时代法国的政治形势、思想动态和社会风习,试图揭示流行于这一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间的“世纪病”的实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失败和拿破仑帝国的崩溃,意味着青年们可以建功立业的光荣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们的理想和希望在充满庸俗、自私、丑恶和虚伪的社会现实面前完全幻灭,于是蔑视一切,怀疑一切,在纵欲狂饮中消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最留恋的一个地方

文集,本书精选了邹韬奋的经典作品,主要包括他对少年学习生活的回忆、流亡欧洲时的所见所感等。邹韬奋的文字朴实自然、贴近生活,他写的通讯和评论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特色,以犀利之笔伸张正义、针砭时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

三十卷。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杨齐贤,字今存子见,舂陵(今湖北枣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李白诗最早作注者。萧士赟字粹可,生卒年亦不详。潜心笃学,他对杨齐贤注“ 惜其博而不能约,因取其本类比为之,节文善者存之,注所未尽者以所见附其后”而成此书。康熙中,吴县缪曰芑翻刻宋本《李翰林集》,前二十三卷为歌诗,后六卷为杂著。此本前二十五卷为古赋乐府歌诗,后五卷为杂文。且分标门类,与缪本目次不同。其为杨齐贤改编,或萧士赟改编,原书无序、跋,已不可考。惟所辑注文,则以齐贤曰、士赟曰互为标题以别之。故犹可辨识。注中多征引故实,兼及意义。然卷帙浩博,不能无失。但其大致详赡,足资检阅。中如 《广武战场怀古》一首,士赟谓非太白之诗,厘置卷末,亦具有所见。《四部丛刊》 曾影印行世。到了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郭云鹏校刻时,对杨齐贤、萧士赟旧帙加以整理删削,又收入杂文五卷,增至三十卷。卷一为赋,卷二至二十五为诗,卷二十六至三十为杂著,有文无注。尚有明许氏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兰台妙选

《兰台妙选》一书乃唐宋纳音论命法之经典,专以纳音取象再配以五行生尅论命,为虚中法遗存,《古今图书集成》收录。《兰台妙选》所用纳音论命与明清子平法迥异,属於古法论命体系。目前普遍流传的版本为古今图书集成版《兰台妙选》,题 明「西窗老人」著。开篇即点明「原出琴堂.此专以纳音地支取象」。

胎金两界血脉

通称《造玄血脉》,与《海云血脉》相对。密宗谱系图表。唐造玄集。一卷。共两图:一胎藏界谱系;二金刚界谱系。作于唐咸通六年(865)八月十七日,首题“大唐咸通六年八月十七日长安城左街慈恩寺造玄阿阇梨付嘱师资血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