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

叶圣陶
  • 姓名:叶圣陶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894年10月28日
  • 逝世日期:1988年2月16日
  • 民族族群: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字秉丞、圣陶。笔名有柳山、桂山、湛陶、郢山等。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城市平民家庭。幼读私塾。中学时期曾与同学王伯祥、顾颉刚等组织放社诗社、国学研究会,创办《学艺日刊》、《工余丽泽》等报刊。1914年开始在《礼拜六》、《小说海》等刊物发表文言小说,多写平凡的人生故事。1915年起在小学任教。1919年加入新潮社,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1921年1月,与郑振铎、沈雁冰、周作人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实践了这一主张。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4年),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诗集《雪朝》(与人合集,1922年),以及一些剧本和许多散文。其中《稻草人》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被鲁迅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表〉译者的话》); 《隔膜》是继郁达夫《沉沦》之后,中国现代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在此前后,曾在上海、杭州、北平、福州等地任教,又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与刘延陵、朱自清等创办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并主编文学研究会会刊《文学周报》,编辑《文学旬刊》等。1925年后,在上海加入朴社、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参与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会,创办了《公理日报》、《苏州评论报》、《光明》半月刊等。1927年5月起代理郑振铎编辑《小说月报》,发现并提携了巴金、丁玲等新作家。1929年8月出版长篇小说《倪焕之》。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描写出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成功地塑造了倪焕之这一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这部作品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史上的一座丰碑,也代表了叶圣陶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问世后,曾获得现代文坛的高度评价,茅盾称赞作者做了“‘扛鼎’的工作”(《读〈倪焕之〉》)。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儿童剧《风浪》(1928年),评论集《文章讲话》(与夏丐尊合著,1928年)以及《天方夜谭》等注本。1930年以后就任开明书店编辑,先后主编《妇女杂志》、《中学生》、《月报》“文艺栏”,并任《申报月刊》、《文学》、《太白》、《新少年》等刊物编委。曾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参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创办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在《申报·自由谈》倡导大众语运动等。其间出版了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年),散文小说合集《脚步集》(1931年),小说童话集《四三集》(1936年)、《圣陶短篇小说集》(1936年),读写故事《文心》(与夏丐尊合著,1934年),以及《十三经索引》和散文集、剧本、评论集、国文课本等著作。抗战时期,曾任教于重庆复旦大学、乐山武汉大学等校,主编过桂林《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国文月刊》、成都《笔阵》、重庆《开明少年》等刊物,并任重庆《抗战文艺》、《国讯》、成都《文史教学》等杂志编委。这时期的作品,除了散文之外,主要有与人合著的评论文集《精读指导举隅》、《文艺写作经验谈》,以及与人合编的国文读本等多种。茅盾对他的早期作品曾评价说: “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的、写实的描写着灰色卑琐人生,……大多有点问题小说的倾向”(《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建国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民进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曾出版《叶圣陶选集》、《叶圣陶短篇小说集》、《叶圣陶童话选》、《叶圣陶文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著作。

猜你喜欢的书

漂逝的半岛

漂逝的半岛

《漂逝的半岛》(Le Pays des fourrure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作品共2卷47章。哈德孙湾皮毛公司的一支分遣队受命到北纬七十度以北的美洲大陆边界地区创建一个新商站,由于意外的原因,他们误把商站建在附着在大陆边缘的一块巨大的浮冰上。后来,在一次地震中,冰与陆地脱离,变成了一座浮岛,冰原解冻后载着岛上的全体居民随海水漂移,并在阳光和暖流的双重作用下渐渐融化。在这种情况下,全体队员团结一致,凭着巨大的勇气和聪明才智,终于使浮冰在即将完全融化的前夕靠上了阿留申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分遣队的人员得以死里逃生。书中还用重墨描叙介绍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极地风貌,土著习俗,珍禽异兽,读来别有趣味。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3年。在该小说中,主人公马洛遭遇了新的考验:马洛遇到了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特里·伦诺克斯,和他在维克托酒吧一起喝酒的代价可真不小,再加上一张价值5000美元的“麦迪逊肖像”,马洛得为他的“过失杀人”和打破的自尊冲锋陷阵。遗憾的是,案情的水落石出最终成了友情的粉碎机,悲情又一次笼罩了马洛。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唐组诗。七绝。王建作。见《全唐诗》卷三○二。作于宪宗元和末年。据传素材得之于同宗宦官王守澄。写当时宫闱中事,或描绘皇帝上朝祭天景况,或反映皇室奢靡逸乐情形,或抒写宫女抑郁哀怨感情,内容颇为丰富、真实,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欧阳修曰:“王建《宫词一百首》,多言唐宫禁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六一诗话》)。该组诗摹写细腻生动,笔法委曲顿挫,语言平易流利。清翁方纲评云:“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处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石洲诗话》卷二)其中“笼烟日暖紫曈曈,宣政门当玉殿风。五刻阁前卿相出,下帘声在半天中”,“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等首,均是代表作,前首写宫廷早朝之情景,后首言宫女难言的痛苦,全组诗的思想艺术特色于此可见一斑。王建《宫词一百首》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颇大,以后作《宫词》者代不乏人,写大型七绝组诗者亦不断出现。

卧庐词话

卧庐词话

周曾锦撰。一卷。共二十则,记述词人轶事、交游酬唱等,所录以近代词人为主,兼及宋词人,有柳永、张先、吴文英等,但不以时代先后排列,如首录杜文澜词,后录张子野词。书中间有评论,如云:“勒少仲(方锜)《榑洲词》二卷,清丽有馀,新警不足。”又云:徐贯恂(澹庵)《碧春词》“清新可传。归安朱古微侍郎称其词自壬子(1912)后,一洗粉泽之态,与东坡、后村二家为近,可谓善变”。有家刻《周曾锦遗书》本。《词话丛编》本据以辑入。

太田禅门许御书

太田禅门许御书

日本日莲撰,二卷,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

禅门诸祖师偈颂

禅门诸祖师偈颂

凡四卷。宋代子升、如祐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辑录佛祖传法偈、信心铭、玄中铭、雪子吟、坐禅铭、五位颂、禅月龟鉴、志公药方、仁宗皇帝赞僧、勉佛果行脚、真性颂等,计八十余项古德垂诫、宗乘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