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宝典

  • 观楞伽经记[十八卷本]

    观楞伽经记[十八卷本]

    《作者:德清十八卷,补遗一卷,明释德清笔记。观楞伽宝经阁笔记曰:‘丙申春过吉州,遇大行王公性海于净土中,请益是经。因出前二章。公首肯。遂以正受注并三译本,稽首属余,请卒业焉,余携之,以是年三月十日抵戌所(憨山师以弘法罹难),于四月朔即命笔。(中略)至七月朔甫完卷半。(中略)又首事于十月朔,至明年佛成道日乃阁笔焉。’案此书憨山大师融会三译本而定其句读,显其义理,故枝词异说,刷洗殆尽。

  • 禅学随笔

    禅学随笔

    《作者:铃木大拙文学博士铃木大灼﹐京都大谷大学佛教哲学教授﹐生于一八六九年。他可说是当今活着的最伟大的佛教哲学权威(一九六六年已去世)﹐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最伟大的禅学权威。关于佛学﹐他用英文发表的主要著作约有十二部﹐或者更多一些﹔他用日文所写的著作﹐则至少在十八部以上﹐这些都是西方人尚未有机会读到的。

  • 圣一国师语录

    圣一国师语录

    《作者:东福圆尔全一卷。全称圣一国师住东福禅寺语录。日本临济宗僧东福圆尔(1202~1280)语,虎关师炼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编录圆尔住东福寺之法语、偈颂、佛祖赞、自赞等,并附录与我国之无准师范、西岩了慧等往来之书信。

  • 宝觉禅师语录

    宝觉禅师语录

    《作者:东山湛照全一卷。全称三圣开山慧日第二世宝觉禅师语录。又作东山湛照禅师语录。日本临济宗僧东山湛照(1231~1291)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湛照于三圣寺之进山法语、上堂语、小参、偈颂、祭文、自赞等。

  • 佛照禅师语录

    佛照禅师语录

    《作者:白云慧晓凡二卷。全称佛照禅师住慧日山东福禅寺语录。又作白云慧晓禅师语录。日僧白云慧晓(1223~1297)撰,虚室希白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卷上包括慧日山东福禅寺之进山、上堂、小参、举古、拈香,卷下包括小佛事、法语、杂篇、佛祖赞等,卷末附录摘自虎关师炼所撰元亨释书之佛照禅师传。

  • 大觉禅师语录

    大觉禅师语录

    《作者:兰溪道隆凡三卷。又作兰溪和尚语录、建长开山大觉禅师语录、大觉录。宋代僧兰溪道隆(1213~1278)撰,智光、圆显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道隆于理宗淳祐六年(1246)赴日本弘法,故本语录之编集系由道隆之中日两国门人合力完成。内容包括住日本常乐寺、建常寺、建宁寺之语录、小参,另有普说、法语、颂古、偈颂、佛祖赞、小佛事等,卷末附录普说补遗一篇。

  • 圆通大应国师语录

    圆通大应国师语录

    《作者:南浦绍明凡二卷。日本南浦绍明语,侍者祖照等编录。略称大应国师语录、大应和尚语录、大应语录、大应录、南浦录。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系日本临济宗建长寺第十三世敕谥‘圆通大应国师’南浦绍明之法语、偈颂等集录而成者。内容包含语录、法语、佛祖赞、小佛事、偈颂等。

  • 佛光国师语录

    佛光国师语录

    《作者:无学祖元凡十卷。全称敕谥佛光圆满常照国师三会语录。又作佛光圆满常照国师语录、圆满常照国师语录、佛光和尚语录、佛光禅师语录。宋代临济宗僧无学祖元(1226~1286)撰,一真、一愚等编。日本享保十一年(1726)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祖元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赴日宏法,故其语录包括大宋台州真如寺语、日本建长寺及兴圣寺语、普说、小佛事、请益问答心要、偈颂、拾遗杂录、年表杂录等。

  • 圆鉴禅师语录

    圆鉴禅师语录

    《作者:藏山顺空全一卷。全称敕谥圆鉴禅师藏山和尚语录。又作藏山和尚语录、藏山录。日本临济宗僧藏山顺空(1233~1308)撰,日本延宝八年(1680)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高城护国禅寺语、东福寺语、法语、小佛事、赞、自赞、偈颂、遗偈等,卷末附录虎关师炼所撰之圆鉴禅师传一篇。

  • 佛国禅师语录

    佛国禅师语录

    《作者:高峰显日凡二卷。日僧高峰显日(1241~1316)撰,侍者妙环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收录东山云岩禅寺语录、稻荷山净妙禅寺语录、巨福山建长禅寺语录、普说、法语、佛祖赞、颂古偈颂、佛国应供广济国师行录,并有元泰定三年(1326)间之灵石如芝、古林清茂诸人之序等。

  • 南院国师语录

    南院国师语录

    《作者:规庵祖圆凡三卷。全称南院国师住山城州龙安山禅林禅寺语录。又作规庵录。日僧规庵祖圆(1261~1313)撰,侍者慧真、妙准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禅林禅寺语录、南禅寺语录、太平兴国南禅寺语录、偈颂、敕谥南院国师规庵和尚行状、附录等。

  • 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语录

    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语录

    《作者:一山一宁凡二卷。又作一山一宁国师语录、一山宁和尚语录、一山国师语录、宁一山录。系一山一宁(1247~1317)弘法之语录,侍者了真等编。因开版于大云庵,故又称大云录。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卷上收录了真编初住四明鳌峰山祖印禅寺语录及惟凤编住庆元府宝陀观音禅寺语录等七种语录,及小参、法语、拈古、颂古。卷下收录偈颂、赞佛祖、自赞、小佛事,及彦栽撰之行记、中峰明本等之跋。

  • 竺仙和尚语录

    竺仙和尚语录

    《作者:竺仙梵仙凡四卷。又作竺仙禅师语录、竺仙录。元代僧竺仙梵仙(1292~1348)撰,裔尧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系竺仙在日本弘法时之语录集。编集净妙寺、南禅寺、真如寺、建长寺、净智寺、无量寿寺语录,以及法语、偈颂、赞语、行 集道道记、塔铭等,卷下之下附录天柱集一卷。

  • 梦窗国师语录

    梦窗国师语录

    《作者:梦窗疏石凡三卷。全称梦窗正觉心宗普济国师语录。又作梦窗语录。日僧梦窗疏石(1275~1351)撰,本元、妙葩等编。日本文和三年(1354)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卷上辑录南禅寺、净智寺、圆觉寺、天龙寺等六会之语录,卷下之一辑录升座、拈香、小佛事、佛祖赞、自赞、偈颂等,卷下之二辑录普济国师年谱、西山夜话、塔铭、宋濂所撰之碑铭,以及拾遗(临川家训、三会院遗诫、西芳遗训、末后垂诫、偈颂、祭文、疏、梁牌、法语、发愿文等)。卷下之二所收西山夜话,系春屋妙葩所编,别刊于日本元禄十三年(1700),收录疏石住于天龙寺、西芳寺时,与学人之机缘问答、教诫等。

  • 义堂和尚语录

    义堂和尚语录

    《作者:义堂周信凡四卷。又作义堂录、空华录。日本临济宗僧义堂周信(1325~ 1388)撰,中圆、中季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编集海云山善福禅寺语录、瑞龙山太平兴国南禅寺语录、升座、拈香、小佛事、道号、佛祖赞等,及无著道忠之序。

  • 盐山拔队和尚语录

    盐山拔队和尚语录

    《作者:拔队得胜凡六卷。日本临济宗僧拔队得胜(1326~1387)撰,明道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又作盐山向岳拔队和尚语录、拔队禅师语录、拔队录、慧光大圆禅师语录、盐山录。辑录‘盐山和泥合水集’未收录之拈香佛事、小佛事、秉炬、掩土佛事、法语、偈颂、真赞、问答、垂示、遗诫、行录等。

  • 无文禅师语录

    无文禅师语录

    《作者:无文元选凡一卷。日本临济宗僧无文元选(1323~1390)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

  • 智觉普明国师语录

    智觉普明国师语录

    《作者:春屋妙葩凡八卷。日僧春屋妙葩撰,周佐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收录临济宗梦窗派禅僧妙葩于天龙资圣寺、太平兴国南禅寺、临川寺等处之上堂、小参、升座、拈香、小佛事、佛祖赞、自赞、颂古等,及四明道联所撰妙葩之塔铭、姚广孝之序。

  • 大灯国师语录

    大灯国师语录

    《作者:宗峰妙超凡三卷。全称龙宝开山特赐兴禅大灯高照正灯国师语录。又作大灯语录、大灯录。日本临济宗僧宗峰妙超(1282~1337)撰,性智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卷上、卷中辑录有大德寺语录、崇福寺语录、颂古、拈古、大灯国师行状等,卷下题名‘特赐兴禅大灯国师参详语要’二篇,内容包括雪窦语录中事、举古、勘辨、后录、雪峰和尚塔铭并序等。

  • 彻翁和尚语录

    彻翁和尚语录

    《作者:彻翁义亨凡二卷。日本临济宗僧彻翁义亨(1295~1370)撰,禅兴编。日本宽文九年(1669)重刊。又作彻翁国师语录、彻翁录、灵山录。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上卷辑录安养寺语录、大德寺语录,下卷辑录德禅寺示众法语、佛祖赞、小佛事、下火、升座语、室中垂示问答代语、勘辨、偈颂、颂古等,卷末附录彻翁和尚行状一篇。

  • 雪江和尚语录

    雪江和尚语录

    《作者:雪江宗深全一卷。日本临济宗僧雪江宗深(1408~1486)撰,禅悦编。又称佛日真照禅师雪江和尚语录、雪江录、佛日真照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编录大德寺语、瑞泉寺语、龙安寺语、龙兴寺语、升座、立地、秉炬、像赞、自赞、法语、偈颂、字说、行状、附录等。

  • 景川和尚语录

    景川和尚语录

    《作者:景川宗隆凡二卷。全称本如实性禅师景川和尚语录。又作景川录、大龟录。日本临济宗僧景川宗隆(1425~1500)撰,古文校正,日本宝历八年(1758)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辑录景川宗隆于兴云寺、大德寺、妙心寺、瑞泉寺、龙安寺等十三会之开堂、上堂、小参、示众、拈香法语,以及偈颂、道号、真赞、佛事、送亡、行状、附录等。

  • 虎穴录

    虎穴录

    《作者:悟溪宗顿凡二卷。全称大兴心宗佛德广通国师虎穴录。又作悟溪和尚语录、悟溪录。日本临济宗僧悟溪宗顿(1416~1500)撰,宗柱重订。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收录龙宝山大德寺语录、正法山妙心寺语录、青龙山瑞泉寺语录、示众、法语、偈颂、道号、像赞、佛事、行状、杂录等。

  • 少林无孔笛

    少林无孔笛

    《作者:东阳英朝凡六卷。全称东阳和尚少林无孔笛。又作东阳和尚语录。日本临济宗僧东阳英朝(1428~1504)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收录其于龙兴寺、大德寺、妙心寺、瑞泉寺、少林寺、定慧寺、大仙寺等处之上堂、小参、示众、佛事、偈颂、像赞、道号、杂着等。无孔笛之意,系指禅宗悟境无法以文字或言语来传达,如无法吹鸣之无孔笛。另有无著道忠撰少林无孔笛考证一卷。

  • 见桃录

    见桃录

    《作者:大休宗休凡四卷。全称圆满本光国师见桃录。又作本光国师语录、灵云见桃录。日本临济宗僧大休宗休(1468~1549)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集录正法山妙心寺语录、大龙山临济寺语录、青龙山瑞泉寺语录、偈颂、像赞、道号颂、立地、拈香、秉炬、掩圹、预请秉炬等,卷末附录宸翰、同门疏等。

猜你喜欢的书

见闻札记

见闻札记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散文和故事集。初版时欧文化名“杰弗里·克雷翁”(法语:“铅笔”的意思)。本书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浪漫主义奇想与日常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幽默和抒情结合在一起。其中最著名的是《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两篇故事,皆取材于荷兰移民的古老传说。瑞普·凡·温克尔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饮了仙酒,一觉睡去,醒后已过20年。正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周围现实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在独立战争中获胜,建立了共和国。可是摸不着头脑的瑞普却仍旧称英王乔治三世陛下的臣民。这个人物的名字在美国已成了普通名词,用来表示懒惰和因循守旧。《睡谷的传说》写一个怕鬼的乡村穷教师爱上一个富家美女,正当自鸣得意时遭到“鬼”的袭击。原来这个“鬼”是他的情敌装的,永远打消了他对美人的痴心妄想。《见闻札记》中的故事也有写英国生活的,写美国印第安人习俗的。这些故事都具有浓厚的民间口头文学色彩,情节怪诞离奇,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阿特拉斯耸耸肩

阿特拉斯耸耸肩

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首次由兰登书屋出版。据说,这部小说当时已被12家出版社退稿,出版以后,恶评如潮但畅销无比,对美国大众的影响仅次于《圣经》,作者也因该书几乎激怒了整个成人世界:父亲、母亲、左派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他们贬低她: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醉心于她的学说。咒骂她:她患上癌症完全是她在哲学上和精神上犯错的结果。在政治上,兰德是一个失败者,自由主义者不喜欢她摆出的自我为中心的姿态;保守派不喜欢她的无神论;双方同时都反对她的个人主义。 然而,与青年马克思一样,兰德也是不怕闪电、不怕霹雳、不怕天空中的惊雷或许,安兰德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她提倡自私的美德,公开为资本家辩护,而且毫不掩饰她对庞大政府的憎恶。《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国的销售已达千万,被称为自私圣经在书中,与《资本论》对资本的批判一样,她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驳:在20世纪发动机公司,实行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开始人们都欢欣鼓舞,觉得这样就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结果能干的人工作越来越多,懒惰的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工厂很快就倒闭了。看来,在对人性的缺点没有充分的了解时,在财富还没有达到无限充裕的时候,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显然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石初集

石初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周霆震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今本《石初集》是周霆震的门生晏璧编集。卷首有洪武六年(1373)刘玉汝序,陈谟序,洪武七年葛化序,张莹序。据诸序,周霆震平生“诗文千百篇,厄于灰烬。此编特兵后感时触事之作”(张莹序)。陈谟与葛化序都曾拿杜甫与周霆震相比,陈谟甚至说周霆震有3大幸事,一未仕于元,二经战乱仍健在,三元末江南野史传世不多,而周霆震所作可为国史补。卷1为五言古诗。卷2—3为七言古诗,卷4为律诗,卷5为绝句、卷6为序、卷7为记、卷8为志铭,卷9为传、说、书后,卷10为题跋、赞、祭文。卷末是附录,包括晏璧等人所作周霆震行述、墓志以及洪武十四年(1381)林坚撰《石初集》后序。并附有成化九年(1473)彭时、商辂、刘宣等跋语。据跋语,可知现存《石初集》是其6世孙周正方刊于浙江佥宪任上。

华阳集

华阳集

北宋王珪(1019—1085)撰。四十卷,一作六十卷、附录十卷。珪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后徙舒(今属安徽)。庆历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掌朝凡十六年,无所建树。其集原本久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编为六十卷,又附录十卷,清内府刊印《武英殿聚珍版书》时,将“其中青词、密词、默词、醮词、齐文、道场文、功德疏,及教坊致语之类,均非文章正轨,谨禀承圣训,既加删削,重编为四十卷。”诗词作六卷,有诸体诗二百四十六首,帖子词、宫词、歌词百六十四首。文三十四卷,奏状三十三篇,札子三十六篇,表百七十一篇,内制文七百二十七篇,外制文二百十一篇,册文、祝文、祭文等七十八篇,问、议、序、启二十三篇,神道碑七篇,志铭、墓记三十二篇,凡一千三百一十篇。其文宏侈瑰丽,多台阁之体。其诗以富丽为主,讲究摛藻敷华,精思锻炼,细润熨贴。《明堂庆成》、《上元应制》诸篇,工丽独绝。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四库全书》本作六十卷,附录十卷。今人栾贵明据残存《永乐大典》与乾隆《聚珍版书》本互校,又辑得十六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记》,元朝全真道道士苗善时编撰。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纯阳帝君即全真道祖师吕洞宾,号纯阳,元武宗至大三年(1311)诏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本书为吕洞宾神化传记,作者根据有关经书文集和唐宋史传,摭收实迹,削去浮华,编成一百二十化。每一化记述吕洞宾故事一则,并附赞颂诗文。卷一至卷二凡七化,记述吕洞宾家世及悟道、受道之事。卷三至卷七共一百十三化(内缺第二十六至三十三化),主要记述吕洞宾成道之后隐化显神,警世济世,点化世人成仙或戏弄财主恶人故事。受其化度者甚多,其中包括曹国舅、何仙姑、邵雍、韩绮、施肩吾、王重阳等儒道名士。全书文笔类似唐宋传奇小说。

台宗十类因革论

台宗十类因革论

台宗十类因革论,四卷,宋善月述。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