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宝典
-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
《作者:佚名》《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又名《水月观音经》,中国人所撰佛经,作者不详,一卷。 本经内容为向观音发愿,以求救度。对研究我国观音崇拜的流传及其形态有一定的价值。 本经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载,故亦不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现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号,收藏於中国天津艺术博物馆,编号为4532号。 整理本以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本为底本,无校本。
-
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作者:佚名》亦称《孝顺子应变破恶业修行经》、《银蹄金角犊子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本经所述为佛本生故事。经中说:旃陀罗颇黎王娶有三妻,其第三夫人生有一子。二位大夫人因嫉妒,设计杀此子。太子变为一头银蹄金角牛犊,得屠户的帮助逃出国外。后娶邻国公主,回国救母,与母均“不转凡身成佛”。本经最初见录于《仁寿录》,被判作伪经。但从本经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结构看,应属印度所撰佛典。约于南北朝末年或隋朝初年译出,而助译者加入了若干自己发挥的内容。译文大抵为口语,质胜于文。敦煌写本中有若干武周新字,可能抄写于晚唐早期。本经的发
-
御录宗镜大纲[标点本]
《作者:雍正》《御录宗镜大纲》,二十卷,清世宗胤禛辑,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内府刻本。宋代永明禅师撰《宗镜录》,详述诸经之大意与经论之正宗。清雍正帝将其节录为二十卷,编定此书。雍正帝序云:“昔之本录百卷,以此非繁,而今摘若干,较彼非简。”
猜你喜欢的书
行人
《行人》是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创作于1912年的长篇小说,和《过了春分时节》、《心》共同组成作者的后三部曲。《行人》的故事展开时期设定在明治末年,夏目漱石通过“叙述者”二郎的诉说,讲述了一郎作为高尚近代知识分子痛苦挣扎的内心世界。 同时,执著地叩问了家族制度下夫妻关系的内涵。一郎极为理智,潜心研究学问,在他的生命中,自我掌握着一切,过度的理智与敏锐使他孤独痛苦,感情丰富却控制失当,无法与人相处。最后一篇H先生的旅行报告信,更显示出作者必对自我有过深切的反省,使读者跟随他们旅行的脚步,为一郞焦急叹息,情绪由不解,同情,无奈转为惋惜,嘘唏。一郞渴望抛弃理智,舍弃自我而落得轻松,事实上,他认为没有自我流露的无欲单纯至高无上,然而对他来说,自我一旦抛弃便无法生存。而得救之道便是从精神的研究转变为实践者,全心全意投入某些事物。伴随一郎强烈的“自我”要求,全家都处于一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的不安之中。《行人》的结尾没有成功的解决,而是留下无尽的悬念。
妖怪林别墅疑案
年前的七月一个炎热的下午。一辆敞篷大轿车行驶到保守党高级官员俱乐部六楼对过的路边上停下。轿车里坐着两个年轻人。此时正是午饭过后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刻,只有太阳依然照耀着大地。陆海军俱乐部大楼昏昏欲睡,而文学俱乐部大楼已经进入梦乡。但是这两位年轻人却一直呆在那儿。男的二十岁刚出头,黑色的头发,女的大约比男的小五、六岁,金色的头发,他们一直在盯着哥特式建筑的保守党高级官员俱乐部大楼。
白鹦鹉的森林
作者是安房直子。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鹦鹉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六壬翠雨歌
未知迁职事真假,古法凡看七驿马。年命日辰岁月逢,五处逢之官越价。
朝鲜纪事
是编乃景泰元年谦奉使朝鲜颁诏纪行之作。自鸭绿江至王城,计一千一百七十里,所历宾馆凡二十有八,语意草略,无足以资考证。时朝鲜国王、世子并称疾不迎诏,谦争之不得,亦无如之何。盖新有“土木之变”,正国势危疑之日也。亦足见明之积弱,虽至近而令亦不行矣。
双节堂庸训
清朝名幕汪辉祖为教育其子第而撰写的家训名篇,总结人世沧桑,糅合圣贤之道,以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去训导子孙如何适应社会,经受种种风浪、立身作人的。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囊括了修身律己、读书治学、 处事之道、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至今也很有现实意义
推荐作家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御录宗镜大纲[标点本]](/d/file/books/27d4dfb169f2936bb24d8f3a0dcac310.jpg)





















